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5日,第24届阳光纪录片节在法国拉罗谢尔开幕。作为欧洲最大的纪录片专业盛会,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2,000位业内人士。继今年高调亮相第50届法国戛纳春季电视节广受赞誉之后,央视纪录频道应阳光纪录片节组委会邀请,再度奔赴欧洲,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风采。26日上午,纪录频道在该节成功举办了推介会,吸引了国际各大纪录片制作机构和播出平台的200多位高管参加,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评价。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前副总裁、美国云霄制作公司总监史蒂夫·伯恩斯先生说:“CCTV-9纪录频道虽然开播时间不长,但品质很高,与纪录频道的合作令人满意和自豪。”
领航之势 锐不可当
推介会上,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对频道进行了全面介绍。他说,纪录频道通过中英文版两个频道面向中国和全球播出,拥有近8亿电视用户。“在中国,CCTV-9纪录频道是一个最大的纪录片播出、制作、合作、营销平台,被誉为‘中国纪录片行业的领导者’和‘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引擎’,因为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培育和发展一个健康、成熟、繁荣的纪录片市场。”
刘文透露,纪录频道已经成功凝聚了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制作力量,“20天后,我们将正式成立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和制作联盟,超过100家地方电视台和100家纪录片制作公司将加入其中,构建一个纪录片联合播出网。这将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通过这一全新的合作平台,我们将推动中国纪录片市场化进程,扶持更多的纪录片制作机构和团队。”他说,此举将不断释放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活力和市场活力,也为未来纪录频道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刘文表示,纪录频道开播两年多来,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纪录频道已经和英国广播公司、国家地理频道、法国国家电视集团、英国独立电视台、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奥地利国家广播集团签署了纪录片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他说,通过节目购买、联合摄制、共同投资等多种方式开展的国际合作业务,使纪录频道与世界各地的纪录片制作机构建立了联系,成为朋友,实现了市场和口碑的双赢。
原创新片 异彩纷呈
推介会上,纪录频道推出了10部最新原创纪录片。它们当中,有去年火爆荧屏、引发全民热议的《舌尖上的中国》,目前已经行销到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其第二季将于2014年初面世;有表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交融和碰撞的《茶》、《丝路》、《瓷路》和《牡丹》,这几部纪录片均为全球拍摄;讲述中非第一次联合考古的《发现肯尼亚》,以微博寻人为出发点描绘上海沧桑今昔的《对照记·犹在镜中》,这两部纪录片的镜头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体味那一份厚重的历史感;还有极具中国风情的《丹顶鹤》、《京剧》、《园林》,《丹顶鹤》记录了中国独有的野生丹顶鹤的成长之路,《京剧》和《园林》则以精美的影像和生动的故事,展示了中国京剧艺术和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这些纪录片,取材不同,风格各异,但都是以国际化的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国际合作 重磅出击
除原创纪录片外,一批由纪录频道与国际电视机构联合打造的纪录片也在推介会上亮相。其中,有纪录频道与英国广播公司联合摄制的《改变地球的一代人》、《生命的奇迹》、《非洲》和《隐秘王国》;与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摄制的《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与日本NHK、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联合摄制的《生命的力量》第二季;与中国五洲传播中心联合摄制,英国True North公司承制的《中国创意》;有由纪录频道全额投资,分别由英国River Film公司、美国云霄公司承制的《云和梦之间》及《金山》;与奥地利国家广播集团、法国ARTE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番茄的胜利》;与法国国家电视集团、奥地利国家广播集团等机构联合摄制,法国Kwanza公司承制的《喜马拉雅大淘金》;与法国Kwanza公司合作的《红酒之路》等。《喜马拉雅大淘金》是纪录频道成立以来完成的首部国际联合摄制作品,斩获了多项国际奖项,在法国、德国和奥地利均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今年春节期间,《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在央视及国家地理频道亚洲所属26个频道播出,受到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评价;6月该片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接下来还将在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地理频道播出。而《非洲》一片也已在英国播出,创造了收视奇迹,今年8月将登陆央视,与中国观众见面。
