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时空观念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它不仅能有助于学生激发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良好时空观念的培育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加速高效课堂的构建。现阶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培育还不够重视,缺少有效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素养;培养
所谓时空观素养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内,对其发生的历史事件可以脉络清晰的进行串联,并且加以自己的见解进行历史分析,加强个人的历史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改善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将历史时空观念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渗透,并加强培养,调动课堂积极性,完善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一、加强梳理,构建历史空间
历史时空观的素养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点在于日常教学的累积,教师要加强对历史时间线的梳理,让学生在脑海里可以构建一个信息的历史空间资源库,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对历史时空发生混淆错乱的情况,教师要注重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时间线的梳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历史教学,教师更侧重于考试知识的讲授,并没有系统性的为学生梳理过历史的具体时间线路,这也是导致学生历史时空观较为薄弱的主要原因。历史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底蕴,历史能力的提升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最佳体现。因此,教师不可忽略,要加强梳理,为学生构建历史空间。
例如:在学习《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当中,教师先要对隋朝、唐朝建立和统一的历史时间进行加强梳理,让学生对时间线有一个清晰的掌握,这样再讲授“五代十国”的时候,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五代十国”是最容易“遗忘”的历史时刻,很多学生都认为唐朝覆灭后就是宋朝,而忽略了历史时间这个细节,这也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重要性。历史具有相当的严谨性,良好的时空观才能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有效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历史时间线的梳理。如:“隋唐建立和统一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迷惑性,是许多学生会忽略的细节。隋朝和唐朝都是大一统王朝,但是建立的时间和统一的时间是有区别的。公元581年,杨坚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但这只是建立的时间,却不是统一的时间,直到589年灭了陈国,才正式统一。其中也有一个很著名的人物陈后主,他是南陈国君,但荒诞无度,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教师可以在这个历史时间内着重讲解这个历史人物,通过历史事件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为学生构建有效的历史空间,让学生对隋唐的历史时间线更加清晰。加强了隋唐时间线的梳理,再进行“五代十国”的教学,会更加的事半功倍,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历史时间线的重要性,对应特定的历史人物,来自己脑海中历史空间的构建会更加清晰,易于掌握,提高了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改善了教学质量。
二、情境教学,加強代入感
在培养学生时空观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施情境教学,加强学生的代入感,只有让学生融入进那个时空氛围当中,才能对历史时间以及历史实践了解的更加通透,更加清晰,不但可以烘托课堂的氛围,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参与其中,才能切实提高他们个人时空观的培养,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辽夏金元的统治》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出四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出演辽、夏、金和元的“统治者”,为了更具戏剧效果,教师可以借助相关道具,让扮演不同朝代的学生穿戴不同的服装,让他们演绎一场跨越古今的“见面会”,剧情的设定可以天马行空,但是剧情内容一定贴合课程内容,代表不同朝代的学生,要将自己朝代统治的时间以及特定历史事件做出一个详细的描述,中间可以搭配一定的肢体语言,增添戏剧性。如:扮演辽国的学生,可以这样做自我介绍,“我是辽国的统治者,自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于汴京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大辽”,我们就是鼎盛一时的王朝,我们的国土面积持续扩张,与西夏是友邻之邦。”这个时候,扮演西夏的学生可以站起来点头附和,与之形成互动,也让其他学生了解,辽夏金元这四个朝代是彼此相关的,辽国在后期确实与西夏关系匪浅,他们共同联合,一致抗金,只是最后还是被金国所灭。而扮演金国的学生则可以用一种“傲然”的态度看向他们,历史当中的“靖康之变”就发生在金国时期,徽钦二宗被俘,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开启了南宋时代,与金,夏、辽形成了鼎力状态,这也是这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在1279年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局面。在情境演绎的时候,学生不要过于拘束,要灵活演绎,充分调动课堂的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在一旁进行辅助,充当旁白的角色,及时地做出教学指导。同时也要在剧情演绎过后,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四个朝代的时间线以及历史事件,并且在剧情的演绎中对其进行了很好的串联,促进了学生时空观的养成。
三、中外对比,结合世界历史
