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述的是教师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心理艺术,和孩子之间进行微妙的情感沟通,从而让你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全面了解孩子,开出有效的教育处方。首先,教师要善于观察,并从心理学角度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对孩子进行把脉;其次,运用各种心理战术,如:倾听、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和孩子打成一片等等,来和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最后,通过建立个性档案等手段达到对孩子的全面了解。让教师真正读懂孩子,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内心世界;观察;倾听;沟通;交流;平等;尊重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知子女者,父母也”。 事实上并不只是做父母的才需要了解自己的子女,做教师的也必须努力去了解孩子。
一、走近孩子是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关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读懂孩子是进行因材施教,发展个别教育的前提。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收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效果。就像医生给病人作诊断一样,只有了解了病情,才能给病人下处方,最终药到病除。因此学会读懂孩子,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说到教师的基本能力首先就是“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要善于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智力活动、情感表现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捕捉教育时机的重要条件,善于观察学生的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去解决问题。可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反之,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拖延很长时间,到了较为严重程度再去解决,教师就很被动。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的教育气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而要求现代教师要善于同学生交往,使学生喜欢和他接近,愿意和他说心里话。
二、教师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和差距
孩子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特别是处于学龄前阶段的低幼儿童。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有着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完整的世界。成人和幼儿由于年龄的悬殊,经历的太大差距,兴趣爱好,要求需要等心理活动有极大的差别,如只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去看待幼儿的活动,表现,需求,就不能真正了解幼儿,常常还会错怪幼儿。如孩子是那样兴趣昂然地在草地上打滚,你却认为不好玩、太脏。这是由于不懂的幼儿的心理,错把幼儿正常的兴趣要求,甚至是优点当成了缺点。
三、走近孩子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与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这就要求教师有科学的人生观和乐观的工作态度,了解孩子不要带偏见。教师要尽量排除自己对孩子的主观偏见,才能掌握孩子真正的思想表现。确立幼儿主体地位的认识,要容忍和尊重孩子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个性、能力、行为、兴趣等特点。每个孩子都是有其特长、天分与优势的,都有他们家庭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差异是正常的,并且充分重视和尊重孩子的这些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最终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差异基础上积极充分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四、走近孩子是一门艺术
怎样才能走近孩子呢?首先孩子是在活动中发展的,他的喜、怒、哀、乐、兴趣、才能都表现在各种活动中,那么我们就要在活动中了解幼儿。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内心世界是指孩子的思想感情,思想境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随着环境和生活状态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或发展着,在长期与幼儿的接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情感世界真实而又丰富,需要成人密切关注。反思过去,我们的教育总是关注认知因素,关注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与体验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
1、善于观察、分析。
观察了解孩子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技能,也是教师需要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责。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观察了解孩子?观察了解幼儿是指教师能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心理需求和存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措施。在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所观察到的是幼儿外显的行为表现:动作、表情、语言、行为方式等。它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一种方法和途径,用来帮助教师由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幼儿的发展。教师要学会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如同医生透过外在症状诊断有无疾病,生的是什么病一样,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其实质是对幼儿行为的性质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教师在对幼儿行为的性质做出判断时,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原则来加以分析,正确理解幼儿行为的性质,如果判断错了,就会开出错误的或无效的“教育处方。如:
