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学森先生曾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认为“杰出人才应该具有大智、大德的思维结构和内涵,具有全脑型智慧,德艺双修,做到知识与信息层、情感与动力层、智慧与方法层的综合集成。”
正如卢梭所说:“社会状态是人的一切恶的根源,一切习惯都可以看做是社会状态的反映”,常有人说中国式教育注重集体利益,反感独立人格,排斥特立独行,需要的是“标准化产品”,这是我们国家的体制和传统决定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出生即是接受,企图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接受到最高强度的知识储备,久而久之,练就了接受与模仿。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教育组织方式使得孩子长期处于这个由同辈群体和一些必须服从其命令的“长者”组成的“人为温室”批量“复制”型的义务教育体系,这无疑在最大程度上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本节约了时间精力,虽未下策却无可厚非。高考评价制度公平公正的优势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产生了错觉,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愈演愈烈,普遍认为考上好大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教育日趋模式化、甚至产业化,辅导机构遍地开花。
由此更需反思自由与教育的真谛。如“高分低能”的误区,尖子生几乎都有一个统一的绰号——书呆子、高分低能。那些学习相对不好的人,提起尖子生就是不屑,好像学习好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好像高分直接可以推导出低能。这种断语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中,长盛不衰地流传了下来。然而随着学习生活阅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如下例子蜂拥不绝,在国外顶尖大学学习或者工作的人,极大比例是那些从小的尖子生;在国内众多高端企业工作的人,大部分还是那些从小的尖子生;家庭幸福、婚姻幸福的,尖子生居多。当然,并不是说只有尖子生才是人生赢家。国内外真正的牛人们的简历,那些从小的尖子生,绝对占据了半壁江山。那种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直至博士后都智力超群的真正牛人,毫无疑问会问鼎这个国家的硕导博导、各级行政职务、各大公司的一至三把手,不达顶峰绝对不会停。
“勤奋的人不聪明”这句话真是害人不浅。真正聪明的人不受害,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信这句话。笨人也不受害,因为这是废话。这句话毒害了广大的中层人群。很多人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不聪明,甚至不敢人前好好用功,似乎“勤奋”就直接推理出“我很笨”。事实上,多勤奋一点,总会受益,时间早晚罢了。我们的智力程度,不会因为勤奋一点就下降。可惜,我们年轻的时候,自信和独立判断能力还不健全,太容易受别人影响,错失了太多时光和机会。真正聪明的人,其实比一般人勤奋更多倍。为了保持他们先天的优势,他们付出的努力绝对是惊人的。一个个天赋过人且勤奋加倍的人是最好的证明。其实,越聪明的人,越勤奋。如果你没有聪明到人家那种程度,你甚至看不出来其实他是勤奋的。
自我匹配的过程需得个人不断求索,首先便是独立思考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智慧决不会偏离目标。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 那些剩下的东西授是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为的个人。生活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局外人。自己不拿定主意,看不清局势,受苦的就是自己。有时候还拖累父母和朋友。折射到社会大环境,就更复杂一点。学校、社会等等,其实都对个人的人生完全不负责。他们说的话,只是一个参考,真正的决定,必须靠自己。要是没有整合意见、判断局势、果断决策的能力,那么,结果显而易见。
