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学科德育功能的作用已作了大量有益的探讨与阐述。不少同行也撰文介绍了他们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实现德育功能的种种方法,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很多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诸如﹕课堂上,教师用直观教具;课外活动中,学生唱革命歌曲、举办演讲、参观考察﹔学校里,建立历史展览室等等。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就语言对历史学科德育功能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语言对历史学科德育功能的实现有重要作用。一个好教师,他会拥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技巧和艺术的保证,语言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语言质量,是教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1]这是因为 :
首先,语言具有感染力。好的语言,或洗炼简洁,或抒情生动,或激情澎湃,或浅吟低唱,或叙事错落有致而入情入理,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因而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人说,“学生的灵魂就如长长的胶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上面‘感光’,留下永久的印迹”。
其次,语言可用来交流、沟通。正如夸美纽丝强调,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到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礼记•学记》也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正是与弟子通过交流、沟通,增长了弟子学识,砥励了弟子品行。事实上,语言在历史学科教育中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实现知识承传,还能影响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品德、养成人文精神。
那么,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去实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呢?
一、重视师生对话、沟通、驳辩
巴赫金说:“任何真正的理解活动在本质上都是对话”。道德的培养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活动过程,需要心灵的体验与自我感受,学生只有在反复理解、比较、判断之后,才能把历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选择。有人曾批评说:“今日的历史教育,讲屈原只知《离骚》事(当然更不知《离骚》情了)内容无力,概念空洞;说司马迁只有一部书,一句话的印象;谈张骞、苏武不过陪衬丝绸之路而已……”[2]。在历史教学中,师生的交流、沟通不应只是通过语言实现知识的传递,也应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
二、在教学中准确生动地进行进行叙述或描述
历史教学本质就是讲故事。在讲授教材内容时,或穿插一些小故事,把内容讲述得栩栩如生,或对局部现象进行有声有色,富有时代色彩的描绘,生动地再现历史,以语言的魅力打动学生,以情感的激流感动学生。这些都能使学生长久留下深深的记忆,对学生人生观的塑造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方面历史同行们总结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如一位青年教师他是如此讲授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其中持续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更是震惊世界。据调查共杀死三十五万人,许多和平居民被当作射击的活靶、拼刺刀的对象,砍头、活埋、水淹、剖心挖肝,惨不忍睹。有两个鬼子竟然进行杀人比赛,一个杀了一百零五个,一个杀了一百零六个,最近报上登了一则消息,说在缴获的一把日军战刀上刻有南京杀人一百多的字样。……”
三、利用文献资料
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课文的文献资料(如诗歌、童谣、民谣、歌词歌曲、名人名言、政论评论等),也可适当引用一些课外材料,通过这些丰富生动的材料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比如,讲述蒋介石在30年代初推行不抵抗政策,教材编了四段重要史料作背景材料。其中一段蒋介石的讲话出自冯玉祥回忆录。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3]这段材料能使学生深刻认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投降卖国本质,在教学中可予以突出,甚至可让学生模仿蒋介石的语言神态,惟妙惟肖地展现其内心世界,从而激起学生对卖国行为的愤恨,养成爱国主义情操。又如,讲述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课文引录了一幅漫画图《“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图的左上角配诗曰: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4]图,形象夸张,诗,通俗易懂,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授课时,在讲述完大跃进时期的基本事实后,引导学生读诗,可加深学生对浮夸风的认识,让学生形成道德判断,培养诚信品质。再如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述,教师先讲清楚基本史实: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事端,炮轰沈阳,挑起战争;20万东北军执行将介石不抵抗命令,不战自退;不到半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3000多万民众全部落入日军之手……。后展示图片《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大营》、《日军占领东三省官营总号的金库》。再播放历史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样,学生的情感在语言、图片、歌辞的交融中宣泄升华……,学生又一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对教材中的内容予合理的发挥
