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师钢琴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vin10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立德树人的语境下,思政教育渗透在高校人文社科的各个专业领域,音乐作为一门传递美的艺术,承载着美育的功能与使命。本文以高师钢琴课程与思政育人相融合的角度展开分析,探讨高师钢琴课程引入思政育人模式的意义、实施现状,提出高师钢琴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旨为推动高师院校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扎实学识、富有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的新一代基层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立德树人  思政  高师钢琴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083-03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工具,对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决定性作用。音乐,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因此,音乐在人的道德修养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能够促使人格的完善发展。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是每位学生敲开音乐之门的钥匙,学习钢琴是每位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也是必修课,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美育观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中,把“立德树人”的思政育人理念融入钢琴技能的学习中,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爱国热情,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高师钢琴课程引入思政育人模式的意义
   (一)钢琴课程在德育思政育人模式下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高校课程中,艺术类钢琴课担负着音乐专业学生的美育工作,在培养学生聆听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基础上,对个体与群体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道德意识和人格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科学认识和发掘高校钢琴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对于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形成具有特殊及深远的意义。
   (二)高师钢琴课堂引入德育思政的重要性
  高师钢琴课堂引入思政的意义,旨在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技能与表现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重奏合作能力,在原有钢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个人演奏技巧以及钢琴演奏教学理论水平,并加强其与他人的合作能力。通过参与教师的辅助教学,与声乐学生的伴奏合作,与他人的重奏合作,形成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的教学素养,从而获得从事社会机构的钢琴教学、中小学音乐课堂及第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与教育研究能力。同时,在钢琴课堂中引入优秀中国钢琴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师钢琴课程与德育思政育人模式融合的现状
   (一)过分强调技术训练
   高师钢琴课程主要以小组课的形式进行,以共性的讲解为主,辅以个性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在当前高师钢琴教学中,依然有部分老师带着传统钢琴一对一教学的理念进行小组课教学,过于重视演奏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听觉与情感体验的关注,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的理解音乐的内涵,无法在音乐中形成有效沟通,交流的根本都集中在钢琴的理论内容和实践认知层面,缺乏合理、系统的分析。
  (二)中国特色钢琴作品的涉猎较少
  笔者通过对国内常用高师钢琴教材进行了调查分析,可见教材中大部分以传统的程度等级进行曲目学习的划分,每个级别分别设有练习曲、复调乐曲、大型乐曲、小型乐曲等四部分。以高等音樂(师范)院校钢琴公共课分级教程《钢琴独奏曲选(上)》为例,在每个级别的曲目中,不同的体裁均有涉及少量中国作品。例如在五级的曲目中,练习曲共有12首,其中中国作品1首,为贵州民歌改编曲;复调乐曲共7首,其中中国作品1首,为北方民歌改编曲;大型乐曲共7首,无中国作品;中小型乐曲共12首,其中中国作品2首,均为民歌改编曲。
   由此可见,中国钢琴作品已开始有所重视,但在教材中的体现依然略显匮乏,特别是富含中国特色的戏剧、器乐改编曲很少,具有历史性意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品也极少涉猎,创新性的中国作品甚至在教材中没有体现。
   (三)缺乏合作艺术作品的引导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它有着宽广的音域、固定的音高,操作简单,按下琴键就能发出声音,用它可以演奏出整个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因此,它的包容性非常强,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为任何乐器甚至人声合奏。但在国内的钢琴教学中,常常只把它当作一门独奏乐器来看待,很少涉猎合奏艺术作品。
  三、高师钢琴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
  纵观上述国内高师钢琴课堂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现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对比式学习
  1.历史文化知识的对比学习
  西方音乐文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长达6世纪的发展与沉淀,能流传至今的作品必定代表着时代的印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极富学习研究的价值;同样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域、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歌、乐器,每一首音乐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一段意义深远的故事。通过对历史文化背景的对比学习,了解中西方音乐在曲式、和声运用上的异同,为后续学习作品奠定基础。
  2.同类题材的中西方作品的对比学习
  中西方音乐作品创作题材是存在共性的,有以同类自然景色为题材创作的、有以同类历史事件为主题创作的,可以通过对比学习的方式,更好地了解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异同。
