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传统青年期刊在改革开放之后30年的改革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结合当今市场主流的青年期刊进行了比对。青年期刊的未来发展潜力如何?有准确的定位、创新的团队和市场化的营销模式才是其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青年期刊 改革 新市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以及阅读方式的改变,曾经各省一本综合性青年杂志成为“遗迹”。它们有的在改革中停刊,有的在摸索中迷失方向,有的虽然能迎合机遇创造未来,但目前青年期刊整体下滑的情况不容忽视。
其中下滑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特殊环境不复存在。青年期刊曾经的辉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时代造就。《中国青年》总编辑胡守文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阅读面很窄,没多少期刊可以看,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也知之甚少,借着这个时机,青年期刊作为开路先锋,一下子给青年拓展了一个很大的知识空间。”当特定的环境不复存在,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打着理想主义旗号的传统青年期刊成为被首先抛弃的媒体。
第二,失去思想的话语权。青年是对新生事物最敏感、最积极的群体,当青年期刊的内容不能保持先进的理念、掌控青年的话语权,落后于潮流之外,曾经标榜青年人生启蒙者、导师、挚友的传统青年期刊势必被排除在青年人的视野之外,越来越边缘化。
第三,同质化倾向严重、读者定位宽泛。由于历史原因,传统青年期刊大多由各省共青团组织主管主办,几乎都叫《××青年》,定位都是综合类青年期刊,办刊宗旨大同小异,读者对象是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教育程度的青年群体,内容、封面、版式、发行渠道大致相同,被称作“千刊一面”。宣扬个性、强调自我的今天,在期刊市场分众化、小众化、多层次的大背景下,它们显然远远落后于时代。
第四,阅读多元化的冲击。21世纪初,互联网及其应用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十分猛烈,电子书、手机、平板电脑……众多容量大且方便携带的新阅读方式,冲击着传统阅读方式,纸质媒体衰落的大趋势不容回避,传统青年期刊同样如此。
青年期刊三十年漫漫改革之路
2000年,时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新闻报刊处处长郝向宏主持了一份名为《优化青年期刊环境,促进青年期刊发展》青年期刊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选取全国18个省(区、市)以《北京青年周刊》《大学生》《生活资讯》等26种代表性的青年期刊。《报告》中统计的26种青年期刊,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只有少数期刊异军突起,获得生存空间。对于传统青年期刊来说,市场环境严峻,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成为众多青年期刊生存方式,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刊名。除了《中国青年》等极少数期刊,大多数20世纪80年代之前创刊的青年期刊都有改刊名的经历。它们在改刊名的同时,也对读者定位进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明显的效果。例如,1949年创刊的《河南青年》,1985年刊物更名为《时代青年》;1976年创刊的《陕西青年》,1985年更名为《当代青年》等等。在改革开放之初,青年杂志通过对杂志封面、设计、纸张、开本大小、印制等外在形态方面的改进,曾一度风靡青年群体,深受读者青睐。
第二,刊期。1999年,中国期刊市场掀起一股改刊期的热潮,期刊为寻求发展,保持增长,增加刊期不失为扩张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于是,双月刊改月刊,月刊改半月刊或旬刊,成为一种行业潮流。1999年,《读者》把月刊改成半月刊,改版后当年月发行量达到平均505万册(改版前为329万册)。2000年9月,《青年文摘》将月刊改为半月刊后,同年12月发行量首次突破200万册,2005年改为旬刊,除了红绿版,还创办《青年文摘》彩版,第一期发行40万册。显然,改版对增加发行量有相当大的推动,许多青年期刊纷纷跟进,由月刊改为半月刊。然而,除了少数大刊收效良好,大部分青年期刊都出现倒退的现象。由于定位不够准确,市场开拓不力,下半月刊发行量始终上不去的居多,而下半月刊没做好,上半月刊也受到影响的期刊也有不少。