奥地利国家广播集团自然与科学部总监安德鲁·所罗门先生介绍了与纪录频道合作的纪录片《番茄的胜利》,他称该片“用番茄将欧洲与中国连接在一起”,希望它播出后在中奥两国都能受到关注。他表示,希望以此片为开端,与纪录频道开启更多的合作项目。法国Kwanza公司本杰明·泰尔尼克先生说,与纪录频道首次合作的《喜马拉雅大淘金》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而再次合作的纪录片《红酒之路》,将以国际化的视角展示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他说:“与纪录频道继续合作,我感到非常高兴。”
据刘文介绍,纪录频道成立后已启动了16部、70余集的联合摄制纪录片项目,频道为此每年都会投入1000多万美元。他说,纪录频道希望在更广泛范围的纪录片题材上与国际同行展开合作。“在央视纪录频道原创的纪录片项目中,我们期待更多的特种摄影、特效制作、音乐制作等国际专业团队加入。”他表示相信,通过这些国际联合摄制项目的发布,会进一步拓展纪录频道国际合作的空间,提升纪录频道的国际影响力。
据悉,25日由纪录频道承办的本届阳光纪录片节“决策者”晚宴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纪录频道还将展开一系列的推介和交流活动。
穿过镜子:猜猜寻,声声慢
2011年10月24日14点11分, ID为“以色列在中国”的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今天开始我们会陆续放上一些老照片,所有照片都是一名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一个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的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 我们的故事正是从这里开始。
无意之间在读到这条微博之后,我的目光就被“以色列在中国”陆续发布的一张张带着时间痕迹的黑白旧照片深深吸引,似乎看见上海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在微博之海中渐渐显影。而那些来自互联网深处的各色博友的赞许、怀旧、感叹、辨认……构筑成一座话语与观点的花园,甚至迷宫。80年前,一群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因选择同一个照相馆留影,于是他们以影像的方式相逢相守直到今天。80年后,我们在微博空间终日厮守,仿佛同处一个社区。隔着时代,人们借助信息时代的技术环境穿越了时空的阻碍,而可以与照相簿里的父辈、祖辈相望、对话。这一切,让既是微博博友,又是影像生产者的我,瞬间被某种无形的能量场所捕获所笼罩所震动。寻找、重认、追忆、回望、对话、时光、城市、影像、人生……这些关键词与自己多年来关于纪录片关于影像关于公众记忆关于知识考古关于历史书写的经验与思考迅速产生化学反应。很快,我把一份选题报告提交给CCTV纪录频道,得到认可后,一部源自微博的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在微博中浮出水面。
2012年8月11日,《对照记·犹在镜中》纪录片官方微博发布了第一条微博:我们在此相遇,仿佛同处于柏拉图的洞穴里,望着世界的投影。随着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摄于1927年至1957年间的一批张肖像照亮相微博空间,那些优雅、淡定的面孔隔着时间的烟尘重新显影,一段上海往事渐渐浮出历史地表。我们将以此为线索摄制一部微博互动纪录片,请你和我们一起踏上对照寻人的旅途。
《对照记》是张爱玲晚年对着自己历经离乱所剩下的私人照相簿,所写的一本回忆文字。《犹在镜中》是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信仰三部曲”之一。我们以对这两个名字的拼贴重构来为本片命名《对照记:犹在镜中》,其用意很明显,就是试图穿过时间的尘雾,显影一段过往的生存场景,同时像张爱玲一样,用细腻的笔触描摹细节,重建旧上海的社会生活细节,从而映现背后的大上海沧桑变迁;也像伯格曼一样,利用“镜”的意象,探讨影像与人的关系,探寻影像背后的精神世界。所以,这部纪录片,是细节着手,前景清晰,背景宽阔,影调迷离又景深悠远的一张“上海肖像”。影片的主题关于“记忆与灵魂”。后来,我在影片开场特地引用了伯格曼的一句话: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犹在镜中。于是我们将不得不与自我面对面相逢。
其实,照片是镜子、城市空间也是镜子,微博空间何尝不是镜子?建构本片时空的核心元素,是两个物化角色:照片与微博。正如《天堂电影院》将对电影放映术的技术性回顾融入叙事,和《海上钢琴师》对早期录音技术的致敬和场景重建,我们以一种“工具理性”,将微博作为人际交流新方式的样本进行叙事性观照,同时对摄影术进入城市化生活和介入个人记忆的历史轨迹作知识考古和微观梳理。这样,用视听语言来呈现以“微博”为平台的当代人,与以“旧照片”为平台的民国时代的另一群人之间形成的对话关系。
《对照记·犹在镜中》官微开通的同一天,我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中呼叫:80年前,一群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因选择同一个照相馆留影,于是他们以影像的方式相逢相守直到今天。80年后,我们在微博空间萍水相逢,以虚拟的方式每日渔歌互答。有没有兴趣我们一起,去跟80年来留在相纸上的那些面孔say hello?去问问他们是否别来无恙?敬请关注我们的微博互动纪录片@对照记_犹在镜中
