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通假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sw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言文里有很多文言现象,其中有一种文言现象叫做“通假字”。用字通假与写别字不同。通假字是古人在写文章时提笔忘字,又没有统一的字典可供查找,就用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来代替本字,是古代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字。文言文里还有两种文字现象:假借字和古今字。
  关键词: 文言文 通假字 别字假借字 古今字
  
  文言文里有很多文言现象,理解这些现象,对学好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其中有一种文言现象叫做“通假字”。“通假字”就是古代汉语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在文言文中,一个借用的字被赋予了本字的意义,这个被借用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就是本字的通假字。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音同或音近,指的是古汉语的读音,而不是现代汉语的读音。
  一
  通假字的使用,既不考虑字的形体,又不涉及字的本身,只是着眼于读音。例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尊”,本字应写作“樽”(盛酒的器具),这里的“尊”就是“樽”的同音的通假。被替代的“樽”,叫本字;用来替代“樽”的“尊”,是通假字。“尊”由于被借用为“樽”,因此就具有了“樽”的意义。
  通假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多,如果不了解汉字的通假,就会望文生义,导致误解。例如:“名列前茅”这个成语,实际上“茅”应是“旄”的意思,一些词书中把“茅”解释为茅草,是不妥当的。
  为什么产生通假现象?首先,汉字的性质是表意的,应该是词有本字,字有本义,但古人在写文章时提笔忘字,又没有统一的字典可供查找,暂时就想起了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来代替本字。这种用字通假与写别字不同。别字是社会不能够认可的、不符合用字规范的字。而用字通假,则是用了古代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字。例如:
  1.脚著谢公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宋·李清照,《声声慢》)
  上述两例句均是唐宋诗词中的句子,都用了“著”字,而其本字应为“着”。这足以证明不同朝代的人已经把“着”通假为“著”,这样的用法是合乎当时用字习惯而得到社会认可的。因此,通假字不是写别字。
  其次,早在秦统一六国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汉字,字与词的关系还不十分稳定。当时传授知识全靠先生讲学生记。在抄写书籍时,有不知道或想不起来应当写的本字时,或为了书写方便,或由于时间紧迫,往往采用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一些替代字经常被很多人使用,用得多了,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形成了古汉语中的通假现象。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就是音同替代或音近替代。据此,我们可以把通假字分为两大类:一是音同而通假,一是音近而通假。
  所谓音同的通假,是指借用声、韵、调相同的字来代替本字的通假现象。如: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受业也。(《师说》)
  “受”通“授”,是音同的通假字。
  所谓音近的通假,是指本字与借字之间声、韵、调只是某些部分相同。如: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史记·屈原列传》)
  “详”通“佯”,是音近的通假字。
  通假字除从声韵方面分析外,还可以从字形本身加以分析。
  1.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其人家中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因持女远逃亡。(《史记·西门豹》)
  例1中借字“禽”通本字“擒”,例2中借字“取”通本字“娶”,就是这种可以从字形本身加以分析的通假字。
  除特殊情况外,通假一般是单方向的。如“信”可以做“伸”的通假字,“伸”却不能做“信”的通假字;“锡”可以做“赐”的通假字,“赐”却不能做“锡”的通假字。
  二
  为了更好地把握汉字通假现象,还需要弄清通假字与假借字、古今字的区别。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假借”时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借用已有的字表示这个词。如:“来”,本义为“小麦”,借为“往来”的“来”;“族”,本义是“箭”,借为“族类”的“族”。“通假”和“假借”是两种不同的用字现象,因为它们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一种造字方法,即借用同音字来代替有音无字的词。假借字和本字实际上是两个形体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通假是“本有其字,依声托字”的一种用字方法,是文字的一种借用现象。通假字有明显的对立面,而假借字却没有这种关系。
  通假字与古今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今字是根据时代先后来说的,即古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表示同一意义的两个不同形体的同音字。在表意上,古今字之间是有联系的。一般说来,古今字表意多,后人为了区别用字,又造一个新字(今字)来承担古字某部分意义。如:“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何?”(《左传·宣公二年》)“竟”的本义是“乐曲终了”,引申为“疆界”的意义。后来为了区别,相当于“疆界”的意义写作“境”。“反”的本义是“翻转”,引申为“回返”的意义。后来为了区别,相当于“回返”的意义写作“返”。“竟”与“境”,“反”与“返”就是古今字。通假字则不考虑时代的先后,只要是音近或音同、有替代关系就可以了。
  总之,通假是古汉语比较难把握的一种用字现象。掌握通假的基本规律,多接触一些具体的文字材料,对学好文言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设计,对课程改革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文章提出了《现代企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创新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代企业管理实务》课程 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是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基于《管理学基础》的理论学习,对管理技能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本课程的设立适应
摘 要: 学业考试真正有效的复习时间只有一个月,要在短短的一个月复习时间内,全面复习、突出重点,强调效率、井然有序,就必须研究考纲,筛选知识考点;研究试卷,把脉考试动态;研究时事,结合热点复习;研究学生,进行分层辅导。  关键词: 政治学科 学业考试 复习策略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是高考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全按照普通高考的模式和要求组织考试,又称“小高考”。打赢“小高考”这一仗,不仅能获得高考的
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过于强调学科自身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人的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深化英语教育改革要重视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服务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是深化英语教育改革的基点  人类呼唤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人文精神,在中国哲学和古希腊哲学中早有论述。在中国哲学中,人文是指“人事”、“文明”或“人世间”,即人道。它相对应于“天文”、“天道”。  英语教育
摘 要: 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把教学过程真正变为学生学习创造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适应时代和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课前精心设计,课堂上巧妙地提出疑问,激励诱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归纳总结知识的全过程,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和组合,理清知识脉络,揭示知识的本质规律;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写出问题的分析
摘 要: 一所学校最根本的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最重要的管理是对人心的管理。学校管理是否科学、有效,在于它的管理对象中“人”的因素是否被激活。因此,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目标引导激励,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教师的潜能,激活教师的心思,使教师能在融洽、和谐、宽松、民主、友爱的环境中乐教不疲,实现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优化 教师 管理    一所学校最根本的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最重要的管理
摘 要: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均衡是基础,师资均衡是关键。作者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探讨农村初中主副科教师均衡度状况,运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发现在道德纪律与法律意识方面均衡度较高,其次为工作成效,在教学管理科研能力、评价体系方面表现一般;副科是否列入中考、规模大小、是否完中的均衡度均存在差异。  关键词: 农村初中 主副科教师 均衡度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均衡是基础,师
摘 要: 现代化、科学化是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现代化包括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内容的扩张和加深,即教学内容的拓展;科学化是指教学内容选择和顺序趋向系统化和科学化。田径课程要立足于社会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符合学习者的主观需要,适应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趋向,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和调整教学内容。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 田径普修课 课程改革    体育院系承担着为大中小学培养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