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预设是教学的起点,也是促进课堂生成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成资源,及时捕捉,让课堂充满生长的律动,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预设是基础,动态生成是过程的调整和完善,只有预设与生成相互交融在一起,课堂教学才是完整和完美的。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的根源就在于教师运用了教学机智,捕捉到了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有效地激发和诱导了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活泼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在新课程教学中,我深深体验到“生成”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美丽”,“生成”使课堂更精彩。
一、身舞彩凤“双飞翼”——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尽管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无法事先设定或无法预料的,但我们在生成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坐待其从天而降,那种守株待兔式的期待既显得过于消极,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课程实施精神。我们可以这样说:“‘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那么必要的预设,则会让这“无法预约的美丽”的到来成为可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预设是教师课前的教学准备过程,是教学的起点,也是促进课堂生成的首要条件。如果教师在课前缺乏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缺乏对学情的正确分析,疏于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这样对课堂生成就会感到“底气不足”。当面对精彩纷呈的生成资源,就会手足无措,从而遭遇课堂教学的“滑铁卢”。
(一)以学定教,凸现预设的主体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以学定教”。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全面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清晰掌握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牢牢把握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以凸现教学预设的主体性和针对性,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顺学而导”,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二)处“变”不惊,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传统的课堂强调教学设计的计划性和任务性,封闭性和确定性成了传统课堂的特征。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将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预设之内,生成也便无立锥之地。如果教师预设过于精巧细密,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以教师的答案为答案,甚至一些开放性很强的问题,教师也非要按照自己的预设,投影显示出一二三四来,那么学生所感受到的只是现成的结论,就会失去对教学内容的探究兴趣,课堂也便失去了动态生成的盎然生机。
事实上,教学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为此,教师必须具有渴望意外发生的开放心态,在课前尽可能考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可能性,预设可能会发生的“意外”,为生成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当意外“不期而遇”时,我们才有可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二、心有灵犀“一点通”——捕捉生成的契机
(一)“飞来石”激起千层浪——利用学生个性生成
我们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理解文句、分析内容的同时也涉及了人物形象的探讨。对于焦仲卿这个人物形象,我归纳为:孝顺、忠于爱情、消极反抗。然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具体内容来谈谈这个人物的这些特点。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他不是真正的孝顺,为了所谓的孝顺母亲,他宁可休妻,可他最后却先母而去,连个孩子也没留下一个,不惜承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罪名,还让他的母亲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莫大悲痛。”
这一“飞来之石”一下子激起了千层大浪,于是我要求他们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个人看法。全班同学的探究热情都给调动起来了。大家仔细地看书、认真地思考、热烈地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①认为他能忍辱负重。妻子受苦了可向他倾诉,母亲生气了可向他发火,他夹在妻子和母亲当中好为难,有苦不能说,有气不能发。②认为他绝不能称作好儿子、好丈夫。他没有做好婆媳关系的协调工作,没有努力让他的母亲认识到刘兰芝的好,而是任由矛盾的存在、发展进而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③认为他缺少智谋和远见。在夫妻誓别时,刘兰芝曾说“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他听到这句话后,就应该能料想到事情的发展决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或送兰芝回娘家,好好地跟其母亲、哥哥讲清楚,或到府里赶紧把事干好回来接她,而不是等到“闻此变”,才“求假暂归”。④认为他还小肚鸡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听刘兰芝的解释“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只是埋怨、指责刘兰芝是“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还酸溜溜、假惺惺地“贺卿得高迁”,说什么“君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⑤认为他对爱情的坚贞是远远不及刘兰芝的。在夫妻誓别的时候,是刘兰芝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而他只是说“誓天不相负”而已;而且以死殉情“黄泉下相见”也是刘兰芝提出来的,这些基于他的性格、地位可能让他说不出口,尚可理解。但是他是在刘兰芝“举身赴清池”之后,“闻此变”才“心知长别离”,还“徘徊庭树下”,才“自挂东南枝”的,显得他的殉情很被动。
学生的精彩生成是建立在各自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的,是学生自己的阅读所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修正、超越自己的阅读成果,享受到了成功的体验和读书的乐趣。这堂课是我任教多年多次讲授《孔雀东南飞》最成功的一次,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应鼓励学生敢于批评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一些极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教学中学生发表的意见、质疑甚至一句牢骚话,都有可能成为教学契机,作为教师,应能够迅速捕捉、判断,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这样往往会收到始料不及的教学效果。 (二)“无心柳”插成一片荫——利用学生“发难”生成
如在讲《孔雀东南飞》时,诗的结尾写兰芝、仲卿死后合葬,魂化为鸟,富有浪漫色彩,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我请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可那位学生站起来后,却说:“我觉得他们死后根本就不可能合葬在一起。”我没有批评他答非所问,反而表扬了他能勤于思考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让全班同学一起来思考,他的看法是否正确?
