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资派”相关论文
“文革”时期,村里(山东潍坊地区)的一些造反派经常跑到公社,把一些“走资派”和“保皇派”揪到村里批斗。一天晚上,造反派把批斗......
我认识郭瘦真纯属偶然.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我在"五·七"干校专案组从事审查"文革"中揪斗出来的"叛徒"、"特务"、"走......
一、极"左"理论使"走资派"坐上重点对象的位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应怎样看待国内面临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应如何看待阶级和阶......
少鸿,本名陶少鸿,湖南安化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德市文联调研员。十二岁时因父亲打成“走......
毛泽东提出的“走资派”理论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逻辑前提。这一理论的形成脉络可以分为主线和副线:主线是在社会发展路线方针政......
“走资派”,是指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对一部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领导干部的简称,文革当中毛泽东也曾讲过:简单说,就是主张走资本主义......
上个世纪70年代,他曾在乡镇企业从事翻铜工作被打入“走资派”。80年代,他义无反顾投身国内市场几近空白的石墨密封环行业,一举成功。......
1975年,我由新疆石河子医专调到自治区党校任教。新疆自治区党校是该地区培训县团级干部的最高学府,“文革”期间,各地党校被认为是培......
1970年1月,地处赣西北的江西云山垦殖场笼罩在瑟瑟的寒风中,萧克将军同农垦部的几个“走资派”一道,被遣送到设立在云山垦殖场红湖......
文革文学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意识形态化理念是"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涉及到的实际的政治斗争也多是围绕打倒"走资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