思维决定方向,方向就是一种选择,而选择大于努力。“现在你不懂,等你大了就懂了”类似的话,每个人应该都从别人那里听过。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以前不懂的事情,长大了仍然不懂。后来自己摔了跟頭以后,也许懂了,也许还是不懂。正如时间不是一剂良药,长大也不代表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会懂。要懂一些东西,要么小时候有人教你,要么长大后你自己摔跟头后懂得。总之,都需要付出努力。要么是站在父辈的肩膀上,要么是通过自己愈发坚硬的老茧。对于认识的来源,有些要别人教才会能懂,可是也不见得是真懂,我更倾向于经过岁月自己领悟。要成为特别的人,就要勇于做特别的事,从众是令人心安的,但是不承担一点点风险,去笃定地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怎么会有回报呢,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要先做起来,长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由此看来,认知从“父母在,不远游”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过渡恰如其分,再到后来深思,又觉不妥,正解应是“要由‘方’,必先‘游’,游而后知方也”。寻“方”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更新维护并不断享受的过程。以学术为例,学术面对的挑战也是会超出人类现有的能力,但是,付出的努力和智慧会得到世上最聪明的一群人的认可,会得到真心尊敬、愿意跟随的学生,而不是阿谀的下属或高傲的上级,会在科研的道路上遇到非常纯粹、纯真同时又身负绝技的人,并能与之一起工作,且专注科研的压力更来在于自身的追求,是明亮而有意义的。
我们常常会自问“如果当时我没有这么做,结局会如何?”并由此自我神伤,其实不管选择哪条路,其实都是有风险的。结果时好时坏,更重要的不是哪条路,而是驾驭这条路的人的素质。世界上根本不卖后悔药。这个世界只评估人的能力。因为,会后悔的人,只是实力不够。而实力不够,不管当初如何选择,日子都会相对艰难。人会摔跟头,归根到底是因为能力不足,心态不良,不能够驾驭道路,而不是因为你选择的路没有另外一条好。路是人走出来的,你走了哪条路,那条路就是好路,要具备这种信心才可能所向披靡。“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颇有点世态炎凉的意味。不留情面地揭示了我们都是结果论者,只有有了结果,我们才可能对过程感兴趣。否则,过程是不会让大家有任何兴趣的。因为人类社会习惯于从结果反推过程。只有结果好看,过程才会有人回过头去追。生活没有任何既定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就是你自己赋予它的。你有多少能耐,你的生活就有多少意义。独立思考,就是保持冷静,保持理性。
本人总结中国教育现状反思当下教育,承认其具有时代合理性和局限性但面临要调整和更新。从变“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及营造平等宽容的氛围两方面提出建议。最后是个人对于教育领域存在的误区的反思及从学生角度匹配自由教育需要注意的几点,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和品味;主动性和抉择;自信和沉稳的个人品质做了些陈述,思维不够严谨或有误区,还请读者指正!
正如卢梭所说:“社会状态是人的一切恶的根源,一切习惯都可以看做是社会状态的反映”,常有人说中国式教育注重集体利益,反感独立人格,排斥特立独行,需要的是“标准化产品”,这是我们国家的体制和传统决定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出生即是接受,企图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接受到最高强度的知识储备,久而久之,练就了接受与模仿。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教育组织方式使得孩子长期处于这个由同辈群体和一些必须服从其命令的“长者”组成的“人为温室”批量“复制”型的义务教育体系,这无疑在最大程度上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本节约了时间精力,虽未下策却无可厚非。高考评价制度公平公正的优势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产生了错觉,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愈演愈烈,普遍认为考上好大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教育日趋模式化、甚至产业化,辅导机构遍地开花。
由此更需反思自由与教育的真谛。如“高分低能”的误区,尖子生几乎都有一个统一的绰号——书呆子、高分低能。那些学习相对不好的人,提起尖子生就是不屑,好像学习好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好像高分直接可以推导出低能。这种断语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中,长盛不衰地流传了下来。然而随着学习生活阅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如下例子蜂拥不绝,在国外顶尖大学学习或者工作的人,极大比例是那些从小的尖子生;在国内众多高端企业工作的人,大部分还是那些从小的尖子生;家庭幸福、婚姻幸福的,尖子生居多。当然,并不是说只有尖子生才是人生赢家。国内外真正的牛人们的简历,那些从小的尖子生,绝对占据了半壁江山。那种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直至博士后都智力超群的真正牛人,毫无疑问会问鼎这个国家的硕导博导、各级行政职务、各大公司的一至三把手,不达顶峰绝对不会停。
