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肖克利毁誉参半,但孕育了硅谷的繁荣,注定给硅谷留下了擦拭不去的迹印:贪婪、天才、野心、悲剧、夢想与荣光……
硅谷1315平方英里的土地,是这个星球创造力最旺盛的热土,才华盖世的科技英雄享誉全球,波澜壮阔的商业传奇家喻户晓。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没有人愿意接受失败。硅谷是一座生机盎然的“运动场”,既鼓励成功,更宽容失败,简历中有失败记录比一夜成功更受风险投资者青睐。尽管只有少数人能够在硅谷飞黄腾达,但这里吸引无数才华横溢的人,从美国东海岸、南部甚至欧洲和亚洲蜂拥而至,他们充满对财富和名望的无尽追求,相信勤奋孕育成功。
这种独具魅力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源于“硅谷之父”威廉·肖克利。他曾是硅谷最有号召力的创业者,也是最著名的失败者。他培养的“八叛逆”群星闪耀,不仅推动美国IT产业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独领风骚,还将硅谷精神传遍全世界。
28年前的8月,威廉·肖克利与世长辞,他的故事虽已完结,却给硅谷留下了擦拭不去的迹印:贪婪、天才、野心、悲剧、梦想与荣光……虽然毁誉参半,但他给硅谷带来的“火种”永不熄灭。即使这么多年来,全球各大城市都对“硅谷”称号虎视眈眈,但迄今为止,硅谷仍然是绝对的创业之都,无人撼动。
而要读懂硅谷,则先要读懂威廉·肖克利。
晶体管成就硅谷
肖克利1910年2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先祖就是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移民北美的清教徒之一。3岁时,肖克利随父母回到美国加州圣克拉那的帕洛阿托,此地位于旧金山湾南端的迪亚布罗山和圣克鲁斯山两个山脉之间,在成为创业天堂“硅谷”之前被称作“心之愿山谷”,以农业闻名于世。
肖克利的父亲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母亲是斯坦福大学第一批女毕业生。1925年父亲去世后,肖克利随母亲搬到洛杉矶,就读于好莱坞高中。此后他考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系,一年后转到加州理工物理系。肖克利自幼偏执倔强,傲慢孤僻,受好莱坞文化影响喜欢出风头。1932年,肖克利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读博士,四年后完成论文“氯化钠晶体中电子波函数的计算”,取得博士学位。他原计划去耶鲁大学任教,后来进入贝尔实验室做研究。1938年,肖克利获得第一个专利“电子倍增放大器”。1939年,肖克利和同事设计出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但美国政府严密封锁成果并拒绝了他们的专利申请。
二战爆发后,肖克利进入军方研究部门工作,因贡献突出被授予“优秀勋章”。战后回到贝尔实验室,肖克利主持固体物理研究小组,与史丹利·摩根、约翰·巴丁、瓦尔特·布莱顿、希尔伯特·摩尔等专家一起,研制能替代真空管的半导体器件。1947年12月23日下午,同事们来到实验室观看布莱顿和摩尔的半导体放大实验,亲眼见证一个由锗、电池、金线、弹簧、纸板组成的小装置,将声音放大18倍。几个月后,发明者将其命名为晶体管。几年后,人们用硅替代锗,“硅谷”由此而来。
虽然肖克利是项目组长,但晶体管诞生之时他不在场,而他关于晶体管的场效应理论与更早的专利发生冲突,因此他没有被列入专利发明人。肖克利非常不满,他独自构想出更先进的结型晶体管。1948年2月26日,巴丁和布莱顿为晶体三极管申请发明专利;同一天,肖克利递交结型三极管专利申请。1950年,肖克利研制出第一只结型晶体管,这项技术使得后来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1950年11月,肖克利发表《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从经典理论阐述结型晶体管原理。
早在1949年,有杂志悲观保守预测:“未来的电脑可能只需一千只真空管,半吨重。”肖克利却在广播节目中大胆放言:“我认为晶体管可以应用到电脑上,它将是这些装置的理想基本元器件。”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肖克利的远见。据统计,1954到1956年间,美国共销售1700万只锗晶体管和1100万只硅晶体管,总价值5500万美元,通用电气、RCA、德州仪器、AT&T和雷神都趋之若鹜。真空管成为所有电子产品的细胞,在广播、电视、通信、计算机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商业化应用,人类从此进入电子时代。晶体管不仅成就硅谷,还促成苹果、英特尔、微软、谷歌等高科技企业的诞生。
