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迹地相关论文
野火是大兴安岭活跃的生态干扰因子,显著影响火烧迹地土壤有效磷(AP, Available Phosphorus)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 Microbial Bio......
藏东南为我国主要天然林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前,该......
老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较丰富,是山西省长治市市区的绿色屏障,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利用科学研究。昆虫是生物界中个体小且数......
【目的】研究仅依靠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PL)用于森林火灾影像信息提取、数据分析的可行性,为火烧程度评估提供可靠的林火遥感数据源......
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的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各形态氮素含量进行测定。为了研究重度火烧迹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
西昌泸山“3·30”火灾后8个月,研究组在泸山后山重度火烧区内设置了6个样地对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统计群落的优势种和α多样性指......
以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及其周围10 km缓冲区为研究区域,基于GEE云平台、Landsat卫星影像以及卫星林火监测数据,结合目视解译与光谱......
采用野外调查与植物群落相似性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不同坡向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经......
为探明喜德县中坝村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优势物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特征,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法、X2检验、......
2017年发生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5.2”森林大火过火面积高达11500hm2,属于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处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火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外界干扰因素之一。赣南地区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江西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南方生态系统平衡有一......
森林作为陆地占地面积最大的地类,对人类生活环境,生物的栖息以及全球碳循环发挥着关键作用。森林火灾对森林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在众......
从火烧迹地现状的面积、气候、地貌地势、立地条件、施工环境、调查工具及方法、调查结论、设计目标和原则、草种选择、草种组合设......
以Landsat 5 TM和GF–1 WFV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结合0.2 m分辨率的航空CCD数据和全球30 m精细地表......
为研究火烧迹地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以毗邻雷竹林为对照,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雷竹凋......
为探究云冷杉林火烧迹地群落恢复与重建及其稳定性维持机制,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迭山北坡云冷杉林火烧迹地恢复15 a灌木群落为研究......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以来,由于森林火灾、森林采伐及各种人为对森林的破坏,再加之气候变暖等多种原因,导致本区多年冻土的不断退化,以及兴......
本文对呼盟地方林区采伐剩余物数量进行了概算、分析了采伐剩余物可生产各种综合利用产品的数量,以及剩余物顶替原木的数量。通过......
高山松又名西康油松、西康赤松,为常绿乔木,树干通直圆满,高可达30m,胸径达1.3m,是高海拔地区的阳性树种。在我省分布于宁蒗、维西......
森林火灾在景观上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森林冠层损失,而冠层影响光合作用和蒸散,因此刻画灾后森林冠层恢复的轨迹对于了解生态系统过......
<正>1火灾概况2011年3月2日,云南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金和村委会后山因村民李萍(曾用名李平)在自家荒地烧包谷秆引发森林火灾,经1 1......
为探究利用高分六号卫星宽幅(GF-6 WFV)数据识别火烧迹地的适宜光谱波段和指数,选取2019年发生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三处雷......
森林火灾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森林植被、土壤、更新等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火烧迹地植被恢复问题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兴安落叶松是我国重要的林区资源,对维持大兴安岭地区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大兴安岭地区是林火高发区,本研究以不同恢复时期......
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遭受火干扰的森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火干扰强度、不同恢复年份,不同更新方式的兴安落叶松林火烧......
为揭示大兴安岭地区重度火烧迹地在植被恢复后土壤氮素分布特征,本研究选取以1987年“5·6”大火后的重度火烧迹地经过人工恢复、......
磷元素是土壤中的重要营养元素,与氮元素、钾元素共同为土壤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是,磷元素在土壤中的形态很难被土壤吸收,也......
林火干扰是森林结构与功能动态变化的重要自然驱动因子,亦是世界性的林业灾害,精确掌握林火的时空动态变化,对于深入了解林火发生......
森林火灾是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干扰因子之一,研究火烧迹地土壤和植被恢复特征,对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
四川省作为全国森林火灾的频发区,常常在火灾后引发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火后泥石流就是其中的一种。火后泥石流作为泥石流灾害中的......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世界各地森林火灾频发,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还使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遭受威胁。Sentinel-2......
为研究山西太岳山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过火后恢复初期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结构,以2019年3月太岳山油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
为探讨归一化燃烧率在火烧迹地面积提取中的精度,该研究以2017年4月28日发生在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的火烧迹地为试验区,计算火灾前......
1988年夏、秋,黄石地区发生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森林火灾,前后延烧三个多月,焚烧面积91万多公顷(黄石公园40万公顷,公园以外的黄石......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的空气温湿度和土壤温度变化特征,深入认识火烧迹地植被恢......
[目的 ]选取Landsat数据源,基于dNBR和EVI指数开展火烧迹地识别和植被恢复特征研究。[方法 ]以1987年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根河林业局......
探索林褥层可溶性有机质在火后随恢复时间的变化特征,能够更全面地认知林褥层在火顶极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认知火干扰对陆......
本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植被恢复状况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恢复年限的火烧迹地兴安落叶松......
本文以大兴安岭北坡1987年“5.6”大火后的重度火烧迹地,经过植被恢复后的樟子松林、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和山杨林为研究对象,并......
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阿木尔林业局红旗林场“87大火”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收获法和平均标准木法获得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干......
火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广泛且复杂,它不仅减少了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将枯枝落叶层燃烧殆尽,还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浅层土壤中......
为了揭示不同强度火烧对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黑碳的影响,本文选取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重度、中度、轻度火烧......
粗木质残体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为了解大兴安岭火......
本文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时间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和白桦次生林、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探讨植被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