在生动准确讲述课文内容前提下,合理地对一些事件、人物的效果影响予以发挥,可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譬如,我讲授“明朝专制主义加强”一课时,认为“八股取士”是重戏,这一制度对明清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介绍内容后对学生们讲道:“‘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埋头于《四书》、《五经》,不讲求真实学问,培养出来的是皇帝驯顺的奴才,他们睁一眼说,‘奴才该’死,闭一眼说‘皇恩浩荡’”这样就能激起学生对人生观的一种更深刻的思索。又如,我在讲授“黄花冈起义”这部分内容时,在讲述了林觉民的《与妻书》,喻培伦的身挂炸弹,黄兴的伤断两指的史迹后,仍觉意犹未尽,然后话锋一转,说:“这次起义失败后,人们收埋了72具烈士尸骨,这些都是革命党的精英骨干。对此孙中山先生非常沉痛地说,‘是役也,碧血黄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这时,教室里一片静寂,谁不为死难英雄悲叹?谁不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学生们又一次受到英雄主义的感染,又一次在情感上得以升华。
五、教师教学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历史学尚真实,忌浮夸,讲究言而有据,信而有凭。在历史教学中要以信为准则,不可添枝加叶,更不能胡编乱造。但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史学并不排斥文笔的生动,叙事的起伏错落,乃至文章在某种风格上的渲染和铺陈。古代众多的史学家为此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莫不是熠熠生辉,文采照人。同理,在历史教学上,以真实为基础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比如,在讲述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这一章中,你会发现历史课本的内容远不如语文课本上的《陈涉世家》来得丰富,这时,在学生预习历史课文的基础上,你就可利用《陈涉世家》的丰富内容,用语言去打动学生,效果会更好些。
总之,语言在历史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不仅能大大增强授课效果,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对学生思想成形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语言,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作为教育者平时应加强自身知识修养,“自己一桶水,才能给别人一杯水”,除历史知识外,应广泛涉猎文学、艺术、诗词散赋各个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在实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上运用自如,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福建师范大学历史教育硕士
参考文献:
[1]魏丽杰,魏丽华•教师的语言艺术[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1年•
[2]彭泽平、姚琳•《教育:呼唤人的回归和超越》[J]《教育参考》2002•3
[3]《中国近现代史》(下册)[M],北京:人民出教育版社,2005年。
[4]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M],北京:人民出教育版社,2005年。
语言对历史学科德育功能的实现有重要作用。一个好教师,他会拥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技巧和艺术的保证,语言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语言质量,是教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1]这是因为 :
首先,语言具有感染力。好的语言,或洗炼简洁,或抒情生动,或激情澎湃,或浅吟低唱,或叙事错落有致而入情入理,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因而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人说,“学生的灵魂就如长长的胶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上面‘感光’,留下永久的印迹”。
其次,语言可用来交流、沟通。正如夸美纽丝强调,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到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礼记•学记》也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正是与弟子通过交流、沟通,增长了弟子学识,砥励了弟子品行。事实上,语言在历史学科教育中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实现知识承传,还能影响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品德、养成人文精神。
那么,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去实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呢?