第三,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期刊发展日益呈现分众化、小众化、多层次。在特殊历史时期,青年期刊以综合性取胜的定位反而成为市场毒药,成为较早被市场抛弃的期刊群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很多综合性青年期刊对定位和结构作出调整、细化,选择以内容为王的发展路线,改版后获得新生。《中国青年》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从1923年10月创刊起就作为共青团的机关刊,一直以高扬理想旗帜、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1978年复刊以后,发行量最高达到400万册,但1993年初期,这本杂志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发行量只有40万册。随即《中国青年》大刀阔斧地改版。从小16开、64页、黑白印刷,改为大16开、加彩色插页的现代杂志。这样与时俱进的改革,期刊以努力和青年做朋友为宗旨,为青年提供精神方面的服务,重新赢得青年的喜爱。
第四,经营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年期刊“断奶”走向市场,其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首先是发行渠道。过去的发行由国家邮局这个唯一的渠道进行,走向市场后,很多期刊采取自办发行或民营渠道发行。例如,《青年文摘》从月刊改为半月刊,分红绿版,红版(上半月刊)仍交邮局发行,绿版(下半月刊)委托四家有实力的民营发行商。由于当时邮政发行体制还不够开放,为了实现低成本高速扩张,绿版每期只收取民营发行商一笔固定编辑费,这项举措大大激励了发行商的热情,短短三个月,绿版就发行到90万册,不到半年就变身为百万大刊。在期刊零售渠道方面,除了传统的书报亭,期刊开始走进便利店、咖啡店和商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行渠道日趋多元化。其次是广告经营。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期刊基本没有广告。随着期刊市场化的推进,期刊经营者们逐渐发现自身期刊的广告价值,广告经营成为期刊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山西青年》就是较早整合广告资源、集团式发行广告的典型案例。最后是多媒体经营。数字时代的到来,与传统出版社一样,大多青年期刊也开通杂志网站,但网站制作简单粗糙,几乎就是期刊版面的移植。这些青年期刊网站连最基本的功能都不具备,多数停留在电子版阶段,甚至没有专人维护更新,读者点击率普遍不高,盈利更加无从谈起。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青年文摘》就是国内较早运用互联网并取得效益的期刊之一。 迎合机遇,发展新青年期刊
经历了30年改革的青年期刊,有的因机遇赢得市场,有的因改革不力沉浮市场,有的因缺乏创新机制退出市场。其中,《希望》《生活资讯》《追求》《青年之友》《青年月刊》《涉世之初》等青年期刊就在改革中迷失方向,最终退出市场。随着以《萌芽》《最小说》为代表的新锐青年期刊的突围成功,无疑为传统青年期刊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第一,《萌芽》的华丽转身。1956年创刊的《萌芽》是新中国最老的青年文学刊物之一。1981年复刊后,很快便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发行量直线上升。20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袭来,《萌芽》发行量直线下跌,发行量一度仅有一万多册。1996年,《萌芽》提出系列改版方案:内容栏目化,并明确读者定位——以大学生为主,向下辐射高中生,向上辐射工作一两年的青年读者;明确办刊口号——用一本杂志来体验青春,用一本杂志来感受文学。1998年,《萌芽》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全国著名高校,向中学教育的“唯理模式”叫板,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应运而生。1999年3月,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成功,并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作文革命。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培养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畅销书作家和文学新锐,《萌芽》的影响力再度攀升,销量达到每月50万册。
