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2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本文首次明确地分析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精神分析以潜意识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观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潜意识能量的积极引导 ,使人拥有幸福、完整的人生 ,...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 年份:2015
教师的成长心理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十几年来,从认知心理学视角进行的教师教学专长发展心理的研究,以及从职业心理学视角进行的教师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的...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95
【正】 归因和自我概念通过成就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在实现过程中受到学生的学习策略、元认知和测验焦虑水平的调节。 Carolin showers等以动机和社会认知方面为出发点...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心理学探新 年份:2006
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我国心理学事业进入了欣欣向荣的高速发展时期。1999年心理学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18个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心理学确定为一级学...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教育探索 年份:1999
...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本文认为心理学化的素质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途径。人类的身心发展潜能的转化是素质教育的实质。潜能自身的特性规定了素质教育的特点,社会文化是开发潜能,使...
[学位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福州大学 年份:2018
1.以绛红色小单孢菌Gbk10(△genK 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从小单孢菌全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出4个可能性最大的、参与庆大霉素绛红糖胺C-6’位N甲基化修饰的基因——orf206...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2000
本文指出 ,以潜意识理论为基础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教育观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潜意识能量的积极引导 ,使人拥有幸福、完整的人生。引导的关键是形成强有力的自我 ,培养健...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年份:2016
儿童青少年的课堂学习行为是其学习心理状态的外部表现,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心理问题,第一是课堂能否满足孩子情绪愉悦的需求,即学习的动机问题;第二是课堂能否实现孩子...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2008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学专长的不断提高。在对3000多名新手型、熟手型和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心理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探讨从新手到熟手再到专家的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心理历程。...
[会议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 年份:2005
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是反映大学生积极和消极学习心理的两个重要的综合指标,了解当前大学生在这两个问题上的现状,对高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采用量表法...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2004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师的教学专长发展 ,采用了量表法分别对 4 33名和 4 6 9名新手型、熟手型、专家型教师进行了教学策略、成就目标定向、人格特征和职业承诺、职业倦怠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1984
本实验采用大声思惟的方法,研究了八名小学生解分数应用题的思惟模式。 结果表明,在小学生中三种不同水平的解分数应用题的思惟模式:以灵活性为主要特点的“活动型”思惟模式...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关于学与教的心理学研究在当代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思想,即情境主义。这种在人种学、生态心理学和情境认知研究基础上产生的观点,认为知识是人参与群体活动时与别人相互作用,与他们......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海峡高教论坛 年份:2000
...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教育家 年份:2019
2017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意见》为新时代提升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指明了方向。 认清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新时代教师职业心理健康......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 年份:1987
【正】 “在我们的教育学知识领域中,大部分的缺陷乃是缺乏心理学的结果。”当我们翻开教学论的著作时,如果在我们的头脑里还能闪现出赫尔巴特在一百多年前说过的这句话,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04
生态心理学取向的情境观形成了不同于行为观和认知观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导致我们对人类学习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是这种基于情境的学习观,而不是建构观。虽然情境观有可能融合了行为观和认知观,但行为观和认知观同样有其实践的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心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外化和内化的相互作用中,基因的遗传信息的本源意义表征为生理客体、心理实体和自我的统一生命体时,实现着人与环境的意义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连榕,
来源:福建自学考试 年份:2000
...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