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时期,而民族民间舞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直接关系着整个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开展民族民间舞教育是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提高民族民间舞在高校的教学效果,实现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展开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高校;舞蹈教学;传承;发展
一、保持民族特色,深入生活
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民间舞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对不同民族的生活特色的真实反映,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不同民族人民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特点。另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民间舞是对各族人民情感和智慧的凝聚,关系着各族历史传承的积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于民族民间舞的继承与发扬。
众所周知,舞蹈教学是传承民族民间舞的主要方式,舞蹈教育者可以通过多种教育手段与方法的采用,帮助被教育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舞蹈知识与技巧,使其舞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舞蹈教学由教学者和学习者两个方面共同形成教学主体,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其中,“言传”是指教育者将舞蹈的知识和动作及其涵义口头传递给被教育者,使其深入了解与民族民间舞相关的知识、动作和思想;“身教”则是指教育者通过亲自示范的方式进行舞蹈教学,尽可能地塑造一个容易模仿的民族民间舞者形象,对被教育者进行全面的示范,并不断对示范过程进行简化,以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实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不仅需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对各族人民的民族特色、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进行深入了解,以保证民族民间舞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当然,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其时间性和空间性,其中,时间性是指民族民间舞在不同的时间过程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而空间性则是指空间地域不同的民族民间舞所展现出的舞蹈特色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舞蹈教育者对于民族民间舞所表现出的历史文化差异以及地域差异,应该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与此同时,应该对民族民间舞的原生态特色进行保持,尽可能地不对其进行加工,不擅自修改舞蹈内容。最重要的是,对民族民间舞进行高校舞蹈教学,所传授的不仅是舞蹈形式,更是对其背后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此,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该赋予民族民间舞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舞蹈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及丰富的内涵。
二、与时俱进,实现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
实践证明,与时俱进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而对原有的民族民间舞进行推陈出新,将新的时代特色融入舞蹈中,可以使民族民间舞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首先,教育者在民族民间舞的舞蹈教学中,应该对现代舞的表现手法进行充分的吸收,使民族民间舞在保留其自身的传统形式的基础上,与时代接轨,并能够与当代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相适应。另外,具备顽强生命力的民族民间舞,其民族和地域特色十分鲜明,更是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是展示其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而是应该在其基础上实现对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深入探究,以保证民族民间舞传承和发展的持续性。
其次,针对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教育者应该对实践练习予以充分的重视,保证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要知道,民族民间舞本身就是对各族人民历史文化传承的积淀,是对人民情感和智慧的凝聚,其舞蹈形式更是具有本民族独特的艺术特色。如果舞蹈教育者在教授民族民间舞时,动作不规范,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影响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民族民间舞教学时,不仅要做到用词规范,还应该保证示范动作标准、准确。
最后,社会实践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的关键途径。为此,高校应该拓展艺术活动平台,使学生能够尽情展示民族民间舞的魅力和特色,密切大众与民族民间舞的联系,给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高校还可以专门邀请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者参与到学校所举办的艺术活动中,从而拉近学生与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的距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民间舞的原汁原味。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民间舞是对不同民族生活特色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各族人民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特点的体现。另外,极具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间舞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而高校舞蹈教学作为民族民间舞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应该有效深入生活,保持民族民间舞的特色,还要在其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使民族民间舞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实现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琳.立足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精髓——羌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考[J].四川戏剧.2012.(3):33-34.
[2]李娜.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大众文艺.2011.(5):22-23.
[3]杨俊.民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音乐大观.2012.(13):26-27.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高校;舞蹈教学;传承;发展
一、保持民族特色,深入生活
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民间舞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对不同民族的生活特色的真实反映,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不同民族人民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特点。另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民间舞是对各族人民情感和智慧的凝聚,关系着各族历史传承的积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于民族民间舞的继承与发扬。
众所周知,舞蹈教学是传承民族民间舞的主要方式,舞蹈教育者可以通过多种教育手段与方法的采用,帮助被教育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舞蹈知识与技巧,使其舞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舞蹈教学由教学者和学习者两个方面共同形成教学主体,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其中,“言传”是指教育者将舞蹈的知识和动作及其涵义口头传递给被教育者,使其深入了解与民族民间舞相关的知识、动作和思想;“身教”则是指教育者通过亲自示范的方式进行舞蹈教学,尽可能地塑造一个容易模仿的民族民间舞者形象,对被教育者进行全面的示范,并不断对示范过程进行简化,以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实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不仅需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对各族人民的民族特色、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进行深入了解,以保证民族民间舞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当然,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其时间性和空间性,其中,时间性是指民族民间舞在不同的时间过程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而空间性则是指空间地域不同的民族民间舞所展现出的舞蹈特色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舞蹈教育者对于民族民间舞所表现出的历史文化差异以及地域差异,应该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与此同时,应该对民族民间舞的原生态特色进行保持,尽可能地不对其进行加工,不擅自修改舞蹈内容。最重要的是,对民族民间舞进行高校舞蹈教学,所传授的不仅是舞蹈形式,更是对其背后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此,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该赋予民族民间舞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舞蹈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及丰富的内涵。
二、与时俱进,实现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
实践证明,与时俱进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而对原有的民族民间舞进行推陈出新,将新的时代特色融入舞蹈中,可以使民族民间舞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首先,教育者在民族民间舞的舞蹈教学中,应该对现代舞的表现手法进行充分的吸收,使民族民间舞在保留其自身的传统形式的基础上,与时代接轨,并能够与当代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相适应。另外,具备顽强生命力的民族民间舞,其民族和地域特色十分鲜明,更是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是展示其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而是应该在其基础上实现对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深入探究,以保证民族民间舞传承和发展的持续性。
其次,针对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教育者应该对实践练习予以充分的重视,保证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要知道,民族民间舞本身就是对各族人民历史文化传承的积淀,是对人民情感和智慧的凝聚,其舞蹈形式更是具有本民族独特的艺术特色。如果舞蹈教育者在教授民族民间舞时,动作不规范,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影响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民族民间舞教学时,不仅要做到用词规范,还应该保证示范动作标准、准确。
最后,社会实践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的关键途径。为此,高校应该拓展艺术活动平台,使学生能够尽情展示民族民间舞的魅力和特色,密切大众与民族民间舞的联系,给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高校还可以专门邀请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者参与到学校所举办的艺术活动中,从而拉近学生与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的距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民间舞的原汁原味。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民间舞是对不同民族生活特色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各族人民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特点的体现。另外,极具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间舞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而高校舞蹈教学作为民族民间舞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应该有效深入生活,保持民族民间舞的特色,还要在其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使民族民间舞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实现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琳.立足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精髓——羌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考[J].四川戏剧.2012.(3):33-34.
[2]李娜.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大众文艺.2011.(5):22-23.
[3]杨俊.民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音乐大观.2012.(1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