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qwerty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走红地毯去领奖的时候,我就故意走快一点,显示我还没老,还能干点事。”84岁的钟南山对广州医科大学的学生们说。他想要体现中国人的面貌,体现医生的面貌,体现广医人的面貌。
  84 岁,对于普通人来说,已到颐养天年的年龄,应该过上“悠然见南山”的退休生活。然而,鹤发童颜的钟南山,依然奋战在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的一线,依然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
  谈起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他哽咽;谈起检测试纸有望绿色通道审批,他笑了;看到会诊的患者病情反复,他皱眉;看到会诊的患者有好转,他开颜。而最牵动他的心的,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展的消息。
  在那段禁封的日子里,钟南山哭了、钟南山笑了、钟南山的“萌”、钟南山的“羞涩”……他的每个表情都成为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上了各社交媒体的热搜。在这场疫情的大浪里,他成了国民心里的“风向标”和“定海神针”。
  “我叫钟南山,是一名胸肺科呼吸科医生。”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简单谦逊地自我介绍。
  南京有座钟山,所以父亲给他起名“钟南山”,“希望我像大山一样历经风雨依然屹立”。在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讲台上,他介绍了他名字的由来。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梦回吹角连营
  “钟南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源于2003年的非典。当时67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的组长。钟南山带头进入重症隔离监护室,亲自检查每一位病人的口腔。“我们本来就是搞呼吸病研究的,抗击非典就是天职,正像排雷的碰到了地雷阵,你不上谁上?”
  面对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疾病,钟南山以其专业学养和丰富经验,否定了“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非典并不可怕,它可防、可治、可控”,他的话让公众吃了定心丸。钟南山还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都送到我这里”。在他的指挥下,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这套方案后来被多家医院采用,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
  敢于下这个判断,是因为钟南山“查看过每一个病人的口腔”。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你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则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确定了非典的性状,从而为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和他的研究团队日夜攻关,终于在短时间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办法,为降低病亡率、提高治愈率做出了突出贡献。
  面对过往的荣誉,钟南山总说自己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然而,就是这个无比平凡的大夫,无论是面对非典还是新冠肺炎,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每一次面对公众发声,总能以医者的专业和担当传递信心和安全感。
  沙场秋点兵
  “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钟南山院士劝大家暂时不要前往武汉,自己却踏上了“逆行”的列车。
  1月18日至21日,广州、武汉、北京……4天,上千公里,钟南山义无反顾地赶往抗疫最前线。行程紧凑的96小时里,84岁的他没说一句累。
  奔赴武汉当天恰逢春运,机票已买不到了,钟南山和助手坐在火车餐车上。一坐定,钟南山便马上拿出文件来研究。他闭目养神的片刻,被助手拍了下来。
  照片里,钟南山花白的头发、疲惫的神情让无数人泪目。但他奔向一线的步伐,从未停歇。
  1月19日,钟南山参与武汉疫情研讨的会议后,立即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疾控中心实地走访调研。当天,钟南山又从武汉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1月20日,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后,钟南山于21时30分接受了白岩松的连线采访。
  “新型冠状病毒可人传人,预防和控制最有效的办法是早发现、早诊断,还有治疗、隔离。”钟南山的话清晰有力,首次面对公众肯定了“人传人”的现象。权威专家的判断一锤定音,改变了中国防治新冠肺炎的策略。
  “钟南山说动才能动”,老百姓对钟南山的信任,与他的敢医敢言和科学态度分不开。“目前只有有效药,没有特效药”,“临床试验可以加快绿色通道,但必须走程序”……在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暴发之际,钟南山都勇担大局,毫无畏惧,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从百姓的角度解决民生难题。
  “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最大人权的表现。”9月1日,今年《开学第一课》开播,钟南山院士这几段话让人潸然泪下。
  17年前,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钟南山一句“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让重症患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钟南山带领團队继续啃最难的重症“硬骨头”。他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弓如霹雳弦惊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障下水道通畅非常重要!”2月18日,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特别强调预防下水道传播病毒。这一个重要提醒,来自于钟南山团队科研的一个新突破——在新冠肺炎患者粪便及尿液中分离出活毒株。