第二,《最小说》等新锐青年期刊风起云涌。《最小说》是一本青春文学杂志,长江文艺出版社聘请郭敬明担任主编,2007年1月上市就备受年轻人喜爱。自创刊以来,《最小说》在发行量上远远盖过了传统文学期刊、传统青年期刊的锋芒,在年轻一代的阅读群体中产生了巨大影响。2008年,《最小说》全年总印数突破600万份,总码洋达6000万元,创下近年同类杂志销售新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青春文学第一刊”。《最小说》在商业上获得极大成功,随即市场顿时涌现多本新锐青年期刊,如张悦然主编的Mook杂志《鲤》、安妮宝贝主编的Mook杂志《大方》、韩寒主编的《独唱团》、饶雪漫主编的杂志书《最女生》等。这些新锐青年期刊在短期内均获得巨大的市场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明确的市场定位、知名度很高的青春文学作家做主编、强大的资金支持、以杂志书的形式出版、精致的商业包装等多方面,这些有利因素形成多元互动的产业链。在销售上,杂志书也占尽天时地利。众所周知,作为图书发行的主渠道,新华书店是不卖期刊的,很多民营书店也不卖期刊。而杂志书说到底就是书,你可以在任何一家书店买到,你也可以在街头巷尾的报刊亭购得,因为杂志书打着期刊的旗号,当然也会铺货各种期刊发行渠道。多渠道发行是杂志书销量较大的原因之一。
如何打造新市场的新青年期刊
传统青年期刊正经历漫漫“熊”途,虽然新锐青年期刊正迅速崛起、占领市场,然而后劲不足。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无论是传统青年期刊,还是新锐青年期刊,都必须适应读者才能有生存的空间,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准确的市场定位。定位问题一直是青年期刊的“短板”,随着期刊市场竞争的日渐庞大,青年期刊要定位自己的读者群体。《中国青年》将读者群锁定为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和精英青年;《萌芽》的读者定位以大学生为主,向下辐射高中生,向上辐射工作一两年的青年读者;《最小说》则力求打造成年轻读者和学生最喜欢的课外阅读杂志,其读者几乎都是90后的学生。这些青年期刊都有准确的市场定位,也就保证其在市场的漩涡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先锋的思想。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传统青年期刊的“话题”,还是《萌芽》挑战传统作文的“新概念作文”,亦或是走明星路线的80后畅销书作家做主编,领先时代的先锋思想是青年期刊的灵魂。传统的青年期刊曾经以“话题”缔造了辉煌,如潘晓在《中国青年》引起的那场有关“人生道路”的大讨论,不仅让《中国青年》发行量达到400万,而且拉动整个青年期刊群的崛起。《萌芽》杂志举办的“全国新概念作者大赛”挑战的是传统作文,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有人还形象地称之为“语文教改中的一场革命”“中国语文教学制度改革的第一道曙光”。随着“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声名远播,《萌芽》发行量节节攀升,而且培育一批青春文学作家。从“新概念”走出的80后青春文学杂志的主编及其团队,本身就个性张扬,较少受社会主流意识影响,主张自由表达青年人的思想、生活、价值取向,因为他们走在社会思潮的前面,所以很容易赢得年轻人的信任。
第三,有活力的策划团队。传统青年期刊始终被人诟病的是“老化”,不仅内容老化,连编辑、作者都在老化。新锐青年期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年轻,年轻的团队、年轻的作者和年轻的读者。新锐青年期刊主编的个人魅力本身就是杂志最大的卖点,深受众多青少年读者追捧。新锐青年期刊对打造创作团队、发掘文学新人也非常重视,为他们提供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饶雪漫等畅销书作家,其本身就是巨大的金字招牌,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第四,精美的商业包装。新锐青春读物更注重图文创意和艺术美感,精美的封面、美伦美奂的图片、前卫的版式、全彩的内页、考究的纸张……迎合了追求变化、喜欢新鲜好玩事物的年轻人的心理,比起传统期刊多年不变的面孔,更能抓住年轻人的心。在市场定位中,以写作成名的郭敬明显示的却是一个商人的敏锐气质,从《最小说》的封面包装到内容阐述,他都以极为精致的方式展现:华美夺目的画面,明媚忧伤的辞藻,惆怅多感的情怀——这些无一不戳中青少年这一年龄段所喜爱的点。即便主攻年轻读者群,郭敬明公司旗下的写手风格并不统一,“要让不同口味的人都找到他喜欢的东西”。
第五,多元化的密集强势宣传。新锐青年期刊,不论是《最小说》,还是《独唱团》《大方》,在它们还没有创刊的时候就令我们耳熟能详,归根结底在于其密集的媒体报道和压倒性的宣传攻势。新锐青年期刊的宣传策略大致如下:第一阶段是“预热”阶段,以密集刊发新闻为主;第二阶段为“热销”阶段,继续进行媒体推广,此阶段的宣传为多元化、立体,如在各大门户网站、相关网站、手机报、论坛、博客、微博等刊登新书介绍、专题、采访、连载等;第三阶段则是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同时在全国大型实体书店举办活动,如签售促销活动等。多元化密集强势宣传的结果往往令这些新锐青年期刊一炮走红。
(作者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
[1]晋雅芬.整体滑坡,青年类期刊迷茫前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04-08.