案例: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月月来了。他哭着对爸爸说:“爸爸,你中午来接我回家睡觉。”爸爸说:“不行,我得上班。”“那爷爷接。”“不行,爷爷走不动了。”月月拉着我的手:“老师,你抱抱我吧!我感冒了。”尽管忙,我还是把他搂在怀里。他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我,把头贴在我的胸前。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老师,放下我吧!我好了。” 分析:
月月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平时上班较忙,月月一般不出门,也没有伙伴。今天,他未必真的感冒,只是情感饥饿,在寻找成人的爱和安慰,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体谅、理解孩子,帮助他度过情感的“饥荒”。 教师的做法比较妥当。她透过“来园时哭闹”这个表面现象,看到了家庭变异后给幼儿心灵造成的创伤。教师并不费心地去琢磨“我感冒了”是真是假,而是首先给予情感上的安抚,并由此而确定了“帮助他度过情感饥荒”的教育策略。观察记录较好地保留了行为事件的本来顺序和真实面貌,客观、翔实,为进一步提示这个单亲家庭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提供了线索,也为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切入点。
2、进行情感交流。
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动力效能,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幼儿融入集体,感受共同生活的乐趣。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幼儿的情绪表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尊重并鼓励孩子健康情感的发展。引导幼儿尝试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表达情感与交往合作的技能,逐渐形成集体生活的概念,使其感受共同生活的愉快。
(1)语言交流
1)交流的人群:
教师不仅要和孩子之间进行交流,还必须和孩子的家庭成员之际进行很好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园内、园外的各种表现。有的孩子在家里能说会道,大方活泼,在幼儿园却不言不语,腼腆害羞;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听话能干,在家却任性撒娇。园内、园外的了解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正确教育。
家长也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现在的家长虽然通过各种媒体,了解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但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比较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有些家长长期以来缺乏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等到孩子慢慢长大,就不愿意和你交流了,于是形成青春期叛逆,反抗家长等各种现象。教师、孩子、家长之间积极的沟通、交流,能够很好地促使大家修正自己的言行,帮助孩子疏导一些不良情绪。
2)交流的方式:
①倾听。
倾听义为细心地听取。倾听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的气氛,使说者能够更加开放自己的内心,更加坦率地表达真实的想法。教师应学会倾听、乐于倾听,才能真正学会从孩子的倾诉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才能真正领会孩子的思想意图,分享孩子的快乐,真诚地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才能有效地用教学手段去化解孩子的烦恼,营造出充满爱意的温馨学校环境;也才能赢得与孩子的真诚友谊。只有当孩子把你当成可以信赖的倾诉对象时,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说话,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把自己的一切想法告诉我们,让我们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②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句话是我们现在使用得越来越多的教育语言。它体现着成人对孩子的平等,体现着成人对孩子的尊重。让我们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目光平视他们,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自己的态度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时,我们会一改往日的严肃和烦躁,非常耐心的与孩子交谈。在这种情况下,再与孩子商量什么,或是提出某种要求和建议时,你都会听孩子心理的愿望和要求,以及他们的欢乐与满足。把自己变“小”一些,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吧,孩子一定会更加喜欢我们,更加愿意和我们说悄悄话,告诉我们在他们心中的那些小秘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必须善于和学生交往,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成为学生信赖的人,同时又成为他们的朋友。
(2)参加孩子的活动,和孩子玩在一起。
有一次,我和孩子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游戏开始了,孩子们被我追的满操场跑,又喊又叫,仿佛大灰狼真的就要来了呢。可是,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想了个主意,竟然和其他几个孩子一起追起了老师,另外的孩子看到了,也都纷纷效仿。我被一群孩子追的到处跑,可是寡不敌众,最后我还是被孩子们抓住了。好些孩子一起就把我压在了地上。“救命啊!我被抓住了,谁来救救我啊?”可是任我怎么呼唤,也没人来救我了,因为他们都成“一伙儿”的了。“我们要吃了你,啊呜!” “哈哈哈哈。”孩子们笑的更开心了!可是我看上去就狼狈多了:头发乱了,衣服也不整齐了。可是我看到孩子们那满足的、成功的笑容,顿时,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有什么能比这种快乐感更能让人幸福呢?
老师在孩子面前不只是老师,还是他们的朋友,也是大灰狼,还是鱼妈妈。在各种游戏中教师扮演着很多角色。老师,请放下你们的“架子”,和我们可爱的孩子玩在一起吧!
