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班主任,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怎样才能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呢?工作方法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与学生谈话.那么应如何与学生进行谈话呢?笔者想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有的放矢,精心准备
找学生谈话,不能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毫无准备.要确定谈话的对象,真正了解谈话对象.“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谈话前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对交谈的对象有整体的了解,才能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制订谈话方案,选择最好的谈话方法,解决问题.
二、把握谈话的时机,精心选择谈
话的地点及场合
捕捉谈话时机,把握谈话火候,谈话效果将事半功倍.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知错认错,试图改变,需要帮助时;当犯了错误,已经自责,需要谅解时;当骤遭不幸,悲痛万分,需要安慰时;等等.这些仅是一般谈话需掌握的时机.过早,时机不成熟,“话不投机半句多”;过迟,事过境迁或事态已扩大,于事无补,悔之晚矣.特别是碰到学生遇到重大挫折时,谈话宜早不宜迟.我曾在新闻上看到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因第二天要到会上作检查,晚自习后独自跑到河边徘徊了一晚,第二天终因想不开而轻生.事后,有位班主任痛心地说:若当时及时开导她,也不致于产生这种结果.
另外,谈话地点、场合的选择对个别谈话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应选择清洁、舒适的而不是杂乱无章、难以置身的地方;应选择不受外来干扰的场所,应尽量避开人多的场合;应选择学生感到亲切、自在的地方.比较严肃的,应单独找学生谈,以引起重视.
三、要遵循谈话的原则
找学生谈话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需要遵循学生的思想活动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一般应遵循平等、真诚、尊重、差异等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专心倾听,适时提问
被谈话的学生一般都会先将情况向班主任诉说.这时,班主任应是学生最专注的知音.在听学生说话时,绝不可心不在焉,而要全神贯注,身体稍稍向于说话人,这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心,也愿意将心里话告诉老师.有的学生是急性子,即使有伤害你的言词,也要耐心地听完,然后再说明你的看法.有的学生是慢性子,半天提不到正事,也不能着急发火,应点拨引导,适时地追问和插话,引导他尽快表述正题.在听对方倾诉时,班主任不要急于下结论,若刚听一两句话就感情冲动,轻率下结论,往往搞错.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听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抓住真实的、本质的东西.
2.注意方式,讲究艺术
“谈话要注意自己的对象,点明问题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我找学生谈话时,若是该生性情豪爽,谈话往往开门见山,直陈主题;若是自尊心、羞涩感较强的学生,往往采取委婉含蓄的方法,让人思而得之,不要硬把一层“窗户纸”捅破,对方接受不了.若是初犯错误,其本人又有悔改之意,多采用委婉谈话较好.对某些问题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学生,谈话时不要回避矛盾,含糊其词,要单刀直入,击中要害,讲明政策,分析利害,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另外,话语要注意分寸,适可而止,批评不可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弄得对方垂头丧气,毫无自信.表扬不可把对方说得完美无缺,吹得对方头脑发昏,得意忘形.同时,话语要做到散而不乱、活而有度、张弛相间、刚柔相济、进退有序.在谈话的语言技巧上,班主任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清晰明确,通俗质朴,简洁精当.
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以情感人,惟有真心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交流.切忌在谈话时,表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老师皱一皱眉头,学生有时都会产生一种被轻视的感觉,从而引起对立情绪.因此,班主任在谈话时要有一点“人情味”,这样容易很快和学生沟通感情.晓之以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我在找一位吸烟的学生谈话时,不是仅仅用校规警告他,而是首先谈了自己如何为烟瘾所害,现在得了气管炎,经常咳得厉害,同时,也给他算了一笔经济帐.并且,请学生监督他.那次谈话之后,这位学生再也没吸烟.这次谈话之所以成功,一是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二是现身说法,以身作则.这样可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促其思想发生转变,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办法.由此可见,说服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时要动之以情,有时要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方能奏效.
总之,谈话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还要有广博的学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运用谈话的技巧,这样,与学生谈话时才能应对自如,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品行端正、情操高尚的人.
