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习方式多样化,积极引导学生多进行参与性、探究性、体验性和时间性的学习。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改革;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70-0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建议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积极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体验性于探究性……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习方式多样化,积极引导学生多进行参与性、探究性、体验性和时间性的学习。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课改教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运用“自主学习一合作学习一实践学习”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自主性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乐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曾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学识,开阔视野,培养自学习惯。
在教学中为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我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古诗句、成语、名言、警句等。同时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欣赏名著等,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读书笔记,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自己高兴的事、烦恼的事,每天坚持写下来。这样长期以来,不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写作水平也明显提高。另外,本学期我还组织开展了让学生讲课的活动,每周一次,人员不重复。力争在毕业前学生每人至少讲一节课。在活动中同学们热情很高,课下认真预习备课,课上积极参与。实践证明:让学生讲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合作性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倡导合作交流,因为没有沟通就没有合作,也就没有教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探求知识,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实现合作学习的教育目标,教师首先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形式,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深入各个小组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起交流,并适时点拨,把讨论逐步引向深入。例如,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习作完毕,每组学生先交流作文,划出好的词语,勾出错别字和使用不恰当的词,再讨论一下文章的得失,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最后每组推出各自的佳作。这一训练过程要放手让学生去做,鼓励他们大胆地为他人的习作“挑刺”,进行剖析。老师边巡视边听,可适时提供一些有见解性参考意见,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创造了一个充分发挥潜力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
集体讨论后,将每组推荐的佳作进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评议谁写得最好,你喜欢那篇?为什么?你认为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打算如何修改?然后师生通过深入的讨论分析使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学生评析文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使学生以更强的信心,更高的要求去观察、去体验、去描绘生活。
三、实践性学习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法知识。另外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内联系,校内外沟通,以及学科间的融合,把语文学习扩展到课外、校外,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学生自主选择听、说、读、写相关的训练。如在本学期我们学了新闻文体之后,让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自己搞调查访问,就本地或本校新近发生的同学们关心的、有价值的事情写一则消息,办一份手抄报。
(二)鼓励学生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实践、去探索,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开发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学了《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后,我鼓励学生搞社会调查,调查我们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同学们自由结合展开调查,加工整理有关资料,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如小论文、调查报告等,然后在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并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递交学校或环保部门。
总之,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教师应大胆改革、积极探索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素质提高的学习方式,彻底地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改革;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70-0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建议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积极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体验性于探究性……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习方式多样化,积极引导学生多进行参与性、探究性、体验性和时间性的学习。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课改教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运用“自主学习一合作学习一实践学习”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自主性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乐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曾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学识,开阔视野,培养自学习惯。
在教学中为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我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古诗句、成语、名言、警句等。同时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欣赏名著等,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读书笔记,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自己高兴的事、烦恼的事,每天坚持写下来。这样长期以来,不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写作水平也明显提高。另外,本学期我还组织开展了让学生讲课的活动,每周一次,人员不重复。力争在毕业前学生每人至少讲一节课。在活动中同学们热情很高,课下认真预习备课,课上积极参与。实践证明:让学生讲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合作性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倡导合作交流,因为没有沟通就没有合作,也就没有教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探求知识,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实现合作学习的教育目标,教师首先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形式,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深入各个小组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起交流,并适时点拨,把讨论逐步引向深入。例如,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习作完毕,每组学生先交流作文,划出好的词语,勾出错别字和使用不恰当的词,再讨论一下文章的得失,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最后每组推出各自的佳作。这一训练过程要放手让学生去做,鼓励他们大胆地为他人的习作“挑刺”,进行剖析。老师边巡视边听,可适时提供一些有见解性参考意见,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创造了一个充分发挥潜力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
集体讨论后,将每组推荐的佳作进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评议谁写得最好,你喜欢那篇?为什么?你认为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打算如何修改?然后师生通过深入的讨论分析使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学生评析文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使学生以更强的信心,更高的要求去观察、去体验、去描绘生活。
三、实践性学习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法知识。另外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内联系,校内外沟通,以及学科间的融合,把语文学习扩展到课外、校外,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学生自主选择听、说、读、写相关的训练。如在本学期我们学了新闻文体之后,让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自己搞调查访问,就本地或本校新近发生的同学们关心的、有价值的事情写一则消息,办一份手抄报。
(二)鼓励学生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实践、去探索,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开发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学了《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后,我鼓励学生搞社会调查,调查我们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同学们自由结合展开调查,加工整理有关资料,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如小论文、调查报告等,然后在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并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递交学校或环保部门。
总之,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教师应大胆改革、积极探索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素质提高的学习方式,彻底地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