历史上所发生的时间和时间都是彼此相通的,为了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培养,教师可以结合世界历史,进行中外对比,这样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联想其中的特定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进行梳理,减少出错概率,这样才能促进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时候,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对比世界历史上相同时间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用来对课程内容加强和巩固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至1842年,这也是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下给国家带来的沉痛打击,经济局势急剧下降。而在同一时间段内,英国已经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了当时的经济强国,随着蒸汽机的推广和运用,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业,象征着英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也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教师在讲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可以结合这些易于记忆的历史时间和事件来加深课程印象。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到来,使得当时清政府的经济情况更加恶劣,整个国家一度陷入了困难境地。彼时,西方国家德国完成了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教师要通过不同时间段所发生的特定历史时间,进行中外对比,让学生进行深层学习的同时,完善时空观的构建。为了让学生易于了解,教师可以将这些历史通过绘图进行整理,然后运用课件打造有效平台,将历史绘图上传于平台,并且可以配备语音讲解,当学生点开不同的历史时间线时,就会相对应的历史讲解,并且可以无限次进行观看,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表达,会让学生更加条理清晰,同时也对世界历史进行了一定的了解。结合世界历史,将课程内容代入其中,让学生对应特定的历史事件进行历史时空观念的构建,会让学生更加印象深刻,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分层教学,加强时间学习
历史上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随着朝代的兴亡更迭,历史时间也在慢慢地流逝。对历史时间的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点,但同样是也教师容易忽略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于公元时间的认知过于浅显,这也对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培养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历史时间的教学,加强学生历史时间的学习,切实加强学生时空观的培育。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历史时间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历史上西汉作为公元前后时间点的代表朝代,可以以西汉为分割点,进行历史时间的分层教学。西汉以前的朝代进行公元前的教学;西汉以后的朝代则进行公元后的教学,西汉作为特殊朝代,既涉及了公元前也涉及了公元后,在分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对西汉历史要着重讲解,不要造成学生的混淆。如:在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教师要为学生明确时间,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统一王朝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早于西漢建立时间,所以,在这个时期内的王朝都属于公元前,在时间线的了解上,要注重公元前的“前”,秦朝是一个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为日后的封建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这也是公元前具有代表性的大一统王朝。那么在西汉之后,历史时间也发生了改变,由公元前变成了公元后。在学习《西汉与东汉》时,要注意讲解西汉的特殊性,西汉的前半部分属于公元前,但在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权,西汉才正式覆灭,而此时西汉已经由公元前进入了新的纪元。所以,西汉处于公元时间的更迭处,为了易于学生了解,教师可以选择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汉哀帝和汉元帝,可以说西汉的公元前后分别属于两任皇帝,有了特定的历史人物进行记忆辅助,会便于学生构建时空观。虽然西汉与东汉合并成为汉朝,但在西汉之后的公元时间就属于公元后。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对学生加强了历史时间的学习,让学生对历史时间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和了解,这样在构建时空观的时候就不会发生混乱的情况,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五、正确引导,保障正确时空观
教师作为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重要引导者,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保证学生构建的时空观是正确的。在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历史的人事物都必须是历史有记载,并且是历史承认的,不可以让虚假事件或人物混入其中,混淆学生的视听,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判断,所有历史都是彼此关联的,如若一个时空点造成了错误,那所有串联在一起的时空观念都要推倒重来。
例如:在《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时空观的培养,也为了结合学生的特性,会融入相关的影视剧进行历史教学,但影视剧中的人物和剧情,多半为了影视效果都运用了艺术加工,很多历史事件是根本不存在的。如:《三国演义》当中,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巧借东风,草船借箭,巧胜周瑜,一时之间传为佳话,众人也感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但这个故事在真实历史中并不存在,这只是小说和影视剧为了电视效果所做的改编。历史上确有草船借箭一事,但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的五年之后。这跟影视剧中赤壁之战的时间相差甚远。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不但不能完成时空观素养的培育,还会对历史时间出现记忆错乱的现象。从三国的国家割据到隋朝的天下一统,中间经历了几百年的时局动荡,这中间也经历的许多的文化的变革,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借助真实历史时间来促进学生时空观的养成,要尊重历史的严谨性,保证学生的时空观构建的正确性。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培养学生时空观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梳理,在脑海中构建历史空间,要条理清晰,对应正确的时间点;实施情境教学,加强学生代入感;结合世界历史,进行中外对比;分层教学,加强学生历史时间的认知;对学生正确引导,构建正确的时空观念。
参考文献
[1]严伟红.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014(002):56-57.