“我同意他的观点,焦仲卿的妈妈很不满意她的这个儿媳妇,生不能让他们在一起,死了以后也不能让他们如愿,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她作为家长的威严。”
“是的,刘兰芝的哥哥也不会同意。刘兰芝这么一死,不仅让他失去了一个攀附权贵的好机会,甚至还会得罪太守,他肯定很生气。”
“我也觉得他们不可能合葬。即使焦仲卿的妈妈、刘兰芝的哥哥都同意,但是此时刘兰芝已经再嫁,她是在‘入青庐’‘黄昏后’才‘赴清池’的,这说明她已经出了娘家门,从理论上来说已成了太守家的儿媳妇。太守是绝不会同意让他们两个合葬的。”
他的看法得到了很多同学有力的支持,而反对者则显得底气不足。
“我想他们都被两人忠贞的爱情所感动了吧,所以有可能会让他们合葬。”
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作理性分析:这个结局到底有什么意味。
“这个结局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很相似。祝英台不是在嫁给马文才的路上正好经过梁山泊的坟墓,她伤心的大哭,坟墓突然裂开一个大缝,她就毅然地跳进去,然后双双变成蝴蝶了吗?课文中则是合葬后两人化为鸳鸯罢了。”
“变成蝴蝶、化为鸳鸯,这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猜现实生活中他们也不可能合葬在一起。作者是故意这样写的,目的是要歌颂美好的爱情。”
“我想应该还寄予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还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边对话。学生的“发难”激起了课堂上思维的浪花,在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多边对话中,生成的不只是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这样的课堂调动了情感,激起了兴趣,培养了能力,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一种鲜活的生活。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三)“节外枝”生出千竿翠——利用学生出错生成
分析《西地平线上》时,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描写三次落日的相关段落,分别概括出三次落日的特征。在概括第二次落日的特征时,学生首先找到的是“不显明,像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地停驻,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不死不活的,死气沉沉的”这些特征。可这些根本不是落日的特征,而是日落前的太阳的特征。我没有马上否定他们,而是要求他们在相关语段中找出表明时间的语句。他们很快地找到了“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整个下午”等语句。然后我问刚刚找出来的是什么景物的特征,学生便都明白了他们的错误。马上就找出了落日的特征是“辉煌的血红的、停滞”。于是我因势利导,要求他们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篇幅写日落前的太阳。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这是对比烘托、欲扬先抑、铺垫蓄势的写作方法。我决定趁热打铁,让学生学以致用,就布置了课后习作,在随笔本上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200~300字的小短文,明天课上交流。从第二天的作业反馈来看,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并运用这种方法了。
在学校生活中,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总之,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预设是基础,动态生成是过程的调整和完善,只有预设与生成相互交融在一起,课堂教学才是完整和完美的。
【参考文献】
[1] 万明华. 有效的语文教学[M].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2] 梁明. 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初探[M]. 科学咨询,2013(18).
[3] 沈训民. 浅谈语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J].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8(11).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的根源就在于教师运用了教学机智,捕捉到了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有效地激发和诱导了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活泼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在新课程教学中,我深深体验到“生成”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美丽”,“生成”使课堂更精彩。
一、身舞彩凤“双飞翼”——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尽管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无法事先设定或无法预料的,但我们在生成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坐待其从天而降,那种守株待兔式的期待既显得过于消极,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课程实施精神。我们可以这样说:“‘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那么必要的预设,则会让这“无法预约的美丽”的到来成为可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预设是教师课前的教学准备过程,是教学的起点,也是促进课堂生成的首要条件。如果教师在课前缺乏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缺乏对学情的正确分析,疏于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这样对课堂生成就会感到“底气不足”。当面对精彩纷呈的生成资源,就会手足无措,从而遭遇课堂教学的“滑铁卢”。
(一)以学定教,凸现预设的主体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以学定教”。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全面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清晰掌握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牢牢把握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以凸现教学预设的主体性和针对性,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顺学而导”,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二)处“变”不惊,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传统的课堂强调教学设计的计划性和任务性,封闭性和确定性成了传统课堂的特征。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将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预设之内,生成也便无立锥之地。如果教师预设过于精巧细密,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以教师的答案为答案,甚至一些开放性很强的问题,教师也非要按照自己的预设,投影显示出一二三四来,那么学生所感受到的只是现成的结论,就会失去对教学内容的探究兴趣,课堂也便失去了动态生成的盎然生机。
事实上,教学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为此,教师必须具有渴望意外发生的开放心态,在课前尽可能考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可能性,预设可能会发生的“意外”,为生成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当意外“不期而遇”时,我们才有可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二、心有灵犀“一点通”——捕捉生成的契机
(一)“飞来石”激起千层浪——利用学生个性生成
