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言文里有很多文言现象,其中有一种文言现象叫做“通假字”。用字通假与写别字不同。通假字是古人在写文章时提笔忘字,又没有统一的字典可供查找,就用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来代替本字,是古代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字。文言文里还有两种文字现象:假借字和古今字。
关键词: 文言文 通假字 别字假借字 古今字
文言文里有很多文言现象,理解这些现象,对学好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其中有一种文言现象叫做“通假字”。“通假字”就是古代汉语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在文言文中,一个借用的字被赋予了本字的意义,这个被借用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就是本字的通假字。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音同或音近,指的是古汉语的读音,而不是现代汉语的读音。
一
通假字的使用,既不考虑字的形体,又不涉及字的本身,只是着眼于读音。例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尊”,本字应写作“樽”(盛酒的器具),这里的“尊”就是“樽”的同音的通假。被替代的“樽”,叫本字;用来替代“樽”的“尊”,是通假字。“尊”由于被借用为“樽”,因此就具有了“樽”的意义。
通假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多,如果不了解汉字的通假,就会望文生义,导致误解。例如:“名列前茅”这个成语,实际上“茅”应是“旄”的意思,一些词书中把“茅”解释为茅草,是不妥当的。
为什么产生通假现象?首先,汉字的性质是表意的,应该是词有本字,字有本义,但古人在写文章时提笔忘字,又没有统一的字典可供查找,暂时就想起了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来代替本字。这种用字通假与写别字不同。别字是社会不能够认可的、不符合用字规范的字。而用字通假,则是用了古代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字。例如:
1.脚著谢公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宋·李清照,《声声慢》)
上述两例句均是唐宋诗词中的句子,都用了“著”字,而其本字应为“着”。这足以证明不同朝代的人已经把“着”通假为“著”,这样的用法是合乎当时用字习惯而得到社会认可的。因此,通假字不是写别字。
其次,早在秦统一六国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汉字,字与词的关系还不十分稳定。当时传授知识全靠先生讲学生记。在抄写书籍时,有不知道或想不起来应当写的本字时,或为了书写方便,或由于时间紧迫,往往采用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一些替代字经常被很多人使用,用得多了,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形成了古汉语中的通假现象。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就是音同替代或音近替代。据此,我们可以把通假字分为两大类:一是音同而通假,一是音近而通假。
所谓音同的通假,是指借用声、韵、调相同的字来代替本字的通假现象。如: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受业也。(《师说》)
“受”通“授”,是音同的通假字。
所谓音近的通假,是指本字与借字之间声、韵、调只是某些部分相同。如: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史记·屈原列传》)
“详”通“佯”,是音近的通假字。
通假字除从声韵方面分析外,还可以从字形本身加以分析。
1.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其人家中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因持女远逃亡。(《史记·西门豹》)
例1中借字“禽”通本字“擒”,例2中借字“取”通本字“娶”,就是这种可以从字形本身加以分析的通假字。
除特殊情况外,通假一般是单方向的。如“信”可以做“伸”的通假字,“伸”却不能做“信”的通假字;“锡”可以做“赐”的通假字,“赐”却不能做“锡”的通假字。
二
为了更好地把握汉字通假现象,还需要弄清通假字与假借字、古今字的区别。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假借”时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借用已有的字表示这个词。如:“来”,本义为“小麦”,借为“往来”的“来”;“族”,本义是“箭”,借为“族类”的“族”。“通假”和“假借”是两种不同的用字现象,因为它们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一种造字方法,即借用同音字来代替有音无字的词。假借字和本字实际上是两个形体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通假是“本有其字,依声托字”的一种用字方法,是文字的一种借用现象。通假字有明显的对立面,而假借字却没有这种关系。
通假字与古今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今字是根据时代先后来说的,即古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表示同一意义的两个不同形体的同音字。在表意上,古今字之间是有联系的。一般说来,古今字表意多,后人为了区别用字,又造一个新字(今字)来承担古字某部分意义。如:“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何?”(《左传·宣公二年》)“竟”的本义是“乐曲终了”,引申为“疆界”的意义。后来为了区别,相当于“疆界”的意义写作“境”。“反”的本义是“翻转”,引申为“回返”的意义。后来为了区别,相当于“回返”的意义写作“返”。“竟”与“境”,“反”与“返”就是古今字。通假字则不考虑时代的先后,只要是音近或音同、有替代关系就可以了。
