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定位声波相关论文
动物声信号介导配偶选择、资源竞争和物种识别,是维持动物种群稳定与群落平衡的重要信息载体。声信号作为信息的载体,不同的声信息......
大趾鼠耳蝠(Myotis macrodactylus)隶属于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鼠耳蝠属(Myoti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略......
物种形成是生物进化的核心问题,物种分化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和基础。研究物种表型和遗传分化过程及进化驱动力有助于揭示物种形成......
声信号是动物声通讯的信息载体,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在和外在信息,包括具有某种意图的动机、发声者的情绪及外界环境的指示信息。相比......
声信号是动物声通讯的重要交流载体,发声动物在出生后会经历声信号的发育进而形成一系列声音用于社群交流。同时,通过对不同动物类......
回声定位声波在蝙蝠生命活动中有很重的作用,用来探测目标、捕食、导航等,也是个体之间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回声定位声波所包含的......
该文对蝙蝠科6种蝙蝠(鼠耳蝠属:栉鼠耳蝠、大足鼠耳蝠、毛腿鼠耳蝠和大鼠耳蝠,长翼蝠属:普通长翼蝠福建亚种,伏翼属:普通伏翼)飞行......
该论文采用回声定位声波探测仪(D980,ULTRASOUND DETECTOR,Pettersson Elektronik AB,瑞典)和数字式录音机(SONY,TCD-D8)录制回声......
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濒危状态,现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列为......
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隶属小蝙蝠亚目(Microchiroptera)蹄蝠科(Hipposideridae)蹄蝠属(Hipposideros),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部,......
本文研究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七星岩、积水洞和粪坑洞中的5种蝙蝠在5种不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声波信号、翼型及其捕食策略......
比较研究了中国长白山和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大耳蝠 (Plecotus auritus)飞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声波.结果表明,二者的回声定位......
研究了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不同状态(飞行、悬挂)下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形态特征和生态特征(捕食策略、捕食地和食物类......
在自建网室(9 m×4 m×4 m)内驯养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利用超声波探测仪录制蝙蝠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
2007年在吉林省罗通山自然保护区,利用超声波探测仪(Avisoft-SASLAB PRO)录制并分析不同生境中马铁菊头蝠的回声定位声波。结果显......
对黄大蹄蝠、三叶蹄蝠、大蹄蝠与小蹄蝠四种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蹄蝠科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组成、频率、波长及持......
毛腿鼠耳幅(Myotis fimbriatus)为中国特有蝙蝠.在飞行及悬挂状态下发出的回声定位叫声为调频声.叫声主要包括2个谐波,其中第1谐波......
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发现宽耳犬吻蝠(Tadarida teniotis)。本文详细描述了5只蝙蝠的形态特征,并与安徽、台湾、非洲和云南样......
在吉林省集安市采到绯鼠耳蝠(Myotis formosus)样本5只,为吉林省蝙蝠科新记录.对其体型与头骨进行了测量.对回声定位声波进行了录......
2014年6月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乡硝洞中采集到2只中型菊头蝠,特征为:马蹄叶宽大,圆形,腹缘中央缺刻凹且边缘呈平行状;头骨较......
在自建录音棚内录制大棕蝠江南亚种Eptesicus serotinus andersoni不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声波,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
咀嚼是哺乳动物食物吸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极其重要。动物咀嚼时会发出低频低强度的咀嚼声,研究表明人类的咀嚼声......
使用Petterson D500X超声波接收仪对华南菊头蝠Rhinolophus huananus飞行和静止状态的回声定位声波进行录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
声音信号介导动物的资源竞争、配偶选择及反捕食等系列生活史事件,对维持动物种群稳定与群落平衡至关重要。蝙蝠占据夜空生态位,视......
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和飞行是区别于其他哺乳动物的两大特征。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声波进行空中飞行定位和探测猎物,声波特征不同,对周围......
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在欧洲处于濒危状态,现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列为低危/接近易危(......
蝙蝠物种鉴定方法主要为传统形态鉴定法和分子手段鉴定法。以体型和头骨为基础的形态鉴定法是先前主要手段,然而其鉴定准确度往往......
感官驱动假说认为,动物的通讯信号和信号接收系统会随着当地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以适应当地环境。不同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导致不同......
研究了普通伏翼蝠成蝠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及捕食策略,并研究了其幼蝠的声波特征.结果表明:普通伏翼蝠成蝠回声定位声波为声脉冲时间......
普通长翼蝠福建亚种为中国的地方性亚种.采用超声波监听仪和Batsound 3.10软件对其回声定位声波进行录制和分析,发现回声定位声波......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雌性成体5只和幼体2只采自贵州省贞丰县珉谷镇。采用超声波探测仪(D980,ULTRASOUND DETECTOR)接......
采用超声波监听仪U30录制无尾蹄蝠自由飞行状态的回声定位声波,经Batsound 3.0分析,其声波为高频 (145.4±10.9 kHz)、宽带(62.6......
在自建的野外实验室内,录制雌雄成体高颅鼠耳蝠Myotis siligorensis不同行为状态(飞行、爬行、手持)回声定位声波,利用单因素方差分......
动物的很多社群行为依赖于种内交流和物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无脊椎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动物类群的种内声学信号都存在明显的地......
动物体型的改变常伴随着其发育、生理和功能等方面的协同变化。异速生长,是指有机体体型大小与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等表型......
动物声信号介导资源竞争、配偶选择及抗捕食防御等系列生活史事件,是维持动物社群稳定与群落平衡的重要信息载体。发声动物为何进......
本文研究了同域分布的2种相似菊头蝠科蝙蝠——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与中菊头蝠(R. affinis)的形态特征、回声定位声波......
在12m×4m×4m的围网内录制大趾鼠耳蝠(Myotis macrodactylus)飞行与悬挂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声波,使用双尾t-检验对不同状态下......
2005年7至8月夜间,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双河乡法古甸村仙人洞(102°20′E,24°30′N)自建模拟实验室(9 m×4 m×4 m)开展野外工作......
通过分析5种共栖蝙蝠的形态和回声定位声波特征,研究了它们空间生态位分化问题.结果发现: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是共栖蝙蝠中体......
环境噪声影响动物的活动及其叫声特性,已成为动物面对的一种重要选择压力。为应对噪声的干扰,多数动物类群会远离噪声区域和改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