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史相关论文
为研究古夜郎地区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本文对贵州可乐墓地2000年出土的33件铜器进行了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战国早......
中国古代发达的制铁技术以生铁与生铁制钢技术体系为核心,是中国古代高温技术的巅峰。炉壁材料是冶金生产可耐高温的耐火材料,是制......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69年,是一家拥有近5000名员工,集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轧钢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是中国国内最早从事专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机构之一,并在中国古代冶金史学术研究中做出了一系列杰......
1953年至1962年间,杨维作为包头钢铁公司(简称包钢)首任经理,负责包钢的筹建工作,主持、参与了包钢选址、厂区规划、集结人员、培......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是国内较早从事专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机构之一,并在中国古代冶金史学术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成果。......
为研究古夜郎地区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本文对贵州可乐墓地2000年出土的33件铜器进行了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战国早期至......
为研究贵州青铜时代铜器技术特征,本文对红营盘墓地出土的17件铜器进行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中......
对赤峰市熬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的57件铜器中的46件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均为青铜,含锡量为2.2%~24.5%,含铅量低于6.0%,......
采用偏光矿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1993年垣曲商城出土的一块炉渣样品.该渣块含有砷铜合金颗粒、钴(镍铁)氧化物、......
在牛河梁的一座人工建造的金字塔顶部发现的,被认定是从其它地方迁移过去的炉壁残片及其粘附的炉渣是辽西地区年代最早的冶铜遗物,热......
介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塔布敖包夏家店上层文化冶炼遗址的初步考查和物品检测结果.调查发现炉渣、炉壁、矿石、鼓风管、......
分析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通邮地方物产志>中有关山西中南部汾城、阳曲、太谷等地产锡的记载.通过所记载的锡等金属价格方面的......
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现代检测手段,分析金沙遗址出土铜片的元索成分和金相组织。探讨其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铜......
介绍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寿王坟古代炼铜遗址的考察情况.在先前寿王坟地区古代矿冶遗迹调查基础之上,2004~2006年,调查发现了大南梁......
为研究古代麻江型铜鼓的成分、工艺和矿料来源及麻江型铜鼓与遵义型铜鼓的发展源流关系,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金相显微镜......
摘 要:玉林六西村古代冶炼遗址位于广西玉林市兴业县龙安镇六西村六乐屯一山脚处,面积约3000平方米。研究采用金相、矿相、扫描电镜......
中国古代冶炼技术是从制陶、冶炼青铜、锻打陨铁到冶铁发展起来的,-直到明代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铁器坚硬、韧性高、锋利,胜过石器......
<正> 陕之东、晋之西,是以黄河分界的。这一段黄河是从北向南流的,北起陕蒙晋交界处的河曲,南至陕晋豫交界处的风陵渡,然后直角调......
百年风雨 百年人生你用理想 信念 智慧 意志 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在新中国的冶金史上 写成了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
在前人释读的基础上,对1987年陕西陇县边家庄M12号墓出土春秋早期秦式铜戈铭文进行了新的考释新的释读表明铭文与铜戈铸造有关,对......
行业是连接技术与社会的桥梁,从行业组织的角度能够探求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实地调查为主,通过对器物铭文与碑刻的研究,辅以历史文献......
【正】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建议齐桓公实行以甲兵赎罪以补齐国甲兵不足时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组夷斤(属......
2009年9月13-20日,由印度国立高级研究院组办的第七届国际冶金史大会在印度著名的科学城班加罗尔隆重举行。来自印度、中国、日本、......
2013年9月11 ~13日,世界各地的冶金史学者荟萃一堂,聚首日本奈良,在这座安静、美丽的古城出席第八届国际冶金史大会(The Beginnings ......
何堂坤(1941~2012年),技术史家.1964年7月广西大学矿冶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今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一直致......
对辽宁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保护区内小北山冶铜遗址进行调查和冶金遗物进行科学分析。结果显示,遗址炉渣为铜氧化矿石直接还原的......
2004年12月4~5日,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30周年庆典暨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该校逸夫科技馆隆重举行。出席会议......
2006年9月15-20日,第六届国际冶金史大会(The Beginning of the Useof Metals and Alloys,简称“BUMA会议”)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参......
基于《中国冶金史论文集(第四辑)》所推介的冶金史科学研究方法,分析了文献史料、科学调查、实验分析、多学科结合等研究方法在推进冶......
韩汝玢教授是国际著名的中国古代冶金史与冶金考古专家,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组织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重大科......
30年前,国内出土一个商代末期的铁刃铜钺,几经鉴定不得其果,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找到了柯俊先生,柯先生通过各种新方法证明它是陨......
李延祥教授1985年9月起师从柯俊院士,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于1995年6月获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
玉林胜果寺古代冶铸遗址位于广西玉林市兴业县龙安镇杨前村胜果寺附近的丘陵,面积超过2000m~2。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
《两广盐法志·铁志》主要记载了清代乾隆后期至道光年间近50年的两广地区冶铁炉座开设、生铁冶铸、生铁炒炼、生产管理等相关......
通过对欧洲现存专利文本、科学实验及调查研究,证明在19世纪初西方曾利用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史上一项重要发明——镍白铜技术发明申请......
《坤舆格致》是一部冶金学著作,由明末来华传教士汤若望译自欧洲著名的冶金学著作《矿冶全书》。《矿冶全书》则是欧洲矿业技术方......
高岭古代冶炼遗址位于广西兴业县龙安镇腾冲村高岭山腰处,面积约2000m^2。作者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秋季进行多次田野调查和取......
罗城古代炼锌遗址群散布在广西河池市罗城境内的四把镇、东门镇、黄金镇、龙岸镇、小长安镇等,遗存的规模较大的冶炼遗址共22处,面......
新疆哈密及其邻近地区,是东西文化和技术交流的重要地带.对哈密及其邻近地区16处史前时期墓葬和遗址出土的234件铜器样品进行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