(3)尊重孩子的差异,引导孩子个性化发展。
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尽管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具体落实到教育行为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是教师对幼儿控制过严,幼儿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还很普遍。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教师考虑最多的往往是如何达到教育目标,如何完成全面发展的任务。惟恐一个活动下来幼儿学不到知识与技能,教师很少去想幼儿需要什么、关注什么,幼儿对活动的体验是什么,幼儿希望的又是什么,等等。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两组幼儿画树。第一组幼儿画得非常整齐,另一组幼儿画得比较凌乱,有些作品甚至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要承认和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幼儿。第二组作品中的树看似杂乱无章,却是孩子心中的树:“这是我和姐姐在树上吃冰激凌。”“我想让小树也跳起舞。”……每一幅画后面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都是孩子的真实感受。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发展的水平也存在着差异,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承认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应关注这些差异,并引导他们自主发展,要做孩子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教师能意识到并尊重孩子独特的情感世界,那么在日常活动中就不应只关心孩子学到了什么,而是应关心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应只关心孩子行为的好坏,而应关心他们对善举有没有积极向往的意愿;不应只关心孩子有没有学会某方面的技能,而应关心他们欣赏什么,推崇什么。
3、关注特殊儿童。
引导孩子体验和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每个孩子都渴望爱于被爱,特别是一些不爱说话、不合群的特殊儿童。这是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需要,是他们最初人格形成的基点,其核心就是感受和体验。教师日常不经意的言行会成为孩子们判别自己是否被爱的依据,因此,教师每天都要注意和每个孩子交谈、交往,向每个孩子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如,积极回应孩子的问好,摸摸孩子的头,抱抱他们,始终面带微笑询问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诉说,并做出反应,时时让孩子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
4、建立孩子个性档案。
全面了解孩子。这里主要是说对孩子纵向上的全面了解,了解幼儿的德、智、体、美、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各方面的表现,这样,才能对幼儿有个整体性的评价,有利于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要片面地只重视某一方面,以致以偏盖全。教师确定教育措施、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应基于对幼儿的了解,也就是“理解先于教育”。理解幼儿是正确教育幼儿的前提。理解幼儿不仅仅是指教师了解幼儿的日常表现以及比较外露的情感愿望,更重要的是理解幼儿的过程,即了解幼儿发展之序、认识幼儿发展之势、掌握幼儿的个性特点。这样,才能改善所有幼儿的成长环境,创造适合每个幼儿发展的教育方式。
教师应怀着一片童心,掌握孩子的特点,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最后,要了解孩子就要和孩子做朋友。只有和孩子平等相待,亲密和睦,孩子在你面前才有安全感,他有困难时能得到你的鼓励,帮助,而不是批评,他才乐意和你讲心里话,你才能了解他的真实动机,从而真正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作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第二版
[2] 《学前心理学》作者:陈帼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5月第一版
[3] 《教育心理学》作者:章志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第一版
[关键词]内心世界;观察;倾听;沟通;交流;平等;尊重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知子女者,父母也”。 事实上并不只是做父母的才需要了解自己的子女,做教师的也必须努力去了解孩子。
一、走近孩子是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关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读懂孩子是进行因材施教,发展个别教育的前提。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收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效果。就像医生给病人作诊断一样,只有了解了病情,才能给病人下处方,最终药到病除。因此学会读懂孩子,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说到教师的基本能力首先就是“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要善于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智力活动、情感表现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捕捉教育时机的重要条件,善于观察学生的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去解决问题。可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反之,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拖延很长时间,到了较为严重程度再去解决,教师就很被动。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的教育气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而要求现代教师要善于同学生交往,使学生喜欢和他接近,愿意和他说心里话。
二、教师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和差距
孩子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特别是处于学龄前阶段的低幼儿童。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有着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完整的世界。成人和幼儿由于年龄的悬殊,经历的太大差距,兴趣爱好,要求需要等心理活动有极大的差别,如只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去看待幼儿的活动,表现,需求,就不能真正了解幼儿,常常还会错怪幼儿。如孩子是那样兴趣昂然地在草地上打滚,你却认为不好玩、太脏。这是由于不懂的幼儿的心理,错把幼儿正常的兴趣要求,甚至是优点当成了缺点。
三、走近孩子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与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这就要求教师有科学的人生观和乐观的工作态度,了解孩子不要带偏见。教师要尽量排除自己对孩子的主观偏见,才能掌握孩子真正的思想表现。确立幼儿主体地位的认识,要容忍和尊重孩子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个性、能力、行为、兴趣等特点。每个孩子都是有其特长、天分与优势的,都有他们家庭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差异是正常的,并且充分重视和尊重孩子的这些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最终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差异基础上积极充分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四、走近孩子是一门艺术
