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nL-F序列相关论文
在经典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现有的青藏高原黄耆属植物为材料,进行ITS序列和trnL-F序列扩增分析,ITS序列扩增产物采用单向引......
紫萼藓(Grimmiaceae)科植物多生长在砂土上或裸露的岩石上,为典型的耐旱藓类。据报道全世界有12个属,中国有6个属。主要分布在温寒地区......
委陵菜属为蔷薇科大属之一,是一个变异丰富多样的植物类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常见委陵菜属植物叶表......
隐花草属植物在系统学处理上存在许多争议.英国人William Aiton于1789年在他的著作《HOrtus Kewensis》建立隐花草属Crypsis Ait,H......
目的:探讨苎麻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对10个种和8个变种苎麻属植物的TrnL-F序列进行PCR扩增和T/A克隆产物序列测定;选取雾水葛......
对蒿属Artemisia Linn.两个亚属5个组38个种进行了trnL-F序列的分析,同时选取了紊蒿Elachanthemum intricatum作为外类群.结果表明......
目的 用PCR扩增5种吉林省常见委陵菜trnL-F序列,对其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找出其序列的差异,为委陵菜种间鉴别及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十字花科棒果芥属(Sterigmostemum M. Bieb.)和紫罗兰属(Matthiola R. Br.)分别属于香花芥族和紫罗兰族,其属内物种的划分在《中国植物......
风毛菊属Saussurea DC.是菊科物种分化十分剧烈和分类处理十分困难的一个属.该属的单系起源性质、属下分类系统以及一些独特形态物......
双参属Triplostegia Wall. ex DC.由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2个种组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有时置于川续断科Dipsac......
以蓼科Polygonaceae酸模亚科Rumicoideae酸模族Rumiceae大黄属RheumL.作外类群,对蓼亚科Polygonideae蓼族Polygoneae 4属19种1变种......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效应,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应对现今该地区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肋果沙棘Hippoph......
利用通用引物,采用PCR技术从24个鸢尾样品中扩增了叶绿体基因组trnL-F间隔区的DNA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序列长度为1003~1113bp,比较......
火石花(Gerbera delavayi Franch)是菊科大丁草属中火石花属植物,分布于我国云南省、四川省南部及越南北部地区。火石花干枯后的叶......
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在内蒙古广泛分布于山地、荒漠、草原地带,是西部经济和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物种,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药用价值......
本文对鸢尾属植物部分种从种子胚到种苗的发育形态学、种子表面微形态及分子系统学(核DNA的ITS序列和叶绿体DNA的trnL-F序列)三个......
梯牧草属Phleum属于禾本科,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寒带地区,延伸到南美洲,世界分布16种,我国有4种,可做优良牧草。梯牧草属的系统学位置长......
本研究克隆了赖草属6个物种Leymus karelinii,L.angustus,L.racemosus,L.arenarius,L.triticoides和L.ambiguus的ITS序列和trnL-F......
中药的应用起源于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人们依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整套中药应用理论,为挽救人们生命,减少人们痛苦做出了巨......
对天门冬属4个物种的叶绿体trnL-F序列进行分析发现,trnL-F序列长度约为970bp,GC含量约为33.5%,存在缺失、碱基转化和碱基颠换等形......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棘豆属植物的系统学关系,为该属植物的研究提供分子系统学方面的资料。【方法】以青藏高原16种棘豆属植物27......
为了给半夏属物种鉴别和种间遗传关系分析提供分子佐证,对中国半夏属植物5个种共9份材料的trnL-F进行克隆测序,用ClustalX1.81,PAU......
【目的】探索李亚属内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明确最近新命名物种的起源与植物学分类地位。【方法】在克隆测序trnL-F序列的基础上,......
冰岛蓼属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本实验以塔黄为外类群,采用最大简约法对冰岛蓼属及其近缘类群的trnL-F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rDNA ITS和叶绿体trnL-F序列,对17份西南地区冰球子进行分子鉴定。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独蒜兰叶片基因组DNA,利用通用引物I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