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出现在课文《愚公移山》中,对于这一细节的理解,教参的看法是: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又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去的,更有说服力。至于作者为什么写一个小孩来相助,而不写大人,则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那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晋人张湛说:“故北山愚公与嫠妻之孤,足以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惑。”这话是有道理的。教辅书大部分都采用了这种说法。
就这一解释来看是有很多问题的,第一层意思里与其让“遗男”去帮助愚公,倒不如让他的寡母去帮助愚公,七八岁的小孩还得需要别人的照顾呢,能帮助愚公什么?小孩走路不都是蹦蹦跳跳的吗?看见那么多人或许他还以为是去什么好玩的地方呢,就是她的母亲放心让他去,愚公也不会傻到不明白小孩是个累赘的道理。
第二层意思里说小孩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简直就是对第一层意思的颠覆。再说就是把小孩的天真真的看成“愚”的话,这种“愚”也表现不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孩——七八岁的小孩,他懂得什么是事业,什么是有意义的事业?这种解释只是解释者的一厢情愿罢了。
至于晋人张湛的话,我们把它看成一个读者的理解也未尝不可,他的话只是从对比的角度来说的,和以上的两层意思也是没有多大关联,把他的话拿来作例证不足为据。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来理解这个细节呢?
首先要注意本篇文章的体裁。这是一篇神话寓言,是文学作品,我觉得应该用文学的眼光去读。我们只有用这种眼光去读,才不会误读曲解。寓言是一种寄托了深刻思想意义的简短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作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有益的教训,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譬喻,让人们从故事中领会这些道理,获得教训。寓言是“理智的诗”,“是穿着外衣的真理”。
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往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为了实现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大都使用明显的文学手法如比喻、象征、夸张等,从而引领读者去思考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寓意。
如果不顾这些文学特点,而是有意无意地把它当成写实的文字去理解,就会在理解上捉襟见肘。《愚公移山》首先是寓言,只不过是通过一个神话故事来表现寓意,而故事的核心是愚公,文章所有的细节理应为他服务,从而完成寓意的寄托。本篇的寓意就是信心和毅力能够战胜困难。教参对这一细节的理解,脱离了寓意,过多地纠缠在愚公移山的事件上,或多或少把对愚公的理解现实化,不利于文章的理解。
其次要辨别本文使用的表现手法。我认为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使用:以两座大山象征困难,结尾象征愚公这种精神的感天动地。
问题回到京城氏之子这里,这个细节有何象征意义?要想弄清这一点,可以联系愚公和智叟的那一段对话。这一段话很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把它当成愚公对智叟的嘲讽,拿智叟来反衬愚公的伟大形象。诚然,这里有对比的味道,但根据全文来看这并不是主要的。我们可以思考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一段话里愚公对自己的精神作了比较完整的解释,而这一解释却选在移山壮举一年之后,如果从实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时间选取的问题,可能有很多解释,而且解释起来也比较麻烦,况且还只能是隔靴搔痒。根据文章看,愚公的这段话恰恰是在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个细节之后,可以看出这是紧扣的一环。
从全文来看,联系前后两个象征手法的使用,这里我们把京城氏之子中的姓氏“京城”理解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谐音象征,而且,愚公和智叟两个人物的命名也暗含了“大智若愚”和“小愚若智”的意思,这不会是巧合,这里也是使用了象征手法,而且,这种手法后来还被发扬光大,比如《红楼梦》等著作。这样就可以构成连接起全文的故事骨架,而且理解起来更加顺畅。毕竟这个故事是个神话故事,文章演绎这个故事不是鼓吹移山的行动,而是宣扬愚公的精神,这才是寓言所取的寓意。这样理解这个细节后,再来理解为什么愚公要在一年之后一口气说出关系到愚公精神的那段话,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京城氏之子这个细节是对愚公移山行动的点化暗示,是为了引领读者更好地关注文章的寓意,在文中京城氏之子确实是个象征的小精灵哪。
就这一解释来看是有很多问题的,第一层意思里与其让“遗男”去帮助愚公,倒不如让他的寡母去帮助愚公,七八岁的小孩还得需要别人的照顾呢,能帮助愚公什么?小孩走路不都是蹦蹦跳跳的吗?看见那么多人或许他还以为是去什么好玩的地方呢,就是她的母亲放心让他去,愚公也不会傻到不明白小孩是个累赘的道理。
第二层意思里说小孩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简直就是对第一层意思的颠覆。再说就是把小孩的天真真的看成“愚”的话,这种“愚”也表现不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孩——七八岁的小孩,他懂得什么是事业,什么是有意义的事业?这种解释只是解释者的一厢情愿罢了。
至于晋人张湛的话,我们把它看成一个读者的理解也未尝不可,他的话只是从对比的角度来说的,和以上的两层意思也是没有多大关联,把他的话拿来作例证不足为据。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来理解这个细节呢?
首先要注意本篇文章的体裁。这是一篇神话寓言,是文学作品,我觉得应该用文学的眼光去读。我们只有用这种眼光去读,才不会误读曲解。寓言是一种寄托了深刻思想意义的简短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作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有益的教训,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譬喻,让人们从故事中领会这些道理,获得教训。寓言是“理智的诗”,“是穿着外衣的真理”。
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往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为了实现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大都使用明显的文学手法如比喻、象征、夸张等,从而引领读者去思考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寓意。
如果不顾这些文学特点,而是有意无意地把它当成写实的文字去理解,就会在理解上捉襟见肘。《愚公移山》首先是寓言,只不过是通过一个神话故事来表现寓意,而故事的核心是愚公,文章所有的细节理应为他服务,从而完成寓意的寄托。本篇的寓意就是信心和毅力能够战胜困难。教参对这一细节的理解,脱离了寓意,过多地纠缠在愚公移山的事件上,或多或少把对愚公的理解现实化,不利于文章的理解。
其次要辨别本文使用的表现手法。我认为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使用:以两座大山象征困难,结尾象征愚公这种精神的感天动地。
问题回到京城氏之子这里,这个细节有何象征意义?要想弄清这一点,可以联系愚公和智叟的那一段对话。这一段话很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把它当成愚公对智叟的嘲讽,拿智叟来反衬愚公的伟大形象。诚然,这里有对比的味道,但根据全文来看这并不是主要的。我们可以思考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一段话里愚公对自己的精神作了比较完整的解释,而这一解释却选在移山壮举一年之后,如果从实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时间选取的问题,可能有很多解释,而且解释起来也比较麻烦,况且还只能是隔靴搔痒。根据文章看,愚公的这段话恰恰是在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个细节之后,可以看出这是紧扣的一环。
从全文来看,联系前后两个象征手法的使用,这里我们把京城氏之子中的姓氏“京城”理解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谐音象征,而且,愚公和智叟两个人物的命名也暗含了“大智若愚”和“小愚若智”的意思,这不会是巧合,这里也是使用了象征手法,而且,这种手法后来还被发扬光大,比如《红楼梦》等著作。这样就可以构成连接起全文的故事骨架,而且理解起来更加顺畅。毕竟这个故事是个神话故事,文章演绎这个故事不是鼓吹移山的行动,而是宣扬愚公的精神,这才是寓言所取的寓意。这样理解这个细节后,再来理解为什么愚公要在一年之后一口气说出关系到愚公精神的那段话,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京城氏之子这个细节是对愚公移山行动的点化暗示,是为了引领读者更好地关注文章的寓意,在文中京城氏之子确实是个象征的小精灵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