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6
分别研究构造块体内有多个震源体和单个震源体孕育时.应力集中过程、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地震活动、地震前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当区域应力场增强到相当水平时,破裂开始在某个或某......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 年份:1995
概述了“地震前兆场物理模式建立与前兆时空分布机制”项目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6个方面:(1)从深部构造、力学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方面系统考察坚固体孕震模式的证据;(...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4
本文总结了我国40年来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主要进展,按3个阶段:1949-1966,1966-1976,1976-1990年进行概述,以80年代的新进展为重点,包括12个方面:1.地震观测系统的明显改善;2.各类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的调整与优化;3.干扰识别与排除......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6
从华北37次M≥6.0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异常,以及1954~1992年首都圈地壳形变图象研究中,提炼出强震前的异常特征;对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异常与地壳形变异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①强震前出现地......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1993
简述了各国科学家近年来对地震预报可能性的争论,结合中国20多年的经验讨论了新形势下中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战略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60
在弹性应力以最大速度进行积累的地区,地震活动性最强.强烈的地震活动性可以表現为两种形式:或者是不很强的地震常常发生,或者是发生少数毁灭性的地震.前者相当于那些具有大...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 年份:1999
根据人工地震与天然地震测深成果,提出了邢台地震孕育发生的概念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分析了邢台地震前震区应力分布图像与发展过程,结合深部构造特征,探讨了邢台地震的成核过程,进而讨论了邢台地震的直接前震、地形变、地下水位三项主要前兆的形成机制。......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 年份:1993
前言 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经过20多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80年代,通过大地震的系统总结;地震前兆与预报方法的系统清理;实用化攻关研究;768工程与837工程项目的建设等几大方面的工作,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观测系统有了明显的改善;对各类地震前......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
首先针对“地震前兆场物理模式建立”项目的需要,阐述了该项目的研究思路与必须研究的若干科学问题,强调了强震孕育条件与过程的研究是其中的核心文中先对笔者80年代提出的“坚固体孕震模式”的由来与发展作了概述;进而从深部构造、力学分析、破裂实验三个方面论证了......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6
分别研究构造块体内有多个震源体和单个震源体孕育时,应力集中过程、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地震活动、地震前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当区域应力场增强到相当水平时,破裂开始在某个或......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 年份:1990
本文扼要总结了八十年代八个方面的进展: 1.地震观测系统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2.各类地震前兆观测台网进行了调整与优化; 3.对干扰的识别与排除建立了成套方法; 4.总结了地震前兆特征、预报判据、指标,编制了地震预报程式化指南; 5.确立了地震综合预报的研究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6
从华北37次M≥6.0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异常,以及1954~1992年首都圈地壳形变图象研究中,提炼出强震前的异常特征;对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异常与地壳形变异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①强震前出现地......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 年份:1995
从强震孕育的基本条件出发,结合首都圈地震层析成象(CT)研究给定的三维速度结构资料,剖析了唐山地震序列的复杂性及其成因,对唐山地震的发生机制及序列显示的多种特征:震前特殊平静、震中烈度特高、3个余震区的存在及各区深度不同、震源机制不同等方面进行了讨......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7
根据新疆及其邻近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的最新研究结果,联系这个地区的强震(M≥7.0)震源分布,剖析强震孕育、发生的深部构造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浅源强震与中源强震的震源均位于地壳或上地幔速度结构横向、纵向非均匀性较明显的地区,且位于相应层内的高速扰动区......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64
Pt、St就是指正常P、S波之后若干秒内出现的两种震相。其形状为波列,周期常为8—10秒,通常比P、S强。在震中距离6°—30°间为地震图上引人注目的震相。该震相在文献中虽然...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 年份:1985
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前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一九八五年五月六日至七日在安徽省太平县召开。会上就本届前兆专业委员会如何推进我国地震前兆研究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山西地震 年份:1987
破坏性地震的发生给我国人民带来灾难,也给我们认识自然灾害,战胜自然灾害提供了研究场所.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以邢台地震现场为摇篮,从那里诞生,又在其它现场经受了考验和得...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 年份:1984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学术讨论会暨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自1984年3月13日至19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这次会议就近年来地震前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地震前兆...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2
第一篇文章评述了综合地震预报研究的必要性与展望以及它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重要性;无论是概率性预报还是确定性预报,都需要综合,它和单项预报研究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本...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世蓉,
来源:地震 年份:1982
1981年10月5日至26日,中国地震代表团应日本地震学会的邀请访问了日本。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我着重了解日本在地震预报方面的进展,看到他们在实用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感受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