第二天,我再度在微博中阐释互动概念的核心价值:在人所生产的诸多痕迹中,某些并非为了保存记忆而是为了生存所需,比如一件陶器。但它们却自动传递着记忆,于是有了考古学。照相术的诞生让人们拥有一个更直观的记忆载体。社交网络的出现更以秒为单位建构着当下公共记忆体系。我们的@对照记_犹在镜中 试图以微博空间为一个整体去触摸一段尘封的记忆。
作为纪录片作者,我们将自己隐身于微博博友这一群体之中。最终,从微博空间中邀请了冷静理性曾获“荷赛”金奖的媒体人@陈庆港、生于上海书写上海的女作家@任晓雯、持续拍摄Discovery Shanghai主题的自由摄影师@席子-上海、旅美归沪的爵士音乐人@爵士猫儿和与犹太丈夫一起居住在上海的感性女孩@Lucy燕子 等几个博友来展开“对照寻人”的旅程。同时,我们联络了在微博中跟帖有见地,有情感的诸多博友,一一征集他们自己朗读跟帖内容的音频,如百川归海般汇集成一个“话语场”,后来也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搭建了一个视觉上的“微博空间”。将微博群体作为一个回望历史的主体,以犹太照相馆的老照片为原点,站在今天网络时代的交流平台上,用纪录片方式外化一代人的“集体无意识”。
对80年前闯荡上海滩的犹太青年Sam Sanzetti足迹的追寻,对镜中人的辨认与寻访,渐渐浮出水面的人性故事,还有追寻过程中呈现的当代上海人的生活碎片……从微观处拼贴映现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沧桑今昔。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逐渐厘清了三个分集主题:第一集是“父亲的背影”。重点展开了两个关于父亲的人性故事。沈石蒂的继子第一次来到上海,缅怀曾带自己踏入摄影领域的继父。16岁失去父亲的陈景曦,60年后与父亲隔着镜框重逢于沈石蒂人像摄影展,陈景曦的父亲是民族资本家大生纱厂末任董事长陈葆初,如今年过七旬的他对着照片深情追忆父亲的爱。第二集“时间与爱情”。以文献和旧照片为线索,探究沈石蒂在上海以犹太人的精明和独特的艺术感觉在上海展开的事业图景,同时审慎的关注他在不同时期与三个截然不同的中国女性的情爱交往,以此映射时代的变迁。本集还讲述了镜中人“老克勒”周邦俊夫妇守望一生,为爱而天各一方的情感故事。还有曾在沈石蒂照相馆拍摄婚纱照的小职员沈亦男夫妇牵手一生的爱情。第三集“难忘的时光”。五十年代初,沈石蒂经历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后,设在茂名路的照相馆仍然红火。直到1954年公私合营,沈石蒂的摄影机留下了不少新中国初期一群上海人的音容笑貌。学音乐的女学生盛茵抱着手风琴留下了青春倩影;上海面粉大王孙家的后代,孙逊从出生到周岁,每个月都和母亲到沈石蒂照相馆留下欢乐的记忆;1954年秋,热恋中的陈立善曹莉贞到沈石蒂照相馆拍摄了订婚照,但等他们去拍结婚照时,照相馆已经随风而逝。我们还远赴特拉维夫,探询沈石蒂老人的晚景。 在镜中人沈亦男夫妇珍藏的一张照片背后,我们发现了一行英文:These may all turn to dust, yet the memories will never ever rust.(或许一切终将归于尘土,但记忆永不会锈蚀。)似乎正是印证本片的一个主题。最后,我把这句英文融进了自己写的主题歌词里:
往事如海
怎么打捞沉没的流年 荒芜的表情
父亲远去 雾中背影
城市如镜
依稀映出黑白的容颜 锈蚀的光阴
母亲 无言 家书的灰烬
These may all turn to dust,
yet the memories will never ever rust.
前尘 碎影
叹一代人的疼痛和忧伤
街灯 巷陌
寻你我的来路与归途
似在此岸 犹在镜中……
且行且拍
熟悉题材再出发
2012年6月,当得知在肯尼亚将有一艘古代中国的沉船被打捞上岸,我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2年前拍摄“南海I号”水下考古的经历还历历在目,这一次,我希望能再次通过水下摄像机,带回见证肯尼亚历史的考古证据。
然而,抵达肯尼亚后,我们却有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在去之前,我们查阅资料发现,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说法认为,15世纪,郑和船队的一部分船只在肯尼亚沿海登陆,船员从此在肯尼亚娶妻生子。抵达肯尼亚后,我们前往当年船只登陆的拉穆群岛,寻访中国人的后裔。然而,所有人拿出的物件,比如瓷碗、瓷盘,以及先民的墓碑等等线索,却都指向了另一个民族——阿拉伯人。
这一发现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中国人到底有没有到过肯尼亚、之后有没有留下来?阿拉伯人为什么会来、并在这里娶妻生子?这些问题直接指向肯尼亚的文化历史,作为以壮美风光和多样物种闻名的肯尼亚,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切入口,打开发现肯尼亚的新视角。
另一方面,我们也期待通过此次拍摄,为考古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现有的考古类纪录片,大多根据已知结论还原现场。然而我们的发现肯尼亚之旅没有终点,沉船的挖掘工作也远没有结束,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部《发现肯尼亚》的拍摄,因为我们想通过这部片子做一个全新的尝试,用进行时态的镜头呈现我们的发现之旅。
