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73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牛安福,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0
地震短临预报是及其困难的科学问题之一,尽管国内外地震学者们开展了大 量的工作,但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不大。因此,深入地震孕育过程研究、探索地震 短临预报新方法是一项富......
[期刊论文] 作者:牛安福,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2004
研究了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前后西南地区地倾斜观测的特点及与中强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丽江地震后西南地区地倾斜变化幅度与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具有逐年减...
[期刊论文] 作者:牛安福,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牛安福, 来源:地壳形变与地震 年份:1991
本文从沙农(C.E.Shannon)的信息熵出发,定义了倾斜固体潮振幅因子(γ值)的信息熵。根据阳高地震周围若干台站γ值的计算结果,计算了各台γ值的熵。 文中对γ值熵变化的物理意义及与γ值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必要的讨论,最后给出以下结论: 1.阳高地震的孕育过程伴随......
[期刊论文] 作者:牛安福,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8
讨论了地壳变形的非稳态过程模型及F异常综合检验的理论,给出了异常变形的定量参数与异常识别准则,并对数值模拟序列进行了异常检测.对多维地形变变化的结果也进行了异常综合检测......
[期刊论文] 作者:牛安福,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5
本文分析了地震预测面临的“最后一分钟”问题,阐述了前兆方法预报地震呼唤新思路的重要性及地震预测的可探索性。...
[期刊论文] 作者:牛安福,,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7
从构造变形及破裂成核的角度来看,强地震前形变异常理应出现在地震震源附近,而许多连续形变观测事实与这种认识往往是相矛盾的。本文研究了攀枝花多次形变异常结束后10天内的首......
[期刊论文] 作者:牛安福,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9
利用倾斜观测、借助异常定量分析方法,讨论了张北地震前形变的线性与非线性异常特性,并以此归纳了地震的演化过程中倾斜形变的阶段性特征:①燕山北部块体上的EW向倾斜在震前1a时间尺......
[期刊论文] 作者:牛安福,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1999
IntroductionThethreproceses,deformation—rupture—earthquake,cannotbedepartedbuthaveessentialdiferences.Shockisaninstantaneous...IntroductionThethreproceses, deformation-rupture-earthquake, cannotbedepartedbuthavees -sentialdiferences. Shockisaninstantan......
[期刊论文] 作者:牛安福,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
IntroductionThethreproceses,deformation—rupture—earthquake,cannotbedepartedbuthaveessentialdiferences.Shockisaninstantaneous.........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凌空,牛安福,,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7
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是当今国际上地壳岩石应变相对测量的主流方法,由于应变需在岩石、水泥和仪器钢筒等三层介质中传递,故与无孔岩石不同,观测系统存在附加应变场,测得的面...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凌空,牛安福,,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3
根据双衬套钻孔应变观测力学模型,推导出平面应力作用下各分量应变观测中两个耦合系数(A、B)的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确定地壳应变场最大、最小主应变的数值及方向提供了必需的前提......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凌空, 牛安福,,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20
对2007~2014年姑咱台应变仪第一分量的分钟值原始观测曲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日、月异常合计幅值、频次和时间均在汶川地震前显著增加,日、月累加值曲线相应快速上升,2008...
[期刊论文] 作者:闫伟,牛安福,,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5
在剔除粗差的基础上,以GPS连续站低频拟合残差时间序列在站心坐标系下的空间分布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中测度关系求分维方法求得全国27个连续站残差空间分布的分维及其无标度区间,并讨论了落入无标度区间的点占总点数的百分比情况;同时,利用相关系数及F检......
[期刊论文] 作者:牛安福,王琪, 来源:地壳形变与地震 年份:2000
讨论了断层活动引起的变形场及一般性反演方法。对Powell最优化改进方法作了再改进。再改进的方法对解决多种复杂观测模型的最优化问题提供了可能,并可上敛速度。利用1995年和1996年GPS观测和相......
[期刊论文] 作者:张永志,牛安福, 来源:地壳形变与地震 年份:1999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华北地1990年到1998年的多台定点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了不同阶的小波分解结果的物理意义及其与地震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何振,牛安福, 来源:地壳形变与地震 年份:2000
动用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方法,研究华北地壳块体对渤海、黄海潮汐水位变化的动态响应,得出该块体中各力学量随时间演变的数据结果以及动态、直观的三维体育场映象,并以此探索计算......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凌空,牛安福,,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09
研究宝坻台Sacks钻孔体应变仪的地震响应能力,发现它与震级及震中距有关,即体应变地震波振幅与震级和震中距的数理统计关系是随震级增大呈指数增加、随震中距增大呈幂函数衰减;分析了京津地区6台Sacks体应变仪在多次地震发生时,震时应变阶的响应特征,显示其极性......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凌空,牛安福,,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15
钻孔应变观测系统(岩石、膨胀水泥和应变仪钢筒)存在显著的井孔耦合效应,只有确定这一耦合系数,才能得到地壳岩石的真实应变值,从而实现不同测点数据的可比性,本文根据双衬套理......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凌空,牛安福,,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8
同震形变反映了来自震源区的变化,它是建立地形变与地震之间关系的最直接桥梁,因而对地震预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钻孔体应变仪属于高精度地形变观测仪器,最适合揭示短期形变变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