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入是小学音乐课堂的关键环节。该环节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将对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正是高效课堂的“源头活水”所在。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导入的作用和功能,总结了当下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环节的不足,并就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导入;存在不足;有效方法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各自的价值和功用,位于初始阶段的导入环节也不例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和功能。首先是激发兴趣,小学生的自觉性是相对有限的,要想及时让他们集中精力,就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再次是营造氛围,课堂气氛的枯燥和乏味,是小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合理的导入,可以为整堂课定下活泼、生动、有趣的基调。
一、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导入方法比较单一。多数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所以多采用复习式、提问式等简单的导入方法,难有变化和新意可言,长此以往使导入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其次是导入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缺乏对导入目的的正确认识,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对为什么采用这种导入方式,会起到何种效果等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导入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再次导入时间过长。虽然导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服从课堂教学这个整体。现实教学中一个常见的状况就是导入虽然很精彩,但是时间过长,甚至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例,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的开展。
二、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法探讨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其优势在于开门见山,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但是这种直接导入并不是直白、生硬的,而是带有技巧的。如语言导入。如果学习内容在导入设计上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采用简洁、生动、易懂的语言直接导入。
比如在学习四分音符时,就可以向学生讲明,“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四分音符。它长着一个椭圆形的大脑袋,身体却是一条细线,让我们一起与它见面吧”,随后通过板书或多媒体对四分音符进行展示。又如重点难点导入。如果学习内容有明确的重点和难点,则不妨将其在导入阶段予以呈现,既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也增强了学习效果。直接导入是简洁高效的,但是也要注意避免直白和生硬,而是根据实际内容机动灵活的选择和设计。
(二)情境导入法
音乐作品都是依托于情境而存在的,作为表演者或欣赏者来说,要想更好的表现和体验音乐,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对音乐作品的情境进行复现。由此也产生了一种新的导入方法——情境导入法。具体来说,是指教师利用语言、动作或多媒体等,描绘和展现与音乐作品有关的氛围和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唤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反应。
如利用语言描绘情景。在引出音乐作品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描述。比如在对清晨的描绘中,就可以说到:“太阳公公起得可真早,又给我们每个人都穿上了一层金色的衣裳,鸟儿在叽叽喳喳的鸣叫,汽车喇叭也响个不停……你们能用嘴巴来模仿这些声音吗?”一个简单的开场白,形成了一个直观并具有吸引力的场景,也自然引入了声音模仿这个学习内容。又如利用多媒体布置情境,很多音乐作品都具有写实性色彩,也就是对某人、某地、某事的真实记录和反应。正所谓乐由情起,境由心生,这不但是导入的需要,更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三)问题导入法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也是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关键点在于问题的设计要紧扣学习重点,难度适中,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比如用猜谜语的方式进行提问。小学生们普遍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猜谜语正是他们喜欢的游戏形式,如果教师能够将问题设计为一个巧妙的谜语,则会吸引着学生争先恐后的作答。如 “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等难度适中的谜语,都可以有机与学习内容联系在一起,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思考学生是否喜欢这个问题或谜语,是否有能力去思考并找到答案。又比如以悬念的方式进行提问。悬念是一种未完成感和不满感,适时创设悬念,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习动机。所以教师不妨适当的欲言又止、半吞半吐,吸引着学生去一探究竟。又比如在对国歌的学习中,国歌欣赏和学唱是一个严肃的主题,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很难会让学生的感兴趣。对此不妨从作者入手,曲作者聂耳人称“耳朵先生”,可以成为一个悬念设置点。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但是有个人却有四只耳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带着这个悬念,教师展示出聂耳的名字,因为聂的繁体字是由三个耳字组成的,加之聂耳音乐天赋奇高,耳朵特别好用,大家都叫他“聂耳朵”,于是便有了四只耳朵,了解了其人后,再引入其作后也就水到渠成了。
结语
近年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与实施,全国上下的小学音乐课堂都呈现出了全新的变化。在这一良好形势下,则要主动对整个教学进行更加全面而深入的审视。作为一堂课的开端,导入环节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理应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当下存在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几种常见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使导入环节真正发挥出“源头活水”的作用,有力推动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薇.小学音乐快乐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7(08)
