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椎间盘膨出16例,椎间盘突出28例。在CT引导下盘内注射浓度60ug/mL臭氧10~30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ug/mL臭氧10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经3~12个月随访,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18例(40.9%),良23例(52.3%),差3例(6.8%),总有效率达93.2%。结论CT引导下经皮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 CT引导
中图分类号 R681.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3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欧洲兴起的一项较新的微创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这项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我院于2009年5月引进此项技术,在cT定位引导下,行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随访3~12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20~70岁,平均42岁。其中单纯腰痛16例,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痛或麻木28例,所有患者均有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经cT或MRI证实,症状和体征符合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经4~6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1.2适应症和禁忌症的选择 临床上有腰背疼痛和下肢痛,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相符的包容性椎间盘突出者,可选择臭氧治疗。禁忌症:严重椎管狭窄,特别是黄韧带肥厚、小关节骨性增生,先天性腰椎管狭窄,神经功能缺失等同时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怀疑有纤维环破裂,椎间盘脱出的患者。突出物钙化,伴有椎体滑脱的患者。凝血机制障碍或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各种因素使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
1.3治疗方法
1.3.1仪器设备臭氧发生器(山东淄博悦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依德康牌CHY-11-B型臭氧发生器),医用氧气,一次性硬膜外穿刺针。
1.3.2操作方法术前详细查体及查阅患者的有关资料。患者俯卧于CT床上,下腹区垫软枕,使腰椎间隙后部间隙加宽,有利于进针。摆好体位,常规行病变椎间盘CT扫描,选择突出最明显的层面为穿刺平面。在CT监视屏上设计穿刺点,测量距中线距离、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多为脊柱中线旁开7~12cm,进针角度30~45°,利用红外线体表投影在皮肤上做好标记。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在局麻下持穿刺针按设计好的穿刺方向、角度、进针深度进针。穿刺途径采用侧后方经“安全三角区”,穿刺经皮肤、皮下、骶脊肌、腰大肌、安全三角依次进入椎间盘内,进入椎间盘有突破感及吸针感,若进针位置不理想,在CT扫描下调整,直至显示进针准确。从臭氧发生器内抽取60ug/mL的臭氧10mL~30mL,注入椎间盘内,然后将穿刺针退至椎间孔(有落空感),缓慢注入浓度为40ug/mL的臭氧10mL。CT扫描下可见气体在椎间盘内呈内积状、裂隙状、弥散状和大部分溢出状分布,拔除穿刺针,进针点皮肤消毒,外贴创可贴,术后患者卧床休息24小时,静脉滴注抗菌素3天。
2 结果
所有治疗患者均通过电话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疗效评价依据MaeNab腰腿痛手术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优18例(40.9%),良23例(52.3%),差3例(6.8%),总有效率达93.2%。未出现脊髓、神经、大血管及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未发生椎间隙感染。8例患者2周内出现术前同样的疼痛症状,没做特殊处理,1个月后症状逐步消失。另3例疗效差的患者,为老年患者椎间盘突出合并骨性椎管狭窄或椎间盘骨化,黄韧带肥厚,系适应症选择不当所致。
3 讨论
腰椎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疾病,青壮年多发,腰椎间盘退变是其基本病因。成年后,椎间盘组织中各种成分发生较大的生化和组织改变,容易在各种诱因下(外伤或退变)造成椎间盘纤维环断裂,髓核膨出、突出或脱出,压迫相邻的脊髓或神经,造成腰腿痛。除机械压迫外,脱出髓核内释放的化学物质(如磷、磷酸酶A2)均可引起神经痛,应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正是基于以上情况而发挥作用。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能力仅次于氟,浓度60ug/mL臭氧可特异性氧化消融髓核结构,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内渗透压降低,水分丢失,发生干涸、坏死及萎缩,从而解除对硬脊膜及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同时臭氧还可消除化学刺激和自身免疫作用,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臭氧盘内、盘外注射,与髓核组织充分的结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注入臭氧使之达到理想的弥散状态,若弥散不理想,CT扫描观察,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可再次注入臭氧,达到髓核消融的作用,重复注射后髓核坏死程度更为明显。在盘外髓核突出部位再次注入低浓度的臭氧和糖皮质激素,可消除神经根无菌性炎症,起到迅速缓解疼痛的效果。