怎样才能走近孩子呢?首先孩子是在活动中发展的,他的喜、怒、哀、乐、兴趣、才能都表现在各种活动中,那么我们就要在活动中了解幼儿。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内心世界是指孩子的思想感情,思想境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随着环境和生活状态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或发展着,在长期与幼儿的接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情感世界真实而又丰富,需要成人密切关注。反思过去,我们的教育总是关注认知因素,关注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与体验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
1、善于观察、分析。
观察了解孩子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技能,也是教师需要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责。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观察了解孩子?观察了解幼儿是指教师能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心理需求和存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措施。在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所观察到的是幼儿外显的行为表现:动作、表情、语言、行为方式等。它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一种方法和途径,用来帮助教师由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幼儿的发展。教师要学会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如同医生透过外在症状诊断有无疾病,生的是什么病一样,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其实质是对幼儿行为的性质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教师在对幼儿行为的性质做出判断时,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原则来加以分析,正确理解幼儿行为的性质,如果判断错了,就会开出错误的或无效的“教育处方。如:
案例: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月月来了。他哭着对爸爸说:“爸爸,你中午来接我回家睡觉。”爸爸说:“不行,我得上班。”“那爷爷接。”“不行,爷爷走不动了。”月月拉着我的手:“老师,你抱抱我吧!我感冒了。”尽管忙,我还是把他搂在怀里。他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我,把头贴在我的胸前。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老师,放下我吧!我好了。” 分析:
月月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平时上班较忙,月月一般不出门,也没有伙伴。今天,他未必真的感冒,只是情感饥饿,在寻找成人的爱和安慰,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体谅、理解孩子,帮助他度过情感的“饥荒”。 教师的做法比较妥当。她透过“来园时哭闹”这个表面现象,看到了家庭变异后给幼儿心灵造成的创伤。教师并不费心地去琢磨“我感冒了”是真是假,而是首先给予情感上的安抚,并由此而确定了“帮助他度过情感饥荒”的教育策略。观察记录较好地保留了行为事件的本来顺序和真实面貌,客观、翔实,为进一步提示这个单亲家庭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提供了线索,也为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切入点。
2、进行情感交流。
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动力效能,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幼儿融入集体,感受共同生活的乐趣。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幼儿的情绪表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尊重并鼓励孩子健康情感的发展。引导幼儿尝试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表达情感与交往合作的技能,逐渐形成集体生活的概念,使其感受共同生活的愉快。
(1)语言交流
1)交流的人群:
教师不仅要和孩子之间进行交流,还必须和孩子的家庭成员之际进行很好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园内、园外的各种表现。有的孩子在家里能说会道,大方活泼,在幼儿园却不言不语,腼腆害羞;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听话能干,在家却任性撒娇。园内、园外的了解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正确教育。
家长也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现在的家长虽然通过各种媒体,了解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但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比较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有些家长长期以来缺乏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等到孩子慢慢长大,就不愿意和你交流了,于是形成青春期叛逆,反抗家长等各种现象。教师、孩子、家长之间积极的沟通、交流,能够很好地促使大家修正自己的言行,帮助孩子疏导一些不良情绪。
2)交流的方式:
①倾听。
倾听义为细心地听取。倾听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的气氛,使说者能够更加开放自己的内心,更加坦率地表达真实的想法。教师应学会倾听、乐于倾听,才能真正学会从孩子的倾诉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才能真正领会孩子的思想意图,分享孩子的快乐,真诚地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才能有效地用教学手段去化解孩子的烦恼,营造出充满爱意的温馨学校环境;也才能赢得与孩子的真诚友谊。只有当孩子把你当成可以信赖的倾诉对象时,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说话,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把自己的一切想法告诉我们,让我们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②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句话是我们现在使用得越来越多的教育语言。它体现着成人对孩子的平等,体现着成人对孩子的尊重。让我们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目光平视他们,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自己的态度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时,我们会一改往日的严肃和烦躁,非常耐心的与孩子交谈。在这种情况下,再与孩子商量什么,或是提出某种要求和建议时,你都会听孩子心理的愿望和要求,以及他们的欢乐与满足。把自己变“小”一些,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吧,孩子一定会更加喜欢我们,更加愿意和我们说悄悄话,告诉我们在他们心中的那些小秘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必须善于和学生交往,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成为学生信赖的人,同时又成为他们的朋友。
(2)参加孩子的活动,和孩子玩在一起。
有一次,我和孩子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游戏开始了,孩子们被我追的满操场跑,又喊又叫,仿佛大灰狼真的就要来了呢。可是,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想了个主意,竟然和其他几个孩子一起追起了老师,另外的孩子看到了,也都纷纷效仿。我被一群孩子追的到处跑,可是寡不敌众,最后我还是被孩子们抓住了。好些孩子一起就把我压在了地上。“救命啊!我被抓住了,谁来救救我啊?”可是任我怎么呼唤,也没人来救我了,因为他们都成“一伙儿”的了。“我们要吃了你,啊呜!” “哈哈哈哈。”孩子们笑的更开心了!可是我看上去就狼狈多了:头发乱了,衣服也不整齐了。可是我看到孩子们那满足的、成功的笑容,顿时,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有什么能比这种快乐感更能让人幸福呢?