[2]刘春健.谈小学音乐的创新教学[J].北方音乐.2017(16)
[3]陈冰青.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开展有效创编活动[J].北方音乐.2017(16)
关键词:小学音乐;导入;存在不足;有效方法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各自的价值和功用,位于初始阶段的导入环节也不例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和功能。首先是激发兴趣,小学生的自觉性是相对有限的,要想及时让他们集中精力,就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再次是营造氛围,课堂气氛的枯燥和乏味,是小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合理的导入,可以为整堂课定下活泼、生动、有趣的基调。
一、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导入方法比较单一。多数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所以多采用复习式、提问式等简单的导入方法,难有变化和新意可言,长此以往使导入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其次是导入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缺乏对导入目的的正确认识,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对为什么采用这种导入方式,会起到何种效果等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导入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再次导入时间过长。虽然导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服从课堂教学这个整体。现实教学中一个常见的状况就是导入虽然很精彩,但是时间过长,甚至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例,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的开展。
二、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法探讨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其优势在于开门见山,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但是这种直接导入并不是直白、生硬的,而是带有技巧的。如语言导入。如果学习内容在导入设计上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采用简洁、生动、易懂的语言直接导入。
比如在学习四分音符时,就可以向学生讲明,“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四分音符。它长着一个椭圆形的大脑袋,身体却是一条细线,让我们一起与它见面吧”,随后通过板书或多媒体对四分音符进行展示。又如重点难点导入。如果学习内容有明确的重点和难点,则不妨将其在导入阶段予以呈现,既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也增强了学习效果。直接导入是简洁高效的,但是也要注意避免直白和生硬,而是根据实际内容机动灵活的选择和设计。
(二)情境导入法
音乐作品都是依托于情境而存在的,作为表演者或欣赏者来说,要想更好的表现和体验音乐,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对音乐作品的情境进行复现。由此也产生了一种新的导入方法——情境导入法。具体来说,是指教师利用语言、动作或多媒体等,描绘和展现与音乐作品有关的氛围和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唤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反应。
如利用语言描绘情景。在引出音乐作品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描述。比如在对清晨的描绘中,就可以说到:“太阳公公起得可真早,又给我们每个人都穿上了一层金色的衣裳,鸟儿在叽叽喳喳的鸣叫,汽车喇叭也响个不停……你们能用嘴巴来模仿这些声音吗?”一个简单的开场白,形成了一个直观并具有吸引力的场景,也自然引入了声音模仿这个学习内容。又如利用多媒体布置情境,很多音乐作品都具有写实性色彩,也就是对某人、某地、某事的真实记录和反应。正所谓乐由情起,境由心生,这不但是导入的需要,更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三)问题导入法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也是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关键点在于问题的设计要紧扣学习重点,难度适中,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比如用猜谜语的方式进行提问。小学生们普遍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猜谜语正是他们喜欢的游戏形式,如果教师能够将问题设计为一个巧妙的谜语,则会吸引着学生争先恐后的作答。如 “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等难度适中的谜语,都可以有机与学习内容联系在一起,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思考学生是否喜欢这个问题或谜语,是否有能力去思考并找到答案。又比如以悬念的方式进行提问。悬念是一种未完成感和不满感,适时创设悬念,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习动机。所以教师不妨适当的欲言又止、半吞半吐,吸引着学生去一探究竟。又比如在对国歌的学习中,国歌欣赏和学唱是一个严肃的主题,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很难会让学生的感兴趣。对此不妨从作者入手,曲作者聂耳人称“耳朵先生”,可以成为一个悬念设置点。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但是有个人却有四只耳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带着这个悬念,教师展示出聂耳的名字,因为聂的繁体字是由三个耳字组成的,加之聂耳音乐天赋奇高,耳朵特别好用,大家都叫他“聂耳朵”,于是便有了四只耳朵,了解了其人后,再引入其作后也就水到渠成了。
结语
近年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与实施,全国上下的小学音乐课堂都呈现出了全新的变化。在这一良好形势下,则要主动对整个教学进行更加全面而深入的审视。作为一堂课的开端,导入环节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理应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当下存在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几种常见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使导入环节真正发挥出“源头活水”的作用,有力推动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薇.小学音乐快乐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7(08)
[2]刘春健.谈小学音乐的创新教学[J].北方音乐.2017(16)
[3]陈冰青.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开展有效创编活动[J].北方音乐.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