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因其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本文从教育教学的实践出发,就翻转课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误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翻转课堂” 地理教学 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56-01
翻转课堂进入中小学实验之后,反响热烈,对于促进教育方式变革,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知,还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一、过分依赖于技术改变教育
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视频也无法替代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线微视频只是翻转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依然需要教师面对面的互动指导,而非单独孤立的依赖电脑视频。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奢望用电子终端变革教学方式,这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也不可能取得理想成效。教师只有在整体把握课程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借助科学技术开发微视频,使之为课程改革服务,才能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二、用“先学后教”来概括翻转课堂的特征
翻转课堂,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基于自主学习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的“教”与“学”同步不同,翻转教学中的“教”与“学”是异步的,课堂上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和讲授,而是知识深度加工和知识价值的深度挖掘。教师在录制授课视频时,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教”的过程;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授课视频实际上是“学”的过程;回到课堂的互动研讨过程,实际上已不是单纯的“教”或“学”的过程,而是一个深度挖掘和思考提升的过程。因此,从教学流程的顺序来看,翻转课堂仍然是“先教后学”,而不是许多教师认为的“先学后教”。翻转课堂所发生的变化是教学时空的变化,而不是教学活动顺序的变化。
三、局限于课内翻转,流于形式未能掌握精神实质
在平时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实验中采取课内翻转教学方式,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存在误区。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突破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探究知识。学生在家里或课外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观看授课视频,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化。这种“课内翻转”的方式虽然借助了信息技术,但仍然是传统的“齐步走”教学,既不能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违背了个性化学习的规律,也没有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不能体现翻转课堂的优势,是一种假“翻转”。
四、将不能开展翻转课堂实践归因于客观条件的不具备
平时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认为高中地理课堂不太适合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方法,究其原因在于翻转课堂的具体实验过程中,缺少技术条件的支持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如果一味的习惯于把责任推向客观条件的不具备,那么教师是很难得到长进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取得预期效果。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不断地发现条件和创造条件,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在当前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形势背景下,教师应正确认识翻转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技术、流程、环境的有机组合,只有三要素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成功研究案例为中小学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和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对教师的专业与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挑战,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教材内容中选取适当的知识点按需设计微课以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学习活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展开班级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翻转课堂授课方式,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实现翻转课堂的本土化。预想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进行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继而会有一部分优秀高中率先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打下基础,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耀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 [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3]张洪珍,刘向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地理教学,2014(6).
[4]张文杰.翻转课堂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4(4).
[5]张渝江.翻转课堂改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118-121.
【关键词】“翻转课堂” 地理教学 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56-01
翻转课堂进入中小学实验之后,反响热烈,对于促进教育方式变革,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知,还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一、过分依赖于技术改变教育
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视频也无法替代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线微视频只是翻转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依然需要教师面对面的互动指导,而非单独孤立的依赖电脑视频。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奢望用电子终端变革教学方式,这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也不可能取得理想成效。教师只有在整体把握课程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借助科学技术开发微视频,使之为课程改革服务,才能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二、用“先学后教”来概括翻转课堂的特征
翻转课堂,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基于自主学习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的“教”与“学”同步不同,翻转教学中的“教”与“学”是异步的,课堂上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和讲授,而是知识深度加工和知识价值的深度挖掘。教师在录制授课视频时,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教”的过程;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授课视频实际上是“学”的过程;回到课堂的互动研讨过程,实际上已不是单纯的“教”或“学”的过程,而是一个深度挖掘和思考提升的过程。因此,从教学流程的顺序来看,翻转课堂仍然是“先教后学”,而不是许多教师认为的“先学后教”。翻转课堂所发生的变化是教学时空的变化,而不是教学活动顺序的变化。
三、局限于课内翻转,流于形式未能掌握精神实质
在平时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实验中采取课内翻转教学方式,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存在误区。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突破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探究知识。学生在家里或课外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观看授课视频,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化。这种“课内翻转”的方式虽然借助了信息技术,但仍然是传统的“齐步走”教学,既不能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违背了个性化学习的规律,也没有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不能体现翻转课堂的优势,是一种假“翻转”。
四、将不能开展翻转课堂实践归因于客观条件的不具备
平时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认为高中地理课堂不太适合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方法,究其原因在于翻转课堂的具体实验过程中,缺少技术条件的支持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如果一味的习惯于把责任推向客观条件的不具备,那么教师是很难得到长进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取得预期效果。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不断地发现条件和创造条件,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在当前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形势背景下,教师应正确认识翻转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技术、流程、环境的有机组合,只有三要素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成功研究案例为中小学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和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对教师的专业与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挑战,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教材内容中选取适当的知识点按需设计微课以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学习活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展开班级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翻转课堂授课方式,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实现翻转课堂的本土化。预想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进行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继而会有一部分优秀高中率先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打下基础,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耀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 [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3]张洪珍,刘向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地理教学,2014(6).
[4]张文杰.翻转课堂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4(4).
[5]张渝江.翻转课堂改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