[2]吴新宇.青年期刊:低徊中的奋起[J].传媒,2005(4).
[关键词]青年期刊 改革 新市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以及阅读方式的改变,曾经各省一本综合性青年杂志成为“遗迹”。它们有的在改革中停刊,有的在摸索中迷失方向,有的虽然能迎合机遇创造未来,但目前青年期刊整体下滑的情况不容忽视。
其中下滑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特殊环境不复存在。青年期刊曾经的辉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时代造就。《中国青年》总编辑胡守文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阅读面很窄,没多少期刊可以看,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也知之甚少,借着这个时机,青年期刊作为开路先锋,一下子给青年拓展了一个很大的知识空间。”当特定的环境不复存在,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打着理想主义旗号的传统青年期刊成为被首先抛弃的媒体。
第二,失去思想的话语权。青年是对新生事物最敏感、最积极的群体,当青年期刊的内容不能保持先进的理念、掌控青年的话语权,落后于潮流之外,曾经标榜青年人生启蒙者、导师、挚友的传统青年期刊势必被排除在青年人的视野之外,越来越边缘化。
第三,同质化倾向严重、读者定位宽泛。由于历史原因,传统青年期刊大多由各省共青团组织主管主办,几乎都叫《××青年》,定位都是综合类青年期刊,办刊宗旨大同小异,读者对象是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教育程度的青年群体,内容、封面、版式、发行渠道大致相同,被称作“千刊一面”。宣扬个性、强调自我的今天,在期刊市场分众化、小众化、多层次的大背景下,它们显然远远落后于时代。
第四,阅读多元化的冲击。21世纪初,互联网及其应用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十分猛烈,电子书、手机、平板电脑……众多容量大且方便携带的新阅读方式,冲击着传统阅读方式,纸质媒体衰落的大趋势不容回避,传统青年期刊同样如此。
青年期刊三十年漫漫改革之路
2000年,时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新闻报刊处处长郝向宏主持了一份名为《优化青年期刊环境,促进青年期刊发展》青年期刊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选取全国18个省(区、市)以《北京青年周刊》《大学生》《生活资讯》等26种代表性的青年期刊。《报告》中统计的26种青年期刊,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只有少数期刊异军突起,获得生存空间。对于传统青年期刊来说,市场环境严峻,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成为众多青年期刊生存方式,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刊名。除了《中国青年》等极少数期刊,大多数20世纪80年代之前创刊的青年期刊都有改刊名的经历。它们在改刊名的同时,也对读者定位进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明显的效果。例如,1949年创刊的《河南青年》,1985年刊物更名为《时代青年》;1976年创刊的《陕西青年》,1985年更名为《当代青年》等等。在改革开放之初,青年杂志通过对杂志封面、设计、纸张、开本大小、印制等外在形态方面的改进,曾一度风靡青年群体,深受读者青睐。
第二,刊期。1999年,中国期刊市场掀起一股改刊期的热潮,期刊为寻求发展,保持增长,增加刊期不失为扩张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于是,双月刊改月刊,月刊改半月刊或旬刊,成为一种行业潮流。1999年,《读者》把月刊改成半月刊,改版后当年月发行量达到平均505万册(改版前为329万册)。2000年9月,《青年文摘》将月刊改为半月刊后,同年12月发行量首次突破200万册,2005年改为旬刊,除了红绿版,还创办《青年文摘》彩版,第一期发行40万册。显然,改版对增加发行量有相当大的推动,许多青年期刊纷纷跟进,由月刊改为半月刊。然而,除了少数大刊收效良好,大部分青年期刊都出现倒退的现象。由于定位不够准确,市场开拓不力,下半月刊发行量始终上不去的居多,而下半月刊没做好,上半月刊也受到影响的期刊也有不少。
