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显现着重要的作用。把朗读权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再现书声琅琅,既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要求。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感受到语文的真正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权;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2-0028-02
“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古人就很重视“吟诵”,认为只有拿腔拿调去读,才能真正进入诗文的意境之中,体味出其中的妙处,于是便有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语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是表情达意的形式与工具,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从某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就是语感的训练;从教学角度而言,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就是朗读。
然而,当前语文教学的功利性,使教师用“讲”与“问”代替了学生的“读”。教师偏重于对教材的阐释,只是一味的灌输,缺乏对学生言语技能的培养,课堂上消失了往日的书声琅琅,而是一片死寂;偶尔的一点诵读,也只是作为教学的一个辅助环节来安排,并未真正去读,结果学生朗读磕磕巴巴、干涩生硬,也使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收效低。新课标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把朗读权还给学生,营造一个书声琅琅的教学环境,就成为当下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师示范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朗读的章节,教师不是让学生自读,就是放录音,甚至干脆不读,且美其名曰“朗读浪费时间,耽误教学进度”。殊不知,这是非常错误的,不让学生去读,弊病自不必说;而磁带或唱片式的范读,由于与学生距离很远,会让学生产生“曲高和寡”的感觉,根本收不到朗读应有的效果。如果教师当面示范朗读,那么教师的体态、表情,会带来师生间的交流,学生也能顺利准确地捕捉意象,产生共鸣;教师朗读时清晰标准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真切自然的感情、准确得体的姿势,会把学生带入作品意境,并深入去理解文章的主旨情感。在教学高语第一册诗歌单元时,我把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放在一起朗读。读《沁园春·长沙》时,我时而沉浑雄壮,时而激昂高亢,并辅以挥手的手势和“放眼天下”的神情,当读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激昂、高亢、浑厚的语调,让学生情绪为之振奋昂扬;读到“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时,我豪迈、坚定、自信的语调,感染了学生,他们好像看到了一代伟人站在橘子洲头,主宰天下的宏伟气魄。朗读《再别康桥》,在舒伯特的《小夜曲》中,我以一种舒缓、轻柔、深情的语调,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康桥的柔美,主人公不尽的温柔、缠绵的情思、难舍的情怀通过我的声音一一流出。读完后,学生还沉浸在那美丽的意境之中 ,继而掌声一片。学生这样说:“语文老师真了不起,出神入化,带我们进入了真正的语文境界,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语文美,真过瘾啊。”一次朗读既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又对教师产生了极大的敬佩。“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范读带来了教学的全面突破。
二、运用多种形式,尽“情”读,读出“情”
学生有了“读”的冲动,也就会乐于自觉地在朗读中去品味、领悟诗文的主旨、意境,这时,教师就要适时创设各种情境,运用各种方式去巩固学生的这种兴趣,加强训练。
1.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而言,因为读的是课文,学生首先要对课文的主旨情感有了解,有准确的把握,以便于理解主旨,读出情感。教师此时要注意在自由读之后,指名让一些朗读基础好的学生去读,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然后通过齐读使全体学生全面前进,之后再指名让一些朗读基础稍差的学生读,经过一段训练,全体学生的朗读水平会有大的提高。
2.课前三分钟演讲。
内容自由,可以有教材中的段落,也可以有摘抄好文,或者可以是原创演讲,不一而足。给学生一段时间准备,然后提出具体的要求,即声音洪亮,语音清晰、准确,而且要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这可以给每一个学生一个自由练习的机会。
3.朗诵会。
有了一段时间的朗读训练之后,可定期举行朗诵比赛,此时学生们已跃跃欲试,都想去验证自己的实力。所以,学生会自己去选择内容,自己去找时间练习,而且会自己去找“评委”试诵。这时,朗读真正成了学生的一大乐事,也自然带动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
尝试了这几步的练习之后,我发现朗读已经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晨读时学生都在用心读,用情读,更为可喜的是,学生会主动到讲台前面向大家去读。现在我的语文课堂再现了“书声琅琅”的情境,学生们的语文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历次月考中,我所带班的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
三、迁移阅读,欣赏品读
鲁迅先生说过:“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朗读不能只限于群体性、固定性,还要让学生学会迁移朗读,这样不仅会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使学生对学校课程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修养,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在朗读中学生会获得一种体验性的东西,此时他们的情感、想象、理解等诸功能都会被调动起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超脱和愉悦。这使得学生完全走进作品的意境,能够辨其色、闻其味、听其声,能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对作品也自然能进行品味鉴赏了。例如朗读读本中高尔基的《海燕》,随着朗读情境的进入,海面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号浪涌的场景浮现眼前;海燕展翅高翔,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暴雨骤至、激浊扬清、天清地朗的清亮世界,一一呈现在学生眼前,大革命的背景、各种人对革命的态度,这些不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在全身心的朗读中,学生已经能很深刻的领悟“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的深刻含义。
以读为本,化讲为读,化说为读,还语文课堂教学书声琅琅的情趣意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关键的,正所谓“文选烂,秀才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情感信息,重视朗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才是语文的真实。
