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类生命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cr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生命是为了尊重生命
  
  2010年12月3日,美国宇航局的天体物理学家费丽莎·乌尔夫·西蒙表示,在地球上发现了一种新的微生物,它能利用砷进行新陈代谢。砷有剧毒,但该细菌却能依靠砷维持生长。该发现推导出新的可能,即有机体可以在宇宙中任何地方生存,甚至是在地球上利用生物化学生长,这是过去未曾发现的。
  一种微生物能以剧毒的砷维持生存,这为人们认识生命推开了一道全新之门,从而有可能改变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西蒙认为,我们原来认为的关于生命的固有观念并不是那么回事。那么,原来我们对于生命的认识是什么呢?
  阿西莫夫曾对生命作过一些归纳和定义。他认为,生命有六种形态:一是以氟化硅酮为介质的氟化硅酮生物;二是以硫为介质的氟化硫生物;三是以水为介质的核酸/蛋白质(以氧为基础的)生物;四是以氨为介质的核酸/蛋白质(以氮为基础的)生物;五是以甲烷为介质的类脂化合物生物;六是以氢为介质的类脂化合物生物。
  现在看来,美国宇航局的发现为生命增添了新的形式,可以称为第七类生命,即以砷为基础的微生物。可以预见,随着科学研究的发现,生命的形式还会增多,也因此必然会改变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但是,这种生命认知的改变只会遵循一种认知生命的两分法。其一是,“如吾所识的生命”(life as we know it),其二是“如其所能的生命”(life as it could be)。前者只能从属于后者,后者远远多于和复杂于前者。
  长久以来,占据人们观念的还是一种生命论,即独尊人类为主宰地球的高级生命,并以人的生命来决定取舍。这其实就是“单一形式生命论”。以人主宰一切的生命观决定了我们会以人的生存来取舍。例如,我们可以发明更多更新和更有杀伤力的抗生素来对付其他的让人类致病的微生物,甚至在有些微生物并不危及人类生命时也要动用抗生素来解决问题。这种霸道的行径当然不可避免地会破坏人类这样的高级生命与其他低级生命共生共存的原则,同时还会破坏生物和生命的多样性。其结果是,我们发现的生命形式越多,可能人的生存环境越糟糕。因此,如果我们在认识更多生命形式的同时,去尊重不仅是人这样的高级生命,而且尊重和保护其他的生命,才算是生命认知的最高境界。
  另一方面,如何对待人工生命,如机器人,也是个问题那么,这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生命,正是考验我们对生命认知的试金石。
  在很早之前阿西莫夫就提出了对待机器人的三原则,即第一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因不作为致使人类受到伤害;第二原则:除非违背第一原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原则:除非违背第一原则或者第二原则,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之存在。后来,阿西莫夫又为三原则增加了一个前提,即第零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者因不作为致使人类整体受到伤害。
  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在提醒我们,在认识不同的生命形式并能创造出人工生命之时,人类该懂得如何尊重生命和如何与其他生命共处。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爱情没有般配不般配,只有适合不适合  俗话说,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我小时候就听人说,爸爸妈妈其实很不般配。从长相上看,妈妈身高1米72,爸爸身高才1米65;妈妈美丽、漂亮、端庄,爸爸黑瘦又矮小。大媳妇,小男人,反差很大,极不相称。从家庭背景来看,妈妈的爸爸是局长,爸爸的爸爸是农民。两家地位悬殊,门不当、户不对。  但不知为什么,爸爸和妈妈竟神差鬼使般地恋爱了。听妈妈说,他们的恋爱是从读书写