1956年圣诞节前夕,肖克利和约翰·巴丁、瓦尔特·布莱顿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晶体管影响巨大,人们褒扬这是“献给世界的圣诞礼物”。年初的时候,肖克利受斯坦福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特曼邀请回到帕洛阿托,在离斯坦福大学五英里的圣安东尼奥街391号创办“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生产晶体管。特曼在硅谷德高望重,惠普两位创始人比尔·休利特与戴维·帕卡德正是他的得意门生。
肖克利把硅带到硅谷,也把美国带入电子工业的新时代。位于西海岸的加州本来是美国太阳升起最晚的地方,因为肖克利的到来,此地最早迎来第三次产业革命的第一缕朝阳。
“博士生产线”走出“八叛逆”
创业之前,肖克利在给即将成为第二任妻子的信中豪情满怀地写道:“很明显,我比其他人更聪明、更热心工作,也比大部分人了解人类。”他只说对了前两点,对人性缺乏洞察恰恰是他的不足之处,并影响他后来的创业走向。
在加州理工读书时的好友、化学教授阿尔诺德·贝克曼,为肖克利首期投资30万美元,并许诺年薪3万美元,还给他4000股贝克曼公司的股权,由他全权负责晶体管研发部。肖克利的实验室非常简陋:光秃秃的白墙、水泥地和裸露在外的屋橼。
肖克利知人善任,但脾气不好,很难与人相处,他虽然极力邀请贝尔实验室的同事,他们却都不愿前往。肖克利回到人才辈出的东海岸,将招聘信息以代码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非行家里手根本看不懂。面试之前,他要求应聘者测试智商及创造力,进行心理评估。他很重视参加半导体专业会议的发言人和论文作者,这些人都是半导体行业的优秀人才。肖克利要求苛刻,声称要建一条“博士生产线”。 有八位科学天才慕名投奔肖克利,他们都是30岁以下,正处在建功立业的青春年华:29岁的尤金·克莱尔是通用电气的制造工程师,八人中年龄最大;罗伯特·诺伊斯来自菲尔科-福特公司,他一心想成为著名科学家;金·赫尔尼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分别拥有剑桥和日内瓦大学两个博士头衔;戈登·摩尔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工作;维克多·格里尼克是斯坦福研究所的研究员;其他三位——朱利叶斯·布兰克、杰伊·拉斯特和谢尔顿·罗伯茨都才华横溢。肖克利是点燃八位英才共同理想的盗火者,硅谷之火一触即发。
肖克利为实验室制定两大战略:一、研发硅管而不是锗管;二、用扩散法掺杂生长出P型区和N型区。硅管的耐热性和稳定性都优于锗管,但当时整个行业技术都不成熟;扩散法掺杂工艺比其他方式生产速度更快、性能更稳定。如果按既定战略坚决执行,肖克利的成功指日可待,可他后来认为价格才是取胜关键,并要求将成本控制在五美分以下。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直到1980年晶体管还无法达到这个价格水平。
肖克利没有回头,他亲自动手研发四层半导体材料构成的肖克利二极管,其他人集中力量做基础研究。赫尔尼说:“很显然,肖克利希望发明一种具有里程碑式的产品,并将它投入商品化生产中。但这个努力失败后,他仍想把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新东西的创造上,而不想再改善晶体管技术。”
决策一再更改,执行犹豫不决,实验室成立一年多都没有新产品诞生,两年内只推出一种相对简单的二极管装置,并非晶体管。悲观失望中,八位年轻人提议研究集成电路,用扩散方法将多个硅管电路放在一个晶体管大小的位置上,肖克利目空一切,毫不犹豫地拒绝。
特曼曾评论:“肖克利在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眼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他们又很难跟他共事。”肖克利缺乏经营能力,对管理一无所知,惠普创始人帕卡德说过:“真不敢相信,肖克利有一次会问我如何雇一个秘书和买文具的事。”有一次,女秘书在实验室划破手,肖克利认定有人蓄意破坏,用测谎仪进行全员测谎。尤金·克莱纳说:“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件事,我们希望诺贝尔奖能够表示肖克利还没变疯。”
“他是一名优秀的物理学家,但却是一名糟糕透顶的管理者。”摩尔评价道,“真正的问题是他非常争强好胜,完全不懂别人会怎么想,经常打击他们的士气。我们本来想在公司内部削弱他的权力,但后来发现,一帮年轻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很难斗得过一个新出炉的诺贝尔奖得主。于是我们没有后路了,只能离开那里。”
