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李爷”名唤李空谷,字至忠, 1852~1952年在世,甘肃武山人氏。据说他幼年聪明好学,青灯黄卷伴读道佛经书。16岁赴华山论道,得真人点化,博全真教华山派第24代传宗弟子,取法号篱嵩峰道士。清同治年间出山布道,归隐陇西玉皇观(俗称天爷庙)获道长职,因道行颇深,被民间尊称为“西北李爷”。
此人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其画梅兰竹菊堪称陇上一绝,深得社会贤达、游方僧道、殷实人家所慕求。又说,西北李爷平生饱学,既通道教又通佛学,颠颠狂狂,戒律无束,平日除颂经演法、广施民众之外,还炒得一道拿手好菜“柳汆鱼”,即腊肉炒韭菜粉条,常与诗友、同道把盏品尝,吟唱对弈。
说来也怪,正是这位颠颠狂狂的西北李爷所喜食的柳汆鱼,在陇西宗教界和饮食文化中引出了一段继宋代张来的《咏韭》诗更为引人戏说的诗文和趣事,成为斋戒弟子的笑谈话柄。“荒园秋露瘦韭菜,色茂春菘甘胜蕨。人言佛见为下箸,笔炙烹羹更滋滑。”张来的这首诗与佛门弟子偏偏开了个大玩笑。说韭菜的美味竟引得佛门弟子也馋涎欲滴,忘却佛门戒律,抓起筷子大嚼大咽,用形象浪漫的笔调写出了韭菜的诱人美味。然而,在过了近800年后,空谷道长的《柳汆鱼》比张来更胜一筹,在他的笔下更露骨大胆地惊现了一段天上人间敢与万灵真宰挑恤的诗文:“红白青绿珠宝色,玉盘盛来欲百增。真灵万宰同下箸,各领风味数千秋。”更为形象地描绘了腊肉炒韭菜粉条使上至玉皇大帝、下到贫民百姓各领风味的场面。
诗文也好,笑话也罢,柳汆鱼不愧为一道时令小菜。所以说和尚破戒,也就见怪不怪了。柳汆鱼的确别具一番风味,据当地老人说,这腊肉韭菜粉条炒成的柳汆鱼,从配料上还有一番特定的讲究,原料必须是陇西腊肉、漳县红韭、武山粉条,三地特产合一,缺一不可,不然炒出的味道就逊色多了。这其中的奥妙是漳县红韭苗短、叶宽、膜厚,受秦岭黄土高原气候环境影响,辛香味足,尤其是翻炒不变形、色泽鲜艳。武山的粉条,又称夏条子,浸泡发软后表皮不粘不泛白,似晶玉一般,吃起来柔软筋道,吃剩后加热也不见糊。
春初早韭是十分名贵的蔬菜。《诗经》记载:“四之曰其蚤,献羔祭韭。”说明先秦时期人们就用羔羊、春韭来祭祖。“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渐觉东风料峭寒,青富黄韭试春盘”,诗人杜甫、苏轼对韭菜情有独钟,夜雨待客吃韭,制作春盘也用韭。西北李爷更使韭菜耳目一新,与腊肉粉条为伍,留下了柳汆鱼的美谈,堪称是个美食家。尤其荞面摊饼卷上炒好的腊肉韭菜粉条,吃一口香味就无法形容了。因此,当地民谣说:“腊肉韭菜粉条子, 香烂你的嘴皮子。”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腊肉韭菜粉条子的奥妙和诱惑。
(本文来源于陇西李氏文化网,请作者见文后与我刊编辑部联系,以付稿酬。)
此人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其画梅兰竹菊堪称陇上一绝,深得社会贤达、游方僧道、殷实人家所慕求。又说,西北李爷平生饱学,既通道教又通佛学,颠颠狂狂,戒律无束,平日除颂经演法、广施民众之外,还炒得一道拿手好菜“柳汆鱼”,即腊肉炒韭菜粉条,常与诗友、同道把盏品尝,吟唱对弈。
说来也怪,正是这位颠颠狂狂的西北李爷所喜食的柳汆鱼,在陇西宗教界和饮食文化中引出了一段继宋代张来的《咏韭》诗更为引人戏说的诗文和趣事,成为斋戒弟子的笑谈话柄。“荒园秋露瘦韭菜,色茂春菘甘胜蕨。人言佛见为下箸,笔炙烹羹更滋滑。”张来的这首诗与佛门弟子偏偏开了个大玩笑。说韭菜的美味竟引得佛门弟子也馋涎欲滴,忘却佛门戒律,抓起筷子大嚼大咽,用形象浪漫的笔调写出了韭菜的诱人美味。然而,在过了近800年后,空谷道长的《柳汆鱼》比张来更胜一筹,在他的笔下更露骨大胆地惊现了一段天上人间敢与万灵真宰挑恤的诗文:“红白青绿珠宝色,玉盘盛来欲百增。真灵万宰同下箸,各领风味数千秋。”更为形象地描绘了腊肉炒韭菜粉条使上至玉皇大帝、下到贫民百姓各领风味的场面。
诗文也好,笑话也罢,柳汆鱼不愧为一道时令小菜。所以说和尚破戒,也就见怪不怪了。柳汆鱼的确别具一番风味,据当地老人说,这腊肉韭菜粉条炒成的柳汆鱼,从配料上还有一番特定的讲究,原料必须是陇西腊肉、漳县红韭、武山粉条,三地特产合一,缺一不可,不然炒出的味道就逊色多了。这其中的奥妙是漳县红韭苗短、叶宽、膜厚,受秦岭黄土高原气候环境影响,辛香味足,尤其是翻炒不变形、色泽鲜艳。武山的粉条,又称夏条子,浸泡发软后表皮不粘不泛白,似晶玉一般,吃起来柔软筋道,吃剩后加热也不见糊。
春初早韭是十分名贵的蔬菜。《诗经》记载:“四之曰其蚤,献羔祭韭。”说明先秦时期人们就用羔羊、春韭来祭祖。“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渐觉东风料峭寒,青富黄韭试春盘”,诗人杜甫、苏轼对韭菜情有独钟,夜雨待客吃韭,制作春盘也用韭。西北李爷更使韭菜耳目一新,与腊肉粉条为伍,留下了柳汆鱼的美谈,堪称是个美食家。尤其荞面摊饼卷上炒好的腊肉韭菜粉条,吃一口香味就无法形容了。因此,当地民谣说:“腊肉韭菜粉条子, 香烂你的嘴皮子。”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腊肉韭菜粉条子的奥妙和诱惑。
(本文来源于陇西李氏文化网,请作者见文后与我刊编辑部联系,以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