我们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理解文句、分析内容的同时也涉及了人物形象的探讨。对于焦仲卿这个人物形象,我归纳为:孝顺、忠于爱情、消极反抗。然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具体内容来谈谈这个人物的这些特点。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他不是真正的孝顺,为了所谓的孝顺母亲,他宁可休妻,可他最后却先母而去,连个孩子也没留下一个,不惜承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罪名,还让他的母亲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莫大悲痛。”
这一“飞来之石”一下子激起了千层大浪,于是我要求他们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个人看法。全班同学的探究热情都给调动起来了。大家仔细地看书、认真地思考、热烈地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①认为他能忍辱负重。妻子受苦了可向他倾诉,母亲生气了可向他发火,他夹在妻子和母亲当中好为难,有苦不能说,有气不能发。②认为他绝不能称作好儿子、好丈夫。他没有做好婆媳关系的协调工作,没有努力让他的母亲认识到刘兰芝的好,而是任由矛盾的存在、发展进而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③认为他缺少智谋和远见。在夫妻誓别时,刘兰芝曾说“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他听到这句话后,就应该能料想到事情的发展决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或送兰芝回娘家,好好地跟其母亲、哥哥讲清楚,或到府里赶紧把事干好回来接她,而不是等到“闻此变”,才“求假暂归”。④认为他还小肚鸡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听刘兰芝的解释“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只是埋怨、指责刘兰芝是“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还酸溜溜、假惺惺地“贺卿得高迁”,说什么“君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⑤认为他对爱情的坚贞是远远不及刘兰芝的。在夫妻誓别的时候,是刘兰芝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而他只是说“誓天不相负”而已;而且以死殉情“黄泉下相见”也是刘兰芝提出来的,这些基于他的性格、地位可能让他说不出口,尚可理解。但是他是在刘兰芝“举身赴清池”之后,“闻此变”才“心知长别离”,还“徘徊庭树下”,才“自挂东南枝”的,显得他的殉情很被动。
学生的精彩生成是建立在各自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的,是学生自己的阅读所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修正、超越自己的阅读成果,享受到了成功的体验和读书的乐趣。这堂课是我任教多年多次讲授《孔雀东南飞》最成功的一次,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应鼓励学生敢于批评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一些极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教学中学生发表的意见、质疑甚至一句牢骚话,都有可能成为教学契机,作为教师,应能够迅速捕捉、判断,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这样往往会收到始料不及的教学效果。 (二)“无心柳”插成一片荫——利用学生“发难”生成
如在讲《孔雀东南飞》时,诗的结尾写兰芝、仲卿死后合葬,魂化为鸟,富有浪漫色彩,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我请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可那位学生站起来后,却说:“我觉得他们死后根本就不可能合葬在一起。”我没有批评他答非所问,反而表扬了他能勤于思考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让全班同学一起来思考,他的看法是否正确?
“我同意他的观点,焦仲卿的妈妈很不满意她的这个儿媳妇,生不能让他们在一起,死了以后也不能让他们如愿,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她作为家长的威严。”
“是的,刘兰芝的哥哥也不会同意。刘兰芝这么一死,不仅让他失去了一个攀附权贵的好机会,甚至还会得罪太守,他肯定很生气。”
“我也觉得他们不可能合葬。即使焦仲卿的妈妈、刘兰芝的哥哥都同意,但是此时刘兰芝已经再嫁,她是在‘入青庐’‘黄昏后’才‘赴清池’的,这说明她已经出了娘家门,从理论上来说已成了太守家的儿媳妇。太守是绝不会同意让他们两个合葬的。”
他的看法得到了很多同学有力的支持,而反对者则显得底气不足。
“我想他们都被两人忠贞的爱情所感动了吧,所以有可能会让他们合葬。”
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作理性分析:这个结局到底有什么意味。
“这个结局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很相似。祝英台不是在嫁给马文才的路上正好经过梁山泊的坟墓,她伤心的大哭,坟墓突然裂开一个大缝,她就毅然地跳进去,然后双双变成蝴蝶了吗?课文中则是合葬后两人化为鸳鸯罢了。”
“变成蝴蝶、化为鸳鸯,这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猜现实生活中他们也不可能合葬在一起。作者是故意这样写的,目的是要歌颂美好的爱情。”
“我想应该还寄予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还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边对话。学生的“发难”激起了课堂上思维的浪花,在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多边对话中,生成的不只是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这样的课堂调动了情感,激起了兴趣,培养了能力,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一种鲜活的生活。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三)“节外枝”生出千竿翠——利用学生出错生成
分析《西地平线上》时,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描写三次落日的相关段落,分别概括出三次落日的特征。在概括第二次落日的特征时,学生首先找到的是“不显明,像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地停驻,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不死不活的,死气沉沉的”这些特征。可这些根本不是落日的特征,而是日落前的太阳的特征。我没有马上否定他们,而是要求他们在相关语段中找出表明时间的语句。他们很快地找到了“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整个下午”等语句。然后我问刚刚找出来的是什么景物的特征,学生便都明白了他们的错误。马上就找出了落日的特征是“辉煌的血红的、停滞”。于是我因势利导,要求他们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篇幅写日落前的太阳。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这是对比烘托、欲扬先抑、铺垫蓄势的写作方法。我决定趁热打铁,让学生学以致用,就布置了课后习作,在随笔本上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200~300字的小短文,明天课上交流。从第二天的作业反馈来看,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并运用这种方法了。
在学校生活中,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总之,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预设是基础,动态生成是过程的调整和完善,只有预设与生成相互交融在一起,课堂教学才是完整和完美的。
【参考文献】
[1] 万明华. 有效的语文教学[M].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2] 梁明. 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初探[M]. 科学咨询,2013(18).
[3] 沈训民. 浅谈语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J].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