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宫红

来源 :时代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w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地处鲁中山区的老家东栾宫村盛产花椒,家家户户都有上百棵,收个几百斤椒皮子司空见惯。每年这个时节漫山遍野的花椒红,成了乡人的晴雨表。
   风调雨顺花椒长势好,高兴;乍暖还寒或天旱无雨伤了花椒,着急;看着红艳艳、稠乎乎的花椒,喜;望着一堰堰、一片片,一天天摘不完的花椒,愁。有时也气,花椒不成穗,这枝几粒,那枝几穗,摘吧费时不见成果,不摘吧又有些不舍,这样的稀粒子能不气?对着树说句脏话,泄泄私愤,似乎也合情理。就这样,乡人对花椒,有喜有忧,有急有怨,有笑有骂,拿得起却又放不下,着实有些趣味了。就说母亲吧,常抱怨花椒“不养老不养小”,比养活孩子还难,掐得手疼,摘得腰疼腿疼,生了气就对父亲说,快砍了这些带刺难摘费时的椒树子。可第二天一大早,她一准又催促父亲上哪坡摘花椒了:“那里的花椒(粒儿)张嘴了,不快摘就要落了。”
   看花椒喜,摘花椒苦;赏花椒有趣,掐花椒犯愁。花椒成熟在暑末秋初,成朵成穗红又俊,成片的梯田,一行行一堰堰,不亚于香山赏红叶,谁人看着不喜?可摘红椒就不易了。每穗花椒总伴着两三个尖刺儿,伸手去摘,不是被枝儿划着,就是被刺儿刺着,手捏花椒粒,麻麻的椒水渗入刺扎的手指肚,钻心地疼。我自小隨父母上坡摘花椒,成家后回老家帮忙摘花椒,起初小心翼翼,生怕被枝划着,被刺刺着。随着速度加快,放松警惕,被划被刺在所难免。“嘶——”倒吸一口气,肯定是刺着了,手立时缩回,对着嘴“哈”一下,随之一句“唉哟——佛”,这成了乡人挨扎挨痛受麻的共同发声,因痛而生的象声词。
   摘花椒有摘花椒的“行头”。一柄花椒钩子。取一长约四五十公分、半厘米粗细的铁丝,一头向内弯钩,一头向外弯钩,形如中部拉直拉长的“S”。它的作用很大,够花椒枝子,拉住树枝子。最实用的是上钩下挂,上钩树枝,下挂筐子,既掌控着花椒枝,又挂着盛放花椒的筐子,像杆秤。树枝是秤杆,筐当秤砣,钩子挂哪哪就是定盘的“星”。一只盛放花椒的筐子,也叫提篮,单个挎着,一对着扁担挑着。这种筐大多用柔韧的荆条、果树枝编成,长约四五十公分,宽、高约三四十公分,两头弯弯隆起,中间自然下凹,编上手腕粗的系子,装个三四十斤鲜花椒不成问题。一把花椒剪子,即果剪,不像布剪纸剪那样直来直去,它的头部呈半圆形,上片如刀,下片似月牙,中部装一弹簧,手握剪把,用力压动,“咔嚓”一声,拇指粗细的枝子就断了。它的把儿中弯,便于手握。尾有襻带,不用时就襻上,保管安全。现在有专门的花椒剪子,像布剪,很灵巧,成穗的花椒一剪一剪,一穗一穗落下。相比手掐,较为快捷。一顶帽子,男人戴竹编的圆帽,防扎又防晒;女人戴布帽,遮阳帽,脖子脸全都罩着;配上套袖,防晒防蚊蚁叮咬。母亲摘花椒,用一把小雨伞,来到花椒树旁,撑开伞,一个倒挂金钟,伞柄钩住树枝,手起落剪,咔咔咔,嚓嚓嚓,伞面上落满了穗穗花椒。一条高凳子,有木头的,有铁的,有整个的,有合页的。合页的,每页形如梯子,扣上挂钩,相当稳固。摘高大或边沿的树枝,它大有作为。攀爬而上,站在凳面上,取钩够枝,挂上筐子,即摘。站在高凳上摘花椒,脚的活动空间有限,当然不能灵活转动,时间一长双腿发麻打战,加之踮脚伸胳膊,一天下来累得够呛。“摘花椒,站高凳,一天能长几公分。”乡亲们爱打趣。
   摘花椒有技法,不亚于十八般武艺。
   手上有动作。一曰掐,一手捏住技,一手用拇指、食指对掐,掐着掐着指甲就疼了。要是遇上阴雨天或早晨有露水,指甲掐软了,掐不动了。二曰揪,那些不成朵、不成穗的稀粒子,五指并拢一拽一揪下来了。三曰劈,有分开、分裂之意,一枝上有穗花椒,掐了大穗的,劈小穗的。乡人们讲,摘花椒是最好的修剪。一般一大穗后面连一个“蛤蟆眼”,是来年长花椒的地方。这个“蛤蟆眼”要留着,留多了也不行,得有间隔,该掐就掐,该劈就劈,确保来年花椒成朵成穗。
