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是我们探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新尝试、新视角。这些策略包括“抓大与放小”相统一的策略;“不变与可变”相统一的策略;“公共课与专业课”相统一的策略等。
关键词:思政课;实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战略与策略关系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一对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战略是指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宏观的长远的影响全局的大因素与根本方面。主要包括国家宏观政策的历史发展变化与政治大环境的演变;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等,它们给思政课的实效性带来的影响是全局性、长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策略是指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技巧与方法。相比而言,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策略是微观的、局部的、具体的。面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疲软”状态,本文力图新视角地探讨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策略问题。该探讨能在实践上给思政课教学的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二、提高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基本策略
1、“抓大与放小”相统一的策略。这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中的“大与小”之间的关系。所谓思政课教学中的“大”即大趋势、大原则、大方向。政治教师要坚持从思政课的基本定位与基本职能来理直气壮地阐明“大”的方面,旗帜鲜明地表明正确的立场与观点。大趋势包括: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等。大原则包括:四项基本原则、共同富裕原则、共享发展的原则、互利共赢的原则等。所谓思政课教学中的“小”即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如“一带一路”政策、“亚投行”设立、腐败问题、环保问题、流守儿童问题等。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敢于直面现实,不回避,不遮丑、不带过,要深入浅出的讲出原因,讲出危害,讲出利弊;以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
2、“不變与可变”相统一的策略。这是要求我们处理好在思政课教学中“理论创新与基本原理”教学之间的关系。所谓思政课教学中的“不变”是指在“可变”之中的“不变”情况,即蕴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原则是相对不变的。这部分要给学生明确地指出,并重点讲授,要让学生牢记,并要学会运用其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思政课教学中的“可变”是指思政课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总在变动、名称在不断修改,容易给学生造成一个政治课不可靠的错觉,给人造成政治课风见使舵的感觉。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为什么思政课总在改变,是指哪些东西在不断变化。
3、“公共课与专业课”相统一的策略。这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公共课与专业课学习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上政治课与上专业课其实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非常注重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从专业视角切入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理,充分揭示公共课与专业课学习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明确公共课的方法与观点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指导性。与此同时,在专业课地,从专业理论学习中同样可以引申出思政课的基本思想。
4、“放的开与收的拢”相统一的策略。这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首先,是“放的开”策略,即思政课在教学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内容跨度很大,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古今中外,历史都要在一堂课中承受时往来穿越,交叉进行,信息量一定要大,密集度也很高,让学生在短时间吸收到大量的有用的相关知识点、增加课程的可学性与丰富性;其次是“收的拢”的策略,即思政课的教学在“放的开”的基础上,要充分把握好每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最后要把全部的知识点和话题返回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上来,不要“无疾而终”,否则破坏了思政课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与科学性。
5、“思维定式与非思维定式”相统一的策略。这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好分析问题中的定型思维与非定型思维之间的关系。“思维定式”也称答题模式,它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而提炼出来的一套回答和分析问题的“公式化”思维定势和方法,能让学生以枯燥的政治课学习中找到一些共性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而轻松起来。常见的答题模式有:“关系模式”、“条件模式”、“作用模式”等。“非思维模式”也称非固定答题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说没有规律可循,而是一时半会还没有总结出其规律,需要我们去继续努力探索。
6、“政治教化与公民意识”相统一的策略。这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好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与培养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首先,政治课担负着为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这是政治教化的基本职能和核心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是需要灌输的;此外,还要注重公民意识的教育。一个人就算无法要求其爱党爱社会主义,但其不可以不爱国家,不爱民族,不可以没有公民意识。这种先进性要求与普遍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加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其说服力和吸引力。
此外,思政课教学的策略还包括很多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学习,比方说“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相统一的策略;“统一标答与多元答案”相统一的策略等。
综上所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策略的研讨是我们多年教学实践的沉淀的结果。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并把它变成可行的讲课模式和办法,让思政课变成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卢林华.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环境因素。学园,2013(25)
[2]钟海燕.网络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世纪桥,2014(2)
