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50、60年代,凌叔华、孟瑶、苏雪林等人先后南来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任教,她们的任教、研究、交游和创作活动,一方面与其基于不同政治立场的写作姿态关系密切,同时也留下了冷战时期新马社会的宝贵历史图像。同时期从香港转道而来的韩素音等,以其西方左派知识分子的视角对南洋大学以及南洋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和思考,又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迥异于台湾南来文人的图景。她们的态度、立场以及文学姿态中所蕴含的对中华文化传承、国族集体记忆以及在地的华文高等教育的关心和聚焦上,为我们理解"冷战"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