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位而立之年的油泥模型师, 崔岩是怎样在一个冷门行业中找到乐趣的呢?
在一个冷门行业坚持了8年,对他来说这是一种享受,而且终于在自己30岁的时候等到了大显身手的机遇。“最满意的作品, 是将于今年年底上市的一款新车。”很多设计师都会说最满意的是自己的下一个作品, 但这句话对于崔岩来说并没那么轻松。
“挑战”入行
2004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产品造型系的崔岩,在系主任的推荐下进入天津一汽,成为了公司里第一批油泥模型师。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公司的主力,直接参与到新车的研发设计当中。尽管在那一年中国车市增速骤然放缓,很多整车厂的新车研发项目纷纷搁浅,但这并没有阻碍那些对汽车充满热情的人继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毕业的时候,崔岩就选择将汽车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与其他做音响等产品的同学相比,他觉得这样更具有挑战。从那时起,他就期待着早晚有一天,自己设计的汽车行驶在路上。
“我认为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当年入行并没有经历太多周折,是直接由系主任推荐,经过面试和技术考核进入天津一汽的。”据崔岩回忆,尽管油泥模型师这个职业在当时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十分陌生,但公司所配备的设备、平台和工具都是比较先进的。不过,对他影响最深的是进入公司后六年里认识的两位老师。当时有一位来自长春一汽拥有20年经验的隋师傅,经过正式的拜师,崔岩也快速进入了状态。另一位曾在日本丰田担任设计师的小板壮一也让崔岩很受启发,尽管二人相差了一代人的年纪,但私下里他们却是莫逆的至交,两位老师的传授也让他看到了设计师和模型师眼中的不同世界。
他喜欢将汽车设计师和油泥模型师的关系比喻为“作曲家”和“演奏家”。“作曲家创作了反应他灵感的音乐,演奏家将乐谱中的灵感变成声音,反应出他的感受力和技巧。”在他看来,油泥模型师是在表现设计师的灵感,只不过是用立体的形式将平面效果图表现出来,从而体现出模型师的技巧和理解能力。“收纳”兴趣
崔岩的父亲是天津“ 泥人张” 的学生,因为在小时候看到父亲经常会做一些作品,使他对雕塑产生了兴趣。上大学后,选择设计专业的崔岩仍然喜欢在课余做一些雕塑,这个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2012年5月16日,“青年汽车模型师雕塑作品展”现场,2012年第二届中国模型师雕塑技能大赛获奖作品悉数亮相,在一等奖作品《雀之灵》的旁边,崔岩正在向观众们介绍他的创作故事。
由于平时工作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崔岩只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加班赶制。作为全部参赛作品中“最复杂”的一件,崔岩总共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因为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比赛,崔岩希望能够更充分地施展出自己的创作技巧。“去年我做的是一个关羽的形象,今年我想摆脱人物的限制,尝试一下动物、植物的表现方法。”
对于大多数外行来说,崔岩的作品似乎很普通,两只孔雀栖息于牡丹环绕的花丛中,但稍微接近一点就能感受到复杂工艺带来的气场。“孔雀的身上一共有50 多片羽毛,每一片都能单独摘下来,”为了体现孔雀羽毛通透和轻盈柔软的特性, 崔岩没有采用通常在主体上直接雕塑的做法,而是将每一片羽毛单独拼贴而成。不仅是孔雀的羽毛,旁边的叶子和牡丹花也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手法。“用极细的油泥做成花蕊,由40支花蕊组成一朵花。”据他介绍,这样的一朵用于陪衬的花大约就要耗费一个小时。
实际上,这件《雀之灵》是崔岩在完成另外一件作品后“偷闲”做出来的。“每年国际车展前都会有汽车设计师之夜,对于我们油泥模型师却很少有交流活动。”在接到报名通知的时候,由于每家企业最多只能选送三件作品,为了让自己的团队能全部加入进来,他最初选择的是一件能群策群力的主题:黄鹤楼。
“我们单位的模型组一共有6个人,而黄鹤楼刚好由6部分组成。”崔岩很喜欢这种团队协作的状态,他们首先分工,崔岩负责完成第一层的部分,其余每人各做一层,通过中间的主梁,将底座和上面的五层楼串在一起。从作品上,很难看出拼接上的误差,这件《黄鹤楼》也最终获得了比赛的二等奖。
“演奏”开始