1957年中,追随肖克利18个月之后,八位天才集体辞职。肖克利怒不可遏,破口大骂他们是“八叛逆”。
衰落中的传承
在肖克利眼中,“八叛逆”的行为不只是员工辞别老板,更是学生背叛老师,还恩将仇报,另立门户与自己作对。
以诺伊斯为首的“八叛逆”也走上创业之路,他们找仙童摄影器材公司创始人谢尔曼·费尔柴尔德投资3600美元启动资金,用于开发和生产商业半导体器件,费尔柴尔德享有两年购买特权。1957年9月18日,仙童半导体公司诞生,《纽约时报》将这一天评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天之一”。10月,仙童半导体在距离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不远处的查尔斯顿路租下一间小屋,潜心研制一种双扩散基型晶体管,费尔柴尔德提供150万美元继续支持。到1958年底,仙童半导体生产的晶体三极管已实现50万美元销售额,员工达到100名,成为硅谷奔跑最快的公司。
仙童半导体生机勃勃,孤傲倔强的肖克利深受震动,他在公司检讨自身管理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应该雇佣一名专职监察员密切监视员工日常行为。为防止员工窃取研究成果,肖克利亲自审查工作记录;他不允许员工单独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所有论文和专利他都必须署名。当初“八叛逆”的故事不断重演,“博士生产线上”的天才科学家一批批地来了又走,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逐渐衰落,1960年被卖给克莱维特实验室。
同样在1960年,仙童半导体因发明集成电路而声名远扬,费尔柴尔德决定以300万美元收购股权,“八叛逆”每人所持股票价值25万美元。在这年的一次商业宴会上,肖克利偶遇诺伊斯,他主动打招呼:“你好,罗伯特。”但这并不意味著冰释前嫌,此后将近20年中他们再没有说过话。
摩尔在1964年以三页纸的短小篇幅发表新定律,他预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24个月(1975年改为18个月)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十年内会持续保持这种增长势头。“摩尔定律”后来被称为“IT产业第一定律”。1965年,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又被转卖给AT&T,肖克利已在两年前受特曼邀请担任斯坦福大学教授。
1967年,仙童半导体营业额接近2亿美元,费尔柴尔德不断抽调利润支持摄影器材公司发展。覆水难收,“八叛逆”中的赫尔尼、罗伯茨和克莱尔率先出走,联手创办阿内尔科公司,后来赫尔尼陆续创办联碳电子、英特矽尔等12家新公司。诺伊斯与摩尔在1968年创办英特尔公司。正如乔布斯所比喻的那样:“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像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
就在“八叛逆”分道扬镳、“蒲公英”四散零落的1968年,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永远关闭。如今,加州政府在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旧址挂上铭牌,标明此处是硅谷第一家半导体公司当年的所在地。
尽管肖克利已成为硅谷最早的弃儿,但是他和“八叛逆”的精神影响硅谷几代创业者,也会激励无数心怀梦想的美国年轻人。而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则衍生出仙童、英特尔等400多家半导体公司,它们共同奠定美国半导体工业的基础。
1975年9月,肖克利从斯坦福大学退休。1989年8月12日,肖克利因前列腺癌与世长辞,与特曼一起长眠于硅谷的阿尔塔梅萨纪念公园。
十年之后,当20世纪即将结束时,人们跨越岁月长河重新纪念肖克利。1999年,《洛杉矶时报》评选出“本世纪经济领域50名最有影响力人物”,肖克利与罗伯特·诺伊斯和杰克·基尔比并列第一;贝尔实验室认为,晶体管和计算机操作系统UNIX是他们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发明;媒体和科学界称晶体管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