纪录片创作本身也是探索的过程,纪录片人要做的,就是代表观众去探索,然后把发现告诉观众,这就是纪录片的意义所在。我们的探索进行到哪儿,镜头就拍到哪儿。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不会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而我们在拍摄中,同样不知道,画面中呈现的一切都是进行时的、未知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与观众平等对话、共同探索,让观众与我们一起感受整个心路历程。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能待在肯尼亚的时间并不多,前后也就四个多月的时间。可是,将在肯的时间都用到极致绝对不是夸张。在肯尼亚,我们常常深入最原始的部落,到后来,自己跟当地人几乎都没什么区别,除了肤色。为了了解土著居民的历史,我们跑遍了整个村落,挨家挨户地询问有没有“家谱”一类记载家族历史的资料。果然被我们找到了肯尼亚最古老的家谱,上面记载了阿拉伯商人跑到了岛上,爱上了国王的女儿,然后就有了这个家族,这份资料甚至连在当地都鲜有人知。还有一次,我们想拍一个原生态的土著婚礼,现场很壮观,全村人都来了,可是没有摇臂怎么办?摄像师锯了一根铁棍,一头绑摄像机,一头挂电池,然后用一个支点撑着,效果跟专业的机器别无二致。
《发现肯尼亚》的水下拍摄由《人类星球》的团队完成,水下镜头清晰呈现了水下考古的具体过程和沉船细节,相信将给观众带来极大惊喜。同时,与国外团队的合作也对我触动极大,不仅仅因为他们先进的技术,更因为在合作结束后,他们告诉我“这次是拍摄最轻松的一次”。短短的一句话,让我看到了国内的水下摄影距离国际水平有多远,我们极尽所能想象到的水下画面,在他们看来,竟然再简单不过。当即,我们就决定要拓宽视野、迎面赶上,即使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要上下求索。
所有好看的画面、新奇的思路都是为了观众服务的。对于我们而言,发现肯尼亚的过程也是我们重新审视创作思路的过程。接下来的创作,我们将更加注重观众的收视体验,在所有的创作之前,都要强调一点,就是假设这个片子没有人会看。创作就必须考虑怎么样吸引到观众,让人们在做家务、聊天之余,可能扫到一眼电视上的纪录片镜头,他就想看下去。如果能达到这个效果,那么我们今天做的探索和创新,就有意义。
审美的历程:从京剧到《京剧》
80多年前,纽约百老汇最中心的第49街剧院,去掉一切布景装置的舞台空前简洁,700多名观众在等待着见证中国京剧登陆美国大陆,与美国文化的首次碰撞。在这时,没有人能预料到演出能否成功。
但是,当梅兰芳的水袖在空中舞出曼妙无比的曲线时,当他的手指如兰花绽放不断变幻出醉人的美时,当他在一笑一颦中传递出古典含蓄的东方气质时,整个美国都为之屏住了呼吸。
那一刻,所有文化的隔膜都消融了,在观众的眼里,只看到了那难尽其妙的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正如当时《纽约时报》的评论员赞扬的那样,“梅兰芳身穿华丽的戏装在舞剧中的表演,犹如中国古瓷瓶或挂毯那样优美雅致:使观众觉得自己是在跟一个历史悠久而成熟的奇妙成果相接触。”来自东方古老国度的古典艺术,就这样以最温柔的方式征服了现代美国。而那时,京剧还并没有真正摆脱它曾经低微的社会身份。
流水年华春去渺,时间转眼就到了二十一世纪。京剧这产生于古典社会的古典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处境,好坏参半,或者说尴尬得有些令人觉得啼笑皆非。这边厢,京剧已得到“国粹”的美誉,登上了高雅艺术的殿堂,那边厢,京剧与当代社会的隔膜,又仿佛是显而可见的事实,以至于常有人说,京剧的辉煌早已过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京剧的节奏早已落后于时代了,所以它的衰败是无可挽回的。但是,从近期八集纪录片《京剧》的制作、热播以及播出后引发的热议可见,根植于传统中国美学精神的京剧从来没有真正失去它的魅力。 正因为京剧从来没有离开过民众的生活,更没有离开过中外研究者的视野,以京剧为内容的纪录片不可谓不多,但大多是专题片,有的以演员为主题,如十集专题片《梅兰芳》;有的以引导观众欣赏京剧艺术为主,如专题片《怎样看京剧》;有的则注重展现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如专题片《粉墨春秋》等。但是,真正从全方位、尽可能全面地去呈现京剧在两百年间的发展历程的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京剧》尚属首部。
虽然只有两百年的发展史,但京剧从晚清到民国,从民国再到新中国,一路行来,风尘仆仆,有几多艰辛几多苦。对一般人而言,他们看得见的是京剧演员在舞台上的流光溢彩,有多少人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举手投足,需要多少汗水和泪水去养成;他们看得见的是今天被尊为“国粹”的京剧被供奉在艺术殿堂,受人膜拜,又有多少人知道它曾经被怎样轻贱过……《京剧》选择以整部京剧史为内容,正是希望通过尽可能客观地还原京剧所走过的历程,拂去淡淡的历史尘埃,让不熟悉京剧的观众看到华美背后的辛酸、辉煌背后的付出,让熟悉并热爱京剧的观众能更集中地随着镜头,去随着镜头一起追忆京剧的前生今世。
抱持着这样的初衷,为使更多人能更亲近京剧,《京剧》用了多视角的方式去呈现历史。在片中,既有客观历史资料的直接呈现,也有京剧研究者、京剧从业人员以及普通观众的口述,还有根据历史记述、以表演的方式还原历史情境等,不同的视野穿插交织,使得整部作品的讲述更加生动、有趣,在点点滴滴间将观众自然地带入历史之中。
此外,从细节上来看,《京剧》的制作者可谓煞费苦心,如八集的分集命名,均以传统京剧的剧目为名,这些剧目的意思又暗合着每一集的内容,熟悉京剧的观众看到集名,会有自然而然的亲切感,不熟悉的观众也可以望文知义,大致了解每一集的内容。如第七集《荒山泪·江湖》,从当年京剧艺人们跑码头演出开始讲起,涉及到当时戏班的习俗,演出时后台的各种规矩等,这些知识点对许多观众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而了解到这些之后,又会令人对当年京剧艺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切的同情。只有知道了京剧是如何在红尘中挣扎求生,如何藉由这些看似地位卑下的“戏子”们倾注心血才完成的脱胎换骨的改变,才能够激发出观者源自内心深处的敬意,并且由此明白为何京剧这一古典艺术能一直存活到今天,才能探明蕴藏在京剧中的民族性格:强韧的内心与温和的外在。最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京剧中总是以最美的方式呈现。如本文开篇所述,这种艺术的美,能穿越时空、跨越国界、消融文化的隔膜,直接达成心灵与心灵的契合与共鸣。正因为如此,京剧艺术不仅仅只属于中国人,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纪录片《京剧》的制作完成,也意味着京剧将有另一种更为便捷的途径抵达世界各地,以自己独特的不可取代的艺术魅力,去打动世界各地人们的心灵。