他生在四川眉山一户农家,初中毕业后,就因贫困辍学了。之后,他辗转全国各大城市,但一直都没干出一番事业。看着身边的朋友都事业渐成,唯独自己还在失败的道路上不断地徘徊,他的心情十分低落。  为了寻求人生的意义,他徒步去新疆罗布泊旅行。不料,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当死亡一步步逼近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一处断壁残垣下有一个生了锈的泵压水井。他试着压水,可是一滴水也打不上来。他绝望地瘫倒在地上。  这时,一个商
下午2点多钟,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空调公交车缓缓进站,上来一位五十来岁的男人,头上戴着安全帽,脚穿一双沾满泥浆的雨靴,整个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一看就是在工地上干活的民工。车厢里乘客不多,很多座位都空着。他四周看看,迟疑了一下,然后。轻轻地坐在了公交车内的台阶上,台阶太窄,他只能侧身勉强坐下。而就在他的身后,有三个舒适的座位,是空的。  这个情景。被一个拍客随手拍了下来,照片在网上被疯狂转发。并引起了
职场关系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尤其是当友情与利益冲突时,很多人茫然失措,不懂得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甚至犯下职场大忌。那么,当职场友情不可避免地遭遇利益冲突,我们该怎么做呢?    拉开距离,缓和冲突下的紧张气氛   陈莹和张丽从小学起就是好朋友,高中毕业后,两人一同应聘到市里的一家单位做业务员。由于专业知识丰富,加上她们非常努力,两人在工作上如鱼得水。但是慢慢地矛盾产生了,本
“分别别多久,夜不寐,转身三秋竟苍凉;分别别多久。思無绪,过眼良辰亦成伤。但愿此去别后,心相知人常聚,地久天长。”太过灼眼的艳,太过浓郁的伤,属于她的馥郁轮回。百转千回,無数冬雷夏雨、春华秋实的彷徨。曾牵引m怎样甜美的嗓,时光却同执地泼渲岁月的网,破碎独伫的凉。黑色的舞台因幕起,因灯亮,因后人的鼓掌,才发现她倾尽一生酣畅淋漓的歌,竟成一剧辉煌。  凝眸柔肠,丹唇秋波,待春秋月华如练,任书香弥散庭院
还记得小学时候那个拖着鼻涕的小鬼头吗?虽然个子不高,却独霸着操场,让大家都敬而远之。也许他只是心智发育比别人早。所以早早体会到了凌驾于别人之上的快感。又或许他有一个年长的姐姐,从她身上他学到了如何发号施令。总之,只要让他不高兴的同学。就有可能被他修理。根据美国教育部所做的一次调查显示,在12岁到18岁的学生之间。受过同学欺凌的人数为14%。其他一些机构的调查则显示,这一数字可能高达50%。  也许
大家好:  在我决定去微软时,我正在大学里上学,即将学习MBA课程。这时和我一起进大学的一位朋友比尔·盖茨对我说:“嘿,史蒂夫,你想不想退学,和我一起干?”我父亲就没念过大学,所以我想实现父亲当年上大学的愿望。自然,这个退学建议对于我来说是个坏主意。  回家后,我和父母商量,告诉他们我想退学,去一家朋友开的无名小公司工作。父母一听就急了,问这个公司是干什么的,我说是给个人电脑开发软件。父亲从椅子上
偏远山区支教的老师  去偏远山区支教的老师并不少,他也许是其中最平凡的那一个,但同时,他也是最有精神的那一个。  那天大雨滂沱,孩子们上学的去路被滔滔的河水堵住了。他皱了一下眉头,但随即脱下鞋袜,挽起裤腿,顺势蹲下,朝身后的孩子使了个眼色,那孩子便迅速地爬到他的身上。他起身,稳了稳步伐,迈着沉重的步子向河对岸走去。就这样走了一趟又一趟,他用自己的身体做船,将一个又一个孩子送到了河对岸。但就在他刚把
根号四给我打电话,劈头一句:我该不该像个官一样地活着。  根号四是我的一个朋友,上学的时候因为闹不懂根号四是几。被数学老师罚写了100遍。自此,真名隐去,这个名字一直跟着他活了下来。不过,就是这个在某一瞬间白痴过的家伙,后来竟然上了大学,考了研,读了博。  再后来呢?再后来,就是前些日子,他当官了,做了部门主管。怎么评论这个“官”呢,大小是个头儿,但,不签字,不报销,没有多少实权。这是他自己交代的
现在是一个“企业选人,人挑企业”幻双向选择的职场时代。于是在应聘表格上就有一道填空题期望薪酬。然而。对即将走向职场的大学生而言,自己到底“值多少钱”,大多数人心里,没有数。期望数字填高了,对方可能会认为你是狮子大开口。如果填低了,是多少会影射出你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那么。如何把握好“期望薪酬”的分寸呢?  本科毕业的小聪到深圳特区寻找工作,很幸运地被某公司录用了。但他对公司定的薪酬不太满意,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