历史如烟,精神永存。肖克利已成为硅谷精神的象征,激励一代又一代创业者昂首前行。(支点杂志2017年8月刊)
硅谷1315平方英里的土地,是这个星球创造力最旺盛的热土,才华盖世的科技英雄享誉全球,波澜壮阔的商业传奇家喻户晓。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没有人愿意接受失败。硅谷是一座生机盎然的“运动场”,既鼓励成功,更宽容失败,简历中有失败记录比一夜成功更受风险投资者青睐。尽管只有少数人能够在硅谷飞黄腾达,但这里吸引无数才华横溢的人,从美国东海岸、南部甚至欧洲和亚洲蜂拥而至,他们充满对财富和名望的无尽追求,相信勤奋孕育成功。
这种独具魅力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源于“硅谷之父”威廉·肖克利。他曾是硅谷最有号召力的创业者,也是最著名的失败者。他培养的“八叛逆”群星闪耀,不仅推动美国IT产业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独领风骚,还将硅谷精神传遍全世界。
28年前的8月,威廉·肖克利与世长辞,他的故事虽已完结,却给硅谷留下了擦拭不去的迹印:贪婪、天才、野心、悲剧、梦想与荣光……虽然毁誉参半,但他给硅谷带来的“火种”永不熄灭。即使这么多年来,全球各大城市都对“硅谷”称号虎视眈眈,但迄今为止,硅谷仍然是绝对的创业之都,无人撼动。
而要读懂硅谷,则先要读懂威廉·肖克利。
晶体管成就硅谷
肖克利1910年2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先祖就是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移民北美的清教徒之一。3岁时,肖克利随父母回到美国加州圣克拉那的帕洛阿托,此地位于旧金山湾南端的迪亚布罗山和圣克鲁斯山两个山脉之间,在成为创业天堂“硅谷”之前被称作“心之愿山谷”,以农业闻名于世。
肖克利的父亲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母亲是斯坦福大学第一批女毕业生。1925年父亲去世后,肖克利随母亲搬到洛杉矶,就读于好莱坞高中。此后他考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系,一年后转到加州理工物理系。肖克利自幼偏执倔强,傲慢孤僻,受好莱坞文化影响喜欢出风头。1932年,肖克利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读博士,四年后完成论文“氯化钠晶体中电子波函数的计算”,取得博士学位。他原计划去耶鲁大学任教,后来进入贝尔实验室做研究。1938年,肖克利获得第一个专利“电子倍增放大器”。1939年,肖克利和同事设计出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但美国政府严密封锁成果并拒绝了他们的专利申请。
二战爆发后,肖克利进入军方研究部门工作,因贡献突出被授予“优秀勋章”。战后回到贝尔实验室,肖克利主持固体物理研究小组,与史丹利·摩根、约翰·巴丁、瓦尔特·布莱顿、希尔伯特·摩尔等专家一起,研制能替代真空管的半导体器件。1947年12月23日下午,同事们来到实验室观看布莱顿和摩尔的半导体放大实验,亲眼见证一个由锗、电池、金线、弹簧、纸板组成的小装置,将声音放大18倍。几个月后,发明者将其命名为晶体管。几年后,人们用硅替代锗,“硅谷”由此而来。
虽然肖克利是项目组长,但晶体管诞生之时他不在场,而他关于晶体管的场效应理论与更早的专利发生冲突,因此他没有被列入专利发明人。肖克利非常不满,他独自构想出更先进的结型晶体管。1948年2月26日,巴丁和布莱顿为晶体三极管申请发明专利;同一天,肖克利递交结型三极管专利申请。1950年,肖克利研制出第一只结型晶体管,这项技术使得后来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1950年11月,肖克利发表《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从经典理论阐述结型晶体管原理。
早在1949年,有杂志悲观保守预测:“未来的电脑可能只需一千只真空管,半吨重。”肖克利却在广播节目中大胆放言:“我认为晶体管可以应用到电脑上,它将是这些装置的理想基本元器件。”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肖克利的远见。据统计,1954到1956年间,美国共销售1700万只锗晶体管和1100万只硅晶体管,总价值5500万美元,通用电气、RCA、德州仪器、AT&T和雷神都趋之若鹜。真空管成为所有电子产品的细胞,在广播、电视、通信、计算机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商业化应用,人类从此进入电子时代。晶体管不仅成就硅谷,还促成苹果、英特尔、微软、谷歌等高科技企业的诞生。
