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档案春秋 年份:2004
笔者珍藏有一本近半个世纪的"大楷簿",这是顾廷龙先生赠送给我的。先生是图书界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还是一位书法造诣精深的书法家。每每翻看,往事又历历在目,仿佛犹见顾...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档案春秋 年份:2007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老舍先生描写了旧中同北平一个外号“骆驼”名叫“祥子”的人力车“Camel Xiangzi” is Mr...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96
上海图书馆入藏的近现代文献资料在全国名列前茅,50年代建馆时,曾获社会知名人士如柳亚子、黄炎培、任白涛等捐赠的图书、手稿等资料。60年代初巴金又将其创作手稿捐赠...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中国档案 年份:2009
近日在整理友朋书信时,发现赵家璧先生给我的数十封来信。瞬间,赵先生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又在我眼前浮现,仿佛我又迈步在那条幽静的山阴路上,叩开大陆新村赵家璧寓所的大门,正在......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津图学刊 年份:2001
丛书素称群书之府 ,是比较丰富的资料源 ,特别是在单本书难求的情况下 ,更为人提供了方便。但丛书查用不便 ,所以自清以来 ,就有一些学者在编制有关丛书的目录 ,这些目录中自...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世纪 年份:2006
上世纪赴年代,我参与编辑一套《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这套丛书由柯灵、朱雯等主编。而每次商议工作时,朱雯都会传达柯灵先生的意见。因此,我萌生想去拜访这位前辈的念头。  一天,我们编委中的洪荒同志(他曾与柯灵在编辑《万象》杂志时共过事)见我想去拜访柯老,非......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世纪 年份:2006
我与杜宣先生相识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正在负责编著《郭沫若研究资料》,知道杜老30年代曾在日本,故很冒昧去泰安路寓所造访。因事先没有联系过,一路上很担心他会把一个“不速之客”拒之门外,谁知杜老很热情地在书房里接待了我。  书房不大,四壁都是顶天立地的书......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世纪 年份:2012
冯英子先生于2009年8月5日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5岁。回忆我们相交二十余年,每次去他家中时,听他谈有关读书的话题,令我受益良多。  上世纪80年代,在一次会议上我与冯英子先生相遇。当友人向他介绍我是在上海图书馆工作时,谁料他开口就问什么馆?是上海哪家餐厅?”“很......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世纪 年份:2007
于伶原名任禹成,笔名任伽、于人、尤兢等,江苏宜兴人。创作话剧有《汉奸的子孙》、《夜上海》、《杏花春雨江南》等;电影剧本《夜光杯》、《女子公寓》、《花溅泪》、《聂耳》等。曾听前辈讲过,于伶的艺术生涯一直没有脱离舞台。他做过演员,干过导演,还致力于剧团行政......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2005
郭老一生中,在日本度过了两个10年,1914年到1924年,是他留学的10年,1928年到1937年是他亡命的10年。所以他把日本视为“第二故乡”,对日本人民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日本人民也十分敬......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2004
夏征农(1904-),现代作家,原名夏正和,笔名夏子美、黎夫等。江西丰城人。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上海...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6
【正】 刘大白在“五四”初期,便投入新文化运动,是新诗的倡导者之一。他既是一个文学史家和文艺批评家,又是一位文学家和音韵学者,著作很多。这样一位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具...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世纪 年份:2012
2011年从报载得知《漫画一生——华君武捐赠作品展》4月24日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华君武”这熟悉的名字,跳跃在我的眼前,令人兴奋不已。虽然我住在离市区较远的松江,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去看望这位忘年交的老朋友。  自华老患病以后,我曾与他长子端端时有电话联系,他......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世纪 年份:2009
初识漫画家华君武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天我们去北京华老的寓所拜访,他在一间很简朴的小会客厅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见是上海来客就以上海话与我们交谈,当时我们都感到十分惊讶,后来才知道上世纪三十年代中他曾在上海念书和工作,便释然。见他一头银发,满脸红光,虽......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世纪 年份:2008
1996年7月,我赴北京出席茅盾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后,曾去拜访在京的文化老人,得知曹禺因病住院,在夏衍女儿沈宁帮助下,去了和平医院。那天一路上想着即将与神往已久的戏剧大师见面,心中感到无比高兴。  当我走进高干病房,轻轻推门进去后不禁一愣,只见老人正躺在床上......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中国档案 年份:2011
2011年1月,我正在日本女儿家探亲。10日上午,日本时间11时,我坐在客厅里看CCTV中文版电视,突然听到雷洁琼于1月9日17时在北京逝世的消息。我既惊讶又心酸,深感又失去一位慈母...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正】 廖仲恺先生殉难六十四周年前夕,我在整理资料时,获得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郭沫若同志为廖仲恺先生遗容的亲笔题词。此文写在十六开白色有光纸上,背面尚有零星之黑色油...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1988
【正】 一九七九年国庆前夕,由上海图书馆编印的《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出版问世了。这是一部收录1902年至1949年间各门类丛书5,549种,子目(单种书)30,940条,采用钢笔正楷...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纪念与研究 年份:1987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人们为深切哀悼我国文坛巨星的殒落,在中国大地上破天荒自发地举行了'民众葬'的仪式。当时就有不止一个人建议建造鲁迅铜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