第三,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期刊发展日益呈现分众化、小众化、多层次。在特殊历史时期,青年期刊以综合性取胜的定位反而成为市场毒药,成为较早被市场抛弃的期刊群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很多综合性青年期刊对定位和结构作出调整、细化,选择以内容为王的发展路线,改版后获得新生。《中国青年》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从1923年10月创刊起就作为共青团的机关刊,一直以高扬理想旗帜、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1978年复刊以后,发行量最高达到400万册,但1993年初期,这本杂志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发行量只有40万册。随即《中国青年》大刀阔斧地改版。从小16开、64页、黑白印刷,改为大16开、加彩色插页的现代杂志。这样与时俱进的改革,期刊以努力和青年做朋友为宗旨,为青年提供精神方面的服务,重新赢得青年的喜爱。
第四,经营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年期刊“断奶”走向市场,其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首先是发行渠道。过去的发行由国家邮局这个唯一的渠道进行,走向市场后,很多期刊采取自办发行或民营渠道发行。例如,《青年文摘》从月刊改为半月刊,分红绿版,红版(上半月刊)仍交邮局发行,绿版(下半月刊)委托四家有实力的民营发行商。由于当时邮政发行体制还不够开放,为了实现低成本高速扩张,绿版每期只收取民营发行商一笔固定编辑费,这项举措大大激励了发行商的热情,短短三个月,绿版就发行到90万册,不到半年就变身为百万大刊。在期刊零售渠道方面,除了传统的书报亭,期刊开始走进便利店、咖啡店和商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行渠道日趋多元化。其次是广告经营。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期刊基本没有广告。随着期刊市场化的推进,期刊经营者们逐渐发现自身期刊的广告价值,广告经营成为期刊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山西青年》就是较早整合广告资源、集团式发行广告的典型案例。最后是多媒体经营。数字时代的到来,与传统出版社一样,大多青年期刊也开通杂志网站,但网站制作简单粗糙,几乎就是期刊版面的移植。这些青年期刊网站连最基本的功能都不具备,多数停留在电子版阶段,甚至没有专人维护更新,读者点击率普遍不高,盈利更加无从谈起。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青年文摘》就是国内较早运用互联网并取得效益的期刊之一。 迎合机遇,发展新青年期刊
经历了30年改革的青年期刊,有的因机遇赢得市场,有的因改革不力沉浮市场,有的因缺乏创新机制退出市场。其中,《希望》《生活资讯》《追求》《青年之友》《青年月刊》《涉世之初》等青年期刊就在改革中迷失方向,最终退出市场。随着以《萌芽》《最小说》为代表的新锐青年期刊的突围成功,无疑为传统青年期刊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第一,《萌芽》的华丽转身。1956年创刊的《萌芽》是新中国最老的青年文学刊物之一。1981年复刊后,很快便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发行量直线上升。20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袭来,《萌芽》发行量直线下跌,发行量一度仅有一万多册。1996年,《萌芽》提出系列改版方案:内容栏目化,并明确读者定位——以大学生为主,向下辐射高中生,向上辐射工作一两年的青年读者;明确办刊口号——用一本杂志来体验青春,用一本杂志来感受文学。1998年,《萌芽》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全国著名高校,向中学教育的“唯理模式”叫板,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应运而生。1999年3月,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成功,并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作文革命。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培养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畅销书作家和文学新锐,《萌芽》的影响力再度攀升,销量达到每月50万册。
第二,《最小说》等新锐青年期刊风起云涌。《最小说》是一本青春文学杂志,长江文艺出版社聘请郭敬明担任主编,2007年1月上市就备受年轻人喜爱。自创刊以来,《最小说》在发行量上远远盖过了传统文学期刊、传统青年期刊的锋芒,在年轻一代的阅读群体中产生了巨大影响。2008年,《最小说》全年总印数突破600万份,总码洋达6000万元,创下近年同类杂志销售新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青春文学第一刊”。《最小说》在商业上获得极大成功,随即市场顿时涌现多本新锐青年期刊,如张悦然主编的Mook杂志《鲤》、安妮宝贝主编的Mook杂志《大方》、韩寒主编的《独唱团》、饶雪漫主编的杂志书《最女生》等。这些新锐青年期刊在短期内均获得巨大的市场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明确的市场定位、知名度很高的青春文学作家做主编、强大的资金支持、以杂志书的形式出版、精致的商业包装等多方面,这些有利因素形成多元互动的产业链。在销售上,杂志书也占尽天时地利。众所周知,作为图书发行的主渠道,新华书店是不卖期刊的,很多民营书店也不卖期刊。而杂志书说到底就是书,你可以在任何一家书店买到,你也可以在街头巷尾的报刊亭购得,因为杂志书打着期刊的旗号,当然也会铺货各种期刊发行渠道。多渠道发行是杂志书销量较大的原因之一。