1956年圣诞节前夕,肖克利和约翰·巴丁、瓦尔特·布莱顿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晶体管影响巨大,人们褒扬这是“献给世界的圣诞礼物”。年初的时候,肖克利受斯坦福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特曼邀请回到帕洛阿托,在离斯坦福大学五英里的圣安东尼奥街391号创办“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生产晶体管。特曼在硅谷德高望重,惠普两位创始人比尔·休利特与戴维·帕卡德正是他的得意门生。
肖克利把硅带到硅谷,也把美国带入电子工业的新时代。位于西海岸的加州本来是美国太阳升起最晚的地方,因为肖克利的到来,此地最早迎来第三次产业革命的第一缕朝阳。
“博士生产线”走出“八叛逆”
创业之前,肖克利在给即将成为第二任妻子的信中豪情满怀地写道:“很明显,我比其他人更聪明、更热心工作,也比大部分人了解人类。”他只说对了前两点,对人性缺乏洞察恰恰是他的不足之处,并影响他后来的创业走向。
在加州理工读书时的好友、化学教授阿尔诺德·贝克曼,为肖克利首期投资30万美元,并许诺年薪3万美元,还给他4000股贝克曼公司的股权,由他全权负责晶体管研发部。肖克利的实验室非常简陋:光秃秃的白墙、水泥地和裸露在外的屋橼。
肖克利知人善任,但脾气不好,很难与人相处,他虽然极力邀请贝尔实验室的同事,他们却都不愿前往。肖克利回到人才辈出的东海岸,将招聘信息以代码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非行家里手根本看不懂。面试之前,他要求应聘者测试智商及创造力,进行心理评估。他很重视参加半导体专业会议的发言人和论文作者,这些人都是半导体行业的优秀人才。肖克利要求苛刻,声称要建一条“博士生产线”。 有八位科学天才慕名投奔肖克利,他们都是30岁以下,正处在建功立业的青春年华:29岁的尤金·克莱尔是通用电气的制造工程师,八人中年龄最大;罗伯特·诺伊斯来自菲尔科-福特公司,他一心想成为著名科学家;金·赫尔尼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分别拥有剑桥和日内瓦大学两个博士头衔;戈登·摩尔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工作;维克多·格里尼克是斯坦福研究所的研究员;其他三位——朱利叶斯·布兰克、杰伊·拉斯特和谢尔顿·罗伯茨都才华横溢。肖克利是点燃八位英才共同理想的盗火者,硅谷之火一触即发。
肖克利为实验室制定两大战略:一、研发硅管而不是锗管;二、用扩散法掺杂生长出P型区和N型区。硅管的耐热性和稳定性都优于锗管,但当时整个行业技术都不成熟;扩散法掺杂工艺比其他方式生产速度更快、性能更稳定。如果按既定战略坚决执行,肖克利的成功指日可待,可他后来认为价格才是取胜关键,并要求将成本控制在五美分以下。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直到1980年晶体管还无法达到这个价格水平。
肖克利没有回头,他亲自动手研发四层半导体材料构成的肖克利二极管,其他人集中力量做基础研究。赫尔尼说:“很显然,肖克利希望发明一种具有里程碑式的产品,并将它投入商品化生产中。但这个努力失败后,他仍想把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新东西的创造上,而不想再改善晶体管技术。”
决策一再更改,执行犹豫不决,实验室成立一年多都没有新产品诞生,两年内只推出一种相对简单的二极管装置,并非晶体管。悲观失望中,八位年轻人提议研究集成电路,用扩散方法将多个硅管电路放在一个晶体管大小的位置上,肖克利目空一切,毫不犹豫地拒绝。
特曼曾评论:“肖克利在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眼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他们又很难跟他共事。”肖克利缺乏经营能力,对管理一无所知,惠普创始人帕卡德说过:“真不敢相信,肖克利有一次会问我如何雇一个秘书和买文具的事。”有一次,女秘书在实验室划破手,肖克利认定有人蓄意破坏,用测谎仪进行全员测谎。尤金·克莱纳说:“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件事,我们希望诺贝尔奖能够表示肖克利还没变疯。”
“他是一名优秀的物理学家,但却是一名糟糕透顶的管理者。”摩尔评价道,“真正的问题是他非常争强好胜,完全不懂别人会怎么想,经常打击他们的士气。我们本来想在公司内部削弱他的权力,但后来发现,一帮年轻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很难斗得过一个新出炉的诺贝尔奖得主。于是我们没有后路了,只能离开那里。”