一、重视师生对话、沟通、驳辩
巴赫金说:“任何真正的理解活动在本质上都是对话”。道德的培养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活动过程,需要心灵的体验与自我感受,学生只有在反复理解、比较、判断之后,才能把历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选择。有人曾批评说:“今日的历史教育,讲屈原只知《离骚》事(当然更不知《离骚》情了)内容无力,概念空洞;说司马迁只有一部书,一句话的印象;谈张骞、苏武不过陪衬丝绸之路而已……”[2]。在历史教学中,师生的交流、沟通不应只是通过语言实现知识的传递,也应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
二、在教学中准确生动地进行进行叙述或描述
历史教学本质就是讲故事。在讲授教材内容时,或穿插一些小故事,把内容讲述得栩栩如生,或对局部现象进行有声有色,富有时代色彩的描绘,生动地再现历史,以语言的魅力打动学生,以情感的激流感动学生。这些都能使学生长久留下深深的记忆,对学生人生观的塑造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方面历史同行们总结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如一位青年教师他是如此讲授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其中持续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更是震惊世界。据调查共杀死三十五万人,许多和平居民被当作射击的活靶、拼刺刀的对象,砍头、活埋、水淹、剖心挖肝,惨不忍睹。有两个鬼子竟然进行杀人比赛,一个杀了一百零五个,一个杀了一百零六个,最近报上登了一则消息,说在缴获的一把日军战刀上刻有南京杀人一百多的字样。……”
三、利用文献资料
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课文的文献资料(如诗歌、童谣、民谣、歌词歌曲、名人名言、政论评论等),也可适当引用一些课外材料,通过这些丰富生动的材料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比如,讲述蒋介石在30年代初推行不抵抗政策,教材编了四段重要史料作背景材料。其中一段蒋介石的讲话出自冯玉祥回忆录。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3]这段材料能使学生深刻认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投降卖国本质,在教学中可予以突出,甚至可让学生模仿蒋介石的语言神态,惟妙惟肖地展现其内心世界,从而激起学生对卖国行为的愤恨,养成爱国主义情操。又如,讲述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课文引录了一幅漫画图《“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图的左上角配诗曰: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4]图,形象夸张,诗,通俗易懂,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授课时,在讲述完大跃进时期的基本事实后,引导学生读诗,可加深学生对浮夸风的认识,让学生形成道德判断,培养诚信品质。再如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述,教师先讲清楚基本史实: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事端,炮轰沈阳,挑起战争;20万东北军执行将介石不抵抗命令,不战自退;不到半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3000多万民众全部落入日军之手……。后展示图片《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大营》、《日军占领东三省官营总号的金库》。再播放历史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样,学生的情感在语言、图片、歌辞的交融中宣泄升华……,学生又一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对教材中的内容予合理的发挥
在生动准确讲述课文内容前提下,合理地对一些事件、人物的效果影响予以发挥,可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譬如,我讲授“明朝专制主义加强”一课时,认为“八股取士”是重戏,这一制度对明清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介绍内容后对学生们讲道:“‘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埋头于《四书》、《五经》,不讲求真实学问,培养出来的是皇帝驯顺的奴才,他们睁一眼说,‘奴才该’死,闭一眼说‘皇恩浩荡’”这样就能激起学生对人生观的一种更深刻的思索。又如,我在讲授“黄花冈起义”这部分内容时,在讲述了林觉民的《与妻书》,喻培伦的身挂炸弹,黄兴的伤断两指的史迹后,仍觉意犹未尽,然后话锋一转,说:“这次起义失败后,人们收埋了72具烈士尸骨,这些都是革命党的精英骨干。对此孙中山先生非常沉痛地说,‘是役也,碧血黄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这时,教室里一片静寂,谁不为死难英雄悲叹?谁不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学生们又一次受到英雄主义的感染,又一次在情感上得以升华。
五、教师教学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历史学尚真实,忌浮夸,讲究言而有据,信而有凭。在历史教学中要以信为准则,不可添枝加叶,更不能胡编乱造。但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史学并不排斥文笔的生动,叙事的起伏错落,乃至文章在某种风格上的渲染和铺陈。古代众多的史学家为此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莫不是熠熠生辉,文采照人。同理,在历史教学上,以真实为基础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比如,在讲述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这一章中,你会发现历史课本的内容远不如语文课本上的《陈涉世家》来得丰富,这时,在学生预习历史课文的基础上,你就可利用《陈涉世家》的丰富内容,用语言去打动学生,效果会更好些。
总之,语言在历史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不仅能大大增强授课效果,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对学生思想成形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语言,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作为教育者平时应加强自身知识修养,“自己一桶水,才能给别人一杯水”,除历史知识外,应广泛涉猎文学、艺术、诗词散赋各个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在实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上运用自如,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福建师范大学历史教育硕士
参考文献:
[1]魏丽杰,魏丽华•教师的语言艺术[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1年•
[2]彭泽平、姚琳•《教育:呼唤人的回归和超越》[J]《教育参考》2002•3
[3]《中国近现代史》(下册)[M],北京:人民出教育版社,2005年。
[4]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M],北京:人民出教育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