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0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6
受中国天文学会委托,由北京天文台天体测量研究室召集的天文地震工作协调会,于1986年5月13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在会上致开幕...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8
唐山地震后发现的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现象一直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为此已进行了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收集了近百个残差异常震例(短期30例,中期70例左右),寻求了地学证据,设计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6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简称 IAU)第十九届大会于1985年11月19日至28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了为期10天的会议。提交大会的题为《经典时纬资料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7
日本地震学秋季大会于1986年10月7日至9日在岐阜大学教育学院召开。大会共宣读报告280余篇,三个会场同时进行。大会报告内容可分18类:构造学(31篇);地震活动及预报(31篇);震...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9
光学天文时纬仪器具有长期稳定性好,可监测地方铅垂线变化与测定的绝对性等优点。作者认为:这种仪器的原有使命(测定地球自转)虽会被现代新技术(甚长基线干涉、月球激光测距...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
来源:地球 年份:1986
大地震是对现代文明威胁最为严重的一种天灾。近一二十年来,一些多震国家虽对它的监测与预报倾注了不小的力气加以研究,也积累了不少资料,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还不多。目前,...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4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简称IAU)为总结成果、交流经验与推动本领域的更快发展,于1987年5月10—15日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VLBI)的发源地美国坎...
[期刊论文] 作者:任振球, 李致森,,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80
竺可桢同志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论证了我国历史气候的变迁,他的工作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本文进一步探索我国气候变迁的成因。我们以文献[1]用物候确定的距今温度曲线,...
[期刊论文] 作者:韩延本,李致森,,
来源:东北地震研究 年份:1990
本文讨论了大地震前天文时间和纬度观测结果的短周期异常波动涨落。这种现象最先是在1976年唐山地震(M=7.8)后被发现,其后对大量观测结果进行分析更证实了它确与地震有关。对于造成这一异常波动涨落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当地的垂线变化。垂线异常变化可能是由地......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田静,李颖,,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3
天文时纬残差震前异常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它的本质实际是反映了孕震体的地方铅垂线的大幅变化。它有可能成为地震预报最关键的一种短临前兆。本文概述了地方铅垂线变化震前异常的原因、监测网的建立、研究进展以及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韩延本,,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1
我国天文工作者发现并提出的通过天文时纬残差观测震前异常现象的方法得到各方面的注意,经过十余年的分析与研究,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现在,除继续加强理论研究与震例分析外,更进一步开始了实用化的探讨。中国云南天文台与苏联的基塔布观象台的预报试验取得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启斌,李致森,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73
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对地质构造、地球物理现象的影响,前人已做过不少工作。其中,李四光、克罗波特金等认为,地壳构造运动的动力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有关。斯托伊柯(Stoyk...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韩延本,等,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年份:1989
天文国介一般都从地球大气的局部运动来解释天文时纬残差波动的原因,但长期得不出确定的结论。本文从残差波动异常同台站周围强震活动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地下物质运动与构造活动......
[期刊论文] 作者:李启斌,肖兴华,李致森,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73
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对地质构造、地球物理现象的影响,前人已做过不少工作。其中,李四光、克罗波特金等认为,地壳构造运动的动力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有关。斯托伊柯(Stoyko)发现全球中、深震能量与自转速率有密切的关系。斯托瓦斯指出,近三百年来,绝大多数毁......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韩延本,田静,,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年份:1989
天文界一般都从地球大气的局部运动来解释天文时纬残差波动的原因,但长期得不出确定的结论。本文从残差波动异常同台站周围强震活动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地下物质运动与构造活动也是产生天文时纬波动异常的可能原因,其中的关键是地方铅垂线的变化。作者认为,天文时......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致森,张国栋,张焕志,刘学军,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78
本文具体处理了自1966年以来,周围曾经发生过强震的北京,天津,东京(日本),水泽(日本)及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等五个台站的测时测纬数据的残差,发现大震前的三、五个月内测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