   (1)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创作的作品
   在中西方音乐创作中,有许多作品都在描绘同类的主题:例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德彪西贝加莫组曲中的《月光》与中国作品陈培勋的《平湖秋月》、王建中的《彩云追月》,这几首作品都是以“月”作为创作的题材,描写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湖面上的情景。通过对比学习这几首钢琴作品在创作手法和音乐内涵上的异同,剖析其中体现的德、法、中三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    (2)以历史事件为主题创作的作品
   在世界历史发展与变革过程中,经历过无数的战争与分裂,导致很多国家和人民家破人亡,同时也激发了很多身在异乡的艺术家们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与强烈的爱国之情。例如,在肖邦《第一叙事曲》和根据冼星海先生《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黄河钢琴协奏曲》中,均是以战争为主线创作出来的爱国主义巨作。通过这两首作品的对比学习,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音乐表达对祖国无尽的思念与热爱、描绘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悲伤之情上的异同,从而更好地了解中西方音乐情绪与艺术审美上的差异。
   (二)中国钢琴作品的深入学习
   1.传统钢琴作品的学习
  回顾中国当代钢琴音乐的历史,可见我们很多的创作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甚至突破了欧洲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的创作形式,同时吸纳了民族音乐的创作技法,采用了民间传统的音乐素材,丰富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形态,因此有大量经典的传统钢琴作品值得学习与赏析。根据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过程与体裁风格,可分为以下几个板块进行深入学习:
  (1)以创作时间为主线
   按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成熟程度、创作技法、风格气质特点划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30年代)、成熟时期(19世纪30年代-50年代)、繁荣时期(19世纪至今)。特别是成熟时期与繁荣时期,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拥有大量经典的钢琴作品。例如在成熟时期创作的作品,作曲家们的创作技法从单纯的模仿西方新古典主义、印象派等技法到寻求一种适合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新技法,如: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翟维的《花鼓》、桑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这些均是经典必学之作。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音乐方针指导下,用西洋乐器表现中华民族的风格与特点成了广大作曲家和钢琴家探索的方向,因此钢琴音乐创作也到达了繁荣时期。在短短几十年内,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如:陈培勋的《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卖杂货》;汪立三《蓝花花》《小奏鸣曲》;王建中《彩云追月》《云南民歌五首》;朱工一《序曲三首》等,都是值得让学生深入学习的优秀作品。
  (2)以地域文化为主线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域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底蕴,有属于自己的民间曲调和乐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时期,作曲家们的创作更多的转向了对民间音乐的改编上。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从民族地域为主线进行曲目的划分。例如:西域地区的钢琴作品,主要以西北、新疆地区作品为主;东北地区的钢琴作品;江南地区的钢琴作品;华南地区的钢琴作品,包括广东地区、闽南地区作品;西南地区的钢琴作品,包括云南、川藏地区作品。通过对比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民间音乐在不同地域中的差异,让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得以从理论向实践转化。
  (3)以改编曲为主线
   在中國经典钢琴作品中,有大量的作品为民族音乐改编曲,可分为民族器乐改编曲和民歌戏曲改编曲。因此,笔者认为在钢琴教学中可以把改编曲单独列为一个主线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由唢呐曲改编的《百鸟朝凤》时,学生可通过查找该作品的历史背景了解到中原地区的吹打乐合奏曲的音乐特点,通过观看不同的唢呐曲演奏版本,掌握该曲中滑音、装饰音和半音进行所表现的鸟鸣声。通过演奏民间音乐改编曲,让学生以实践检验理论。通过不断学习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不同乐器、不同民歌的奏(唱)法与音响效果,让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学习不再只停留在枯燥的教科书里,同时可以让中国传统文化与钢琴演奏相融合,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在钢琴音乐中的渗透。
   2.具有革命意义的作品学习
   纵观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许多艺术作品的出现是基于一定历史事件的发生而创作的。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延安颂》《黄河大合唱》等,均是具有革命意义的作品。随着2013年习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倡议以来,“一带一路”牵动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近年来,以“丝绸之路”为体裁创作的钢琴音乐成为新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作品。通过学习带有主题色彩的作品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本身的意义外,还能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局意识,真正做到思政教育与钢琴教学的相互融合。
   3.现代创新类作品的学习
