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强度相关论文
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强度)到2020年要提高到2.5%以上......
R&D投入是开展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基础条件,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当前浙江省R&D经费投入的规模、结......
运用逻辑斯蒂曲线模型分别研究中、韩两国的R&D强度增长趋势,探讨其内在的增长规律。研究揭示韩国与我国的R&D.强度增长趋势都遵循逻辑......
本文分析了“十二五”甘肃省科技投入机制及特点,测算了科技投入目标实现程度及差距,认为投入差距大、投入结构不合理、主体投入增速......
根据中国R&D经费投入的现状,选取了1998—2016年的经济数据,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出了两个影响中国R&D经费投入的重要因素:政府财政科......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R&D投入模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将陕西省2001—2013年R&D投入模式与发达国家同期进行比较,......
福建与台湾有独特的五缘优势,台湾地区的R&D发展可为福建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提供借鉴。运用Logistic曲线模型分析闽台R&D强度增长模式,......
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融资障碍,对融资体系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通过中美两国高技术产业融资体系的比较,从融资体系的角度入......
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稳健MM估计的EBA(异常值检验的极值边界分析)模型,采用中国30个省际区域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
当前,我国R&D强度增长趋势与国际R&D强度增长一般规律基本相符,并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但我国的R&D投入水平仍滞后经济发......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制造业企业的大量调查问卷,运用统计实证的方法考察了企业所有制对企业R&D行为的影响,从微观行为数据层面揭示了......
本文首先利用空间聚类分析法分析1997--2009年全球各国和地区平均R&D经费支出的空间格局,然后运用碎化指数、均匀度指数、集聚力指数......
中国各省市之间的R&D(研发)强度差距表现出显著的扩大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并不能完全解释这种差距扩大的原因。本文在控制经济发展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文章通过分析R&D经费投入、R&D强度等经济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
R&D经费投入是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首选指标,长期以来已为世界各国和重要国际组织所普遍采用。目前我国正加大R&D经费的......
各省的中长期(2006—2020年)科技发展规划已先后制定并发布。通过对部分省市规划的比较分析表明,R&D强度目标偏高且趋同、重点发展领域......
采用1991~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影响我国R&D强度的因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R&D强度的5个因素:企业因素、政策因素、公共R......
对上海市的R&D投入情况与国际上的主要发达国家的R&D投入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目前上海市的R&D投入强度的增长趋势和国际R&D强度的增......
为更充分地发挥自主创新在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有必要对自主创新经费的总量及结构进行探讨。通过与典型......
研究企业R&D联盟对新技术知识产生所起的作用。从吸收能力的角度看,具有较高吸收能力的企业能从联盟中获益更多。与吸收能力有关的......
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一直是中国产业发展中的两个热点问题,它们对产业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该文以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
R&D经费与GDP的比值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标。从目前情况看,“十一五”规划提出的2010年达到2%的目标难以实现。能否如期完......
跨国公司R&D投资,是指由跨国公司进行的、着眼于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整个过程的投资行为.为了充分利用不同......
目前我国R&D强度变化轨迹与国际R&D强度增长模式的第一阶段基本相符,并已进入第二阶段“科技起飞”阶段,正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
运用深圳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对股权集中度、R&D投入强度与创业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
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估算了中国29个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创新投入、能源效率提升等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