领航之势 锐不可当
推介会上,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对频道进行了全面介绍。他说,纪录频道通过中英文版两个频道面向中国和全球播出,拥有近8亿电视用户。“在中国,CCTV-9纪录频道是一个最大的纪录片播出、制作、合作、营销平台,被誉为‘中国纪录片行业的领导者’和‘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引擎’,因为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培育和发展一个健康、成熟、繁荣的纪录片市场。”
刘文透露,纪录频道已经成功凝聚了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制作力量,“20天后,我们将正式成立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和制作联盟,超过100家地方电视台和100家纪录片制作公司将加入其中,构建一个纪录片联合播出网。这将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通过这一全新的合作平台,我们将推动中国纪录片市场化进程,扶持更多的纪录片制作机构和团队。”他说,此举将不断释放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活力和市场活力,也为未来纪录频道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刘文表示,纪录频道开播两年多来,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纪录频道已经和英国广播公司、国家地理频道、法国国家电视集团、英国独立电视台、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奥地利国家广播集团签署了纪录片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他说,通过节目购买、联合摄制、共同投资等多种方式开展的国际合作业务,使纪录频道与世界各地的纪录片制作机构建立了联系,成为朋友,实现了市场和口碑的双赢。
原创新片 异彩纷呈
推介会上,纪录频道推出了10部最新原创纪录片。它们当中,有去年火爆荧屏、引发全民热议的《舌尖上的中国》,目前已经行销到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其第二季将于2014年初面世;有表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交融和碰撞的《茶》、《丝路》、《瓷路》和《牡丹》,这几部纪录片均为全球拍摄;讲述中非第一次联合考古的《发现肯尼亚》,以微博寻人为出发点描绘上海沧桑今昔的《对照记·犹在镜中》,这两部纪录片的镜头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体味那一份厚重的历史感;还有极具中国风情的《丹顶鹤》、《京剧》、《园林》,《丹顶鹤》记录了中国独有的野生丹顶鹤的成长之路,《京剧》和《园林》则以精美的影像和生动的故事,展示了中国京剧艺术和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这些纪录片,取材不同,风格各异,但都是以国际化的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国际合作 重磅出击
除原创纪录片外,一批由纪录频道与国际电视机构联合打造的纪录片也在推介会上亮相。其中,有纪录频道与英国广播公司联合摄制的《改变地球的一代人》、《生命的奇迹》、《非洲》和《隐秘王国》;与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摄制的《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与日本NHK、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联合摄制的《生命的力量》第二季;与中国五洲传播中心联合摄制,英国True North公司承制的《中国创意》;有由纪录频道全额投资,分别由英国River Film公司、美国云霄公司承制的《云和梦之间》及《金山》;与奥地利国家广播集团、法国ARTE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番茄的胜利》;与法国国家电视集团、奥地利国家广播集团等机构联合摄制,法国Kwanza公司承制的《喜马拉雅大淘金》;与法国Kwanza公司合作的《红酒之路》等。《喜马拉雅大淘金》是纪录频道成立以来完成的首部国际联合摄制作品,斩获了多项国际奖项,在法国、德国和奥地利均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今年春节期间,《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在央视及国家地理频道亚洲所属26个频道播出,受到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评价;6月该片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接下来还将在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地理频道播出。而《非洲》一片也已在英国播出,创造了收视奇迹,今年8月将登陆央视,与中国观众见面。