一、有的放矢,精心准备
找学生谈话,不能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毫无准备.要确定谈话的对象,真正了解谈话对象.“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谈话前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对交谈的对象有整体的了解,才能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制订谈话方案,选择最好的谈话方法,解决问题.
二、把握谈话的时机,精心选择谈
话的地点及场合
捕捉谈话时机,把握谈话火候,谈话效果将事半功倍.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知错认错,试图改变,需要帮助时;当犯了错误,已经自责,需要谅解时;当骤遭不幸,悲痛万分,需要安慰时;等等.这些仅是一般谈话需掌握的时机.过早,时机不成熟,“话不投机半句多”;过迟,事过境迁或事态已扩大,于事无补,悔之晚矣.特别是碰到学生遇到重大挫折时,谈话宜早不宜迟.我曾在新闻上看到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因第二天要到会上作检查,晚自习后独自跑到河边徘徊了一晚,第二天终因想不开而轻生.事后,有位班主任痛心地说:若当时及时开导她,也不致于产生这种结果.
另外,谈话地点、场合的选择对个别谈话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应选择清洁、舒适的而不是杂乱无章、难以置身的地方;应选择不受外来干扰的场所,应尽量避开人多的场合;应选择学生感到亲切、自在的地方.比较严肃的,应单独找学生谈,以引起重视.
三、要遵循谈话的原则
找学生谈话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需要遵循学生的思想活动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一般应遵循平等、真诚、尊重、差异等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专心倾听,适时提问
被谈话的学生一般都会先将情况向班主任诉说.这时,班主任应是学生最专注的知音.在听学生说话时,绝不可心不在焉,而要全神贯注,身体稍稍向于说话人,这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心,也愿意将心里话告诉老师.有的学生是急性子,即使有伤害你的言词,也要耐心地听完,然后再说明你的看法.有的学生是慢性子,半天提不到正事,也不能着急发火,应点拨引导,适时地追问和插话,引导他尽快表述正题.在听对方倾诉时,班主任不要急于下结论,若刚听一两句话就感情冲动,轻率下结论,往往搞错.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听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抓住真实的、本质的东西.
2.注意方式,讲究艺术
“谈话要注意自己的对象,点明问题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我找学生谈话时,若是该生性情豪爽,谈话往往开门见山,直陈主题;若是自尊心、羞涩感较强的学生,往往采取委婉含蓄的方法,让人思而得之,不要硬把一层“窗户纸”捅破,对方接受不了.若是初犯错误,其本人又有悔改之意,多采用委婉谈话较好.对某些问题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学生,谈话时不要回避矛盾,含糊其词,要单刀直入,击中要害,讲明政策,分析利害,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另外,话语要注意分寸,适可而止,批评不可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弄得对方垂头丧气,毫无自信.表扬不可把对方说得完美无缺,吹得对方头脑发昏,得意忘形.同时,话语要做到散而不乱、活而有度、张弛相间、刚柔相济、进退有序.在谈话的语言技巧上,班主任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清晰明确,通俗质朴,简洁精当.
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以情感人,惟有真心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交流.切忌在谈话时,表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老师皱一皱眉头,学生有时都会产生一种被轻视的感觉,从而引起对立情绪.因此,班主任在谈话时要有一点“人情味”,这样容易很快和学生沟通感情.晓之以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我在找一位吸烟的学生谈话时,不是仅仅用校规警告他,而是首先谈了自己如何为烟瘾所害,现在得了气管炎,经常咳得厉害,同时,也给他算了一笔经济帐.并且,请学生监督他.那次谈话之后,这位学生再也没吸烟.这次谈话之所以成功,一是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二是现身说法,以身作则.这样可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促其思想发生转变,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办法.由此可见,说服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时要动之以情,有时要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方能奏效.
总之,谈话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还要有广博的学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运用谈话的技巧,这样,与学生谈话时才能应对自如,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品行端正、情操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