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志》相关论文
《元和郡县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总志,唐元和宰相李吉甫编撰。该书原称《元和郡县图志》,以贞观十道四十七镇为纲,记载各镇所......
以《括地志》、《元和郡县志》为例,对唐宋时期重要的地理总志进行探究。探讨正史地理志的编纂传统对唐代地理总志的影响及《太平......
通济渠是隋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条,其东段通称汴河。由于早期文献记载或简略不明,或易生歧义,所以关于通济渠东段(汴河)的具体流经线......
<正>温泉县(已废用县名)①唐武德三年(620)设置,因县南有温泉故名。五代、宋、金沿袭。元至元三年(1266)并入孝义县。故治在今交口......
<正> 《元和郡县志》为我国唐代李吉甫所编之地理名著,是现存最早的、最有价值的地理总志。它维系了《汉志》至两《唐志》间几个世......
<正> 《元和志》卷三延州延水县下载:“本秦临河县之地。《史记》秦灭六国,使蒙恬北击匈奴,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
<正> 一、《元和郡县志》的来由 《元和郡县志》是现存最早的地理专著,是唐宪宗时两度出任宰相的李吉甫所著,于元和八年(813)表上......
<正> 《元和郡县志》卷四盐州条下有:汉武帝元朔二年置五原郡,地有原五所,故号五原。至晋,地没赫连勃勃,后魏平之,改为西安卅,以其......
<正> (一)李吉甫(758—814),字弘宪,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他是唐代宗朝御史大夫李栖筠之子。年轻时即以荫补左司御率府仓......
本文所指的黄淮地区,包括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其西起伏牛山,东至泰山,包括今豫东、鲁西北、皖北和苏北的广大地区.该区......
唐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其始置之年代,史书记载共有以下四说:1.开元元年说。《通典》卷三三“职官十五”:“开元元年正月......
孟门传说考略张立东先秦文献中称作孟门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在太行山中;一在黄河上。后世注疏家均分别往之,至多指出古代有两个孟门,从......
在历史研究中,材料与问题密切关联,“论从史出”、“材料即史学”之类的说法都是学者从一定意义上对材料与问题间关系认识的表述。......
<正> 《隋书地理志》三卷,本是《五代史志》的一部分。名为《隋书地理志》,实际上涉及的内容,上至晋宋,下逮周隋。它“承南北豆分......
《元和郡县志》四十卷,唐李吉甫撰。原称《元和郡县图志》,北宋后图亡①,遂自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后称今名《元和郡县志》,简称《元......
<正> 《新唐书》卷76《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贵妃食荔自何来?苏轼《荔枝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