“这车怎么和图片上的不一样?”2005 年以前,油泥模型在国内很多整车厂当中还是一个新鲜概念,甚至被认为是“没有必要的”。然而,除非是极其细小的调整,否则只要是涉及到三维造型和曲面的改动时,不经过不同比例的油泥模型,设计师很难得到图纸上所绘制的满意效果。
到了现在,与设计师的沟通仍然是油泥模型师遇到的最大困难,崔岩也不例外, “有时候设计师想要的是做不出来的,我们就要调整,尽量让设计师满意”。尽管在他眼里,设计师更接近研发的上游,凭借创作灵感绘制出设计图纸,但他认为油泥模型师一样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想法融入到作品当中。而且模型师具有一定的设计基础也会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思路。他说:“当我们的想法和设计师有撞击的时候,我们会在设计师的认可下找到一个共同的点。”
不过最终这一切都取决于高层领导的态度,只是现在他已经能够理解这样做的原因。“最大的烦恼就是改,但一件好的作品肯定是改出来的。”
除了这样的家常便饭,随着国内车市的膨胀,各个厂家也不得不加快了推出新车型的速度,这给崔岩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不仅工作量加大,而且拿出的作品也必须是能够击败对手的精品。于是,天津一汽也逐渐开始了与国外设计师的合作,其中一次与日本设计师的合作给崔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工期十分紧张,而且评审的时间又和我的婚礼赶在了同一周,压得人喘不上气。”据他回忆,由于自己负责的是最关键的汽车前脸部分,所有体现汽车“生命”的细节都在这里,所以不允许有一点闪失。而当时又要抽身筹备婚礼,不得不加班加点, 最后终于在婚礼的前一天才把模型完成。
或许是天生对汽车的热爱, 也或许是有过这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在崔岩眼里,汽车不仅是有生命的,而且还有不同的性格和表情。
“头灯就像汽车的眼睛,进气格栅就像汽车的嘴,MINI就是很可爱的感觉,很多跑车都是很英气勃发的。每种车都是不同的表情。车是活的,我们在做一个汽车模型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车的父亲, 车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完全投入进去, 把他装扮的更漂亮,毕竟因为自己真的喜欢这个行业。”
Q
在一个冷门行业坚持了8年,对他来说这是一种享受,而且终于在自己30岁的时候等到了大显身手的机遇。“最满意的作品, 是将于今年年底上市的一款新车。”很多设计师都会说最满意的是自己的下一个作品, 但这句话对于崔岩来说并没那么轻松。
“挑战”入行
2004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产品造型系的崔岩,在系主任的推荐下进入天津一汽,成为了公司里第一批油泥模型师。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公司的主力,直接参与到新车的研发设计当中。尽管在那一年中国车市增速骤然放缓,很多整车厂的新车研发项目纷纷搁浅,但这并没有阻碍那些对汽车充满热情的人继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毕业的时候,崔岩就选择将汽车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与其他做音响等产品的同学相比,他觉得这样更具有挑战。从那时起,他就期待着早晚有一天,自己设计的汽车行驶在路上。
“我认为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当年入行并没有经历太多周折,是直接由系主任推荐,经过面试和技术考核进入天津一汽的。”据崔岩回忆,尽管油泥模型师这个职业在当时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十分陌生,但公司所配备的设备、平台和工具都是比较先进的。不过,对他影响最深的是进入公司后六年里认识的两位老师。当时有一位来自长春一汽拥有20年经验的隋师傅,经过正式的拜师,崔岩也快速进入了状态。另一位曾在日本丰田担任设计师的小板壮一也让崔岩很受启发,尽管二人相差了一代人的年纪,但私下里他们却是莫逆的至交,两位老师的传授也让他看到了设计师和模型师眼中的不同世界。
他喜欢将汽车设计师和油泥模型师的关系比喻为“作曲家”和“演奏家”。“作曲家创作了反应他灵感的音乐,演奏家将乐谱中的灵感变成声音,反应出他的感受力和技巧。”在他看来,油泥模型师是在表现设计师的灵感,只不过是用立体的形式将平面效果图表现出来,从而体现出模型师的技巧和理解能力。“收纳”兴趣
