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1相关论文
对175株普通小麦与6D/6V代换系杂种当代幼胚培养再生植株进行谷草转氨酶同工酶分析,其中来自杂交组合遗4095×RW15(6D/6V代换系)的2个......
对175株普通小麦与6D/6V代换系杂种当代幼胚培养再生植株进行谷草转氨酶同工酶分析,其中来自杂交组合遗4095×RW15(6D/6V代换系)的2个......
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材料对白粉病免疫,叶片可见坏死斑。苗期人工接种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和病原侵......
培育多个抗病基因聚合的小麦品种是提高其抗病广谱性和持久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Pm13、Pm21的特异PCR标记,......
为研究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号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利用高抗白粉病的普通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
二倍体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Schur.,syn.Dasypyrum Villosum Candargy, 2n=2X=14.VV)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基因源。簇毛麦6V......
小麦白粉病是世界性的小麦主要病害之一,除某些热带地区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20 世纪70 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
利用来自不同生态区的8个白粉菌菌株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审定(认定)品种、近期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品系和核心种质等小麦材料进......
为了解本课题组现有种质资源中抗白粉病基因 Pm21和 Pm13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共分离分子标记SCAR 1400和 SCAR 564,对收集于全国......
【目的】探讨与Pm21基因共分离的共显性标记CINAU15902和CINAU161650在育种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8个已知Pm21基因型的......
【目的】对小麦白粉菌侵染后的叶片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以期发现抗白粉病基因Pm21转入后,对抗病机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方法】......
分析接种小麦白粉菌E09后Pm21近等基因系及其亲本叶片的总蛋白质差异,从蛋白质组调控角度揭示Pm21基因抗白粉病的抗病机理。以Pm21......
为了解当前黄淮麦区区试品种(系)的遗传特征,利用分布于小麦基因组的96对SSR标记分析2016年参加黄淮南片麦区品种试验的78个小麦品种......
利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RAPD标记(OPH17(1400))、SCAR标记(SCAR(1400)和SCAR(1265))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小麦抗病育种材料中的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