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安全共同体相关论文
1967年8月,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以及泰国在曼谷签订《曼谷宣言》,东盟启程。1976年东盟各国签订《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本文以区域公共产品理论为视角,论述东盟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东盟安全共同体形成中的三个阶段:冲突形态、安全机制和安全共同体的......
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极,东盟共同体的逐步发展,这一区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值得注意的是,东盟地区主义......
随着"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脚步的加快,东盟内部的双边及多边安全合作逐渐加深,其整体性日益显现,越来越成为维护地区安全形势的主导......
基于对1991年以来的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嬗变过程所进行的全景考量,运用地缘政治学理论对此转化过程进行理论反思,描述冷战后东盟安全......
建立“东盟安全共同体”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东盟向建立全面的“东盟共同体”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尽管经过30多年的合作与发展,东盟已......
东盟在2003年第9届峰会召开后拉开了构建"安全共同体"的序幕。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东盟在构建"安全共同体"进程中已取得了规范和制度......
当下,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正面临着重重阻碍,主要表现为规范难以建立、制度难以生成和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单薄。与此同时,2009年后......
<正>过去10年,印尼国内政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对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在1998年5月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苏哈托总统被迫辞......
随着全球范围内宗教复兴,宗教已经成为国际交往中日益不可忽视的政治要素。在多族裔交汇区域,宗教问题与族裔问题常常超越主权边境......
东盟自建立以来,安全合作就没有离开过东盟国家的视线。虽然东盟国家在安全,特别是军事安全问题上往往会采取低调的态度,然而建立......
由于全球化变革使区域安全综合化趋势日益突出,区域安全共同体作为安全区域主义的最佳选择,其基本架构势必是涉及军事、政治、经济......
作为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融合,现实建构主义强调“权力”与“认同”,借由“规则”相互博弈,作用于国际关系。从现实建构主义的视角,通......