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品质的策略探讨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阐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探讨在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设置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提升高阶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阶思维品质  初中英语阅读  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4.136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高质量的阅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新课标对当代学生的英语阅读提高更高的要求,倡导整本书阅读和提高思维品质。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关注思辨思维的重要性
   初中《课标(修订)》明确提出思维品质,强调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并按三个水平等级划分思维品质高低。低阶思维: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提取共同特征。查阅,识记,理解。中阶思维:根据所获得的多种信息,归纳共同要素,分析理由,简单应用。高阶思维:根据所获得的综合信息,归纳、概括内在形成的规律,创新概念,形成自己观点。
   高阶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依据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我们的批判实践,通常就是透过文字的阅读学习,进而与广大的世界联结,进而产生共鸣、回应,并改变自身的生命状态。学生在与阅读文本的思辨互动的过程中,能为生活中的类似问题积累更多经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思维品质培养。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思辨思维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英语阅读教学与思维培养似乎关联不多。尽管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开动脑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思考,但大多是处于不自觉的状态。教师也不关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系统训练。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入,枯燥乏味。课改之后,许多老师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或者各种形式阅读活动,只解决一些表层的阅读。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训练一直在低階思维记忆,背诵,归纳等阶段。让英语阅读教学课堂表面浮华,热热闹闹,实质缺少英语阅读课必须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力度过小,使得英语阅读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深度。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思辨思维的具体策略
   学生思维品质不是同步发展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对于教师来说,帮助他们根据这种差异,选用难度不同的材料,设计复杂程度不等的学习活动,设置要求高低不一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实施因材施教。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关注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一)整体阅读,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通过语篇整体阅读模式,解决教学粹片化和浅表化现象。如果在阅读任务的设计中出现内容的碎片式提取、思维的跳跃式深入或能力的突然性跨越,将导致学生对文本理解不透。在语篇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先根据标题或配图,猜测文章的主题,让他们预设阅读的目标,同时以tip形式介绍略读的技巧,然后再由学生自己读找文章主题。
   通过语篇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运用语篇分析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基从语境、信息、结构等层面分析文本,厘清文本内在的错综复杂关系。在信息上,学生可以从句子的交际功能分析不同句子结构是如何传递不同的信息;在结构上,学生要学习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分析语篇结构的条理性、连贯性和前后一致性,分析主题句与信息细节的关系,分析句子与段落、段落与段落、段落与篇章的关系,从而培养逻辑思维。
   (二)深度研读,体验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品质的提升需要经历对文本的多次研读,从而达到对文本的理解并积累阅读过程的体验。学生的阅读过程需要教师设计递进式的任务链活动,逐步搭建支架,帮助学生体验有逻辑的思维递进,让学生顺着思维的路径,反复研读文本,通过不同思维层次的活动获取、梳理并归纳信息,完成对文本从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的过渡,顺利达到深层阅读的境界。推断如何判断事实与观点?如何从现象解读本质?如何理解语言的深层结构?如何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文本的有些意义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教师设计铺垫性任务,使学生通过比较、提炼、概括等活动,逐步体验并推断文本的隐含意义,从而使学生加深课文理解,积累阅读体验,使阅读成为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语言与思维的交织融合
   (三)对话文本,内化思维的创新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将教材中的静态文本,通过动态形式呈现,使其最大限度地与生活实际结合,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教学,使真实的生活体验成为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的纽带。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融入中体验思维,与文本不断对话的过程。在阅读的不同阶段,读者需要与文本展开多层次的互动,从表层理解走向深层理解,并通过输出性活动进行显性化表达,在与作者观点的认同或碰撞中不断体验。
   多维对话,从而吸收、内化文本承载的内涵。比如提问:Do you think...Why?让学生与文本展开互动。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基于文本,运用已有知识和从文章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评价并自主表达,这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课文理解,实现语言的内化和迁移,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经验展开联想、对比,将阅读中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的实际情境,使显性的读中活动向内在思维活动有效转化,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突破阅读的难点。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促进他们的语言水平提高,也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四、结束语
   教师应非常重视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的培养,从篇章的整体阅读到读整本书,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寻找不同方法,表达不同的观点,培养提升学生高阶思维品质。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时刻关注时代的变化,特别是对时代变化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科技革命的变化.他把科学、哲学领域中的机遇范畴引入到对社会发展问
在宏观报告文学的文体结构背后有其特定的心理结构与文化内涵.宏观报告文学作家普遍具有自觉的使命意识和很强的参与意识.大变革时代读者的审美期待也为报告文学的崛起提供了
【摘 要】构建初中音乐互动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的地位至关重要,体现课堂互动,师生间的关系能够适当地互相转换,达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效果。文章主要指出构建互动模式的原则,并对如何构建互动模式的课堂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初中音乐 互动教学模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10   传统的上
【摘 要】从总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学习内容上所产生的影响,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其体现出了非常大的价值,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而且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全面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愈发重要,在大势所趋之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应积极探索和找到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中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探究式教学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