奥地利国家广播集团自然与科学部总监安德鲁·所罗门先生介绍了与纪录频道合作的纪录片《番茄的胜利》,他称该片“用番茄将欧洲与中国连接在一起”,希望它播出后在中奥两国都能受到关注。他表示,希望以此片为开端,与纪录频道开启更多的合作项目。法国Kwanza公司本杰明·泰尔尼克先生说,与纪录频道首次合作的《喜马拉雅大淘金》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而再次合作的纪录片《红酒之路》,将以国际化的视角展示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他说:“与纪录频道继续合作,我感到非常高兴。”
据刘文介绍,纪录频道成立后已启动了16部、70余集的联合摄制纪录片项目,频道为此每年都会投入1000多万美元。他说,纪录频道希望在更广泛范围的纪录片题材上与国际同行展开合作。“在央视纪录频道原创的纪录片项目中,我们期待更多的特种摄影、特效制作、音乐制作等国际专业团队加入。”他表示相信,通过这些国际联合摄制项目的发布,会进一步拓展纪录频道国际合作的空间,提升纪录频道的国际影响力。
据悉,25日由纪录频道承办的本届阳光纪录片节“决策者”晚宴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纪录频道还将展开一系列的推介和交流活动。
穿过镜子:猜猜寻,声声慢
2011年10月24日14点11分, ID为“以色列在中国”的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今天开始我们会陆续放上一些老照片,所有照片都是一名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一个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的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 我们的故事正是从这里开始。
无意之间在读到这条微博之后,我的目光就被“以色列在中国”陆续发布的一张张带着时间痕迹的黑白旧照片深深吸引,似乎看见上海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在微博之海中渐渐显影。而那些来自互联网深处的各色博友的赞许、怀旧、感叹、辨认……构筑成一座话语与观点的花园,甚至迷宫。80年前,一群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因选择同一个照相馆留影,于是他们以影像的方式相逢相守直到今天。80年后,我们在微博空间终日厮守,仿佛同处一个社区。隔着时代,人们借助信息时代的技术环境穿越了时空的阻碍,而可以与照相簿里的父辈、祖辈相望、对话。这一切,让既是微博博友,又是影像生产者的我,瞬间被某种无形的能量场所捕获所笼罩所震动。寻找、重认、追忆、回望、对话、时光、城市、影像、人生……这些关键词与自己多年来关于纪录片关于影像关于公众记忆关于知识考古关于历史书写的经验与思考迅速产生化学反应。很快,我把一份选题报告提交给CCTV纪录频道,得到认可后,一部源自微博的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在微博中浮出水面。
2012年8月11日,《对照记·犹在镜中》纪录片官方微博发布了第一条微博:我们在此相遇,仿佛同处于柏拉图的洞穴里,望着世界的投影。随着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摄于1927年至1957年间的一批张肖像照亮相微博空间,那些优雅、淡定的面孔隔着时间的烟尘重新显影,一段上海往事渐渐浮出历史地表。我们将以此为线索摄制一部微博互动纪录片,请你和我们一起踏上对照寻人的旅途。
《对照记》是张爱玲晚年对着自己历经离乱所剩下的私人照相簿,所写的一本回忆文字。《犹在镜中》是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信仰三部曲”之一。我们以对这两个名字的拼贴重构来为本片命名《对照记:犹在镜中》,其用意很明显,就是试图穿过时间的尘雾,显影一段过往的生存场景,同时像张爱玲一样,用细腻的笔触描摹细节,重建旧上海的社会生活细节,从而映现背后的大上海沧桑变迁;也像伯格曼一样,利用“镜”的意象,探讨影像与人的关系,探寻影像背后的精神世界。所以,这部纪录片,是细节着手,前景清晰,背景宽阔,影调迷离又景深悠远的一张“上海肖像”。影片的主题关于“记忆与灵魂”。后来,我在影片开场特地引用了伯格曼的一句话: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犹在镜中。于是我们将不得不与自我面对面相逢。
其实,照片是镜子、城市空间也是镜子,微博空间何尝不是镜子?建构本片时空的核心元素,是两个物化角色:照片与微博。正如《天堂电影院》将对电影放映术的技术性回顾融入叙事,和《海上钢琴师》对早期录音技术的致敬和场景重建,我们以一种“工具理性”,将微博作为人际交流新方式的样本进行叙事性观照,同时对摄影术进入城市化生活和介入个人记忆的历史轨迹作知识考古和微观梳理。这样,用视听语言来呈现以“微博”为平台的当代人,与以“旧照片”为平台的民国时代的另一群人之间形成的对话关系。
《对照记·犹在镜中》官微开通的同一天,我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中呼叫:80年前,一群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因选择同一个照相馆留影,于是他们以影像的方式相逢相守直到今天。80年后,我们在微博空间萍水相逢,以虚拟的方式每日渔歌互答。有没有兴趣我们一起,去跟80年来留在相纸上的那些面孔say hello?去问问他们是否别来无恙?敬请关注我们的微博互动纪录片@对照记_犹在镜中
第二天,我再度在微博中阐释互动概念的核心价值:在人所生产的诸多痕迹中,某些并非为了保存记忆而是为了生存所需,比如一件陶器。但它们却自动传递着记忆,于是有了考古学。照相术的诞生让人们拥有一个更直观的记忆载体。社交网络的出现更以秒为单位建构着当下公共记忆体系。我们的@对照记_犹在镜中 试图以微博空间为一个整体去触摸一段尘封的记忆。