崔岩的父亲是天津“ 泥人张” 的学生,因为在小时候看到父亲经常会做一些作品,使他对雕塑产生了兴趣。上大学后,选择设计专业的崔岩仍然喜欢在课余做一些雕塑,这个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2012年5月16日,“青年汽车模型师雕塑作品展”现场,2012年第二届中国模型师雕塑技能大赛获奖作品悉数亮相,在一等奖作品《雀之灵》的旁边,崔岩正在向观众们介绍他的创作故事。
由于平时工作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崔岩只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加班赶制。作为全部参赛作品中“最复杂”的一件,崔岩总共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因为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比赛,崔岩希望能够更充分地施展出自己的创作技巧。“去年我做的是一个关羽的形象,今年我想摆脱人物的限制,尝试一下动物、植物的表现方法。”
对于大多数外行来说,崔岩的作品似乎很普通,两只孔雀栖息于牡丹环绕的花丛中,但稍微接近一点就能感受到复杂工艺带来的气场。“孔雀的身上一共有50 多片羽毛,每一片都能单独摘下来,”为了体现孔雀羽毛通透和轻盈柔软的特性, 崔岩没有采用通常在主体上直接雕塑的做法,而是将每一片羽毛单独拼贴而成。不仅是孔雀的羽毛,旁边的叶子和牡丹花也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手法。“用极细的油泥做成花蕊,由40支花蕊组成一朵花。”据他介绍,这样的一朵用于陪衬的花大约就要耗费一个小时。
实际上,这件《雀之灵》是崔岩在完成另外一件作品后“偷闲”做出来的。“每年国际车展前都会有汽车设计师之夜,对于我们油泥模型师却很少有交流活动。”在接到报名通知的时候,由于每家企业最多只能选送三件作品,为了让自己的团队能全部加入进来,他最初选择的是一件能群策群力的主题:黄鹤楼。
“我们单位的模型组一共有6个人,而黄鹤楼刚好由6部分组成。”崔岩很喜欢这种团队协作的状态,他们首先分工,崔岩负责完成第一层的部分,其余每人各做一层,通过中间的主梁,将底座和上面的五层楼串在一起。从作品上,很难看出拼接上的误差,这件《黄鹤楼》也最终获得了比赛的二等奖。
“演奏”开始
“这车怎么和图片上的不一样?”2005 年以前,油泥模型在国内很多整车厂当中还是一个新鲜概念,甚至被认为是“没有必要的”。然而,除非是极其细小的调整,否则只要是涉及到三维造型和曲面的改动时,不经过不同比例的油泥模型,设计师很难得到图纸上所绘制的满意效果。
到了现在,与设计师的沟通仍然是油泥模型师遇到的最大困难,崔岩也不例外, “有时候设计师想要的是做不出来的,我们就要调整,尽量让设计师满意”。尽管在他眼里,设计师更接近研发的上游,凭借创作灵感绘制出设计图纸,但他认为油泥模型师一样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想法融入到作品当中。而且模型师具有一定的设计基础也会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思路。他说:“当我们的想法和设计师有撞击的时候,我们会在设计师的认可下找到一个共同的点。”
不过最终这一切都取决于高层领导的态度,只是现在他已经能够理解这样做的原因。“最大的烦恼就是改,但一件好的作品肯定是改出来的。”
除了这样的家常便饭,随着国内车市的膨胀,各个厂家也不得不加快了推出新车型的速度,这给崔岩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不仅工作量加大,而且拿出的作品也必须是能够击败对手的精品。于是,天津一汽也逐渐开始了与国外设计师的合作,其中一次与日本设计师的合作给崔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工期十分紧张,而且评审的时间又和我的婚礼赶在了同一周,压得人喘不上气。”据他回忆,由于自己负责的是最关键的汽车前脸部分,所有体现汽车“生命”的细节都在这里,所以不允许有一点闪失。而当时又要抽身筹备婚礼,不得不加班加点, 最后终于在婚礼的前一天才把模型完成。
或许是天生对汽车的热爱, 也或许是有过这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在崔岩眼里,汽车不仅是有生命的,而且还有不同的性格和表情。
“头灯就像汽车的眼睛,进气格栅就像汽车的嘴,MINI就是很可爱的感觉,很多跑车都是很英气勃发的。每种车都是不同的表情。车是活的,我们在做一个汽车模型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车的父亲, 车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完全投入进去, 把他装扮的更漂亮,毕竟因为自己真的喜欢这个行业。”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