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79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望俊森,,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年份:2020
淀粉是小麦籽粒的主要组分,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优劣。本研究以黄淮南片地区150份小麦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在两年5个环境条件下对其淀粉相关性状表现进行了鉴定,并利用小麦35K SNP芯片检测结果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35K SNP芯片......
[期刊论文] 作者:董普辉,朱先玉,程亚丹,望俊森,陶林伟,黄丁,,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7
为了丰富T型杂交小麦的不育系和恢复系资源,以优质多抗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轮回亲本,对T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504A连续回交选育不育系,研究其雄性败育特点,并进行恢复系鉴...
[期刊论文] 作者:赵永涛,张锋,张中州,袁谦,甄士聪,望俊森,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21
豫麦158(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4)为半冬性小麦品种,籽粒较大,品质较好;豫麦158-42是豫麦158硬质变异系,其籽粒硬度增加,加工品质得到较大改善,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为研究豫麦158-42性状改良的遗传基础,对豫麦158和豫麦158-42的株高、光周期、春化、粒质量、......
[期刊论文] 作者:袁谦,赵永涛,张中州,甄士聪,望俊森,张立超,张文斐,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20
大粒性状对于小麦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大粒型小麦新种质籽粒性状的遗传特性,以漯麦76(大粒型)和L529(小粒型)为亲本构建6世代群体(P1、P2、F1、F2、B1和B2),利用SmartGrain软件获得籽粒性状数据,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研究大粒性状的遗传规律。......
[期刊论文] 作者:常向楠,陈树林,程西永,许海霞,朱小涛,李林繁,望俊森,杨秋,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8
以197份黄淮南片冬麦区的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6和2016—2017年度在河南农业大学郑州科教试验园区,对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分析了不同农艺...
[期刊论文] 作者:常向楠,陈树林,程西永,许海霞,朱小涛,李林繁,望俊森,杨秋,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8
以197份黄淮南片冬麦区的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6和2016—2017年度在河南农业大学郑州科教试验园区,对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分析了不同农艺...
[期刊论文] 作者:袁谦,张锋,张中州,甄士聪,望俊森,赵永涛,鲁进恒,范志业,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21
为了深入了解漯麦18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标记检测的方法对其重要功能基因进行检测,并分析了漯麦18含有的重要功能基因.结果表明,漯麦18含有1个矮秆基因型Rht-D1 b、2个光周期不敏感早开花等位基因型Ppd-A1 a和Ppd-B1 a,具有较......
[期刊论文] 作者:裴星旭,吴文雪,梁秋芳,岳超,张自良,望俊森,陈树林,詹克慧,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21
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了黄淮南部麦区198份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并在5个稀播和4个密播环境下对其1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分析了不同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对稀播和密播下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8份材料中,携带Rht-B1b,Rht-D1b和Rht8......
[期刊论文] 作者:袁谦,赵永涛,孟凡奇,张中州,甄士聪,望俊森,王清,鲁进恒,范志业,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22
为明确大穗型小麦创新种质穗部性状的遗传机制,提高小麦高产育种效率,以漯新001和漯丰4446为亲本构建6世代(P1、P2、F1、F2、B1、B2)联合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研究穗长、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等穗部性状的遗传模......
[期刊论文] 作者:望俊森,张中州,袁谦,甄士聪,史峰,王丽娜,张朋伟,徐立平,张立超,赵永涛, 来源:山西农业科学 年份:2021
利用黄淮南片150份小麦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小麦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硬度指数6个品质相关性状指标,并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小麦总淀粉含量为64.22%~71.94%,......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