作为纪录片作者,我们将自己隐身于微博博友这一群体之中。最终,从微博空间中邀请了冷静理性曾获“荷赛”金奖的媒体人@陈庆港、生于上海书写上海的女作家@任晓雯、持续拍摄Discovery Shanghai主题的自由摄影师@席子-上海、旅美归沪的爵士音乐人@爵士猫儿和与犹太丈夫一起居住在上海的感性女孩@Lucy燕子 等几个博友来展开“对照寻人”的旅程。同时,我们联络了在微博中跟帖有见地,有情感的诸多博友,一一征集他们自己朗读跟帖内容的音频,如百川归海般汇集成一个“话语场”,后来也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搭建了一个视觉上的“微博空间”。将微博群体作为一个回望历史的主体,以犹太照相馆的老照片为原点,站在今天网络时代的交流平台上,用纪录片方式外化一代人的“集体无意识”。
对80年前闯荡上海滩的犹太青年Sam Sanzetti足迹的追寻,对镜中人的辨认与寻访,渐渐浮出水面的人性故事,还有追寻过程中呈现的当代上海人的生活碎片……从微观处拼贴映现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沧桑今昔。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逐渐厘清了三个分集主题:第一集是“父亲的背影”。重点展开了两个关于父亲的人性故事。沈石蒂的继子第一次来到上海,缅怀曾带自己踏入摄影领域的继父。16岁失去父亲的陈景曦,60年后与父亲隔着镜框重逢于沈石蒂人像摄影展,陈景曦的父亲是民族资本家大生纱厂末任董事长陈葆初,如今年过七旬的他对着照片深情追忆父亲的爱。第二集“时间与爱情”。以文献和旧照片为线索,探究沈石蒂在上海以犹太人的精明和独特的艺术感觉在上海展开的事业图景,同时审慎的关注他在不同时期与三个截然不同的中国女性的情爱交往,以此映射时代的变迁。本集还讲述了镜中人“老克勒”周邦俊夫妇守望一生,为爱而天各一方的情感故事。还有曾在沈石蒂照相馆拍摄婚纱照的小职员沈亦男夫妇牵手一生的爱情。第三集“难忘的时光”。五十年代初,沈石蒂经历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后,设在茂名路的照相馆仍然红火。直到1954年公私合营,沈石蒂的摄影机留下了不少新中国初期一群上海人的音容笑貌。学音乐的女学生盛茵抱着手风琴留下了青春倩影;上海面粉大王孙家的后代,孙逊从出生到周岁,每个月都和母亲到沈石蒂照相馆留下欢乐的记忆;1954年秋,热恋中的陈立善曹莉贞到沈石蒂照相馆拍摄了订婚照,但等他们去拍结婚照时,照相馆已经随风而逝。我们还远赴特拉维夫,探询沈石蒂老人的晚景。 在镜中人沈亦男夫妇珍藏的一张照片背后,我们发现了一行英文:These may all turn to dust, yet the memories will never ever rust.(或许一切终将归于尘土,但记忆永不会锈蚀。)似乎正是印证本片的一个主题。最后,我把这句英文融进了自己写的主题歌词里:
往事如海
怎么打捞沉没的流年 荒芜的表情
父亲远去 雾中背影
城市如镜
依稀映出黑白的容颜 锈蚀的光阴
母亲 无言 家书的灰烬
These may all turn to dust,
yet the memories will never ever rust.
前尘 碎影
叹一代人的疼痛和忧伤
街灯 巷陌
寻你我的来路与归途
似在此岸 犹在镜中……
且行且拍
熟悉题材再出发
2012年6月,当得知在肯尼亚将有一艘古代中国的沉船被打捞上岸,我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2年前拍摄“南海I号”水下考古的经历还历历在目,这一次,我希望能再次通过水下摄像机,带回见证肯尼亚历史的考古证据。
然而,抵达肯尼亚后,我们却有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在去之前,我们查阅资料发现,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说法认为,15世纪,郑和船队的一部分船只在肯尼亚沿海登陆,船员从此在肯尼亚娶妻生子。抵达肯尼亚后,我们前往当年船只登陆的拉穆群岛,寻访中国人的后裔。然而,所有人拿出的物件,比如瓷碗、瓷盘,以及先民的墓碑等等线索,却都指向了另一个民族——阿拉伯人。
这一发现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中国人到底有没有到过肯尼亚、之后有没有留下来?阿拉伯人为什么会来、并在这里娶妻生子?这些问题直接指向肯尼亚的文化历史,作为以壮美风光和多样物种闻名的肯尼亚,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切入口,打开发现肯尼亚的新视角。
另一方面,我们也期待通过此次拍摄,为考古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现有的考古类纪录片,大多根据已知结论还原现场。然而我们的发现肯尼亚之旅没有终点,沉船的挖掘工作也远没有结束,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部《发现肯尼亚》的拍摄,因为我们想通过这部片子做一个全新的尝试,用进行时态的镜头呈现我们的发现之旅。
纪录片创作本身也是探索的过程,纪录片人要做的,就是代表观众去探索,然后把发现告诉观众,这就是纪录片的意义所在。我们的探索进行到哪儿,镜头就拍到哪儿。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不会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而我们在拍摄中,同样不知道,画面中呈现的一切都是进行时的、未知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与观众平等对话、共同探索,让观众与我们一起感受整个心路历程。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能待在肯尼亚的时间并不多,前后也就四个多月的时间。可是,将在肯的时间都用到极致绝对不是夸张。在肯尼亚,我们常常深入最原始的部落,到后来,自己跟当地人几乎都没什么区别,除了肤色。为了了解土著居民的历史,我们跑遍了整个村落,挨家挨户地询问有没有“家谱”一类记载家族历史的资料。果然被我们找到了肯尼亚最古老的家谱,上面记载了阿拉伯商人跑到了岛上,爱上了国王的女儿,然后就有了这个家族,这份资料甚至连在当地都鲜有人知。还有一次,我们想拍一个原生态的土著婚礼,现场很壮观,全村人都来了,可是没有摇臂怎么办?摄像师锯了一根铁棍,一头绑摄像机,一头挂电池,然后用一个支点撑着,效果跟专业的机器别无二致。