1957年中,追随肖克利18个月之后,八位天才集体辞职。肖克利怒不可遏,破口大骂他们是“八叛逆”。
衰落中的传承
在肖克利眼中,“八叛逆”的行为不只是员工辞别老板,更是学生背叛老师,还恩将仇报,另立门户与自己作对。
以诺伊斯为首的“八叛逆”也走上创业之路,他们找仙童摄影器材公司创始人谢尔曼·费尔柴尔德投资3600美元启动资金,用于开发和生产商业半导体器件,费尔柴尔德享有两年购买特权。1957年9月18日,仙童半导体公司诞生,《纽约时报》将这一天评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天之一”。10月,仙童半导体在距离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不远处的查尔斯顿路租下一间小屋,潜心研制一种双扩散基型晶体管,费尔柴尔德提供150万美元继续支持。到1958年底,仙童半导体生产的晶体三极管已实现50万美元销售额,员工达到100名,成为硅谷奔跑最快的公司。
仙童半导体生机勃勃,孤傲倔强的肖克利深受震动,他在公司检讨自身管理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应该雇佣一名专职监察员密切监视员工日常行为。为防止员工窃取研究成果,肖克利亲自审查工作记录;他不允许员工单独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所有论文和专利他都必须署名。当初“八叛逆”的故事不断重演,“博士生产线上”的天才科学家一批批地来了又走,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逐渐衰落,1960年被卖给克莱维特实验室。
同样在1960年,仙童半导体因发明集成电路而声名远扬,费尔柴尔德决定以300万美元收购股权,“八叛逆”每人所持股票价值25万美元。在这年的一次商业宴会上,肖克利偶遇诺伊斯,他主动打招呼:“你好,罗伯特。”但这并不意味著冰释前嫌,此后将近20年中他们再没有说过话。
摩尔在1964年以三页纸的短小篇幅发表新定律,他预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24个月(1975年改为18个月)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十年内会持续保持这种增长势头。“摩尔定律”后来被称为“IT产业第一定律”。1965年,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又被转卖给AT&T,肖克利已在两年前受特曼邀请担任斯坦福大学教授。
1967年,仙童半导体营业额接近2亿美元,费尔柴尔德不断抽调利润支持摄影器材公司发展。覆水难收,“八叛逆”中的赫尔尼、罗伯茨和克莱尔率先出走,联手创办阿内尔科公司,后来赫尔尼陆续创办联碳电子、英特矽尔等12家新公司。诺伊斯与摩尔在1968年创办英特尔公司。正如乔布斯所比喻的那样:“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像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
就在“八叛逆”分道扬镳、“蒲公英”四散零落的1968年,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永远关闭。如今,加州政府在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旧址挂上铭牌,标明此处是硅谷第一家半导体公司当年的所在地。
尽管肖克利已成为硅谷最早的弃儿,但是他和“八叛逆”的精神影响硅谷几代创业者,也会激励无数心怀梦想的美国年轻人。而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则衍生出仙童、英特尔等400多家半导体公司,它们共同奠定美国半导体工业的基础。
1975年9月,肖克利从斯坦福大学退休。1989年8月12日,肖克利因前列腺癌与世长辞,与特曼一起长眠于硅谷的阿尔塔梅萨纪念公园。
十年之后,当20世纪即将结束时,人们跨越岁月长河重新纪念肖克利。1999年,《洛杉矶时报》评选出“本世纪经济领域50名最有影响力人物”,肖克利与罗伯特·诺伊斯和杰克·基尔比并列第一;贝尔实验室认为,晶体管和计算机操作系统UNIX是他们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发明;媒体和科学界称晶体管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
历史如烟,精神永存。肖克利已成为硅谷精神的象征,激励一代又一代创业者昂首前行。(支点杂志2017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