老师在孩子面前不只是老师,还是他们的朋友,也是大灰狼,还是鱼妈妈。在各种游戏中教师扮演着很多角色。老师,请放下你们的“架子”,和我们可爱的孩子玩在一起吧!
(3)尊重孩子的差异,引导孩子个性化发展。
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尽管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具体落实到教育行为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是教师对幼儿控制过严,幼儿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还很普遍。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教师考虑最多的往往是如何达到教育目标,如何完成全面发展的任务。惟恐一个活动下来幼儿学不到知识与技能,教师很少去想幼儿需要什么、关注什么,幼儿对活动的体验是什么,幼儿希望的又是什么,等等。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两组幼儿画树。第一组幼儿画得非常整齐,另一组幼儿画得比较凌乱,有些作品甚至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要承认和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幼儿。第二组作品中的树看似杂乱无章,却是孩子心中的树:“这是我和姐姐在树上吃冰激凌。”“我想让小树也跳起舞。”……每一幅画后面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都是孩子的真实感受。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发展的水平也存在着差异,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承认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应关注这些差异,并引导他们自主发展,要做孩子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教师能意识到并尊重孩子独特的情感世界,那么在日常活动中就不应只关心孩子学到了什么,而是应关心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应只关心孩子行为的好坏,而应关心他们对善举有没有积极向往的意愿;不应只关心孩子有没有学会某方面的技能,而应关心他们欣赏什么,推崇什么。
3、关注特殊儿童。
引导孩子体验和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每个孩子都渴望爱于被爱,特别是一些不爱说话、不合群的特殊儿童。这是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需要,是他们最初人格形成的基点,其核心就是感受和体验。教师日常不经意的言行会成为孩子们判别自己是否被爱的依据,因此,教师每天都要注意和每个孩子交谈、交往,向每个孩子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如,积极回应孩子的问好,摸摸孩子的头,抱抱他们,始终面带微笑询问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诉说,并做出反应,时时让孩子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
4、建立孩子个性档案。
全面了解孩子。这里主要是说对孩子纵向上的全面了解,了解幼儿的德、智、体、美、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各方面的表现,这样,才能对幼儿有个整体性的评价,有利于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要片面地只重视某一方面,以致以偏盖全。教师确定教育措施、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应基于对幼儿的了解,也就是“理解先于教育”。理解幼儿是正确教育幼儿的前提。理解幼儿不仅仅是指教师了解幼儿的日常表现以及比较外露的情感愿望,更重要的是理解幼儿的过程,即了解幼儿发展之序、认识幼儿发展之势、掌握幼儿的个性特点。这样,才能改善所有幼儿的成长环境,创造适合每个幼儿发展的教育方式。
教师应怀着一片童心,掌握孩子的特点,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最后,要了解孩子就要和孩子做朋友。只有和孩子平等相待,亲密和睦,孩子在你面前才有安全感,他有困难时能得到你的鼓励,帮助,而不是批评,他才乐意和你讲心里话,你才能了解他的真实动机,从而真正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作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第二版
[2] 《学前心理学》作者:陈帼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5月第一版
[3] 《教育心理学》作者:章志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