《发现肯尼亚》的水下拍摄由《人类星球》的团队完成,水下镜头清晰呈现了水下考古的具体过程和沉船细节,相信将给观众带来极大惊喜。同时,与国外团队的合作也对我触动极大,不仅仅因为他们先进的技术,更因为在合作结束后,他们告诉我“这次是拍摄最轻松的一次”。短短的一句话,让我看到了国内的水下摄影距离国际水平有多远,我们极尽所能想象到的水下画面,在他们看来,竟然再简单不过。当即,我们就决定要拓宽视野、迎面赶上,即使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要上下求索。
所有好看的画面、新奇的思路都是为了观众服务的。对于我们而言,发现肯尼亚的过程也是我们重新审视创作思路的过程。接下来的创作,我们将更加注重观众的收视体验,在所有的创作之前,都要强调一点,就是假设这个片子没有人会看。创作就必须考虑怎么样吸引到观众,让人们在做家务、聊天之余,可能扫到一眼电视上的纪录片镜头,他就想看下去。如果能达到这个效果,那么我们今天做的探索和创新,就有意义。
审美的历程:从京剧到《京剧》
80多年前,纽约百老汇最中心的第49街剧院,去掉一切布景装置的舞台空前简洁,700多名观众在等待着见证中国京剧登陆美国大陆,与美国文化的首次碰撞。在这时,没有人能预料到演出能否成功。
但是,当梅兰芳的水袖在空中舞出曼妙无比的曲线时,当他的手指如兰花绽放不断变幻出醉人的美时,当他在一笑一颦中传递出古典含蓄的东方气质时,整个美国都为之屏住了呼吸。
那一刻,所有文化的隔膜都消融了,在观众的眼里,只看到了那难尽其妙的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正如当时《纽约时报》的评论员赞扬的那样,“梅兰芳身穿华丽的戏装在舞剧中的表演,犹如中国古瓷瓶或挂毯那样优美雅致:使观众觉得自己是在跟一个历史悠久而成熟的奇妙成果相接触。”来自东方古老国度的古典艺术,就这样以最温柔的方式征服了现代美国。而那时,京剧还并没有真正摆脱它曾经低微的社会身份。
流水年华春去渺,时间转眼就到了二十一世纪。京剧这产生于古典社会的古典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处境,好坏参半,或者说尴尬得有些令人觉得啼笑皆非。这边厢,京剧已得到“国粹”的美誉,登上了高雅艺术的殿堂,那边厢,京剧与当代社会的隔膜,又仿佛是显而可见的事实,以至于常有人说,京剧的辉煌早已过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京剧的节奏早已落后于时代了,所以它的衰败是无可挽回的。但是,从近期八集纪录片《京剧》的制作、热播以及播出后引发的热议可见,根植于传统中国美学精神的京剧从来没有真正失去它的魅力。 正因为京剧从来没有离开过民众的生活,更没有离开过中外研究者的视野,以京剧为内容的纪录片不可谓不多,但大多是专题片,有的以演员为主题,如十集专题片《梅兰芳》;有的以引导观众欣赏京剧艺术为主,如专题片《怎样看京剧》;有的则注重展现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如专题片《粉墨春秋》等。但是,真正从全方位、尽可能全面地去呈现京剧在两百年间的发展历程的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京剧》尚属首部。
虽然只有两百年的发展史,但京剧从晚清到民国,从民国再到新中国,一路行来,风尘仆仆,有几多艰辛几多苦。对一般人而言,他们看得见的是京剧演员在舞台上的流光溢彩,有多少人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举手投足,需要多少汗水和泪水去养成;他们看得见的是今天被尊为“国粹”的京剧被供奉在艺术殿堂,受人膜拜,又有多少人知道它曾经被怎样轻贱过……《京剧》选择以整部京剧史为内容,正是希望通过尽可能客观地还原京剧所走过的历程,拂去淡淡的历史尘埃,让不熟悉京剧的观众看到华美背后的辛酸、辉煌背后的付出,让熟悉并热爱京剧的观众能更集中地随着镜头,去随着镜头一起追忆京剧的前生今世。
抱持着这样的初衷,为使更多人能更亲近京剧,《京剧》用了多视角的方式去呈现历史。在片中,既有客观历史资料的直接呈现,也有京剧研究者、京剧从业人员以及普通观众的口述,还有根据历史记述、以表演的方式还原历史情境等,不同的视野穿插交织,使得整部作品的讲述更加生动、有趣,在点点滴滴间将观众自然地带入历史之中。
此外,从细节上来看,《京剧》的制作者可谓煞费苦心,如八集的分集命名,均以传统京剧的剧目为名,这些剧目的意思又暗合着每一集的内容,熟悉京剧的观众看到集名,会有自然而然的亲切感,不熟悉的观众也可以望文知义,大致了解每一集的内容。如第七集《荒山泪·江湖》,从当年京剧艺人们跑码头演出开始讲起,涉及到当时戏班的习俗,演出时后台的各种规矩等,这些知识点对许多观众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而了解到这些之后,又会令人对当年京剧艺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切的同情。只有知道了京剧是如何在红尘中挣扎求生,如何藉由这些看似地位卑下的“戏子”们倾注心血才完成的脱胎换骨的改变,才能够激发出观者源自内心深处的敬意,并且由此明白为何京剧这一古典艺术能一直存活到今天,才能探明蕴藏在京剧中的民族性格:强韧的内心与温和的外在。最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京剧中总是以最美的方式呈现。如本文开篇所述,这种艺术的美,能穿越时空、跨越国界、消融文化的隔膜,直接达成心灵与心灵的契合与共鸣。正因为如此,京剧艺术不仅仅只属于中国人,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纪录片《京剧》的制作完成,也意味着京剧将有另一种更为便捷的途径抵达世界各地,以自己独特的不可取代的艺术魅力,去打动世界各地人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