医用臭氧注射是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手术操作简单,不改变脊柱稳定性,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发展前景好。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 CT引导
中图分类号 R681.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3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欧洲兴起的一项较新的微创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这项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我院于2009年5月引进此项技术,在cT定位引导下,行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随访3~12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20~70岁,平均42岁。其中单纯腰痛16例,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痛或麻木28例,所有患者均有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经cT或MRI证实,症状和体征符合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经4~6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1.2适应症和禁忌症的选择 临床上有腰背疼痛和下肢痛,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相符的包容性椎间盘突出者,可选择臭氧治疗。禁忌症:严重椎管狭窄,特别是黄韧带肥厚、小关节骨性增生,先天性腰椎管狭窄,神经功能缺失等同时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怀疑有纤维环破裂,椎间盘脱出的患者。突出物钙化,伴有椎体滑脱的患者。凝血机制障碍或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各种因素使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
1.3治疗方法
1.3.1仪器设备臭氧发生器(山东淄博悦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依德康牌CHY-11-B型臭氧发生器),医用氧气,一次性硬膜外穿刺针。
1.3.2操作方法术前详细查体及查阅患者的有关资料。患者俯卧于CT床上,下腹区垫软枕,使腰椎间隙后部间隙加宽,有利于进针。摆好体位,常规行病变椎间盘CT扫描,选择突出最明显的层面为穿刺平面。在CT监视屏上设计穿刺点,测量距中线距离、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多为脊柱中线旁开7~12cm,进针角度30~45°,利用红外线体表投影在皮肤上做好标记。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在局麻下持穿刺针按设计好的穿刺方向、角度、进针深度进针。穿刺途径采用侧后方经“安全三角区”,穿刺经皮肤、皮下、骶脊肌、腰大肌、安全三角依次进入椎间盘内,进入椎间盘有突破感及吸针感,若进针位置不理想,在CT扫描下调整,直至显示进针准确。从臭氧发生器内抽取60ug/mL的臭氧10mL~30mL,注入椎间盘内,然后将穿刺针退至椎间孔(有落空感),缓慢注入浓度为40ug/mL的臭氧10mL。CT扫描下可见气体在椎间盘内呈内积状、裂隙状、弥散状和大部分溢出状分布,拔除穿刺针,进针点皮肤消毒,外贴创可贴,术后患者卧床休息24小时,静脉滴注抗菌素3天。
2 结果
所有治疗患者均通过电话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疗效评价依据MaeNab腰腿痛手术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优18例(40.9%),良23例(52.3%),差3例(6.8%),总有效率达93.2%。未出现脊髓、神经、大血管及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未发生椎间隙感染。8例患者2周内出现术前同样的疼痛症状,没做特殊处理,1个月后症状逐步消失。另3例疗效差的患者,为老年患者椎间盘突出合并骨性椎管狭窄或椎间盘骨化,黄韧带肥厚,系适应症选择不当所致。
3 讨论
腰椎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疾病,青壮年多发,腰椎间盘退变是其基本病因。成年后,椎间盘组织中各种成分发生较大的生化和组织改变,容易在各种诱因下(外伤或退变)造成椎间盘纤维环断裂,髓核膨出、突出或脱出,压迫相邻的脊髓或神经,造成腰腿痛。除机械压迫外,脱出髓核内释放的化学物质(如磷、磷酸酶A2)均可引起神经痛,应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正是基于以上情况而发挥作用。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能力仅次于氟,浓度60ug/mL臭氧可特异性氧化消融髓核结构,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内渗透压降低,水分丢失,发生干涸、坏死及萎缩,从而解除对硬脊膜及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同时臭氧还可消除化学刺激和自身免疫作用,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臭氧盘内、盘外注射,与髓核组织充分的结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注入臭氧使之达到理想的弥散状态,若弥散不理想,CT扫描观察,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可再次注入臭氧,达到髓核消融的作用,重复注射后髓核坏死程度更为明显。在盘外髓核突出部位再次注入低浓度的臭氧和糖皮质激素,可消除神经根无菌性炎症,起到迅速缓解疼痛的效果。
医用臭氧注射是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手术操作简单,不改变脊柱稳定性,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发展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