  疫情下,科研应急攻关无异于与病毒“抢时间”。钟南山带领团队,成为战疫科研“急先锋”。
  他们开展了病毒溯源研究和首个全国范围的新冠临床特征研究,为临床准确认识和科学诊治新冠肺炎提供重要依据;建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鼠动物模型,为疫苗研发打下基础;开展了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肺炎研究;研发了咽拭子采样机器人……
  疫情下,钟南山带领团队先后获得部级科研立项5项、省级科研16项、市级5项,牵头开展新冠应急临床试验项目41项,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SCI文章20篇,授权专利6项,牵头完成新冠相关疾病指南3项,牵头完成新冠相关论著2部。   “做科研,要‘顶天’也要‘立地’。”钟南山说:“‘顶天’就是要抓住国际前沿理念、攻关国家急需的项目;‘立地’就是要能解决老百姓的需求,研发出对老百姓有效、安全、价廉、方便的器械和药物。”
  “第一次开会时,钟院士就强调‘治疗第一、科研第二’,所有的研究都要为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服务,并提出‘共享’科研成果的倡议。”受钟南山的影响,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新检测技术中心负责人丛锋将成功表达出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表达菌株,无偿提供给科研院校和生物医药公司。
  “万一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药物和疫苗研发必须走在前面。”钟南山多次参加全国疫苗研发项目的评审、研发进展汇报会。大部分开会的时间都到凌晨了。钟南山的口头禅是“说话要有根据”。每次参加会议,他都是自己整理材料,拟写发言提纲。对所有的攻关项目和重点病例,他都要求自己做到了解最新的进展,掌握最详尽的资料。
  126天的抗疫历程,钟南山带领团队一边进行临床救治,一边进行科研攻关。成功从临床样本、粪便及尿液中分离出活毒株。开展首个全国范围的新冠临床特征研究。建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鼠动物模型……
  “我就是一个联络人,趁现在讲话还有点用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推动一些对抗疫有利的工作。”在疫情期间钟南山面对媒体的采访时这样说。
  2月16日,钟南山接到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进行视频连线会议的通知,需要讨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会议从上午 9 点一直开到下午 1 点半。
  在会议过程中,钟南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想听听武汉专家的意见”,在讨论产生分歧的时候,钟南山最重要的参考意见来自武汉会场的专家,因为他说,武汉的专家在第一线,最有体会、最有发言权。
  四个半小时,两百七十分钟,钟南山与视频连线的专家们全程在线,没有一秒的缺席。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换,在这个冷冷的日子里,燃起了温暖的火焰,为武汉送去光明与温暖。
  钟南山吃午餐,一般不是在中午 12 点,而是在完成任务之后。于是,那天的午餐时间是下午两点。
  下午的工作,开始于 4 点,结束于晚上 8 点。四个小时的时间,被一个接一个的会议讨论和电话占满。
  与疫情抗争的钟南山,可以说是废寝忘食的,而那时最著急、最担心的人是他的夫人:“都 9 点了还没回来,昨晚也是 9 点多才吃饭,这样搞法身体怎么行呢!”电话那头他的夫人着急得坐卧不安。钟南山与夫人的互动,最多的或许就是每天催促他回家吃饭。
  9 点半会议结束,看到夫人数个未接来电,钟南山哈哈大笑:“她该在家里呱呱叫了吧?”助理问钟南山:“这么晚了,您饿吗?”钟南山回答说:“已经习惯了很晚才吃饭,不饿。”
  赢得生前身后名
  钟南山所在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创造了零感染、零死亡的纪录。近日,该院一位使用体外膜肺(ECMO)辅助支持长达111天、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150天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康复出院,创造了“世界奇迹”。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9月6日发表了题为《将为世卫组织评估各国抗疫措施的“中国英雄”》的报道,钟南山被世卫组织选入专家委员会,负责在10月份提交评估各国和世卫组织采取的抗疫措施效果的首份报告。
  “疫情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控制住,才算真正控制住。”钟南山强调,我们更需要国际间更大的合作。这是一个人类的疾病,不是一个国家的疾病。非典时,钟南山同样旗帜鲜明地提出国际大协作理念,“这是人类的疾病,需要综合各国优秀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钟南山不仅为国内的疫情防控立下汗马功劳,也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积极贡献力量。他先后参与了32场国际远程连线,与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度、西班牙、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3个国家的医学专家及158个驻华使团代表深入交流探讨,分享中国经验,开展国际合作,毫无保留地传授中国新冠救治的成功经验,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贡献“中国方案”,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钟南山牵头制定的国家层面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国家指南”不仅成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很多国家提供了借鉴价值。
