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役相关论文
有关明清云南土司的编户赋役问题,学界关注较少。如运用历史政治地理及社会经济史的视角,对明清时期云南土司地区的赋役征收及少数民......
比限作为明清催课之法的核心,合理的分限有利于赋役征收,而设限过密则会成为赋役征收的百病之源.面对制度带来的危害,明清百姓积极......
嘉靖三年(1524年),明朝官员庞尚鹏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今属广东佛山)一个小商贩家庭。他考中进士后,被授江西饶州府乐平知县。一到任,庞尚鹏......
赋税,这个伴随我们一生的事物,我们平日很少感到它的存在,尽管它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关系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学习中国的赋税史,以鉴......
关键词 借题发挥,史事,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0)07—0010—03 2009年高考广......
唐德宗之怠 贞元四年(788 年)十二月的一天,唐德宗外出长安城打猎,偶然来到一个叫赵光奇的乡民家里。显然,这是一个展现领导亲民爱民......
这块古碑源于一宗渔场争控,牵涉到地方志历来无载的渔业基层赋役具体数据。由此着手,明清之间疍户“鱼课”的演化线索便开始具体化;琼......
山东省邹平县魏桥镇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指导老人进行肢体锻炼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
内容提要 以“赋役完欠”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明末清初,“名宦”评定有时仅是根据其在赋役征收流程中的改革成绩作为入选的标准,一......
提 要:“南粮北役”是基于明代财政的地域供输差异提出的一种判断,其中,“南粮”是建立在江南重赋这一基本认识之上。虽然该说自明代......
中农民家庭收入,是家庭问题中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问题。资课、徭役等等,虽然知道其地位的重要,但因年代久远,学力未逮,难以详细考......
流民集聚和动荡,是以郧阳地区为中心的秦巴山区最显著的社会特征。因此郧阳地区也是明末清初以来影响朝政大局的敏感地区。郧阳地区......
与单一户籍人群聚集地的基层组织往往仅受一种赋役征调体系影响不同,清前中期,民户、盐户并存的福建晋江盐场地区的基层组织变迁既......
“人丁”一词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曾经有着非常高的使用率,属制度性词汇,为政府财政税收的专业术语,不仅在社会管理中,而且在人......
公元前536年,子产以全民为对象整顿户籍和田籍,《左传》云:“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体洫,庐井有伍”,五年后“作丘赋”,修订赋役,普遍......
明代官方文献中修仁县附近为傜僮的聚集区,至明中叶修仁县周围傜僮成为大藤峡民变与府江僮变反抗明朝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明政府......
住生活与住生活有关的令文更少,加上“用具杂物”类,也就只有如下几条:1.赋役令唐26条:诸丁有所营造,皆起八月一日从役,四月一日以......
天一阁藏明钞本北宋《天圣令》于1998年由戴建国先生发现,并在2006年被全文公布,引起海内外学者关注,并成为研究热潮。从2009年至......
唐代赋役令中对“蕃胡”征收货币税并非因为“商胡”的经营性质 ,税银羊的对象主要也不是“商胡”。内附“蕃胡”或诸国内附“蕃胡......
【正】在有关的史籍记载中,宋代诸年每户平均只有两口余,造成这一奇特现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不少中外学者为之倾注心血,爬梳史......
在西晋至唐的赋役制度变迁中,调的征收由计户评资征收演变为计丁征收,租的征收由计亩征收演变成计丁征收,至唐初租庸调都统一于计丁征......
为保障赋役秩序的正常运行,历代政府清查隐户,实田度地,但并未从根本上禁绝隐田与隐户问题,隐田隐户与赋役体制本身存在不可克服的......
【正】 我国户籍制度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可以远溯到很古的历史时期。我国古书所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①《周......
古代基层组织,以隋代开皇九年(589年)为转折点:以前为乡官制,以后为职役制。乡官制有国家财政发给的报酬,职役制则是一种赋役义务......
【正】 在北宋熙、丰年间的变法中,王安石提出改差役为雇役(耆长、壮丁除外),其好处有:一、符合《周官》中王制所记关于“庶人在官......
《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从社会控制和社会结构的历史变动层面系统考察了战国至秦汉时期土地赋役制......
【正】古代不少文人,深知当时税收不合理,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根本不公,在一些诗文中略有体现,且举数例;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曰:“…......
明初,泉州盐场地区的人口普遍同时拥有军、灶、民等不同名色的户籍,造成此现象的重要机制是明初户籍制度设计、官府赋役需求与民间......
20世纪以来的明代地方财政史研究长期附属于对明代财政史的总体研究,相关成果主要涉及五个方面: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地方财政体......
东晋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赋役负担较前代已大为加重,主要有纳贡性质的责赕制度、正常的课税制度、兵役负担乃至武力掠夺。......
【正】 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为官期间,不仅注意革新政治、加强国防,而对经济工作也十分重......
在徽州赋役保甲合同文书的语境中,清代保甲的推行主要以图甲为基本框架,是在图甲基础上添设的一个职役,长期沿用或模仿图甲的结构......
陕西鄂县草堂寺阔端太子令旨碑,其内容反映了阔端在陕甘藏等地区实行的宗教政策。该碑立于凉州会谈之前,阔端因政治所需,在所辖地区实......
在明代中后期的赋役变革浪潮中.徽州府休宁县在嘉靖、万历年间围绕赋役问题发生了几次焦点事件:嘉靖十七年休宁知县傅灿增加徭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明代中国经济领域发生的结构性、不可逆转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包括白银成为主导货币、赋役体制中基于土地并以货币征收的赋......
中唐时期吐蕃统治下的敦煌,官方要求寺院缴纳官布、地子、税草、税柴等各种赋税,僧人还要承担烽役守边以及以各种名义如进献、助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