总之,通假是古汉语比较难把握的一种用字现象。掌握通假的基本规律,多接触一些具体的文字材料,对学好文言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文言文 通假字 别字假借字 古今字
文言文里有很多文言现象,理解这些现象,对学好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其中有一种文言现象叫做“通假字”。“通假字”就是古代汉语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在文言文中,一个借用的字被赋予了本字的意义,这个被借用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就是本字的通假字。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音同或音近,指的是古汉语的读音,而不是现代汉语的读音。
一
通假字的使用,既不考虑字的形体,又不涉及字的本身,只是着眼于读音。例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尊”,本字应写作“樽”(盛酒的器具),这里的“尊”就是“樽”的同音的通假。被替代的“樽”,叫本字;用来替代“樽”的“尊”,是通假字。“尊”由于被借用为“樽”,因此就具有了“樽”的意义。
通假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多,如果不了解汉字的通假,就会望文生义,导致误解。例如:“名列前茅”这个成语,实际上“茅”应是“旄”的意思,一些词书中把“茅”解释为茅草,是不妥当的。
为什么产生通假现象?首先,汉字的性质是表意的,应该是词有本字,字有本义,但古人在写文章时提笔忘字,又没有统一的字典可供查找,暂时就想起了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来代替本字。这种用字通假与写别字不同。别字是社会不能够认可的、不符合用字规范的字。而用字通假,则是用了古代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字。例如:
1.脚著谢公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宋·李清照,《声声慢》)
上述两例句均是唐宋诗词中的句子,都用了“著”字,而其本字应为“着”。这足以证明不同朝代的人已经把“着”通假为“著”,这样的用法是合乎当时用字习惯而得到社会认可的。因此,通假字不是写别字。
其次,早在秦统一六国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汉字,字与词的关系还不十分稳定。当时传授知识全靠先生讲学生记。在抄写书籍时,有不知道或想不起来应当写的本字时,或为了书写方便,或由于时间紧迫,往往采用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一些替代字经常被很多人使用,用得多了,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形成了古汉语中的通假现象。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就是音同替代或音近替代。据此,我们可以把通假字分为两大类:一是音同而通假,一是音近而通假。
所谓音同的通假,是指借用声、韵、调相同的字来代替本字的通假现象。如: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受业也。(《师说》)
“受”通“授”,是音同的通假字。
所谓音近的通假,是指本字与借字之间声、韵、调只是某些部分相同。如: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史记·屈原列传》)
“详”通“佯”,是音近的通假字。
通假字除从声韵方面分析外,还可以从字形本身加以分析。
1.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其人家中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因持女远逃亡。(《史记·西门豹》)
例1中借字“禽”通本字“擒”,例2中借字“取”通本字“娶”,就是这种可以从字形本身加以分析的通假字。
除特殊情况外,通假一般是单方向的。如“信”可以做“伸”的通假字,“伸”却不能做“信”的通假字;“锡”可以做“赐”的通假字,“赐”却不能做“锡”的通假字。
二
为了更好地把握汉字通假现象,还需要弄清通假字与假借字、古今字的区别。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假借”时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借用已有的字表示这个词。如:“来”,本义为“小麦”,借为“往来”的“来”;“族”,本义是“箭”,借为“族类”的“族”。“通假”和“假借”是两种不同的用字现象,因为它们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一种造字方法,即借用同音字来代替有音无字的词。假借字和本字实际上是两个形体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通假是“本有其字,依声托字”的一种用字方法,是文字的一种借用现象。通假字有明显的对立面,而假借字却没有这种关系。
通假字与古今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今字是根据时代先后来说的,即古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表示同一意义的两个不同形体的同音字。在表意上,古今字之间是有联系的。一般说来,古今字表意多,后人为了区别用字,又造一个新字(今字)来承担古字某部分意义。如:“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何?”(《左传·宣公二年》)“竟”的本义是“乐曲终了”,引申为“疆界”的意义。后来为了区别,相当于“疆界”的意义写作“境”。“反”的本义是“翻转”,引申为“回返”的意义。后来为了区别,相当于“回返”的意义写作“返”。“竟”与“境”,“反”与“返”就是古今字。通假字则不考虑时代的先后,只要是音近或音同、有替代关系就可以了。
总之,通假是古汉语比较难把握的一种用字现象。掌握通假的基本规律,多接触一些具体的文字材料,对学好文言文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