  在钟南山看来,“共和国勋章”是党和国家对全体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充分肯定,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持续攻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是我们医者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是我们医者的使命。”
  钟南山说,表彰大会他和习主席握手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习主席,我要请战”。
  “我们有个愿望,希望把中国抗疫工作继续进行下去,现在只是第一阶段,疫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要有个思想准备,大概得好几年,哪怕它消失也得好几年。”钟南山说,疫情涉及人类整个发展进步,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影响。“‘请战’的意思是,一定要参加平台建设,做好各方面准备,不管是诊断、治疗、预防还是疫苗。”
  钟南山称,此次受到的礼遇和荣誉不是对他一个人的,而是对整个医疗卫生界、防控系统人员极大的认可、肯定和尊重。
其他文献
“我就说,今天喜鹊怎么一个劲地叫,原来是我们家的贵人来到了呀!”  我们一行五人进院子后,正在家洗头的这家女主人,慌忙跑出来拉着帮扶干部的手这样说。  小雪节气刚过,一个冬日暖阳的下午,我们在灵宝市工商联主任科员杜花妮、副主席张晓的陪同下,前去他们帮扶的贫困村——灵宝市西闫乡水泉头村。  从焦村塬往北拐,一路下坡,往沟里下,干净的水泥路拐来拐去,时而对面来一辆车子,很轻松地会车。开车的杜主任说:“
期刊
盛夏时节,热浪滚滚,我们慕名来到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飞云乡闫崖头村采访。  只见这里果树成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一个个灰色的苹果袋子挂满枝头,像无数只升起风帆的小帆船,准备扬帆起航。大块大块土地整体连片,规模化经营的果品产业发展链条,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决胜2020,迈步小康,迫在眉睫,我仿佛看见苹果的笑脸在说:“朋友,您好!我带您去见我的主人,他好忙。”  在靠近东边的山坳,一片大约50
期刊
孙正午,男,现年62岁,中共党员,主治医师,现任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康骨医院院长。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大家公认的好医生、好院长;在家里,他是一位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他的父母雙亲都经历过战乱、饥荒等无数的苦难岁月。两位老人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在那艰苦的年代,勒紧裤腰带也要让孩子们上学,最终五个子女都高中毕业,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掌握了丰富的学识,且为人善良、孝顺。孙正午与兄弟姊妹、邻里之间和睦
期刊
三年前,我从中原远赴西藏,去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施工现场采访,耳闻目睹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本文记录的,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个。  那年,立秋刚过,西藏澜沧江流域雨水不断,云遮雾繞,冷风瑟瑟。我打着雨伞,伫立新建的318国道如美澜沧江大桥上,听水观山。  脚下,澜沧江水哗哗流淌,裹挟着大量的泥沙,从更远处的山谷间迢迢而来,日夜冲刷着横断山脉深处的这道山壑,愈切愈深,愈深愈险,直至险成眼前汹涌的模样,望一眼都让
期刊
一  第一次来到修武最北的一斗水村,实际上这个古村落几年前已闻名遐迩。站在村落的房前屋后冥思:这里有名在哪儿?给人的感觉,不是指示牌上的古关帝庙、黄龙潭,也不是老把窑、双龙峡,甚至不是已封盖的斗水泉,而是古朴的石头房、水墨画样的村庄。  一斗水,说是因水起的村名,可现在基本上找不到水的痕迹,倒是石头砌建的古村落吸引人的眼球。  你看石桥东边这座源于清朝的古石屋,原是山西泽州府国子监生陈景义开设的一
期刊
司小康,现年55岁,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政协常委,洛阳市康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7年以來,军人出身的司小康义无反顾投身于弘扬孝文化的事业中,先后投资1亿2千万元,创办了洛阳市康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金斗山孝道文化主题公园、金斗山抗日英雄纪念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并成立了洛阳金斗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金斗山薄姬(孝道)文化研究院;申办了金斗山孝道文化节、孝道文化论坛,其行孝之
期刊
历史的航程百转千回、千磨万击。一次次不期而至的大灾大难、一回回战风斗雨的坚劲不屈,奏响苦难辉煌的慷慨长歌,犁出勇毅前行的宽阔航道。  “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这一壮举必将载入史册,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2020
期刊
钟南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伯礼,人民英雄,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张定宇,人民英雄,扎根医疗一线的杰出代表,作为渐冻症患者,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
期刊
一  云山,位于温州楠溪江上游,山野苍茫,其中有400公顷森林,是我舅舅五十年前任当地公社书记时,带着村民开山种植的。十年前,云山的林木遭受盗伐,舅舅已经八十高龄,他就让大儿子、我表哥去云山义务护林,云山林区才没有了砍伐声,恢复了宁静。  念着这个“育林护林”的好故事,2020年立夏那天我开车上了云山。云山海拔700多米,山路窄小崎岖,沟壑险恶,把我惊出一身冷汗,还好表哥在半路上迎接,让我安全到达
期刊
老兵序曲  大梁门上,弯弯的初月升起。一柄古代兵器月牙铲,在夜空中发出银色的光芒。青砖叠楼的大梁门,灯火辉煌。流星般的车水马龙,穿过大梁门巨大的门洞。好一副繁荣和谐的盛世景象。  夜色下的我,从容拍下热闹大梁门上的月钩,匆匆走向维也纳酒店清明上河园店。时逢庚子年,阳历12月18日。老首长老战友们,已经在酒店六楼宴会厅聚齐。一番觥筹交错,畅叙战友友情后,又进入三楼多功能会议室,享受一场豫剧名家的盛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