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球游戏》相关论文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二十世纪著名的瑞士籍德语作家,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的作品因为糅合了东西......
赫尔曼·黑塞的《玻璃球游戏》中有三个人物形象与中国密切相关:克乃西特,老年长老和音乐大师。在黑塞笔下,他们以不同方式体现着中国......
黑塞小说《玻璃球游戏》以其对玻璃球游戏、玻璃球游戏所属组织卡斯塔里以及后来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和卡斯塔里最高领袖的克乃西特......
自“文化转向”思潮蓬勃兴起以来,记忆研究在文化研究领域日益得到重视,并被引入文学研究中。但目前在黑塞研究中,记忆理论却极少......
<正> 赫尔曼·黑塞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竭尽全力于"不仅让自己完美,还要对国家和集体都极有价值和重要".《玻璃球游戏》是他晚年......
教育小说是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学舞台上出现的一种新兴题材。德国是该小说的发源地。该类小说主题是主人公通过纷繁的生活体验从少......
赫尔曼·黑塞(1877—1962)是著名瑞士籍德语作家,194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玻璃球游戏》是黑塞的压轴之作,也是其作品中中国......
黑塞后期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主要体现在《易经》这本古老密典,这得益于他的同乡卫礼贤的《易经》翻译,也与当时包括荣格在内的"智慧......
<正>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瑞士籍德语作家,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20世纪最伟大,同时也是被阅读得最多的德......
黑塞的长篇小说《玻璃球游戏》对《易经》等中国元素的有效运用,延续了诺瓦利斯、弗·施勒格尔等早期浪漫派作家以诗为手段去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