如何打造新市场的新青年期刊
传统青年期刊正经历漫漫“熊”途,虽然新锐青年期刊正迅速崛起、占领市场,然而后劲不足。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无论是传统青年期刊,还是新锐青年期刊,都必须适应读者才能有生存的空间,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准确的市场定位。定位问题一直是青年期刊的“短板”,随着期刊市场竞争的日渐庞大,青年期刊要定位自己的读者群体。《中国青年》将读者群锁定为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和精英青年;《萌芽》的读者定位以大学生为主,向下辐射高中生,向上辐射工作一两年的青年读者;《最小说》则力求打造成年轻读者和学生最喜欢的课外阅读杂志,其读者几乎都是90后的学生。这些青年期刊都有准确的市场定位,也就保证其在市场的漩涡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先锋的思想。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传统青年期刊的“话题”,还是《萌芽》挑战传统作文的“新概念作文”,亦或是走明星路线的80后畅销书作家做主编,领先时代的先锋思想是青年期刊的灵魂。传统的青年期刊曾经以“话题”缔造了辉煌,如潘晓在《中国青年》引起的那场有关“人生道路”的大讨论,不仅让《中国青年》发行量达到400万,而且拉动整个青年期刊群的崛起。《萌芽》杂志举办的“全国新概念作者大赛”挑战的是传统作文,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有人还形象地称之为“语文教改中的一场革命”“中国语文教学制度改革的第一道曙光”。随着“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声名远播,《萌芽》发行量节节攀升,而且培育一批青春文学作家。从“新概念”走出的80后青春文学杂志的主编及其团队,本身就个性张扬,较少受社会主流意识影响,主张自由表达青年人的思想、生活、价值取向,因为他们走在社会思潮的前面,所以很容易赢得年轻人的信任。
第三,有活力的策划团队。传统青年期刊始终被人诟病的是“老化”,不仅内容老化,连编辑、作者都在老化。新锐青年期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年轻,年轻的团队、年轻的作者和年轻的读者。新锐青年期刊主编的个人魅力本身就是杂志最大的卖点,深受众多青少年读者追捧。新锐青年期刊对打造创作团队、发掘文学新人也非常重视,为他们提供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饶雪漫等畅销书作家,其本身就是巨大的金字招牌,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第四,精美的商业包装。新锐青春读物更注重图文创意和艺术美感,精美的封面、美伦美奂的图片、前卫的版式、全彩的内页、考究的纸张……迎合了追求变化、喜欢新鲜好玩事物的年轻人的心理,比起传统期刊多年不变的面孔,更能抓住年轻人的心。在市场定位中,以写作成名的郭敬明显示的却是一个商人的敏锐气质,从《最小说》的封面包装到内容阐述,他都以极为精致的方式展现:华美夺目的画面,明媚忧伤的辞藻,惆怅多感的情怀——这些无一不戳中青少年这一年龄段所喜爱的点。即便主攻年轻读者群,郭敬明公司旗下的写手风格并不统一,“要让不同口味的人都找到他喜欢的东西”。
第五,多元化的密集强势宣传。新锐青年期刊,不论是《最小说》,还是《独唱团》《大方》,在它们还没有创刊的时候就令我们耳熟能详,归根结底在于其密集的媒体报道和压倒性的宣传攻势。新锐青年期刊的宣传策略大致如下:第一阶段是“预热”阶段,以密集刊发新闻为主;第二阶段为“热销”阶段,继续进行媒体推广,此阶段的宣传为多元化、立体,如在各大门户网站、相关网站、手机报、论坛、博客、微博等刊登新书介绍、专题、采访、连载等;第三阶段则是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同时在全国大型实体书店举办活动,如签售促销活动等。多元化密集强势宣传的结果往往令这些新锐青年期刊一炮走红。
(作者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
[1]晋雅芬.整体滑坡,青年类期刊迷茫前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04-08.
[2]吴新宇.青年期刊:低徊中的奋起[J].传媒,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