   身上有配合。树形矮小,站着摘是常态。但这样直立摘花椒比较罕见,不是弓着身子,就是探着。花椒枝低,当然不能直立,只能弓着;树枝高大,伸出堰外,用钩子钩住枝子,探着身子,手像探照灯一样,聚焦花椒,掐一把放一把,再探出身子摘一把放一把,几个往复,呼吸急了,汗也出了。
   脚下有功夫。直立好说,不是蹲着,就是弓步。蹲着易麻脚麻腿,弓步得使劲。够过树枝,弓步助力,拉住树枝,快速地掐、揪、劈。要是爬上树,脚上会吃紧,或踩在树杈上,或一上一下来个压腿式弓步,或在树间来个金鸡独立,但凡哪一种,都撑不了多长时间,得像打太极一样不时变换姿势,缓解压力。我老家有一“在意人”,摘花椒提前备足功课。他带把镰,每摘一棵前,先用镰把一一将枝干的花椒刺打磨掉,一修理就是个把小时,遂有调侃:某某某摘花椒——忒在意。在意是在意了,可这磨刺还是误了摘花椒的工夫,摘得又慢,自然落在后头。
   树高,还靠绑、拴、拉等辅助招式。扁担用得上,扁担钩子钩住树枝,一人或几人搭手拉拽,另一头的扁担钩子钩在另一株的枝干上,所钩的树枝向下折弯,自然就够着了。有的用绳子,一头拴住树枝,一头拴在另一棵的树干上,或用脚踩住,拉近树枝摘。有些树枝不是老化,就是被虫子钻了,拉着拉着,摘着摘着,“咔嚓”一声,折了断了。每每此时,乡人总会发一声脏话,然后自我解嘲:好歹断了,往后可省事啦。
   摘花椒算不上重活,可也不是什么好活。暑热天,徒手摘,够花椒,掐穗子,一摘一整天,一摘就是个数月,别看活路不重,可要熬日头、挨刺扎,老人和孩子的确干不了。不养老不养小,倒也是实情。每逢摘花椒季,家家户户都是早出晚归。早吃早饭,带上午饭,摘一天将近10个小时。这时节,白天家家锁门闭户,全在坡里。哪家来客人了,值班村干部会在村委用大喇叭喊:某某某听到广播请回家,家里来客了。即使用上了手机,山上信号差,还是广播喇叭好用。乡人晚上也不闲着,晒干的花椒要收,干叶子要簸,种子要筛,秸秆要剁细,每天都要忙到很晚。第二天照旧全天候上坡摘花椒,一堰赶一堰,一坡接一坡,从暑末一直摘到中秋,天天如此。花椒收成好固然高兴,可整天的耗时耗力,就是铁人也吃不消。要是遇上连阴雨,摘下来的花椒没法晒,看着发愁,想想来气,“这不养老不养小的东西”自会脱口。    摘花椒也有惬意的时候。早些年,家家有收音机,上坡摘花椒听收音机成时尚。听歌听新闻,边摘边听两不误。下午六点半,山东广播电台定点评书联播,《杨家将》《岳飞传》,“上回书说到,杨老令公碰死李陵碑……”东坡、西坡,南坡、北坡,全都是刘兰芳播讲的评书,那抑扬顿挫的播讲,模拟的炮声、马铃声、马蹄声,此起彼伏,响彻山野。幼时,跟祖父摘花椒,他边听评书边摘花椒,时不时发一声感叹:“唉,这大宋朝啊,出个好忠臣,就出个好奸贼。”然后他给我讲,出了个杨继业杨家将,出了个潘仁美;出了个岳飞岳鹏举,出了个大奸臣秦桧,讲一些关于他们的传说掌故,我听得津津有味。
   村里有个庄户剧团,在剧团唱戏的,我们叫戏花子。他们上坡摘花椒总喜欢唱两口。“来了俺常山子龙将——”唱着唱着,突然传来一声“唉哟——佛”,挨扎了,嘿嘿。“光顾唱了不是?这一心不当二用啊!”地邻居随之调侃,忍也忍不住就笑了。戏花子愤然骂一句,不唱了,默默地摘花椒了。山坡里只听到咔咔嚓地剪穗、剪枝声。现在,人人有了手机,下载歌曲,下载视频,下载评书戏曲,进山摘花椒,除了咔嚓声,还有乐曲声、评书戏曲声,边听边摘,平添了几分情趣。
