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手目相关论文
2015—2019年,通过栖息地和网捕采样法对柳江盆地翼手目(Chiroptera)动物资源进行调查,共发现5处翼手目动物栖息地,分别为柳江基地人工......
2016年8月27日晚间在湖南省衡东县四方山国有林场仙妃洞(26°58′25″N,113°3′23″E,海拔463m)利用雾网采集到2号鼠耳蝠标本(HUNNU1......
1.Forkhead box P2(FoxP2)是转录因子叉头框基因家族的一员,FOXP2基因的突变导致了人类语言疾病。在具有复杂发声能力的鸣禽中FoxP2......
相对于欧洲和南美洲,第四纪冰川的气候变化对亚洲生物群落的分布和遗传结构形成的影响的研究报导至今还很少。在冰川后期的种群扩......
哺乳动物的C型溶菌酶通过裂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从而在宿主免疫中发挥作用。许多有关C型溶菌酶进化的研究都集中在其消化功能上,......
适应性进化,是指生物在分支发展过程中,局部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以适应特殊的环境。正是适应现象的广泛存在,造就了纷繁多姿的生......
作为哺乳动物第二大目的翼手目(Chiroptera;俗称蝙蝠)在飞行能力、回声定位与听觉系统、食性、冬眠、免疫防御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显......
β-冠状病毒(Beta Coronavirus,β-CoV)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引起宿主呼吸道、肠道、肝和神经系统疾病.自2002年出现由严重急性呼吸......
埃博拉病毒病( Ebola virus disease)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肌肉酸痛、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
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采集到的11只蝙蝠标本的外形、头骨、牙齿和阴茎骨进行测量与对照,鉴定为东方蝙蝠(Vespertilio sinensis),是吉......
2001年10月和2010年9月,对河南省西峡县云华洞翼手目动物进行了调查.通过标本采集、鉴定分类,初步查明该溶洞分布翼手目动物共7种,......
记述采自中国吉林南部鼠耳蝠属Myotis 1种:大趾鼠耳蝠Myotis maovdactylus为翼手目中国新纪录。提供了外形、头骨和牙齿的特征描述......
本刊2005年第四期的“脊椎动物中的特技飞行员”(以下简称“脊”文)一文中提到了蝙蝠,本文在此补充如下.1 蝙蝠的种类翼手目俗称蝙蝠......
2009年11月,在广西西北部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洞丹洞穴中采到一翼手目标本,经鉴定为金管鼻蝠Murina aurata,是广西翼手目新纪录......
2007年7-9月,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海南岛翼手目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共采集到样本4科7属15种,占海南岛翼手目记录种类的5......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四方洞和寨阳乡堂乐洞分别采到菊头蝠雌、雄性标本各1只,通过将其外形及头骨的测量数据同文献......
2002年11月,在考察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翼手目动物区系过程中,在景洪县基诺乡获得的6号标本,经鉴定为小褐菊头蝠(Rhinolophus......
马鞍岭火山口为海南岛的重要农业区和旅游地,为了解该地区的动物资源,2004年我们对该地区的翼手目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马鞍岭......
介绍了胚胎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现象在翼手目动物中的分布、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及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的机制,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
研究了大蹄蝠的核型、C-带和Ag-NORs.大蹄蝠的染色体数目是2n=32,NF=60,N0.8染色体上有一明显的次缢痕.大蹄蝠有丰富的结构异染色......
本文为《兽类头骨测量标准》第五部分,在第一部分基本量度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食虫目和翼手目各类群特有的量度及测量方法。......
研究了大蹄蝠的核型、G-带和C-带.大蹄蝠的染色体数目是2n=32,NF=60,No.8染色体上有一明显的次缢痕.大蹄蝠有丰富的结构异染色质,......
2007年7月~2008年7月,对海南岛翼手类动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调查。按照《世界哺乳动物名典》和Simmons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结合考察......
哺乳动物使用化学信息来判别周围环境状况或相互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信息接受与交流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较具有很多的优点,与......
2008年11月和2010年3月,在湖南省凤凰县水打田乡马脚通洞和吉首市寨阳乡堂乐洞进行翼手类调查时,分别采到4号和2号菊头蝠标本。通......
北京地区翼手类共有3科17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古北型,有11种,占68.75%,此外,有4种季风型、1种南中国型、1种东洋型.北京西部种类特别......
翼手目包括1001种,按取食对象不同,蝙蝠食性可划分为食虫型(如莹鼠耳蝠)、食肉型(如印度加吸血蝠)、吸血型(如普通吸血蝠)、食果型......
蝙蝠隶属于翼手目,是适应能力很强的一类动物,几乎在全世界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的食性非常广泛,包括食虫、食果、食蜜等。胰腺......
1981年11—12月笔者参加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全国科协组织的海南岛大农业建设和生态平衡综合考察,我们分组重点调查了全岛的自然......
作为哺乳动物第二大目的翼手目(Chiroptera;俗称蝙蝠)在飞行能力、回声定位与听觉系统、食性、冬眠、免疫防御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显著而......
蝙蝠属于翼手目,是哺乳动物中的第二大类群。目前已经报道的有1000多种形态和行为各异的物种,占兽类的20%~25%,遍布世界各地,与人类......
栖息生态学和功能形态学主要研究动物的栖息行为及其形态结构、功能与栖息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的俗称......
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对贵州省印江县39个洞穴蝙蝠的种类、数量及分布进行调查,发现29个洞穴中有蝙蝠栖息痕迹,确定现时栖息物种的活......
2010年11月,在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获1号雄性布氏球果蝠标本,为广西翼手目动物的新记录。标本保存于广西金钟......
采用超声波监听仪U30录制无尾蹄蝠自由飞行状态的回声定位声波,经Batsound 3.0分析,其声波为高频 (145.4±10.9 kHz)、宽带(62.6......
西南鼠耳蝠(Myotis altarium)是典型的洞栖性蝙蝠,是我国的准特有种。近年,在湘西州境内的13个溶洞中记录到该蝠361只次,并对其栖点的空......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脊椎动物基因组中多态性最高的基因座位之一,是动物免疫相关基因。MHC......
2012年2月在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采集到3只体型较小的蝙蝠,主要特征为:前臂长37.80~39.35mm,颅全长18.16~18.41mm;耳壳半透明呈圆形......
相对于欧洲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时期的气候变化对亚洲生物群落的分布和遗传结构形成的影响的研究报导至今还很少。在冰川后期的种......
秦岭和大巴山区作为动物地理分布区古北界及东洋界在我国中部的一段分界线,从提出之后有一些不同意见。前人在鸟类、鱼类、两栖类......
2016年8月27日,于湖南省衡东县四方山国有林场仙妃洞(113°3’23″E,26°58’25″N,海拔463 m)利用雾网采集到1号鼠耳蝠标......
2006年11月26日在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翠鼻峰一无名洞捕捉到1只雄性蝙蝠,体型中等,前臂长60.7mm,体重21.4g。耳大,椭圆形,两耳于前......
记述了采自中国云南西部和西北部的无尾果蝠属Megaerops及其两个种:泰国无尾果蝠M.niphanae和无尾果蝠M.ecaudatus为翼手类中国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