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决定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如何发挥语文教学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文化的这一性质,凭借文本,以文化人!
一、以言化之,给学生播撒民族语言的种子
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在《世界语言》一书中,对汉语的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和先进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正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努力,才把“西文语法书里的种种麻烦抛个精光”,最后“只留下几千个单字和若干条效率极高的排字规则”。一首唐诗,一首宋词,我们暂且不去研究它们内在的意思,只要你读着读着,便会感觉有一阵歌声从心中飘然而出。这些无不显示出汉字的魅力。汉字表意的模糊性,使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意韵又具有很强的象征性。
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所以,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感受祖国的语言的魅力。于永正老师在讲古诗《草》时,有一个十分精彩的片段。在教学“生”字时,他先画了一条横线,问学生,这像什么?学生答:像土地。接着,于老师从下往上写出了一个特别像小草嫩芽的“牛”字,继续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像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与老师接着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我们感受到了小草很有劲儿。”“我们感受到小草不怕困难的精神”……于老师总结:“是啊,这就是‘生’字,有了生命,就要往上长!”这,就是一种熏陶,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字所蕴涵的勃勃生机的意思同时,也对祖国的语言产生了热爱之情。
二、以情化之,让学生浸润民族情感的芳泽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国度,中国的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与“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教育思想,也从未离开过“情”的根源,处处可见“情”的流露。然而,近年来,“情感缺乏症”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悄悄地蔓延开来。我们知道,语文教科书的容量很大,又讲究文质兼美,其人文内容相当丰富、广泛。所以,是让学生浸润民族思想情感的最好凭借。
一位教师执教《马背上的小红军》,学生读完第一段“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一件往事”,一个女生站起来问:“‘深情’指的是什么样的感情?”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因为我们知道,在学生没有读懂之前,即使教师把自己的体会讲出来,学生也是不会理解的。于是老师说:“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我想,课文多读几遍,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有了这样的“定心丸”,学生读得更投入,学得更认真了。最后,那个小女孩站起来,胸有成竹地说:“陈赓感到不该轻信小红军的话。他看到小鬼的干粮袋里装的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时,他后悔极了,感到对不起这位小红军。”“不错,这个‘情’里有后悔之情。”她接着说:“小红军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别人。他这种精神,陈赓每次谈到时,都很钦佩。”于是,水到渠成,教师说:“这个‘深情’有后悔之情,有责己之情,有敬佩之情,有赞美之情,当然还有怀念之情……”在这里,陈赓同志和小红军的伟大之情同时被展现了出来,孩子们在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也懂得了陈赓对小红军的深切缅怀之情。而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之间,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进行的。
三、以思化之,让学生吸纳民族思维的特色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强调的是模糊、体验、直觉,与此相对应的思维方式便是类比、象征,强调想象、联系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使得中国人看待问题比较全面、深刻,能够对事物产生整体的认识,从而始终能够从大处着眼,处理事务。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突出,急功近利思想的侵蚀,现代的孩子思维方式越来越狭隘,有的甚至趋向于偏激,他们在日益丢掉我们伟大民族思维的和谐性、辨证性和深刻性传统特征,导致了对事物认识的肤浅与片面。
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这样训练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引导讨论:为什么说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去,从总体上进一步理解课文,从而对鲁迅先生形成清晰明确的整体性认识。再如文本中这样一句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含义比较深刻,于是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理解:1、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从语气上看,说这句话时,鲁迅的心情是怎样的?3、从上下文看,这句话揭露了什么?表现了什么?4、从表达手法看,“四周黑洞洞”指的是什么?谁会“碰壁”?为什么要这样说?5、从说话对象看,面对一个孩子纯真的发问,用什么方法让她意会呢?6、从时代背景看,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但,这绝不是告诉,而是一种“化”的过程。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水镇中心小学)
一、以言化之,给学生播撒民族语言的种子
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在《世界语言》一书中,对汉语的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和先进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正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努力,才把“西文语法书里的种种麻烦抛个精光”,最后“只留下几千个单字和若干条效率极高的排字规则”。一首唐诗,一首宋词,我们暂且不去研究它们内在的意思,只要你读着读着,便会感觉有一阵歌声从心中飘然而出。这些无不显示出汉字的魅力。汉字表意的模糊性,使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意韵又具有很强的象征性。
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所以,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感受祖国的语言的魅力。于永正老师在讲古诗《草》时,有一个十分精彩的片段。在教学“生”字时,他先画了一条横线,问学生,这像什么?学生答:像土地。接着,于老师从下往上写出了一个特别像小草嫩芽的“牛”字,继续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像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与老师接着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我们感受到了小草很有劲儿。”“我们感受到小草不怕困难的精神”……于老师总结:“是啊,这就是‘生’字,有了生命,就要往上长!”这,就是一种熏陶,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字所蕴涵的勃勃生机的意思同时,也对祖国的语言产生了热爱之情。
二、以情化之,让学生浸润民族情感的芳泽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国度,中国的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与“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教育思想,也从未离开过“情”的根源,处处可见“情”的流露。然而,近年来,“情感缺乏症”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悄悄地蔓延开来。我们知道,语文教科书的容量很大,又讲究文质兼美,其人文内容相当丰富、广泛。所以,是让学生浸润民族思想情感的最好凭借。
一位教师执教《马背上的小红军》,学生读完第一段“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一件往事”,一个女生站起来问:“‘深情’指的是什么样的感情?”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因为我们知道,在学生没有读懂之前,即使教师把自己的体会讲出来,学生也是不会理解的。于是老师说:“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我想,课文多读几遍,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有了这样的“定心丸”,学生读得更投入,学得更认真了。最后,那个小女孩站起来,胸有成竹地说:“陈赓感到不该轻信小红军的话。他看到小鬼的干粮袋里装的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时,他后悔极了,感到对不起这位小红军。”“不错,这个‘情’里有后悔之情。”她接着说:“小红军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别人。他这种精神,陈赓每次谈到时,都很钦佩。”于是,水到渠成,教师说:“这个‘深情’有后悔之情,有责己之情,有敬佩之情,有赞美之情,当然还有怀念之情……”在这里,陈赓同志和小红军的伟大之情同时被展现了出来,孩子们在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也懂得了陈赓对小红军的深切缅怀之情。而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之间,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进行的。
三、以思化之,让学生吸纳民族思维的特色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强调的是模糊、体验、直觉,与此相对应的思维方式便是类比、象征,强调想象、联系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使得中国人看待问题比较全面、深刻,能够对事物产生整体的认识,从而始终能够从大处着眼,处理事务。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突出,急功近利思想的侵蚀,现代的孩子思维方式越来越狭隘,有的甚至趋向于偏激,他们在日益丢掉我们伟大民族思维的和谐性、辨证性和深刻性传统特征,导致了对事物认识的肤浅与片面。
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这样训练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引导讨论:为什么说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去,从总体上进一步理解课文,从而对鲁迅先生形成清晰明确的整体性认识。再如文本中这样一句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含义比较深刻,于是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理解:1、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从语气上看,说这句话时,鲁迅的心情是怎样的?3、从上下文看,这句话揭露了什么?表现了什么?4、从表达手法看,“四周黑洞洞”指的是什么?谁会“碰壁”?为什么要这样说?5、从说话对象看,面对一个孩子纯真的发问,用什么方法让她意会呢?6、从时代背景看,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但,这绝不是告诉,而是一种“化”的过程。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水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