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干扰相关论文
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具有重要生态学与经济学价值的针叶树种。其主要分布区域滇中高原具有的火成生态系统的特征,火干扰是......
火干扰是广泛存在于森林的干扰之一。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原始林区,火灾常年多发于此,而针对此地区关于火烧对树木径向生长及其气候......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之极端天气常现,森林火灾呈现持续多发且频发的趋势,火格局(发生季节、频率、强度等)也发生相应改变。尽管......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火对植物群落的格局与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凋落物降解作用是碳循环的核心,超过50%的净初级生产通过凋落物返回......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分解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维持着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陆地......
目的:通过野外人工模拟实验和传统培养方法探究森林火灾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度和灰烬对土壤捕食线虫真菌群落变化规律及其......
火是对湿地生态系统能够产生严重影响的干扰因子,在火灾后,湿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群落和景观格局都会发生巨大改变,当湿地生态系统受......
土壤呼吸是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节点,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直接影响,在全球碳收支中占据重要地......
【目的】检验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火成演替中草本层与林冠层物种的连锁关系,并探索其形成机制。【方法】以新疆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
林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活跃的生态因子,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森林燃烧剩余物属性及其生态学功能,有助于深入理......
森林火灾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林火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和森林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由于人......
采用人为起火的方法,通过对比敦煌西湖荒漠湿地干扰区域和未干扰区域火后第一年芦苇群落特征的变化,探讨内陆荒漠湿地植被对火干扰......
期刊
2006年8月30日至9月2日期间,北碚茅庵林场发生的森林火灾,对当地森林植被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茅庵林场森林火灾后的植被恢复问题受......
湿地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有1%的森林遭受火干扰的影响,在中高纬地区,林火更是出现频繁,火是森林湿地一个重要......
以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在1987年、2003年和2015年受到火干扰区域选取中度、重度火干扰样地,并设置未受火干扰......
主要针对2006年3月29日安宁火灾后1年的森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过火区相比,火烧后1年,过火区域的土壤密度明显增加,土......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火烧干扰对小兴安岭草丛、灌丛沼泽生长季CH4、CO2、N2O排放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火干扰使......
该研究基于土壤轻组有机碳在土壤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以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火干扰后不同年份高强度火......
火干扰是北方针叶林结构、功能及动态的主要调节因子之一。研究火后植被恢复对理解火干扰和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火烧......
以1987年"5.6"森林大火过火区6种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分析不同生态系统在火干扰27 a后的植被碳......
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以1987年5月森林火灾后的漠河林区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林火强度设置样地,在不同强度......
2014年4—10月在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火灾后寒温带落叶松—泥炭藓沼泽CO2生长季排放通量特征......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对碳循环和碳平衡具有影响。林火作为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干扰因子,直接影响区域的......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是导致土壤碳储量发生变化的重要因子。火干扰所排放的含碳气体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
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区,选择不同恢复年限各种火烧强度(重度、中度、轻度)的火烧迹地进行调查并采集土壤样品,对火后有机层和矿......
利用相似流域比较法,选取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严重过火区与未火烧区的两个小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实验获取两个流域的冻土活动层厚......
通过模拟实验和样地调查研究了林火干扰对长苞铁杉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苞铁杉可以在森林火灾迹地中完成其生活史。长苞铁杉在模......
选择帽儿山实验林场次生林中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中度火干扰后的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进行量化和分离以及土壤微生物......
火干扰一直是我国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之一。氮是北方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养分元素,研究火干扰对土壤氮矿化的影......
土壤斥水性(Soilwaterrepellency,SWR)是指土壤表面不能或很难被水分润湿的现象,表现出较差的土壤渗透性,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未来火烧的发生频率和氮沉降均会呈现增加趋势。火烧和氮沉降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
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火对泥炭地优势植物泥炭藓(Sphagnum)孢子库的影响尚不清楚。以采自长白山区泥炭地的泥炭......
在云南省大理市苍山火烧迹地采用陷阱法初步研究了火干扰对苍山云南松林步甲群落的影响。其中未火烧迹地步甲群落由7属14种组成;火......
利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呼中区1965~2002年的雷击火数据、黑龙江省1981~2000年森林火灾数据及森林资源数据,对雷击造成的森林火灾......
生态弹性是森林生态系统在遭受外在扰动后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且森林生态弹性对诸如气候变......
火一直是我国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其干扰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土壤氮素矿化研究对森林生态......
【目的】自然火干扰作为泰加林中最主要的自然干扰,影响生态系统养分的循环,研究探讨火烧后随着时间的恢复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
为了研究不同火干扰烈度对喀纳斯泰加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的影响,以喀纳斯泰加林同一火烧时间不同火干扰烈度的火烧迹地为研......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影响因子。火干扰引起的土壤碳通量变化会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苏州市光福镇潭山......
在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的火烧迹地上,按植被组合类型(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和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火干扰强度不同选择......
【目的】在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泰加林中,寻找火干扰林分并设置样地进行火干扰调查,利用耐火树种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
从种群生态学和干扰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火史重建的方法,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种群的稳定性与火干扰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
北方针叶林土壤是一个重要的碳库,其林床蓄积了大量养分。火干扰是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调节器,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变......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地表火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
以小兴安岭2种典型林型(落叶松林和白桦林)的火后短期(火烧后1年内)土壤呼吸为研究对象。对火烧迹地与对照样地的土壤呼吸进行测定......
以树轮年代学年轮指数为指标,采用突变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火干扰对新疆喀纳斯泰加林主要组成树种西伯利亚落叶松胸径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