[2]黄军.“时空观”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以新课标全国试卷历史题为例[J],读写算,2019,000(007):155.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素养;培养
所谓时空观素养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内,对其发生的历史事件可以脉络清晰的进行串联,并且加以自己的见解进行历史分析,加强个人的历史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改善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将历史时空观念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渗透,并加强培养,调动课堂积极性,完善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一、加强梳理,构建历史空间
历史时空观的素养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点在于日常教学的累积,教师要加强对历史时间线的梳理,让学生在脑海里可以构建一个信息的历史空间资源库,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对历史时空发生混淆错乱的情况,教师要注重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时间线的梳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历史教学,教师更侧重于考试知识的讲授,并没有系统性的为学生梳理过历史的具体时间线路,这也是导致学生历史时空观较为薄弱的主要原因。历史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底蕴,历史能力的提升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最佳体现。因此,教师不可忽略,要加强梳理,为学生构建历史空间。
例如:在学习《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当中,教师先要对隋朝、唐朝建立和统一的历史时间进行加强梳理,让学生对时间线有一个清晰的掌握,这样再讲授“五代十国”的时候,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五代十国”是最容易“遗忘”的历史时刻,很多学生都认为唐朝覆灭后就是宋朝,而忽略了历史时间这个细节,这也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重要性。历史具有相当的严谨性,良好的时空观才能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有效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历史时间线的梳理。如:“隋唐建立和统一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迷惑性,是许多学生会忽略的细节。隋朝和唐朝都是大一统王朝,但是建立的时间和统一的时间是有区别的。公元581年,杨坚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但这只是建立的时间,却不是统一的时间,直到589年灭了陈国,才正式统一。其中也有一个很著名的人物陈后主,他是南陈国君,但荒诞无度,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教师可以在这个历史时间内着重讲解这个历史人物,通过历史事件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为学生构建有效的历史空间,让学生对隋唐的历史时间线更加清晰。加强了隋唐时间线的梳理,再进行“五代十国”的教学,会更加的事半功倍,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历史时间线的重要性,对应特定的历史人物,来自己脑海中历史空间的构建会更加清晰,易于掌握,提高了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改善了教学质量。
二、情境教学,加強代入感
在培养学生时空观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施情境教学,加强学生的代入感,只有让学生融入进那个时空氛围当中,才能对历史时间以及历史实践了解的更加通透,更加清晰,不但可以烘托课堂的氛围,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参与其中,才能切实提高他们个人时空观的培养,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辽夏金元的统治》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出四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出演辽、夏、金和元的“统治者”,为了更具戏剧效果,教师可以借助相关道具,让扮演不同朝代的学生穿戴不同的服装,让他们演绎一场跨越古今的“见面会”,剧情的设定可以天马行空,但是剧情内容一定贴合课程内容,代表不同朝代的学生,要将自己朝代统治的时间以及特定历史事件做出一个详细的描述,中间可以搭配一定的肢体语言,增添戏剧性。如:扮演辽国的学生,可以这样做自我介绍,“我是辽国的统治者,自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于汴京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大辽”,我们就是鼎盛一时的王朝,我们的国土面积持续扩张,与西夏是友邻之邦。”这个时候,扮演西夏的学生可以站起来点头附和,与之形成互动,也让其他学生了解,辽夏金元这四个朝代是彼此相关的,辽国在后期确实与西夏关系匪浅,他们共同联合,一致抗金,只是最后还是被金国所灭。而扮演金国的学生则可以用一种“傲然”的态度看向他们,历史当中的“靖康之变”就发生在金国时期,徽钦二宗被俘,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开启了南宋时代,与金,夏、辽形成了鼎力状态,这也是这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在1279年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局面。在情境演绎的时候,学生不要过于拘束,要灵活演绎,充分调动课堂的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在一旁进行辅助,充当旁白的角色,及时地做出教学指导。同时也要在剧情演绎过后,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四个朝代的时间线以及历史事件,并且在剧情的演绎中对其进行了很好的串联,促进了学生时空观的养成。
三、中外对比,结合世界历史
