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688-01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时,应注意循序渐进。
【关键字】医学微生物学 启发式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院校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从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与抗感染免疫机制到检查方法及相关的诊断防治,内容众多复杂且枯燥难懂。针对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微生物教学,我们提出运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启发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判断,从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一、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老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都无法完全回答正确,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并不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随着课程的深入,同学们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随着教学改革日益深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第一可以在绪论课中介绍名人事,例如:英国医生琴纳经历25年艰辛实验,研制出用于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为全球消灭天花做出了贡献,也使得天花成为人类世界消灭的第一个传染性疾病,并为人工自动免疫法预防疾病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多介绍本学科权威杂志,提出学科热门话题,比如禽流感的传播方式与防止原则,从而引发学生对医学微生物的学习兴趣;第二借病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教材寻找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自学,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然后展开讨论,如在学习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节内容,金葡菌能够引起人体皮肤的化脓性感染,形成脓包,如要进行治疗,为什么不能用挤压的方式将脓汁排出来?又比如在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时,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进行传播,但为什么蚊虫叮咬却不会传播艾滋病呢?通过一个个临床实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营造课宽松课题气氛,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主动地与老师配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1] 做为医学院校教师,要善于开展创新教育,以教材为本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在一起,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坚定自信、勇于创新实践的品质。为此总结如下:第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 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本门课上有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理解力,也要求教师在与之相关的如生物化学,病理学等课程上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教师还应了解本学科前言理论及发展趋势和动态、方向,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灵感,提升学生的素质,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学生才能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创新的成果才具有意义;第二医学微生物学实践性比较强,某些内容如病毒等难以在实验中培养,不能实际操作,可以在理论课中详细介绍,某些内容如细菌总论中提到的消毒灭菌、细菌的分离培养等,可结合微生物学实验(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的配制及细菌的划线分离)以便学生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所学知识,然后布置学生查阅文献,鼓励学生筛选出常见的细菌,并对其性状进行研究;第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基础知识,创新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的,没有这些,创新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三、启发式教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述而》中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谓开其意;发,未达其辞。”[2] 这也是“启发”一词的由来。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思想,教学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当代大学生。目前, 我国处在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中,教学改革正积极围绕着启发式教学法开展开来。然而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应注意几点问题:第一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医学微生物学的一个知识点与很多其他医学基础知识密切关联,学生提前预习课本知识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费时费力,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第二由于学生受教育层次不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也不同,对于长沙医学院来说,全日制统招本科生上课时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而专升本本科生、预科生,每个班级还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相比较而言,预习不到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在启发式教学中,成绩好的学生会表现较活跃,成绩差的学生和内向的学生表现较沉寂,这就难免造成启而难发、启而不发的现象。第三启发式教学法发展至今,仍有一些教师只将其简单理解为提问,且问题越多越好,因此,一到上课就一大堆“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这种提问毫无实质性意义,是对启发式教学的曲解。
总之,医学微生物学启发式教学改革应该循序渐进,它受教学条件、教学评价反馈、教师素质和学生受教育情况等诸多方面影响,需要不断完善,我们相信在师生双方和有关教学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医学微生物教学必将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李新伟.微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医学理论与实2004(17).
[2] 陶沼灵. 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 中国成人教育2007(4).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时,应注意循序渐进。
【关键字】医学微生物学 启发式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院校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从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与抗感染免疫机制到检查方法及相关的诊断防治,内容众多复杂且枯燥难懂。针对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微生物教学,我们提出运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启发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判断,从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一、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老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都无法完全回答正确,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并不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随着课程的深入,同学们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随着教学改革日益深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第一可以在绪论课中介绍名人事,例如:英国医生琴纳经历25年艰辛实验,研制出用于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为全球消灭天花做出了贡献,也使得天花成为人类世界消灭的第一个传染性疾病,并为人工自动免疫法预防疾病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多介绍本学科权威杂志,提出学科热门话题,比如禽流感的传播方式与防止原则,从而引发学生对医学微生物的学习兴趣;第二借病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教材寻找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自学,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然后展开讨论,如在学习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节内容,金葡菌能够引起人体皮肤的化脓性感染,形成脓包,如要进行治疗,为什么不能用挤压的方式将脓汁排出来?又比如在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时,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进行传播,但为什么蚊虫叮咬却不会传播艾滋病呢?通过一个个临床实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营造课宽松课题气氛,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主动地与老师配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1] 做为医学院校教师,要善于开展创新教育,以教材为本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在一起,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坚定自信、勇于创新实践的品质。为此总结如下:第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 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本门课上有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理解力,也要求教师在与之相关的如生物化学,病理学等课程上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教师还应了解本学科前言理论及发展趋势和动态、方向,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灵感,提升学生的素质,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学生才能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创新的成果才具有意义;第二医学微生物学实践性比较强,某些内容如病毒等难以在实验中培养,不能实际操作,可以在理论课中详细介绍,某些内容如细菌总论中提到的消毒灭菌、细菌的分离培养等,可结合微生物学实验(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的配制及细菌的划线分离)以便学生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所学知识,然后布置学生查阅文献,鼓励学生筛选出常见的细菌,并对其性状进行研究;第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基础知识,创新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的,没有这些,创新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三、启发式教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述而》中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谓开其意;发,未达其辞。”[2] 这也是“启发”一词的由来。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思想,教学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当代大学生。目前, 我国处在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中,教学改革正积极围绕着启发式教学法开展开来。然而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应注意几点问题:第一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医学微生物学的一个知识点与很多其他医学基础知识密切关联,学生提前预习课本知识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费时费力,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第二由于学生受教育层次不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也不同,对于长沙医学院来说,全日制统招本科生上课时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而专升本本科生、预科生,每个班级还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相比较而言,预习不到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在启发式教学中,成绩好的学生会表现较活跃,成绩差的学生和内向的学生表现较沉寂,这就难免造成启而难发、启而不发的现象。第三启发式教学法发展至今,仍有一些教师只将其简单理解为提问,且问题越多越好,因此,一到上课就一大堆“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这种提问毫无实质性意义,是对启发式教学的曲解。
总之,医学微生物学启发式教学改革应该循序渐进,它受教学条件、教学评价反馈、教师素质和学生受教育情况等诸多方面影响,需要不断完善,我们相信在师生双方和有关教学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医学微生物教学必将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李新伟.微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医学理论与实2004(17).
[2] 陶沼灵. 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 中国成人教育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