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学生逐年的增多,大学生就业局面愈加严峻,因此政府提出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希望能藉此分散就业压力,拓宽就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并为落实“三农”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
关键词:大学农村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164-01
1 大学生在农村就业的背景
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在3-5年内,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但随着人数的增加及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农村就业这一政策落实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2 大学生农村就业中出现的问题
2.1 政府主导,就业途径较单一
目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途径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出台相关文件,由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负责组织落实,行政色彩较浓,而且就业的去向以当村官为主,“三支一扶”(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等为辅。在现阶段,这种单向由政府利用优惠扶持政策推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有效的办法,但是赴农村就业可能并不是大学生的内在追求,这样易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
2.2 岗位供给与需求偏差
发展农村更需要的是技术性人才,但目前到大学生到农村所从事的却多是文职工作。在这些工作上,初出茅庐的大学生难以与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相比,因而较难得到认可并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国基层政府存在冗员,许多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等加重了村民的压力。
2.3 保障机制缺乏,流失率较高
目前政府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文件精神,就业期限一般2~3年。据统计,四川省先后选派了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但流失率达70%。
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经历了城市便捷繁华的生活,到农村就业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适应和融合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为了追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而且我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绝大多数农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地区相比差距明显。由于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现实的生活压力,如果在农村就业难以达成自己的愿景,离开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以上是对大学生农村就业背景的普遍分析,也有人认为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发展水平不适宜大学生发展,因而不应鼓励大学生农村就业。
3 解决问题的方法
3.1 对就业于农村的大学生的管理模式的探索
(1)自主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大学生拥有全部的工作决定权。但很多管理者十分害怕给予大学生这种自主权,因为如果大学生对于面对的问题分析不当,问题就会产生,以致不能获得理想的工作成果。因此可以考虑在活动中发动大学生,在大学生中培养大学生领袖,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2)定期报告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发挥志愿管理者的监督作用,使他们能对大学生进行经常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工作沿着既定的目标进行。在这种管理体制中,大学生是工作的主导,但需要在某些时候向管理者报告工作的进展及已处理的事项,使管理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保证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监督工作模式。假如管理者对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信任,那么他就需要采取行动去监督大学生工作的进展,并减少其工作自主权。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大学生也是工作的责任人,但在要向上级提出采取行动的建议并获得认可。这样,管理者便可在工作进展上有较大的控制权。
3.2 具体管理措施的建议
(1)招募的前提。在招募大学生之前,要先问为什么和是否有能力招募大学生。
(2)大学生的定位。要有一个全面的计划,同时需要进行工作分析。以便确认大学生的职责和任务。
(3)平等承诺。需要营造这样一种气氛,使大家都将大学生视为组织中的一员。为此需要在招募大学生之前对村民或基层干部进行关于志愿精神及其基本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尊重大学生,肯定其价值。
(4)公开招募、择优录用。要定出有吸引力的招募计划和广告,以营销的方式公开招募大学生,发挥宗旨的魅力、组织的魅力、工作的魅力等,吸引那些有志于志愿服务的优秀大学生加入农村就业的队伍。
(5)教育和训练。大学生要和新员工一样接受必要的教育、训练和指导,要明确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接受上岗培训,熟悉组织的环境和工作要求。还要随时接受在职训练。教育和训练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这也是吸引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6)指导和协助。应设有专门的大学生管理部门或专职的大学生协调员,一方面负责执行和实施大学生工作计划,另一方面负责每天例行的大学生指导和管理工作,及时沟通并进行必要的咨询和协助。
(7)及时记录。要重视各项大学生相关的记录,包括个人档案、工作记录和总结等,将其及时归档整理。
(8)鼓励和重用。要通过各种激励措施,保持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重用与提升也很重要,使他们负起领导和管理的职责来。
(9)提供必要经费。尽管大学生本身许多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带有一定的志愿服务的目的。但必须有一定的保障措施,才能使大学生展现其才华并长期扎根农村。
关键词:大学农村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164-01
1 大学生在农村就业的背景
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在3-5年内,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但随着人数的增加及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农村就业这一政策落实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2 大学生农村就业中出现的问题
2.1 政府主导,就业途径较单一
目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途径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出台相关文件,由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负责组织落实,行政色彩较浓,而且就业的去向以当村官为主,“三支一扶”(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等为辅。在现阶段,这种单向由政府利用优惠扶持政策推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有效的办法,但是赴农村就业可能并不是大学生的内在追求,这样易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
2.2 岗位供给与需求偏差
发展农村更需要的是技术性人才,但目前到大学生到农村所从事的却多是文职工作。在这些工作上,初出茅庐的大学生难以与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相比,因而较难得到认可并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国基层政府存在冗员,许多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等加重了村民的压力。
2.3 保障机制缺乏,流失率较高
目前政府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文件精神,就业期限一般2~3年。据统计,四川省先后选派了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但流失率达70%。
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经历了城市便捷繁华的生活,到农村就业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适应和融合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为了追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而且我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绝大多数农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地区相比差距明显。由于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现实的生活压力,如果在农村就业难以达成自己的愿景,离开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以上是对大学生农村就业背景的普遍分析,也有人认为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发展水平不适宜大学生发展,因而不应鼓励大学生农村就业。
3 解决问题的方法
3.1 对就业于农村的大学生的管理模式的探索
(1)自主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大学生拥有全部的工作决定权。但很多管理者十分害怕给予大学生这种自主权,因为如果大学生对于面对的问题分析不当,问题就会产生,以致不能获得理想的工作成果。因此可以考虑在活动中发动大学生,在大学生中培养大学生领袖,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2)定期报告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发挥志愿管理者的监督作用,使他们能对大学生进行经常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工作沿着既定的目标进行。在这种管理体制中,大学生是工作的主导,但需要在某些时候向管理者报告工作的进展及已处理的事项,使管理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保证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监督工作模式。假如管理者对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信任,那么他就需要采取行动去监督大学生工作的进展,并减少其工作自主权。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大学生也是工作的责任人,但在要向上级提出采取行动的建议并获得认可。这样,管理者便可在工作进展上有较大的控制权。
3.2 具体管理措施的建议
(1)招募的前提。在招募大学生之前,要先问为什么和是否有能力招募大学生。
(2)大学生的定位。要有一个全面的计划,同时需要进行工作分析。以便确认大学生的职责和任务。
(3)平等承诺。需要营造这样一种气氛,使大家都将大学生视为组织中的一员。为此需要在招募大学生之前对村民或基层干部进行关于志愿精神及其基本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尊重大学生,肯定其价值。
(4)公开招募、择优录用。要定出有吸引力的招募计划和广告,以营销的方式公开招募大学生,发挥宗旨的魅力、组织的魅力、工作的魅力等,吸引那些有志于志愿服务的优秀大学生加入农村就业的队伍。
(5)教育和训练。大学生要和新员工一样接受必要的教育、训练和指导,要明确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接受上岗培训,熟悉组织的环境和工作要求。还要随时接受在职训练。教育和训练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这也是吸引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6)指导和协助。应设有专门的大学生管理部门或专职的大学生协调员,一方面负责执行和实施大学生工作计划,另一方面负责每天例行的大学生指导和管理工作,及时沟通并进行必要的咨询和协助。
(7)及时记录。要重视各项大学生相关的记录,包括个人档案、工作记录和总结等,将其及时归档整理。
(8)鼓励和重用。要通过各种激励措施,保持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重用与提升也很重要,使他们负起领导和管理的职责来。
(9)提供必要经费。尽管大学生本身许多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带有一定的志愿服务的目的。但必须有一定的保障措施,才能使大学生展现其才华并长期扎根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