历史上所发生的时间和时间都是彼此相通的,为了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培养,教师可以结合世界历史,进行中外对比,这样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联想其中的特定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进行梳理,减少出错概率,这样才能促进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时候,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对比世界历史上相同时间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用来对课程内容加强和巩固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至1842年,这也是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下给国家带来的沉痛打击,经济局势急剧下降。而在同一时间段内,英国已经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了当时的经济强国,随着蒸汽机的推广和运用,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业,象征着英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也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教师在讲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可以结合这些易于记忆的历史时间和事件来加深课程印象。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到来,使得当时清政府的经济情况更加恶劣,整个国家一度陷入了困难境地。彼时,西方国家德国完成了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教师要通过不同时间段所发生的特定历史时间,进行中外对比,让学生进行深层学习的同时,完善时空观的构建。为了让学生易于了解,教师可以将这些历史通过绘图进行整理,然后运用课件打造有效平台,将历史绘图上传于平台,并且可以配备语音讲解,当学生点开不同的历史时间线时,就会相对应的历史讲解,并且可以无限次进行观看,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表达,会让学生更加条理清晰,同时也对世界历史进行了一定的了解。结合世界历史,将课程内容代入其中,让学生对应特定的历史事件进行历史时空观念的构建,会让学生更加印象深刻,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分层教学,加强时间学习
历史上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随着朝代的兴亡更迭,历史时间也在慢慢地流逝。对历史时间的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点,但同样是也教师容易忽略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于公元时间的认知过于浅显,这也对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培养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历史时间的教学,加强学生历史时间的学习,切实加强学生时空观的培育。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历史时间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历史上西汉作为公元前后时间点的代表朝代,可以以西汉为分割点,进行历史时间的分层教学。西汉以前的朝代进行公元前的教学;西汉以后的朝代则进行公元后的教学,西汉作为特殊朝代,既涉及了公元前也涉及了公元后,在分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对西汉历史要着重讲解,不要造成学生的混淆。如:在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教师要为学生明确时间,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统一王朝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早于西漢建立时间,所以,在这个时期内的王朝都属于公元前,在时间线的了解上,要注重公元前的“前”,秦朝是一个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为日后的封建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这也是公元前具有代表性的大一统王朝。那么在西汉之后,历史时间也发生了改变,由公元前变成了公元后。在学习《西汉与东汉》时,要注意讲解西汉的特殊性,西汉的前半部分属于公元前,但在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权,西汉才正式覆灭,而此时西汉已经由公元前进入了新的纪元。所以,西汉处于公元时间的更迭处,为了易于学生了解,教师可以选择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汉哀帝和汉元帝,可以说西汉的公元前后分别属于两任皇帝,有了特定的历史人物进行记忆辅助,会便于学生构建时空观。虽然西汉与东汉合并成为汉朝,但在西汉之后的公元时间就属于公元后。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对学生加强了历史时间的学习,让学生对历史时间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和了解,这样在构建时空观的时候就不会发生混乱的情况,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五、正确引导,保障正确时空观
教师作为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重要引导者,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保证学生构建的时空观是正确的。在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历史的人事物都必须是历史有记载,并且是历史承认的,不可以让虚假事件或人物混入其中,混淆学生的视听,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判断,所有历史都是彼此关联的,如若一个时空点造成了错误,那所有串联在一起的时空观念都要推倒重来。
例如:在《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时空观的培养,也为了结合学生的特性,会融入相关的影视剧进行历史教学,但影视剧中的人物和剧情,多半为了影视效果都运用了艺术加工,很多历史事件是根本不存在的。如:《三国演义》当中,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巧借东风,草船借箭,巧胜周瑜,一时之间传为佳话,众人也感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但这个故事在真实历史中并不存在,这只是小说和影视剧为了电视效果所做的改编。历史上确有草船借箭一事,但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的五年之后。这跟影视剧中赤壁之战的时间相差甚远。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不但不能完成时空观素养的培育,还会对历史时间出现记忆错乱的现象。从三国的国家割据到隋朝的天下一统,中间经历了几百年的时局动荡,这中间也经历的许多的文化的变革,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借助真实历史时间来促进学生时空观的养成,要尊重历史的严谨性,保证学生的时空观构建的正确性。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培养学生时空观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梳理,在脑海中构建历史空间,要条理清晰,对应正确的时间点;实施情境教学,加强学生代入感;结合世界历史,进行中外对比;分层教学,加强学生历史时间的认知;对学生正确引导,构建正确的时空观念。
参考文献
[1]严伟红.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014(002):56-57.
[2]黄军.“时空观”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以新课标全国试卷历史题为例[J],读写算,2019,000(00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