[3]王彦东.王俊延.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利用。高等农业教育,2014(1)
关键词:思政课;实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战略与策略关系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一对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战略是指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宏观的长远的影响全局的大因素与根本方面。主要包括国家宏观政策的历史发展变化与政治大环境的演变;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等,它们给思政课的实效性带来的影响是全局性、长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策略是指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技巧与方法。相比而言,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策略是微观的、局部的、具体的。面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疲软”状态,本文力图新视角地探讨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策略问题。该探讨能在实践上给思政课教学的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二、提高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基本策略
1、“抓大与放小”相统一的策略。这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中的“大与小”之间的关系。所谓思政课教学中的“大”即大趋势、大原则、大方向。政治教师要坚持从思政课的基本定位与基本职能来理直气壮地阐明“大”的方面,旗帜鲜明地表明正确的立场与观点。大趋势包括: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等。大原则包括:四项基本原则、共同富裕原则、共享发展的原则、互利共赢的原则等。所谓思政课教学中的“小”即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如“一带一路”政策、“亚投行”设立、腐败问题、环保问题、流守儿童问题等。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敢于直面现实,不回避,不遮丑、不带过,要深入浅出的讲出原因,讲出危害,讲出利弊;以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
2、“不變与可变”相统一的策略。这是要求我们处理好在思政课教学中“理论创新与基本原理”教学之间的关系。所谓思政课教学中的“不变”是指在“可变”之中的“不变”情况,即蕴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原则是相对不变的。这部分要给学生明确地指出,并重点讲授,要让学生牢记,并要学会运用其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思政课教学中的“可变”是指思政课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总在变动、名称在不断修改,容易给学生造成一个政治课不可靠的错觉,给人造成政治课风见使舵的感觉。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为什么思政课总在改变,是指哪些东西在不断变化。
3、“公共课与专业课”相统一的策略。这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公共课与专业课学习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上政治课与上专业课其实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非常注重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从专业视角切入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理,充分揭示公共课与专业课学习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明确公共课的方法与观点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指导性。与此同时,在专业课地,从专业理论学习中同样可以引申出思政课的基本思想。
4、“放的开与收的拢”相统一的策略。这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首先,是“放的开”策略,即思政课在教学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内容跨度很大,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古今中外,历史都要在一堂课中承受时往来穿越,交叉进行,信息量一定要大,密集度也很高,让学生在短时间吸收到大量的有用的相关知识点、增加课程的可学性与丰富性;其次是“收的拢”的策略,即思政课的教学在“放的开”的基础上,要充分把握好每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最后要把全部的知识点和话题返回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上来,不要“无疾而终”,否则破坏了思政课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与科学性。
5、“思维定式与非思维定式”相统一的策略。这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好分析问题中的定型思维与非定型思维之间的关系。“思维定式”也称答题模式,它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而提炼出来的一套回答和分析问题的“公式化”思维定势和方法,能让学生以枯燥的政治课学习中找到一些共性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而轻松起来。常见的答题模式有:“关系模式”、“条件模式”、“作用模式”等。“非思维模式”也称非固定答题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说没有规律可循,而是一时半会还没有总结出其规律,需要我们去继续努力探索。
6、“政治教化与公民意识”相统一的策略。这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好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与培养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首先,政治课担负着为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这是政治教化的基本职能和核心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是需要灌输的;此外,还要注重公民意识的教育。一个人就算无法要求其爱党爱社会主义,但其不可以不爱国家,不爱民族,不可以没有公民意识。这种先进性要求与普遍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加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其说服力和吸引力。
此外,思政课教学的策略还包括很多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学习,比方说“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相统一的策略;“统一标答与多元答案”相统一的策略等。
综上所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策略的研讨是我们多年教学实践的沉淀的结果。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并把它变成可行的讲课模式和办法,让思政课变成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卢林华.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环境因素。学园,2013(25)
[2]钟海燕.网络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世纪桥,2014(2)
[3]王彦东.王俊延.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利用。高等农业教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