  时间进入20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批新一代的作曲家走出国门,这个时期中国作曲的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较多。此时的西方现代音乐半音化、序列化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再后来无调性的发展,使音乐没什么可听性。因此,作曲家们不再局限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协和”与“悦耳”,而是融入了西方音乐的“不协和”,给中国音乐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例如张帅《三首前奏曲》,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这类现代创新作品的学习研究,能让学生深刻感受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魅力,不再只是崇洋媚外的认为西方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中国作品在国际化的音乐道路上正在不断迸发出属于我们的新活力,增进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爱国主义情怀。
   (三)合作艺术作品的融入
   高师院校培养的是新一代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者,是需要具有健全人格、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较强沟通能力的社会人。钢琴作为一件既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的乐器,在对学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师钢琴课堂中,应该更多侧重于以钢琴作为合奏乐器的理念进行教学引导,在练习好钢琴基本弹奏技术后,应增加钢琴重奏作品的教学力度,并引导学生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合作,例如声乐、器乐、乐队等,训练学生具有一双互相倾听的耳朵,深刻体会合作艺术的美。
   (四)以解说音乐会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
  解说音乐会指通过讲解与演奏相结合的形式,带领观众赏析音乐背后意义的音乐会形式,符合师范生“站稳讲台、兼顾舞台”的培养目标,从真正意义上训练学生的讲授能力与演奏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教育政策背景下,高师音乐院校思政育人与钢琴课堂的相互融合势在必行。在钢琴教学中,可以通过中西方音乐文化背景的对比学习、加大深入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力度和广度,增加钢琴合作艺术作品的实践,特别是钢琴重奏作品和器乐作品合奏的演奏能力,最后以解说音乐会的形式呈现教学成果,以“立德树人”的思政育人理念贯穿钢琴课程的教学当中,全面培养“站稳讲台,兼顾舞台”的优秀基础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彧.“思政”视域下德育与大学钢琴教学的融合措施分析[J].北方音乐,2020(05).
  [2]邹琳琳,昌进.钢琴文献——中国经典钢琴曲目之“立德树人”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4):23-25.
其他文献
1931年,Steven.S.Kistler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共聚扩散气凝胶与果冻》(Coherent expanded aerogels and jellies)的论文,业界以此作为气凝胶诞生的标志。气凝胶已经历3次产业化浪潮,当前正处于以我国企业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化浪潮中。随着气凝胶工艺成本的降低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气凝胶企业成功开拓了工业设备管道节能、新能源汽车安全防护、轨交
针对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在深入分析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热爱劳动和立志报国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传统古筝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迫切的需要转变古筝教学模式。本研究主要介绍了SPOC教学模式,分析了我国高师古筝教学的现状,对高师古筝SPOC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改善高师古筝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师古筝 SPOC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J6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113-
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同时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发扬的重要场地,需要传承并创新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本文通过探讨民族音乐文化
就科研学术共同体而言,学术伦理规范的内在约束才是解决科研诚信缺失的根本之道。因此,学术诚信问题应在学术伦理的框架之下展开研讨,而践行学术伦理必须要有学术共同体普遍
文章从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对医院的影响入手,总结医院在信息处理、医疗服务、医院管理方面的变化,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探究大数据环境下联合云计算技术的医院信息化转变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大环境中,学术图书出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积极应对、寻求长足发展,是需要广大出版人认真思考的问题。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面临着前期投入和维护成本大
国际油价冲高回落。上旬,美国通过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沙特石油设施遭袭导致市场担忧石油供应中断,“欧佩克+”产油国达成4月保持产量不变协议,油价接近70美元关口,创2019年5月以来高点。中旬,美商业原油库存连续数周上升,沙特官方宣布该国原油设施和生产未受影响,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下调2021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测,欧洲新一轮疫情封锁措施令市场担忧需求前景,油价回调。下旬,因“长赐”号集装
为进一步加强海事数据管理工作,提高海事数据质量和共享使用水平,采用对直属海事系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海事数据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现阶段海事数据在完整性、准确性、一
摘要:《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经典的音乐电影,极具思想和艺术价值,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爵士钢琴音乐独具的艺术魅力。同时,钢琴音乐推动了电影剧情,并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浅析了《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音乐的特点,并对《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音乐进行了演奏分析和艺术探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 音乐 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