   我自小跟家人上坡摘花椒,常挨刺扎,曾一度幻想发明一种摘花椒的神器,以解摘花椒之痛。它状如手套,配有形如指甲的钢片儿,两手套上,所到之处逢花椒必摘,还不挨扎不被划,轻便神速。可哪有这样的工具?我们小孩子想的是花椒怎么掐,大人们想的是花椒怎么卖,怎么卖个好价钱。早些年贩子进村收花椒,很挑剔。看色泽,把手伸进袋子里掏出一把椒皮子,验种子含量,验秸秆多少,纯皮子很难,难免有椒种子。一番讨价还价,也难以卖上个合心的价。赶集去卖,贩子多,价格会高些,但也有风险。村里一位老大爷赶集卖花椒,贩子给了一叠崭新的钱,回家让年轻人一看,全是假币,你说坑人不坑人。赶集卖花椒常有被骗被偷的,辛辛苦苦摘下来的花椒无端泡汤,能不心疼?谁也想卖个好价钱,有的户主花椒多,看着今年花椒行情好,就一等再等,一拖再拖,今年等到明年,花椒色泽差了,也等不出个好价钱。那些年贩子坑人,他们收花椒是鸡蛋里挑骨头,收足了再加椒种子、掺假,一贩再贩让乡人纯正的花椒背上了黑锅。
   其实,老家的花椒有名,分小椒子、大椒子,小椒子穗小果粒实,大椒子穗大果粒饱满。因色泽红艳,麻香入口,遂取名小红袍、大红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老家栾宫花椒产业文章开始做活作大。邻村南栾宫已举办了两届花椒节。村里走发展花椒产业和生态养生休闲产业的路子,联系山东农业大学在村里建立高品质花椒研发基地,花椒注册商标“栾宫红”。花椒节已成为花椒采摘、休闲旅游、销售科研、推动产业发展的交流盛会。该村村支书王子云说:“红红的花椒‘结’出了好日子。”
   上网搜到《花椒》诗:“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調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此诗道出了花椒的形美、色韵、味香,栾宫的花椒节则搭建了体验、交流、推介的平台。
   栾宫红,老家的花椒有名了。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重要成长期,在幼儿阶段开展区域游戏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而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帮助幼儿将游戏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游戏中积累生活经验,提升对社会、生活的感知力。  【关键词】 生活化材料;幼儿园;区域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
一  从相公庄采风回来,迟迟未敢动笔,怕的是自己笨拙的笔墨掩盖了章丘铁匠固有的光泽。但是有个声音,叮叮当当地敲打着我的心,颇不宁静。  这敲打声已有月许。  声音来自相公庄的那个叫牛祺圣的老铁匠。清脆,明快,很是正宗,很是娴熟。许是春天的缘故,这声音给人以奋进之感,且是耳熟能详,故而也敲打出来了童年星星点点的记忆。  “双木不为林,八刀不为分。”这是我儿时父亲给猜的字谜。猜不出,父亲就告诉我,是“
【摘 要】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人生成长打好基础。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及音乐欣赏能力,其中合唱教学一直是音樂老师的教学难点,教师可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合唱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式合唱教学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对音乐课中体验式