【责任编辑 牛宾国】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权;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2-0028-02
“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古人就很重视“吟诵”,认为只有拿腔拿调去读,才能真正进入诗文的意境之中,体味出其中的妙处,于是便有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语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是表情达意的形式与工具,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从某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就是语感的训练;从教学角度而言,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就是朗读。
然而,当前语文教学的功利性,使教师用“讲”与“问”代替了学生的“读”。教师偏重于对教材的阐释,只是一味的灌输,缺乏对学生言语技能的培养,课堂上消失了往日的书声琅琅,而是一片死寂;偶尔的一点诵读,也只是作为教学的一个辅助环节来安排,并未真正去读,结果学生朗读磕磕巴巴、干涩生硬,也使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收效低。新课标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把朗读权还给学生,营造一个书声琅琅的教学环境,就成为当下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师示范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朗读的章节,教师不是让学生自读,就是放录音,甚至干脆不读,且美其名曰“朗读浪费时间,耽误教学进度”。殊不知,这是非常错误的,不让学生去读,弊病自不必说;而磁带或唱片式的范读,由于与学生距离很远,会让学生产生“曲高和寡”的感觉,根本收不到朗读应有的效果。如果教师当面示范朗读,那么教师的体态、表情,会带来师生间的交流,学生也能顺利准确地捕捉意象,产生共鸣;教师朗读时清晰标准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真切自然的感情、准确得体的姿势,会把学生带入作品意境,并深入去理解文章的主旨情感。在教学高语第一册诗歌单元时,我把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放在一起朗读。读《沁园春·长沙》时,我时而沉浑雄壮,时而激昂高亢,并辅以挥手的手势和“放眼天下”的神情,当读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激昂、高亢、浑厚的语调,让学生情绪为之振奋昂扬;读到“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时,我豪迈、坚定、自信的语调,感染了学生,他们好像看到了一代伟人站在橘子洲头,主宰天下的宏伟气魄。朗读《再别康桥》,在舒伯特的《小夜曲》中,我以一种舒缓、轻柔、深情的语调,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康桥的柔美,主人公不尽的温柔、缠绵的情思、难舍的情怀通过我的声音一一流出。读完后,学生还沉浸在那美丽的意境之中 ,继而掌声一片。学生这样说:“语文老师真了不起,出神入化,带我们进入了真正的语文境界,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语文美,真过瘾啊。”一次朗读既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又对教师产生了极大的敬佩。“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范读带来了教学的全面突破。
二、运用多种形式,尽“情”读,读出“情”
学生有了“读”的冲动,也就会乐于自觉地在朗读中去品味、领悟诗文的主旨、意境,这时,教师就要适时创设各种情境,运用各种方式去巩固学生的这种兴趣,加强训练。
1.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而言,因为读的是课文,学生首先要对课文的主旨情感有了解,有准确的把握,以便于理解主旨,读出情感。教师此时要注意在自由读之后,指名让一些朗读基础好的学生去读,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然后通过齐读使全体学生全面前进,之后再指名让一些朗读基础稍差的学生读,经过一段训练,全体学生的朗读水平会有大的提高。
2.课前三分钟演讲。
内容自由,可以有教材中的段落,也可以有摘抄好文,或者可以是原创演讲,不一而足。给学生一段时间准备,然后提出具体的要求,即声音洪亮,语音清晰、准确,而且要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这可以给每一个学生一个自由练习的机会。
3.朗诵会。
有了一段时间的朗读训练之后,可定期举行朗诵比赛,此时学生们已跃跃欲试,都想去验证自己的实力。所以,学生会自己去选择内容,自己去找时间练习,而且会自己去找“评委”试诵。这时,朗读真正成了学生的一大乐事,也自然带动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
尝试了这几步的练习之后,我发现朗读已经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晨读时学生都在用心读,用情读,更为可喜的是,学生会主动到讲台前面向大家去读。现在我的语文课堂再现了“书声琅琅”的情境,学生们的语文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历次月考中,我所带班的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
三、迁移阅读,欣赏品读
鲁迅先生说过:“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朗读不能只限于群体性、固定性,还要让学生学会迁移朗读,这样不仅会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使学生对学校课程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修养,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在朗读中学生会获得一种体验性的东西,此时他们的情感、想象、理解等诸功能都会被调动起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超脱和愉悦。这使得学生完全走进作品的意境,能够辨其色、闻其味、听其声,能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对作品也自然能进行品味鉴赏了。例如朗读读本中高尔基的《海燕》,随着朗读情境的进入,海面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号浪涌的场景浮现眼前;海燕展翅高翔,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暴雨骤至、激浊扬清、天清地朗的清亮世界,一一呈现在学生眼前,大革命的背景、各种人对革命的态度,这些不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在全身心的朗读中,学生已经能很深刻的领悟“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的深刻含义。
以读为本,化讲为读,化说为读,还语文课堂教学书声琅琅的情趣意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关键的,正所谓“文选烂,秀才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情感信息,重视朗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才是语文的真实。
【责任编辑 牛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