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初夏降水集中期降水变化及其统计预测模型

来源 :中低纬山地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1989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79—2018年252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江南初夏降水集中期降水(Rainfall in the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ed Period,RPCP)的时空演变及其环流特征,并通过寻找其前期物理因子建立统计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6月10—29日为江南初夏降水集中阶段,其降水呈现全区一致的空间分布结构.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江南地区为多雨期,在此期间RPCP强度存在3~5 a的周期振荡;②与异常偏多的RPCP显著相关的热带海温异常从EP El Ni?o转为CP La Ni?a,即RPCP异常偏强通常发生在EP El Ni?o衰减阶段,随后将出现CP La Ni?a发展事件;③前期冬春季ENSO海温信号、赤道中太平洋SLP异常及印度洋—海洋性大陆SLP趋势均可通过增强菲律宾海反气旋对RPCP异常变化产生影响.基于这3个物理因子建立统计预测模型,预测与观测结果相关系数达0.63,说明该模型可为江南初夏降水的季节性预测提供有用工具.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EC细网格2 m温度预报场及国家站实况资料,通过滑动平均法、双权重滑动平均法、多项式拟合法以及最佳系数法对EC细网格2 m温度在黔南州的预报进行订正分析,结果显示:4种方法订正后最高气温7 d平均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2.70% ~17.84%,最低气温7 d平均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14% ~2.86%.对于高温预报,最佳系数法订正效果最优,其次是多项式拟合法,对于最低气温,前3d采用滑动平均法订正效果最明显,第4d开始则采用最佳系数法订正,订正效果更明显.4种订正方法均在7—9月效果最明显.黔南州西
2020年6月贵州出现4次具有明显夜雨特征的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强度大,局地性较强.该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高空形势、东亚西风急流、低空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以及海温特征,并采用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分析冷空气强度,结合贵州区域自动站降水观测资料,分析暴雨成因,结果表明:2020年6月欧亚大陆上空呈现正—负—正的波型分布,有利于高纬地区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常年同期偏北偏西且稳定维持,有利于水汽输送到贵州;东亚西风急流强度较强,其西段位置较常年同期略偏南,
榕江新一代天气雷达配套的PUP地图地理信息精度只达到县级,不能满足人工影响天气和人工消雹指挥作业地图精度至少达到乡镇级的实际工作需求;且此版本的PUP软件没有配置UserMap.dat文件,也没有自定义地图编辑功能,无法使用PUP地图细化方法.该文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新的PUP地图细化方法,并通过C#编程简化了其实现过程,完成了榕江新一代天气雷达PUP地图的细化工作,满足了短临预报等对地图精度的要求.
利用毕节2010—2019年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天气现象下日最高气温特征,建立高温模型,并对近5 a 24 h高温进行检验,得出如下结论:①毕节高温日变化在夏季最稳定,春季波动最大.气温日较差晴天最大,阴天最小,多云时略大于阴间多云.②毕节8~10成云出现频率高达65.7%,夏季晴天频率波动大,春、夏季多云频率较高,且按天气现象分类统计月平均高温时,其峰值均出现在7月.③24 h高温预报准确率月、季变化特征明显,夏季准确率最高,较最低的冬季高出21.4%,在区别天气现象的情况下,阴雨天时预报准确率最高,多云
春季霜冻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该文利用毕节1990—2019年0 cm地温和气温资料,分析春季霜冻特征和霜期内不同天气现象下气温与0 cm地温关系.结果表明:近30 a毕节春季霜冻日数随时间呈显著减少趋势,特别在21世纪10年代减少速率跃增,终霜冻期随时间呈显著提早趋势.空间上春季霜冻日数自西向东递减,终霜冻期自东向西推迟,威宁大部和赫章西部高海拔山区是春季霜冻发生最频繁区域,且终霜冻在该区域显著偏晚.突变检验显示毕节春季霜冻日数的减少趋势呈现2个阶段性下降,在21世纪10年代后减少趋势显著,终霜
利用2015—2017年宜昌市逐小时电力负荷资料及对应时段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宜昌电力负荷的变化特征,研究气象敏感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基于主要气象敏感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宜昌电力负荷预报方法.结果表明:宜昌电力负荷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夏季和冬季是一年中电力负荷高峰期,年最大电力负荷出现在夏季,年均增幅达11.8%,年最小电力负荷出现在春节期间;气温对气象敏感负荷影响最大,随着日平均气温T升高逐日气象负荷率先减小后增加,当T为17℃时,气象负荷率最小,从而划分了4个变化阶段:17℃≤T<26℃、T≥2
该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和雷达资料,通过对环流背景、云图、雷达以及物理量分析研究,对2020年6月30日贵州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是在高空多短波槽活动、中层弱冷空气的入侵、高空急流和低层切变线长期维持以及西南暖湿气流的持续性输送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此次MCC对流云团生成于毕节市威宁县附近,在MCC的初始阶段,对流云团由块状向椭圆形发展,冷云罩面积逐步增大,云顶亮温中心不断降低;成熟阶段由椭圆形逐步扩散为多边形,云顶亮温中心维持在-80℃以下;消亡阶段冷云罩
近年来,针对日益繁忙的空中交通与不断增长的人影作业需求的矛盾,研制开发了贵州省空域自动化系统,为进一步了解系统在实际人影作业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利用2014—2020年全省人影地面作业数据及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上报等资料,对使用系统前后的地面人影申报与批复流程、作业情况、空域申请及批复耗时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简化了业务流程,使用系统后一个申请批复流程从以往的至少需打8个电话缩短至2个,平均每个作业点批复耗时减少1.5 min,年均有效批复率较使用系统前提高2.8%,新型的扁平式管理,减少了管理
基于中国知网2000—2019年收录的以产业融合为主题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10902篇,通过产业融合学界响应指数的设计,基于文本内容大数据挖掘的方法,分别从重视程度、资助程度、聚焦程度3个维度对产业融合学界响应情况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及中部地区学术期刊对产业融合论文发表的响应情况较早.学界产业融合指标体系的设计为学界研究相关问题提供借鉴,更客观地反映各地区政府部门和社会对某项工作的关注态度.
本研究利用同余、Pell方程解的性质等初等方法讨论椭圆曲线y2=x3+75x-158的整数点问题,证明该曲线仅有整数点(x,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