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以全新的观念、独到的视角、广博的知识,适应时代的需要。《历史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短短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继承优秀民族文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充分让历史课体现魅力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此,笔者就文史结合,让历史课鲜活起来作一简单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很多时候,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觉得历史课枯燥乏味,三年的高中历史学习,不仅没有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反而对历史有了更深的厌倦之情。这种现象的确值得我们历史教师深思。
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教材的枯燥和教师的乏味。教材的枯燥我们无法解决,只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历史课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的学习。
中学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交叉和渗透既是必然又是需要。历史课程本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近年来历史学科高考中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倡导教学互动,指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时,必须同时引用政治、语文和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启发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历史课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不仅有血有肉,而且纵横交错,上要知天文下要知地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古代就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语文教材,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丰富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谈谈初步实践与某些收获。
常言道:“文史不分家”,作为历史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将历史与文学结合起来,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历史巨著《史记》被冠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千古诗圣杜甫的诗篇被誉为“诗史”一样,文史结合,会让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史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作为历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需要,引用不同的文学知识。
一、对联的引入
中国的对联艺术传承久远,或悲或喜,或嬉笑或怒骂皆有不同的风味,将对联引入课堂,无疑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讲述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时,出示一副对联:
中华民国万岁,
袁世凯千古。
学生一看乐了,这哪是对联呀,连小学生都知道对联要上下对仗,我对他们说,这就是对联,是当时人们为庆贺袁世凯称帝而送的一副对联,之所以下联字数与上联不对应,是因为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学生们乐做了一团,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这样生动的对联有许许多多,比如章太炎为庆祝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写的对联:
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兆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这副对联字字血泪,控诉着慈禧的腐败卖国,又与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相对应,不仅使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而且同时让学生很快的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一举两得。
可以引入课堂的对联很多,笔者再给大家介绍一些可以引用的对联。
护国运动中的一副拆字联:
或入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
余游道上,不堪回首問前途。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的一副对联: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岳飞墓的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二、文学作品的引入
许多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引入这些文学作品,无疑会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形象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辛亥革命时,让学生朗读一段关于《阿Q正传》中的描述:“街市依旧太平……”,还可以引用《药》中夏瑜坟前那一圈小花来分析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好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同时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普法战争,也可以让学生更透彻地明了当时任何一个国家在对外战争中战败都要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国际规则,还可以激发学生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
又如,在讲述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提到种族歧视时,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最好的教材。
这些生动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理解,树立起了大文科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三、成语、典故、诗词和民间俗语的引用
当历史课变得鲜活起来时,一切文学的内容都可以信手拈来引入课堂,讲到春秋战国历史时,不妨插入“一鸣惊人”“退避三舍”等成语典故,讲到封建专制主义时,可以引用“卧榻之测,岂容他人酣睡”的典故,也可引用“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和“伴君如伴虎”的言论,从而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封建社会的“人治”。
还有许多民间俗语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北京一大怪,火车还要太监拽”很形象的一句民间俗语,却道出了洋务运动时期兴建铁路的艰难情景。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课程以分科为主要形式。因此,语文和历史学科尽管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把语言教材知识作为历史课的补充材料时,要注意到两点:第一,在实现学科知识迁移的时候,应该有所取舍,要特别注意其相关性和内在联系性,不能随意拿来,必须保证其应有的效果。第二,文学作品带有虚构、夸张,因此,在利用语文作品时,一是利用写实文学。例如,评价历史上的曹操,就必须避免《三国演义》中的根据作者本人立场进行艺术化处理的“奸相曹操”的影响和干扰。二是更要注意史学与文学的区别。可以丰富,但绝对不能等同,要还历史的真实面目。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很多时候,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觉得历史课枯燥乏味,三年的高中历史学习,不仅没有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反而对历史有了更深的厌倦之情。这种现象的确值得我们历史教师深思。
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教材的枯燥和教师的乏味。教材的枯燥我们无法解决,只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历史课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的学习。
中学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交叉和渗透既是必然又是需要。历史课程本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近年来历史学科高考中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倡导教学互动,指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时,必须同时引用政治、语文和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启发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历史课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不仅有血有肉,而且纵横交错,上要知天文下要知地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古代就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语文教材,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丰富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谈谈初步实践与某些收获。
常言道:“文史不分家”,作为历史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将历史与文学结合起来,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历史巨著《史记》被冠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千古诗圣杜甫的诗篇被誉为“诗史”一样,文史结合,会让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史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作为历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需要,引用不同的文学知识。
一、对联的引入
中国的对联艺术传承久远,或悲或喜,或嬉笑或怒骂皆有不同的风味,将对联引入课堂,无疑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讲述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时,出示一副对联:
中华民国万岁,
袁世凯千古。
学生一看乐了,这哪是对联呀,连小学生都知道对联要上下对仗,我对他们说,这就是对联,是当时人们为庆贺袁世凯称帝而送的一副对联,之所以下联字数与上联不对应,是因为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学生们乐做了一团,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这样生动的对联有许许多多,比如章太炎为庆祝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写的对联:
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兆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这副对联字字血泪,控诉着慈禧的腐败卖国,又与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相对应,不仅使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而且同时让学生很快的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一举两得。
可以引入课堂的对联很多,笔者再给大家介绍一些可以引用的对联。
护国运动中的一副拆字联:
或入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
余游道上,不堪回首問前途。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的一副对联: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岳飞墓的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二、文学作品的引入
许多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引入这些文学作品,无疑会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形象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辛亥革命时,让学生朗读一段关于《阿Q正传》中的描述:“街市依旧太平……”,还可以引用《药》中夏瑜坟前那一圈小花来分析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好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同时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普法战争,也可以让学生更透彻地明了当时任何一个国家在对外战争中战败都要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国际规则,还可以激发学生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
又如,在讲述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提到种族歧视时,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最好的教材。
这些生动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理解,树立起了大文科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三、成语、典故、诗词和民间俗语的引用
当历史课变得鲜活起来时,一切文学的内容都可以信手拈来引入课堂,讲到春秋战国历史时,不妨插入“一鸣惊人”“退避三舍”等成语典故,讲到封建专制主义时,可以引用“卧榻之测,岂容他人酣睡”的典故,也可引用“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和“伴君如伴虎”的言论,从而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封建社会的“人治”。
还有许多民间俗语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北京一大怪,火车还要太监拽”很形象的一句民间俗语,却道出了洋务运动时期兴建铁路的艰难情景。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课程以分科为主要形式。因此,语文和历史学科尽管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把语言教材知识作为历史课的补充材料时,要注意到两点:第一,在实现学科知识迁移的时候,应该有所取舍,要特别注意其相关性和内在联系性,不能随意拿来,必须保证其应有的效果。第二,文学作品带有虚构、夸张,因此,在利用语文作品时,一是利用写实文学。例如,评价历史上的曹操,就必须避免《三国演义》中的根据作者本人立场进行艺术化处理的“奸相曹操”的影响和干扰。二是更要注意史学与文学的区别。可以丰富,但绝对不能等同,要还历史的真实面目。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