“勤奋的人不聪明”这句话真是害人不浅。真正聪明的人不受害,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信这句话。笨人也不受害,因为这是废话。这句话毒害了广大的中层人群。很多人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不聪明,甚至不敢人前好好用功,似乎“勤奋”就直接推理出“我很笨”。事实上,多勤奋一点,总会受益,时间早晚罢了。我们的智力程度,不会因为勤奋一点就下降。可惜,我们年轻的时候,自信和独立判断能力还不健全,太容易受别人影响,错失了太多时光和机会。真正聪明的人,其实比一般人勤奋更多倍。为了保持他们先天的优势,他们付出的努力绝对是惊人的。一个个天赋过人且勤奋加倍的人是最好的证明。其实,越聪明的人,越勤奋。如果你没有聪明到人家那种程度,你甚至看不出来其实他是勤奋的。
自我匹配的过程需得个人不断求索,首先便是独立思考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智慧决不会偏离目标。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 那些剩下的东西授是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为的个人。生活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局外人。自己不拿定主意,看不清局势,受苦的就是自己。有时候还拖累父母和朋友。折射到社会大环境,就更复杂一点。学校、社会等等,其实都对个人的人生完全不负责。他们说的话,只是一个参考,真正的决定,必须靠自己。要是没有整合意见、判断局势、果断决策的能力,那么,结果显而易见。
思维决定方向,方向就是一种选择,而选择大于努力。“现在你不懂,等你大了就懂了”类似的话,每个人应该都从别人那里听过。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以前不懂的事情,长大了仍然不懂。后来自己摔了跟頭以后,也许懂了,也许还是不懂。正如时间不是一剂良药,长大也不代表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会懂。要懂一些东西,要么小时候有人教你,要么长大后你自己摔跟头后懂得。总之,都需要付出努力。要么是站在父辈的肩膀上,要么是通过自己愈发坚硬的老茧。对于认识的来源,有些要别人教才会能懂,可是也不见得是真懂,我更倾向于经过岁月自己领悟。要成为特别的人,就要勇于做特别的事,从众是令人心安的,但是不承担一点点风险,去笃定地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怎么会有回报呢,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要先做起来,长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由此看来,认知从“父母在,不远游”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过渡恰如其分,再到后来深思,又觉不妥,正解应是“要由‘方’,必先‘游’,游而后知方也”。寻“方”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更新维护并不断享受的过程。以学术为例,学术面对的挑战也是会超出人类现有的能力,但是,付出的努力和智慧会得到世上最聪明的一群人的认可,会得到真心尊敬、愿意跟随的学生,而不是阿谀的下属或高傲的上级,会在科研的道路上遇到非常纯粹、纯真同时又身负绝技的人,并能与之一起工作,且专注科研的压力更来在于自身的追求,是明亮而有意义的。
我们常常会自问“如果当时我没有这么做,结局会如何?”并由此自我神伤,其实不管选择哪条路,其实都是有风险的。结果时好时坏,更重要的不是哪条路,而是驾驭这条路的人的素质。世界上根本不卖后悔药。这个世界只评估人的能力。因为,会后悔的人,只是实力不够。而实力不够,不管当初如何选择,日子都会相对艰难。人会摔跟头,归根到底是因为能力不足,心态不良,不能够驾驭道路,而不是因为你选择的路没有另外一条好。路是人走出来的,你走了哪条路,那条路就是好路,要具备这种信心才可能所向披靡。“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颇有点世态炎凉的意味。不留情面地揭示了我们都是结果论者,只有有了结果,我们才可能对过程感兴趣。否则,过程是不会让大家有任何兴趣的。因为人类社会习惯于从结果反推过程。只有结果好看,过程才会有人回过头去追。生活没有任何既定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就是你自己赋予它的。你有多少能耐,你的生活就有多少意义。独立思考,就是保持冷静,保持理性。
本人总结中国教育现状反思当下教育,承认其具有时代合理性和局限性但面临要调整和更新。从变“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及营造平等宽容的氛围两方面提出建议。最后是个人对于教育领域存在的误区的反思及从学生角度匹配自由教育需要注意的几点,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和品味;主动性和抉择;自信和沉稳的个人品质做了些陈述,思维不够严谨或有误区,还请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