绣球花  想到绣球,就想到绣楼  和绣楼上的千金小姐。我的绣球花  不是小姐从绣楼上抛下来的  它枝头高举的伞房花序  红色与蓝色火焰,无性又圆满自足  奋力,向天空捧出  此花有毒,千万不能误食  就像天下所有美丽的事物一样  玫瑰  无论你撮着嘴唇,努着嘴唇  还是恣意张开的诱惑的性感  无论你涂抹上多么鲜艳的唇彩  我都不以为然——  我独爱你身上的桀骜之刺  且将其扎进心里,倾听杜鹃鸣叫 
羊肉汤  郗山村干部到韩镇开会,出发费一块钱。火车票来回三毛,剩下的四毛,拿到戏院门西的羊肉汤馆喝三毛钱一碗的羊肉汤,加三碗汤水,泡几个煎饼,热乎乎辣乎乎的,犹若过年。八小队队长陈大良最馋羊肉汤,每逢开会,定备一堆煎饼,不喝五六碗汤水就算亏本儿。  20世纪70年代初,为防不买汤票者白喝汤水,添汤时碗中要有羊肉。大良家日子艰窘,又加极疼媳妇,平日喝汤先是借碗,后是借肉。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买票。腊月
祖国,我不知道拿什么来爱你  我已知天命  无法为你戍边万里  我是一名筑路人,只能以  穿越千山跋涉万水的脚步  畅通每条铁路线的迁徙  以期盼延伸的通达  装点你的江山万里  祖国,我不知道拿什么来爱你  我身居江湖之远  无法与你团聚朝夕  我是一名筑路人,只能以  背离父母妻儿的泪水  抚慰穷乡僻壤的悲戚  以点滴微末的情怀  消解你的漫长苦旅  祖国啊,我不知道拿什么来爱你  我低矮在地
作家魏巍在抗美援朝战场采访了三个月,归来后倾情写下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从此之后,解放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给予高度的评价、热情的赞扬,称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爸爸,不能去武汉!不能去武汉……”我一进家门,八岁的孩子就坐在沙发上大声哭喊。我似万箭穿心,赶紧故作轻松地回应:
1  这株粗高的法桐开始落叶,十一月  在北方。在北方的——原野、山岗、城市、村庄  所有的法桐,我知道,所有的法桐都已经  开始落叶,扑簌簌,在冷峭的风中  落着。辉煌,张扬,洒脱,怡静  像一场持久的雪暴,扑簌簌地落着  整个天地之间氤氲着黄金的光芒  我静静看着它们,任身体向落叶的深处沉沦  我感受到被掩埋的深深幸福  十一月末的北方,我相信有更多的人  会静静地守在一株法桐树下,会静静地看
还是那条河边小道,脚下是青石  头顶是五角枫、柿子树,树冠合抱  今年秋天,红枫叶越来越少  柿子树叶和长果子,一个比一个  更加猩红地落在青石板路上  走在林間,我想,时间就像这虞河水  会跟人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你看,很久不联系的两个人  有充足的理由来决定一条陌路  慢慢靠近的两个人,宁可让时间  去验证彼此的存在,其实,往往是这样  我们绕过很长一段距离  绕过繁花盛开,抑或百草凋败  径
近几个月,一直在读吉狄马加,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直在再读吉狄马加。一个优秀的诗人,是值得反复读的;一个优秀的诗人,也是经得起反复读的。  我甚至还带着吉狄马加的诗集,走到青藏高原,走到黄河源头,走到青海湖边,走到天山天池。远离都市,回到宁静的自然,读吉狄马加,会有另一番味道,会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吉狄马加的诗,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引向群山,引向高原,引向天空,引向神秘而宁静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